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在得知竹听眠居然就在他们下一个交流会选址地点之后,孟春恩立马联系她,数落到尽兴,好歹还记挂着正事儿。
“你知道为什么要办这个文化会吗?”
竹听眠摇头:“我哪有必要知道这个。”
孟春恩瞪她,“你已经是当地个体小老板啦,老镇发展和你荣辱一体,你怎么能这么冰冷不过问呢?竹听眠,你要有点集体意识好不好。”
多年好友,竹听眠十分懂得他这个欲扬先抑的铺垫语气。
她干脆问:“说吧,什么事儿?”
“小事儿,”孟春恩说,“我和老迟一直有在订购秋芒镇的一种沉木雕,就得是你们那的老河捞出来的木头,然后在那雕。”
一句不明所谓的语言。
竹听眠:“我知道突然消失让你很生气,但应该不至于需要下河去捞木头赔罪吧?”
“那不用,我不要木头,”孟春恩说,“我想去找一下雕刻的人,她那个手法比较奇特,我和老迟研究不明白。”
“听你这意思,你不有人的联系方式吗?”竹听眠问。
孟春恩立马拔高声音,将之前不愉快的经历娓娓道来。
在他的描述里,秋芒镇木作传承已久,早几十年,这地界还是个村子的时候,就靠木作活着。后来工业发展起来,手工传承被打击,虽然秋芒镇运出去的沉水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是能雕出那个风格的人越来越少,孟春恩和迟文苦寻多年,终于到了结婚的时候。
“你们在国外领证结婚这事儿和秋芒镇有什么关系。”竹听眠打断他,并且怀疑这人只是借机嘚瑟。
“哎!”孟春恩控诉,“你怎么对我一点耐心都没有。”
他说就是因为结婚,收到的礼物里有一座镂空雕,一眼秋芒镇出品,为此火速联系送礼人,曲曲折折拿到对方电话,“结果呢!那个姐姐表示出工时间不确定,基本上我打十个电话,她能同意卖我一件作品,并且不准我定主题。”
“女性匠人吗?”竹听眠说,“听起来很有个性。”
“那可太有个性了!”孟春恩立马大声说,“她做家具营销的!说自己没空闲出作品,要做生意!”
竹听眠被艺术家的怒吼震得迅速捂住耳朵,“人家为了吃饭也没什么不对吧。”
毕竟卖艺术品不是个稳定又长期的事情,名声没到那个地步,一般的人都不会往养家糊口上想,全当偏财。
“可是早就定好要做一个金漆镂雕,前几天联系她,她无论如何都不肯再出货,终于松了口,给了个很离谱的价格。”孟春恩苦恼起来。
“什么价格让你孟大少爷都觉得离谱?”竹听眠好奇。
孟春恩说了个八位数,讲:“虽然之前的价格也不便宜,但这次简直是漫天要价,不太正常。”
又说:“你一个破弹琴的不知道我们做手工的。”
竹听眠:“……”
破弹琴的听得有些牙痒。
孟春恩继续说:“艺术品的价格是个很玄幻的东西,下没底上没顶的,要是大师出品,什么价格卖不了?我们之前也邀请过她参与文化会,或者加入非遗协会,她都拒绝了,这次突然要这么多钱,我实在担心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生活难题,可是她的手艺真的很不错,而且同我联系多年,我还是希望她能好。”
“懂了,我去劝劝?”竹听眠总结中心思想。
“你是仙女下凡!”孟春恩立马喜笑颜开,毫不吝啬地夸了好几句,又说,“马上就到交流会,我助理会过去,你和他一起和那个姐姐沟通,老眠,你这个人看人准,我信你。”
孟春恩希望竹听眠能去和人聊聊,再分析分析,给点建议,到时候他们过来再根据建议邀请那名匠人加入协会。
“都给我架到这个高度了,我反正是没脸拒绝。”竹听眠笑着说。
孟春恩叠声说爱你。
“但是,”竹听眠思索了会,说,“这镇子我逛了,手艺好的木匠我只认识一个,那个人目前正在修我的门框。”
“县城!县城!那姐姐在县城!不是你那小裸男。”孟春恩重复三遍。
手工匠人。
竹听眠挂断电话,靠在走廊放空思绪,目光不由自主往某个地方飘。
李长青没穿上衣,戴着皮质围裙,肩带挂在脖子后头,各式工具沉沉地坠在兜里,以至于后腰的带子勒住皮肉,随着动作在腰线上起起伏伏,在结实的后腰留下一条明显的压痕。
汗珠密布于肌肉轮廓上,偶尔滚入脊柱的凹陷处,再淌下,没入裤腰。
小青年常年劳动锻造的线条拥有自然的美感,蓄势待发的力量在每一寸皮肤下涌动。
孟春恩的话尤在耳边:“竹听眠,你就是馋人家的身体。”
馋吗?
