第41章
“王老师,我知道您一直关注文化与商业的融合发展,我妻子许山晴执掌的嘉秋集团,目前在这方面遇到了一些挑战,但也存在着很好的整合机遇……”
“李总,嘉秋的那个文创园区项目,其实底子很好,只是缺乏一些更具前瞻性的运营思路,我觉得您在这方面的经验或许能帮上忙……”
她的语气不卑不亢,逻辑清晰,既展现了对对方的尊重,也明确表达了需求。很多人或许对纯粹的商业求助会有所顾虑,但对于萧秋的请求,却大多愿意给几分薄面,更何况,萧秋所指的方向,确实蕴含着商机。
许山晴看在眼里,心中的感动和震撼无以复加。她知道,萧秋为了她,放下了她一向珍视的某种疏离感,主动走进了她并不熟悉的、甚至有些污浊的商业世界边缘,为她披荆斩棘。
有一次,许山晴陪萧秋去见一位关键的投资人。那是一位以挑剔和眼光毒辣著称的老先生。席间,老先生有意无意地试探着萧秋,言语间带着对文人涉足商业的一丝轻慢。
“萧副主席,这商界啊,可不比您的文坛,讲究的是真金白银,刀光剑影,您帮许总,不怕误了自己的清名?”
许山晴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正要开口,却被萧秋轻轻按住了手。
萧秋端起茶杯,浅浅一笑,那笑容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卑不亢的气度:“王先生言重了。清名固然重要,但于我而言,更重要的是,我的妻子遇到了困难,我理当扶持。再者,文化与商业,并非水火不容。好的商业运作,可以为文化发展提供沃土;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能让商业项目更具生命力。我相信,嘉秋有这个底子,也有这个潜力。我并非涉足商业,只是希望能搭建一座桥梁,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被更多人看到。”
一番话,不疾不徐,既表明了立场,又阐述了观点,还隐隐回敬了对方的轻慢,说得那位老先生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抚掌笑道:“好一个‘理当扶持’!萧副主席果然是性情中人。许总,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那次会面之后,那位老先生不仅答应了进一步了解嘉秋的项目,还主动帮忙引荐了其他几位重要的合作伙伴。
许山晴坐在车里,看着身边安静开车的萧秋,路灯的光透过车窗,在她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许山晴伸出手,轻轻握住她放在方向盘上的手。
“秋秋,”她的声音有些哽咽,“谢谢你。”
萧秋侧过头,对她温柔地笑了笑,反握住她的手:“跟我说什么谢谢。我们是夫妻,不是吗?扶持彼此,本就是应该的。”
“扶持……”许山晴低声重复着这个词,心中百感交集。是啊,扶持。不是单方面的拯救,而是并肩而立,你撑着我,我扶着你,一起走过风雨。
危机最严重的那段时间,许山晴几乎住在了公司。有一天晚上,她因为一个突发的负面新闻而焦头烂额,团队成员也都人心惶惶。就在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几乎要撑不住的时候,她的手机响了,是萧秋发来的一条信息,只有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她们家书房的窗台。窗台上放着一盆许山晴最喜欢的兰草,叶片青翠,在灯光下显得生机勃勃。照片的背景,是萧秋常用的那张书桌,上面摊开着稿纸,旁边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
下面还有一行字:“家里的兰草开了新叶,等你回来看看。茶给你温着,不管多晚,我都等你。”
看着那张照片,看着那行字,许山晴紧绷的神经瞬间断裂,所有的坚强和伪装轰然崩塌。她躲进办公室的休息室,用被子蒙住头,压抑地哭了出来。那不是软弱的哭泣,而是积压了太久的情绪的释放,是在看到那束来自家的、温暖的光之后,终于可以卸下所有防备的宣泄。
她知道,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风雨飘摇,家里总有一盏灯为她亮着,有一个人,永远在那里,等着她,扶持着她。
那一夜,许山晴哭了很久,却也睡得格外安稳。醒来后,她的眼神里重新充满了力量。她知道,她不能倒下,为了嘉秋,为了那些信任她的人,更为了那个在家里等她的人。
在萧秋的帮助下,许山晴开始调整策略,一方面积极应对商业上的狙击,另一方面,按照萧秋提出的思路,大力整合文化资源,寻求跨界合作。萧秋介绍的人脉和资源,像及时雨一样,为嘉秋注入了新的活力。几个原本看似无望的项目,因为文化元素的融入和新的合作模式,竟然奇迹般地找到了突破口。
而萧秋,除了在人脉和思路上提供支持,更多的,还是在情感上给予许山晴最坚实的后盾。她会在许山晴因为应酬,不顾夜深,亲自开车去接她,然后温柔地照顾她;她会在许山晴因为压力而乱发脾气时,默默地承受,等她冷静下来,再轻声细语地开解她;她会在每一个许山晴晚归的夜晚,留一盏灯,留一份温暖的等待。
