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此前,宽袖长衫虽早已皱得不成样子,却连她罗衣上的盘扣都未曾解开。
  直到红烛摇曳的大婚之夜,那双恪守礼数的手,才终于隔着轻薄衣料,掠过她锁骨处的领口。
  一直以来,守礼得很,即便情动难抑时,那指尖也只停留在该落之处。
  可他自己的衣袍,却早因辗转相拥而玉带松散、衣襟斜敞,凌乱不堪,全然不似初见时的端方模样。
  温曲儿闻言,思绪瞬间被拽回往昔,曾几何时,她得意洋洋自夸身材姣好
  ,却未曾想,时隔至今,这句玩笑话竟被他如此直白道出。
  这人,平日里对外物总是一副清冷淡然、不以为意的模样,原来她所说的每一句话,哪怕只是无心之语,他都镌刻在心上。
  回想起过往种种口无遮拦的话语,温曲儿心中五味杂陈,既因他的珍视备感甜蜜,又因这突如其来的“调侃”而羞怯难抑,双颊瞬间霞红。
  昨夜他流连忘返的画面骤然浮现,他滚烫的掌心游走,薄唇辗转碾过时酥麻感流窜全身。
  那些深浅不一的吻痕,此刻在衣料下隐隐发烫,酥痒漫开肆意蜿蜒游走,她下意识往他怀里缩了缩。
  “躲什么?”苏玄染低低轻笑,带着蛊惑人心的暗哑。
  指腹挑起她泛红的下颌,四目含情相对:“可是,想起昨夜……”
  他含住那枚染着胭脂色的耳垂,犬齿似衔非衔地厮磨,舌尖若即若离描绘着耳骨的轮廓:“我留在你心口的印记了?”
  温曲儿眼眸蒙着层迷离水光,像浸了晨露的桃花,愈发楚楚怜人,酥软在他怀里,连一个完整的音节都吐不出来。
  苏玄染垂眸凝视着怀中娇软的人,望着她嫣红的唇瓣,颈间若隐若现的痕迹,喉结滚动,狭长凤眸泛起情念的暗潮:“告诉夫君,那般可还尽兴?”
  温曲儿对上他灼灼如焰的目光,终究抵不过那炽热的注视,将脸埋入他颈窝,轻轻蹭了蹭,声音轻如羽:“嗯,喜欢……”
  苏玄染轻笑,将人往怀里又带了几分,喟然低语:“原以为春宵如梦,却不想与曲儿的鱼水交融之欢,比我梦里的缠绵,都要蚀骨三分。”
  语毕,他稍作停顿,似在回味那醉人的缠绵,再次启唇,声线轻扬蛊惑:“不知曲儿,往昔在老院子休憩时,梦里可曾有过这般……绮念?”
  温曲儿浑身一僵,双眸中慌乱之色一闪而过,急急回应道:“并无此事!莫要胡言乱语。”
  苏玄染瞧着她躲闪的眼神,眼底闪过狡黠笑意,却故意垂眸,语气染上三分惆怅,添了几分幽婉哀怨:“原来曲儿未曾,唯有我孤身空念,情深难寄,徒留满心的空落寂寥。”
  温曲儿望着他低垂的眉眼,心口又疼又痒,既羞于承认,又不忍见他落寞,踌躇再三,终是蚊蚋般低低吐出:“嗯。”
  苏玄染听得这轻轻一嗯,顿时心花怒放,长臂一收,将人狠狠揉进怀中,胸腔震动着发出愉悦的轻笑:“原来,并非曲儿不愿在我梦中久留,是我从前太过愚钝……”
  话音未落,他已含住她嫣红的耳垂,轻轻厮磨那片软肉,低沉的嗓音暗哑:“不晓得,该如何……把你困在我每个旖旎梦里。”
  婚后,第三日,回门之期。
  温曲儿在晨曦初绽时分便已起身,她本无娘家可归,可苏玄染却执意要为她安排一处归处。
  晨晖倾洒,苏玄染陪着她登上早已备好的马车。车夫轻扬鞭,马蹄声声向着京城郊外一路疾驰。
  马车晃晃悠悠,一段行程后,缓缓停于一处静谧之所。
  温曲儿安坐车内,目光透过车窗薄纱向外探去,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
  苏玄染率先下车,回身将她轻扶而下。
  温曲儿双足刚触地,目光便被眼前的院子牢牢吸引。
  院墙上,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中,一片片青苔悄然生长,几株藤蔓不知从何处攀附而上,肆意蔓延,那扇略显陈旧的木门,铜锁泛着淡淡的绿锈。
  最让她惊讶的是,院门上崭新的对联,竟是苏玄染亲笔所书。
  极目远眺,四周是大片的田地,田埂纵横交错,禾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绿意盎然,与这古老的院子相映成趣。
  温曲儿刹那间怔在原地,面露惊愕之色。
  苏玄染立在身侧,轻执她手,声线缱绻:“去年新春,未能与你携手为家乡那方老院子,贴上寓意祥瑞的对联。”