竹听眠想。
很难不馋吧。
李长青依稀感受到有某种比较炙热的东西落在后背,只当今日阳光过份热情,并没有心思往某人的目光上猜测。
收尾顺利,老屋由此获得一个全新的门框。
他闷头收拾工具漆桶,又仔细检查各个角落,确定没有什么残留木渣或是颜料点点,这才满意地抹把汗,叉着腰欣赏自己的作品。
低头,抬头,仰头,和竹听眠对上视线。
不晓得二楼这颗脑袋在那摆了多久,这么猝然瞧见多少有些冲击,李长青问:“你要不要下来检查?”
竹听眠问:“你要不要进城?”
李长青发现他和这个人很少能完整地进行一次对话,而且大部分时候,他都只能顺着话讲。
“后天我要进城。”
“后天啊,”竹听眠看了眼手机消息,和孟春恩助理确认后天见面,继续对楼下的小青年说,“那么我也去。”
李长青本该很快答应,这次却犹疑起来,最后说:“我不是去玩,顾不了你。”
“我是很需要你照顾的人吗?”竹听眠问。
不然呢。
李长青保持沉默。
“长青啊,可不可以加一个微信呢?”竹听眠人在楼上,伸出手展示二维码。
明明动作完全不必那么夸张,她非要使力探出身子,恨不得把手伸到人脸上一样。
李长青只好快步过去,让她别再往前,赶紧扫码。
发送好友验证的这几秒,他压着嘴角再次询问:“你真的不要下来检查吗?”
“不要。”竹听眠丢下这两个字就回了房间。
道别都不说一句。
李长青收回视线,专心应付消息界面,发现她的头像居然是门框,而且是白坯阶段,才组装起来,没做表面处理,没有打磨,更没有挂油上漆,切锯而成的平面还带着毛刺。
那会断墙还没修完,李长青决定先配合其它师父,这才把未完成的组装件摆在地上。
或许这样连接地面的门框比较吸引竹听眠,所以她拍了照片,却不知道为什么设置成头像。
名字也很奇怪:跑路要紧
【跑路要紧】:长青啊,怎么对着我的微信界面看那久?
李长青抬头,发现竹听眠去而复返,偷偷从楼上凑出半个脑袋,鬼鬼祟祟的,被看到后又立刻消失。
猫一样。
【说话请投币】:为什么要用这个照片,都还没装好。
【跑路要紧】:圣心岂是你能随意揣测?别晒着啦,快点回家洗澡。
李长青努努嘴。
【说话请投币】:又没熏着你。
【跑路要紧】:你别动啊,我这就下来好好闻。
有过被盯出生理反应的经历,李长青相信她一定能说到做到,所以失去了开玩笑的力气,立马收拾东西回家洗澡。
小木匠拽包提桶,跑起来的动静跟个圣诞树一样。
“出息。”
竹听眠弯身撑在二楼边缘,凝神听他远去的脚步融入依山而建的层叠屋巷之中,更远处,天头滚着几块半熟煎蛋一样的云,吞着难以承受的日光,嚼不化,咽不下,只好放任自己被寸寸烫伤,所以边缘滚出焦黑,逐渐盖住大半个世界。
乌云靠近,暴雨前的体感是闷热。
她发了会呆,由衷地觉得没意思,转头进屋继续收拾行李t。
竹听眠带的东西既多且杂,之前并没有觉得自己拥有那么多,真正到必须进行阶段清算的时候,这也舍不得,那也想留着,不过是一样一样收纳好,最后才发现数量惊人。
她想。
我居然有这么多东西。
我居然有这么多放不下的事情。
从自己的原有生活抽身离开,说不要,就立马丢开。很大程度上,竹听眠欣慰于自我可以做得如此果断,按照心理师的分析来说,她习惯于防御性撤退,在发现环境会造成伤害后,立马采取行动,并且即刻远离,这是一种相对健康的自卫机制。
可是。
她仍然觉得不真实,或许是因为发生的事儿,或许是因为猝然改换环境。感受不到秩序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失去自我秩序同样是灾难。
“你知道为什么要办这个文化会吗?”
