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瞧你,刚刚就是与你打趣一嘴,怎得还当了真,紧张起来了。”薛鸣鸾受了训,小嘴一嘟,挂了脸色。
  她目光扫过安分站在一旁的姜岁欢,“文垚哥哥记性真好,这位确是我们的老熟人了,你不记得了吗?她便是原户部尚书之女,姜岁欢啊。”
  此话一出,便如一石惊起千层浪,众人在听到罪臣之女的身份时都纷纷侧目,惊愕看向姜岁欢。
  更有几个从前见过姜岁欢风光模样的,已经侧头议论起来了。
  只有梁绶一人对她的身份漠不关心,仅是对着她这个人道:
  “果然是你,许久不见。”
  眼间自己被薛鸣鸾推成了众矢之的,姜岁欢只得无奈得闭了眼,垂头问安,“见过梁少卿。”
  梁绶略带了几分迫切道,“你可还记得子烈,他先前在北契苦伐三年,现下已然打了胜仗,回了汴京。我们都不知道你在这处......”
  大概是没料到他会说这些,姜岁欢听得眉头越拧越深。
  她看着薛鸣鸾越来越绿的脸色,唯恐梁绶越说越多,便出声阻止,“府中事多,岁欢
  便先行退下了,不打扰各位叙谈。”
  “你......”梁绶见她要走伸手想拦,却被姜岁欢轻巧躲过。
  她正松了口气,想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却听到薛鸣鸾在背后略带愠色地叫住了她。
  “站住,不懂规矩的玩意儿。
  客人的话还未说完,你去哪里?”
  第9章 暴露一根箭矢紧贴着她的脸畔划过,重……
  空气仿若静默了一瞬,在场的所有门阀子弟都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出好戏。
  风头正盛的国公府大小姐与那明日黄花针锋相对的场景可不得多见。
  正当众人翘首以盼姜岁欢会如何还击时,却只看到那粉衫女子顺从地回头,唯唯诺诺地称了声:是。
  秋日的暮光漫过她瓷白的面庞,鼻尖与耳畔凝着烛火跳跃的金芒,几缕霞光透过她耳垂上的耳珰,在雪肤上投下星星点点的琥珀色光芒。
  直将众人看呆了去。
  怔愣过后,有少数几人扼腕摇头:原先那不可一世的姜家嫡女,最后竟落得这般光景。
  到底是寄人篱下,再傲气的棱角,也被磨平了。
  梁绶皱眉,原是他再钝木,也察觉到自己今日这番话,给那女子惹了不少麻烦。
  “是我莽撞了,我并非……”
  他正欲开口致歉,却被她用疏离的语气打断。
  “梁少卿,过去的事情,岁欢都已记不清了。若无事的话,还望允我先行告退。
  “……”梁绶的双唇张了又阖,阖了又张。最后还是将那嘴边的话咽回了肚子里,朝姜岁欢拱手拜别。
  “文垚哥哥,这是怪我未给她留情面了?”
  薛鸣銮面无表情地看着两人厮抬厮敬的做派,只觉自己眼中快要滴出血来。
  她又怎会听不出梁绶刚刚话中提到之人是谁。
  以为他打了胜仗回来,就能救她于水火了?
  痴人说梦。
  稍稍思考后,薛鸣銮意味不明地笑了一笑,遂换上一副温和的口吻朝姜岁欢道,
  “这样吧,再过半月便是陈家小姐的笄礼,你同我一道去罢。”
  “那里全是你从前的老熟人,这么久未见,你也是该在出嫁之前,露面与他们打打招呼了。”
  姜岁欢一听便知道,这薛大小姐又开始打在自己身上打歪主意了。未想到这次仅仅是与旧人相叙,就能引得她如此不快。
  在国公府里作弄她还不够,竟还想将她推到外边去作弄。
  无奈她过着仰人鼻息的日子,就算知道前面是龙潭虎穴,也只能往下跳。
  “是。”她叹了口气,应道。
  只有梁绶将薛鸣銮最后那句话中的重点给听了进去。
  他不敢置信地错愕追问,“你要嫁人了?”