  他忽而轻笑,眉眼弯成温柔的弧度,指尖沿着对联上的字迹描摹:“此院子是我新近觅得,虽难比故园,倒也清幽别致,我便随笔撰写对联贴上,只盼能稍慰你我心怀。”
  第148章 共浴云端
  踏入院子,温曲儿瞬间呆住,此处布局竟与家乡小院别无二致。
  两间相连屋舍、一间厨房,一棵苍虬老树、一口幽凉水井、一方葱郁菜园。
  就连院里铺就的青石板,都同她昔日请林三叔所铺的毫无二样。
  熟悉的场景轰然撞进眼帘,直搅得她心绪翻涌。
  院内墙角,一座崭新烤炉静静矗立,犹如记忆中的旧物重现。
  庭院一侧小的菜园里,新翻泥土清香四溢,嫩绿菜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将岁月静好娓娓道来。
  温曲儿缓缓转身,环顾四周,任微风拂过耳畔,胸中翻涌的感动如泉涌,难以自持。
  温热的泪意漫上眼眶,模糊了眼前这方满载心意的天地。
  苏玄染静立一侧,目光如丝缠绕着她的一举一动,唇角噙着温柔的弧度,见她眼眶泛起水光,长臂轻展,将人儿稳稳纳入怀中。
  他下颌亲昵轻抵怀中人发顶,嗓音低沉缱绻:“这般好光景,莫要伤了眼睛,故土虽遥,归途漫漫。但往后此处便是你我心安之所,常来相守,亦同归乡。”
  温曲儿喉头微哽,将脸颊深深埋进他温热的胸膛,双臂用力回抱住这份坚实的温暖,带着鼻音轻声呢喃:“苏玄染……”
  转瞬间,曾经与苏玄染在故乡小院里的往昔画面,流光浮影般在她心间一一掠过。
  犹记那时,郁郁葱葱的菜园子里,两人并肩蹲在垄畦间。
  手指拂过菜叶,眉眼弯成月牙形,指尖翻飞间,她絮絮说着日常琐事,所言皆是明快之语。
  他垂眸聆听,那些关切她是否有好好用膳的温言软语,悄无声息浸润她的心间。
  庭院里,烤炉中板栗的焦香袅袅升腾,萦绕不去。
  那日,他手捧四百两银子,匆匆归来,她却无端娇嗔使起小性子。
  一贯冷若冰霜的他,竟在那一刻唇角轻扬,绽出一抹粲然笑意。
  笑容明灿若星华,迷人至极,直直撞进她眼底,震得她心弦轻颤,双颊飞红。
  此后无数个漫漫长夜,那抹笑容化作皎皎明月,高悬在记忆的夜空,反复映现,惹得她情思绵绵,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厨间里,灶火正旺,炊烟如轻纱,在梁柱间萦回盘绕。
  苏玄染挽起袖子,于案板灶台间穿梭,手起刀落时青菜簌簌成丝,掌勺颠锅娴熟利落。
  她慵懒斜倚在餐桌旁,眸光似水,含情脉脉凝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口中絮叨的皆是欢喜言辞。
  美食出炉时,他执箸夹起金黄酥脆的酥肉,轻放入她碗中。
  她眉眼含笑,暗藏几分羞怯,偶尔将美味凑近他唇边。
  二人相视莞尔,眉眼间流转的温情,比盘中佳肴更令人心醉。
  堂屋内,苏玄染铺展宣纸,研磨挥毫,笔锋纵横间墨香四溢,晕染出苍劲字迹。
  她在一旁恬静相陪,时而笑语嫣然,时而轻声赞叹,墨香与她的情思缱绻缠绕,悄无声息弥漫在那一方小天地。
  更难忘诸多良夜,两人同榻而眠,二人的呼吸交融。
  夜色温柔,四下静谧无声,唯有温馨的气息在床榻间萦绕流转。
  时光将这些细碎日常酿成陈年美酒,宁静而美好。
  纵使眼前庭院,不及故园的半分旧影,可苏玄染眸中化不开的深情厚意,却在相似的烟火里愈发醇厚。
  这份情意,牢牢攀附缠绕着她的心房,让她甘愿溺毙在这温柔的牢笼,永不醒来。
  温曲儿从绵长的回忆中抽离,仰起脸庞,眼底翻涌着化不开的深情,静静凝望将自己圈在怀中的人。
  她素手轻抬,指尖带着眷恋,一寸寸描摹过他眉骨的棱角、鼻梁的弧度,似是要将眼前人的模样,通过这般触碰,更深烙印进灵魂深处。
  晶莹的泪光在她眸中打转,嗓音微颤,轻声呢喃:“苏玄染……”
  苏玄染稍俯身,凝望着她泛红的眼眶,目光温柔似水,又带着
  小心翼翼的怜惜,双唇轻如落羽,在她额间落下一吻,无声诉说着珍重与疼惜。
  晨曦倾泻而下,为这座古旧院落镀上柔和光晕。
  斑驳的院墙爬满苍绿苔藓,藤蔓顺着檐角肆意舒展,却掩不住屋内透出的崭新气象。
  窗棂新糊的素纸透着微光,案几上的铜炉燃着袅袅青烟,一应炊具器皿皆擦拭得锃亮,此处有专门的下人精心管护,将院落打理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