竹听眠摇头:“我哪有必要知道这个。”
孟春恩瞪她,“你已经是当地个体小老板啦,老镇发展和你荣辱一体,你怎么能这么冰冷不过问呢?竹听眠,你要有点集体意识好不好。”
多年好友,竹听眠十分懂得他这个欲扬先抑的铺垫语气。
她干脆问:“说吧,什么事儿?”
“小事儿,”孟春恩说,“我和老迟一直有在订购秋芒镇的一种沉木雕,就得是你们那的老河捞出来的木头,然后在那雕。”
一句不明所谓的语言。
竹听眠:“我知道突然消失让你很生气,但应该不至于需要下河去捞木头赔罪吧?”
“那不用,我不要木头,”孟春恩说,“我想去找一下雕刻的人,她那个手法比较奇特,我和老迟研究不明白。”
“听你这意思,你不有人的联系方式吗?”竹听眠问。
孟春恩立马拔高声音,将之前不愉快的经历娓娓道来。
在他的描述里,秋芒镇木作传承已久,早几十年,这地界还是个村子的时候,就靠木作活着。后来工业发展起来,手工传承被打击,虽然秋芒镇运出去的沉水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是能雕出那个风格的人越来越少,孟春恩和迟文苦寻多年,终于到了结婚的时候。
“你们在国外领证结婚这事儿和秋芒镇有什么关系。”竹听眠打断他,并且怀疑这人只是借机嘚瑟。
“哎!”孟春恩控诉,“你怎么对我一点耐心都没有。”
他说就是因为结婚,收到的礼物里有一座镂空雕,一眼秋芒镇出品,为此火速联系送礼人,曲曲折折拿到对方电话,“结果呢!那个姐姐表示出工时间不确定,基本上我打十个电话,她能同意卖我一件作品,并且不准我定主题。”
“女性匠人吗?”竹听眠说,“听起来很有个性。”
“那可太有个性了!”孟春恩立马大声说,“她做家具营销的!说自己没空闲出作品,要做生意!”
竹听眠被艺术家的怒吼震得迅速捂住耳朵,“人家为了吃饭也没什么不对吧。”
毕竟卖艺术品不是个稳定又长期的事情,名声没到那个地步,一般的人都不会往养家糊口上想,全当偏财。
“可是早就定好要做一个金漆镂雕,前几天联系她,她无论如何都不肯再出货,终于松了口,给了个很离谱的价格。”孟春恩苦恼起来。
“什么价格让你孟大少爷都觉得离谱?”竹听眠好奇。
孟春恩说了个八位数,讲:“虽然之前的价格也不便宜,但这次简直是漫天要价,不太正常。”
又说:“你一个破弹琴的不知道我们做手工的。”
竹听眠:“……”
破弹琴的听得有些牙痒。
孟春恩继续说:“艺术品的价格是个很玄幻的东西,下没底上没顶的,要是大师出品,什么价格卖不了?我们之前也邀请过她参与文化会,或者加入非遗协会,她都拒绝了,这次突然要这么多钱,我实在担心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生活难题,可是她的手艺真的很不错,而且同我联系多年,我还是希望她能好。”
“懂了,我去劝劝?”竹听眠总结中心思想。
“你是仙女下凡!”孟春恩立马喜笑颜开,毫不吝啬地夸了好几句,又说,“马上就到交流会,我助理会过去,你和他一起和那个姐姐沟通,老眠,你这个人看人准,我信你。”
孟春恩希望竹听眠能去和人聊聊,再分析分析,给点建议,到时候他们过来再根据建议邀请那名匠人加入协会。
“都给我架到这个高度了,我反正是没脸拒绝。”竹听眠笑着说。
孟春恩叠声说爱你。
“但是,”竹听眠思索了会,说,“这镇子我逛了,手艺好的木匠我只认识一个,那个人目前正在修我的门框。”
“县城!县城!那姐姐在县城!不是你那小裸男。”孟春恩重复三遍。
手工匠人。
竹听眠挂断电话,靠在走廊放空思绪,目光不由自主往某个地方飘。
李长青没穿上衣,戴着皮质围裙,肩带挂在脖子后头,各式工具沉沉地坠在兜里,以至于后腰的带子勒住皮肉,随着动作在腰线上起起伏伏,在结实的后腰留下一条明显的压痕。
汗珠密布于肌肉轮廓上,偶尔滚入脊柱的凹陷处,再淌下,没入裤腰。
小青年常年劳动锻造的线条拥有自然的美感,蓄势待发的力量在每一寸皮肤下涌动。
孟春恩的话尤在耳边:“竹听眠,你就是馋人家的身体。”
馋吗?