终于,在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三个月后,嘉秋集团的危机迎来了转机。一笔关键的战略投资到位,几个被狙击的项目也成功盘活,内鬼被揪出,恶意竞争对手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当董事会上,终于传来危机解除、公司开始步入正轨的消息时,许山晴坐在主席位上,看着台下重新焕发生机的团队,眼眶再次湿润了。这一次,是喜悦的泪水,是如释重负的泪水。
她第一时间拿出手机,给萧秋发了一条信息,
“秋秋,我们赢了。”
几乎是瞬间,萧秋的电话打了过来。
“山晴,”电话那头,萧秋的声音带着笑意,是由衷的高兴,“太好了。”
“嗯,太好了。”许山晴的声音有些颤抖,“秋秋,这一切,都多亏了你。”
“傻瓜,”萧秋轻轻笑了,
“是我们一起赢的。我说过,有我在,我们一起扶持着走过来了。”
“嗯,一起。”许山晴用力点头,仿佛萧秋能看到一样,
“秋秋,我现在好想回家。”
“好,我在家等你。晚上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挂了电话,许山晴深吸一口气,推开办公室的窗户。外面的天空,不知何时已经放晴,夕阳的余晖洒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她想起了很多年前,她和萧秋刚认识的时候。那时她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创业者,萧秋也只是个刚崭露头角的作家。她们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相遇,萧秋安静地坐在角落看书,阳光落在她身上,美好得像一幅画。许山晴当时就想,这样温柔的人,一定需要被好好保护。
后来,她们相爱,结婚。许山晴在商场上打拼,萧秋在她的文字世界里驰骋。许山晴一直以为,她是那个为萧秋遮风挡雨的人。直到这次危机,她才真正明白,她们之间,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保护,而是相互的扶持。
是萧秋,在她跌落谷底的时候,伸出手,将她拉起来;是萧秋,用她的智慧和人脉,为她照亮了前行的路;是萧秋,用她的温柔和耐心,给了她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力量。
车子驶进熟悉的小区,停在家门口。许山晴推开车门,看到客厅的灯亮着,那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窗前,似乎在眺望。
看到许山晴下车,身影动了动,很快,门被打开了。
萧秋穿着围裙,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回来了,山晴?”
许山晴看着她,一步步走过去,然后,在门口,不顾外面是否有人看到,紧紧地抱住了她。
“秋秋,”她把脸埋在萧秋的颈窝,深深吸着她身上熟悉的、淡淡的墨香和洗衣液的味道,
“我回来了。”
萧秋也伸出手,紧紧地回抱住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安抚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回来就好。”
厨房里,传来糖醋排骨的香气,氤氲着家的温暖。
客厅的灯光很暖,映着相拥的两人。窗外的夜色温柔,星光点点。
这场危机,像一场暴风雨,洗去了许多浮华,也让她们更加看清了彼此在心中的分量。
所谓扶持,从来不是一时的豪情壮语,而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彼此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是无论顺境逆境,都坚定地站在对方身边,是你知道,无论发生什么,总有一个人,会是你最坚实的依靠,是你可以放心交付后背的人。
许山晴知道,她和萧秋的路,还很长。未来或许还有风雨,但只要她们携手同心,相互扶持,便无所畏惧。
因为,她是许山晴,她的身边,有萧秋。
而萧秋的身边,也永远有她许山晴。
这,就是她们的婚姻,是她们的爱情,是支撑着她们走过一切的,名为扶持的力量。
第59章
a市六月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意,萧秋拎着一个保温桶,熟门熟路地穿过在外间的秘书台。
“萧主席好。”秘书杨婉清抬头,露出温和的笑。
“李总,嘉秋的那个文创园区项目,其实底子很好,只是缺乏一些更具前瞻性的运营思路,我觉得您在这方面的经验或许能帮上忙……”
她的语气不卑不亢,逻辑清晰,既展现了对对方的尊重,也明确表达了需求。很多人或许对纯粹的商业求助会有所顾虑,但对于萧秋的请求,却大多愿意给几分薄面,更何况,萧秋所指的方向,确实蕴含着商机。
许山晴看在眼里,心中的感动和震撼无以复加。她知道,萧秋为了她,放下了她一向珍视的某种疏离感,主动走进了她并不熟悉的、甚至有些污浊的商业世界边缘,为她披荆斩棘。
有一次,许山晴陪萧秋去见一位关键的投资人。那是一位以挑剔和眼光毒辣著称的老先生。席间,老先生有意无意地试探着萧秋,言语间带着对文人涉足商业的一丝轻慢。
“萧副主席,这商界啊,可不比您的文坛,讲究的是真金白银,刀光剑影,您帮许总,不怕误了自己的清名?”