  然而答复他的,只有少女离开时的滞重步履。
  回菊芳院的路上,姜岁欢脚步不稳,趔趄了好几下。
  待回到房间,她坐在窗边的铜镜前,鬼使神差地打开了旧屉中一只沾了灰的黄花梨木妆奁。
  将奁中的首饰烦躁拨弄一番后,她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般,打开了妆匣的暗格。
  那按格中赫然列着略有过时的一根红豆排簪,然而就算款式老旧,也能感受到物主对它的爱护有加。
  银质的簪身通体发亮,宛若刚刚购入的新物。
  簪子底下压着一封还未寄出的信。
  信封上正是姜岁欢亲手写下的几个大字,“东平侯府小侯爷亲启。”
  她细细回想着梁绶刚刚的那句话:你可还记得子烈,他先前在北契苦伐三年,现下已然打了胜仗,回了汴京。
  想到自己如今的困境,想到令人作呕的婚事,她好想任性一回,不管不顾地将信寄出去。
  可她不敢。
  他刚刚打了胜仗,前景广阔,风头正盛;而她却是一届罪女,自己已然过得这般凄苦了,万不能在连累了他。
  还是留着那点最后的念想也,各自过各自的生活吧。
  她伸手摩挲着那跟排簪上的红豆,依稀记起少年将簪子递给她时的扭捏姿态。
  姜岁欢凄苦一笑,像是想通了什么,将簪子插入发间,抬袖擦了擦眼边的湿痕,转身面如常色地推开房门。
  她要加快些速度了。
  这国公府多待一日,便多一分不可预测。不能再拖了。
  她要逃,只要攒够了银子,她就要立马离开!
  然而现实总与理想相悖。
  不知是不是因为时运不济,她好容易在白日里偷溜出来,敲开了“慈仁济世”的门房,却被里头的守卫告知那鲁头佬有好几日都不能现身了。
  “那他可有别的落脚之处?”
  姜岁欢纳罕极了,前几日还胸有成竹的人,怎么几日功夫就不见了
  “去去去,他就是接下了你这桩生意,才摊上事的。
  你赶紧走,我可不敢再和你扯上关系,不然,下一个就该我了。”
  “诶……”她还想打听些消息,却被人不留情面地赶出了门去。
  姜岁欢失神的坐在转角的台阶上,想不明白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罢了,还是先去看看薛适现下如何。只要他这尊大佛还在,那她就不愁拿不到银两。
  无非就是换个法子要钱的事儿。
  “慈仁济世”位于城西,而薛适落脚的那座破庙位于城东。
  她穿梭于繁华的市集之间时,不知是不是错觉,总觉得有影子跟在自己身后。
  可好几次疑惑回头,身后来来往往的人却都形色正常,并未有甚鬼祟之人。
  姜岁欢步子越迈越快,在路过一家绸缎铺子后,闪身而入。
  店内的伙计瞧来了生意,掀开布帘,热切上前招揽,“娘子,你今儿个运道好,店内刚到了许多新货,您看看有没有满意的。”
  姜岁欢指尖抚过盈绿色缎面,看似在打量这些绸缎,实则眼神一动不动地凝向门外。
  果然在斜对角酒摊阴影里,看到一模灰黑衣角倏地缩回廊柱后边。
  “劳烦替我取那匹月白锦缎来。”
  她故意抬高声音,余光瞥见那抹灰黑色色又向前挪了半尺。
  她侧身转至另一个方向假装摸索着料子,却见木柜桌的铜镜里,又多映出了几个人影。
  来人不止一个,姜岁欢心中一沉。
  她抬眼四处打量着这间铺子,目光扫过成衣区时,忽地瞳孔一动。
  有法子了!
  她伸手揽了几件色彩华丽的披帛入了更衣间,却在里面换上了靛青色粗布衣裳,还朝胸腹两处塞了不少布料填充,最后用几块碎料裹住了鬓角。
  接着她佝偻而行,手上抱着几匹鸦青缎子从后门转出。
  那弯着老腰,一脚深一脚浅的缓步模样,俨然就是一个送货婆子。
  待出了城,天色已然渐暗。
  她挑了一处灌木,将那些碍事的伪装都脱了个干净,又一刻不停地朝破庙走去。
  姜岁欢自认这桩生意从最开始她就做的隐蔽至极,但没想到自己还是被盯上了。
  一想到薛适身子还未痊愈,很有可能也遭遇不测,心中便又焦躁了几分。
  她的钱罐子若是出了事,那可如何了得。
  恰逢天公不作美,入夜的荒山开始飘起了毛毛细雨。
  因着土地渐渐被雨滴浸润,加之本湿气良盛,姜岁欢的锦履屡屡陷入泥泞。每每拔出而出之时都会带着些黏腻的声响,搅得人心中一团乱麻。
  可她不敢停。
  此刻山间薄雾像浸了冰水的般,凉飕飕地将她裹住。
  她只得越走越急,终于在踏过无数腐叶,踏碎无数枯枝后,赶到了那所破庙。
  推开门的瞬间,她才敢松懈下来。
  全然不知此刻自己的脚上与袖边,皆是被带刺的枝条刮出的细密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