竹听眠想。
很难不馋吧。
李长青依稀感受到有某种比较炙热的东西落在后背,只当今日阳光过份热情,并没有心思往某人的目光上猜测。
收尾顺利,老屋由此获得一个全新的门框。
他闷头收拾工具漆桶,又仔细检查各个角落,确定没有什么残留木渣或是颜料点点,这才满意地抹把汗,叉着腰欣赏自己的作品。
低头,抬头,仰头,和竹听眠对上视线。
不晓得二楼这颗脑袋在那摆了多久,这么猝然瞧见多少有些冲击,李长青问:“你要不要下来检查?”
竹听眠问:“你要不要进城?”
李长青发现他和这个人很少能完整地进行一次对话,而且大部分时候,他都只能顺着话讲。
“后天我要进城。”
“后天啊,”竹听眠看了眼手机消息,和孟春恩助理确认后天见面,继续对楼下的小青年说,“那么我也去。”
李长青本该很快答应,这次却犹疑起来,最后说:“我不是去玩,顾不了你。”
“我是很需要你照顾的人吗?”竹听眠问。
不然呢。
李长青保持沉默。
“长青啊,可不可以加一个微信呢?”竹听眠人在楼上,伸出手展示二维码。
明明动作完全不必那么夸张,她非要使力探出身子,恨不得把手伸到人脸上一样。
李长青只好快步过去,让她别再往前,赶紧扫码。
发送好友验证的这几秒,他压着嘴角再次询问:“你真的不要下来检查吗?”
“不要。”竹听眠丢下这两个字就回了房间。
道别都不说一句。
李长青收回视线,专心应付消息界面,发现她的头像居然是门框,而且是白坯阶段,才组装起来,没做表面处理,没有打磨,更没有挂油上漆,切锯而成的平面还带着毛刺。
那会断墙还没修完,李长青决定先配合其它师父,这才把未完成的组装件摆在地上。
或许这样连接地面的门框比较吸引竹听眠,所以她拍了照片,却不知道为什么设置成头像。
名字也很奇怪:跑路要紧
【跑路要紧】:长青啊,怎么对着我的微信界面看那久?
李长青抬头,发现竹听眠去而复返,偷偷从楼上凑出半个脑袋,鬼鬼祟祟的,被看到后又立刻消失。
猫一样。
【说话请投币】:为什么要用这个照片,都还没装好。
【跑路要紧】:圣心岂是你能随意揣测?别晒着啦,快点回家洗澡。
李长青努努嘴。
【说话请投币】:又没熏着你。
【跑路要紧】:你别动啊,我这就下来好好闻。
有过被盯出生理反应的经历,李长青相信她一定能说到做到,所以失去了开玩笑的力气,立马收拾东西回家洗澡。
小木匠拽包提桶,跑起来的动静跟个圣诞树一样。
“出息。”
竹听眠弯身撑在二楼边缘,凝神听他远去的脚步融入依山而建的层叠屋巷之中,更远处,天头滚着几块半熟煎蛋一样的云,吞着难以承受的日光,嚼不化,咽不下,只好放任自己被寸寸烫伤,所以边缘滚出焦黑,逐渐盖住大半个世界。
乌云靠近,暴雨前的体感是闷热。
她发了会呆,由衷地觉得没意思,转头进屋继续收拾行李t。
竹听眠带的东西既多且杂,之前并没有觉得自己拥有那么多,真正到必须进行阶段清算的时候,这也舍不得,那也想留着,不过是一样一样收纳好,最后才发现数量惊人。
她想。
我居然有这么多东西。
我居然有这么多放不下的事情。
从自己的原有生活抽身离开,说不要,就立马丢开。很大程度上,竹听眠欣慰于自我可以做得如此果断,按照心理师的分析来说,她习惯于防御性撤退,在发现环境会造成伤害后,立马采取行动,并且即刻远离,这是一种相对健康的自卫机制。
可是。
她仍然觉得不真实,或许是因为发生的事儿,或许是因为猝然改换环境。感受不到秩序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失去自我秩序同样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