许山晴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正要开口,却被萧秋轻轻按住了手。
萧秋端起茶杯,浅浅一笑,那笑容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卑不亢的气度:“王先生言重了。清名固然重要,但于我而言,更重要的是,我的妻子遇到了困难,我理当扶持。再者,文化与商业,并非水火不容。好的商业运作,可以为文化发展提供沃土;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能让商业项目更具生命力。我相信,嘉秋有这个底子,也有这个潜力。我并非涉足商业,只是希望能搭建一座桥梁,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被更多人看到。”
一番话,不疾不徐,既表明了立场,又阐述了观点,还隐隐回敬了对方的轻慢,说得那位老先生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抚掌笑道:“好一个‘理当扶持’!萧副主席果然是性情中人。许总,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那次会面之后,那位老先生不仅答应了进一步了解嘉秋的项目,还主动帮忙引荐了其他几位重要的合作伙伴。
许山晴坐在车里,看着身边安静开车的萧秋,路灯的光透过车窗,在她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许山晴伸出手,轻轻握住她放在方向盘上的手。
“秋秋,”她的声音有些哽咽,“谢谢你。”
萧秋侧过头,对她温柔地笑了笑,反握住她的手:“跟我说什么谢谢。我们是夫妻,不是吗?扶持彼此,本就是应该的。”
“扶持……”许山晴低声重复着这个词,心中百感交集。是啊,扶持。不是单方面的拯救,而是并肩而立,你撑着我,我扶着你,一起走过风雨。
危机最严重的那段时间,许山晴几乎住在了公司。有一天晚上,她因为一个突发的负面新闻而焦头烂额,团队成员也都人心惶惶。就在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几乎要撑不住的时候,她的手机响了,是萧秋发来的一条信息,只有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她们家书房的窗台。窗台上放着一盆许山晴最喜欢的兰草,叶片青翠,在灯光下显得生机勃勃。照片的背景,是萧秋常用的那张书桌,上面摊开着稿纸,旁边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
下面还有一行字:“家里的兰草开了新叶,等你回来看看。茶给你温着,不管多晚,我都等你。”
看着那张照片,看着那行字,许山晴紧绷的神经瞬间断裂,所有的坚强和伪装轰然崩塌。她躲进办公室的休息室,用被子蒙住头,压抑地哭了出来。那不是软弱的哭泣,而是积压了太久的情绪的释放,是在看到那束来自家的、温暖的光之后,终于可以卸下所有防备的宣泄。
她知道,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风雨飘摇,家里总有一盏灯为她亮着,有一个人,永远在那里,等着她,扶持着她。
那一夜,许山晴哭了很久,却也睡得格外安稳。醒来后,她的眼神里重新充满了力量。她知道,她不能倒下,为了嘉秋,为了那些信任她的人,更为了那个在家里等她的人。
在萧秋的帮助下,许山晴开始调整策略,一方面积极应对商业上的狙击,另一方面,按照萧秋提出的思路,大力整合文化资源,寻求跨界合作。萧秋介绍的人脉和资源,像及时雨一样,为嘉秋注入了新的活力。几个原本看似无望的项目,因为文化元素的融入和新的合作模式,竟然奇迹般地找到了突破口。
而萧秋,除了在人脉和思路上提供支持,更多的,还是在情感上给予许山晴最坚实的后盾。她会在许山晴因为应酬,不顾夜深,亲自开车去接她,然后温柔地照顾她;她会在许山晴因为压力而乱发脾气时,默默地承受,等她冷静下来,再轻声细语地开解她;她会在每一个许山晴晚归的夜晚,留一盏灯,留一份温暖的等待。
终于,在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三个月后,嘉秋集团的危机迎来了转机。一笔关键的战略投资到位,几个被狙击的项目也成功盘活,内鬼被揪出,恶意竞争对手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当董事会上,终于传来危机解除、公司开始步入正轨的消息时,许山晴坐在主席位上,看着台下重新焕发生机的团队,眼眶再次湿润了。这一次,是喜悦的泪水,是如释重负的泪水。
她第一时间拿出手机,给萧秋发了一条信息,
“秋秋,我们赢了。”
几乎是瞬间,萧秋的电话打了过来。
“山晴,”电话那头,萧秋的声音带着笑意,是由衷的高兴,“太好了。”
“嗯,太好了。”许山晴的声音有些颤抖,“秋秋,这一切,都多亏了你。”
“傻瓜,”萧秋轻轻笑了,
“是我们一起赢的。我说过,有我在,我们一起扶持着走过来了。”
“嗯,一起。”许山晴用力点头,仿佛萧秋能看到一样,
“秋秋,我现在好想回家。”
“好,我在家等你。晚上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挂了电话,许山晴深吸一口气,推开办公室的窗户。外面的天空,不知何时已经放晴,夕阳的余晖洒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她想起了很多年前,她和萧秋刚认识的时候。那时她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创业者,萧秋也只是个刚崭露头角的作家。她们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相遇,萧秋安静地坐在角落看书,阳光落在她身上,美好得像一幅画。许山晴当时就想,这样温柔的人,一定需要被好好保护。
后来,她们相爱,结婚。许山晴在商场上打拼,萧秋在她的文字世界里驰骋。许山晴一直以为,她是那个为萧秋遮风挡雨的人。直到这次危机,她才真正明白,她们之间,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保护,而是相互的扶持。
是萧秋,在她跌落谷底的时候,伸出手,将她拉起来;是萧秋,用她的智慧和人脉,为她照亮了前行的路;是萧秋,用她的温柔和耐心,给了她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力量。
车子驶进熟悉的小区,停在家门口。许山晴推开车门,看到客厅的灯亮着,那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窗前,似乎在眺望。
看到许山晴下车,身影动了动,很快,门被打开了。
萧秋穿着围裙,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回来了,山晴?”
许山晴看着她,一步步走过去,然后,在门口,不顾外面是否有人看到,紧紧地抱住了她。
“秋秋,”她把脸埋在萧秋的颈窝,深深吸着她身上熟悉的、淡淡的墨香和洗衣液的味道,
“我回来了。”
萧秋也伸出手,紧紧地回抱住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安抚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回来就好。”
厨房里,传来糖醋排骨的香气,氤氲着家的温暖。
客厅的灯光很暖,映着相拥的两人。窗外的夜色温柔,星光点点。
这场危机,像一场暴风雨,洗去了许多浮华,也让她们更加看清了彼此在心中的分量。
所谓扶持,从来不是一时的豪情壮语,而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彼此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是无论顺境逆境,都坚定地站在对方身边,是你知道,无论发生什么,总有一个人,会是你最坚实的依靠,是你可以放心交付后背的人。
许山晴知道,她和萧秋的路,还很长。未来或许还有风雨,但只要她们携手同心,相互扶持,便无所畏惧。
因为,她是许山晴,她的身边,有萧秋。
而萧秋的身边,也永远有她许山晴。
这,就是她们的婚姻,是她们的爱情,是支撑着她们走过一切的,名为扶持的力量。
第59章
a市六月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意,萧秋拎着一个保温桶,熟门熟路地穿过在外间的秘书台。
“萧主席好。”秘书杨婉清抬头,露出温和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