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又寻我开心!”
扶摇推了推他,四阿哥手一伸把她捞回来,手臂勾住她肩膀,两人又走了一段。
“此次巡视江南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陛下如何不带你?”扶摇忽然想起一个事,据她所知的历史上,四爷无论是登基前还是登基后,好像从来都没有去过江南也!
四阿哥道:“陛下命我留宫,帮太子分担部分政务。”
这其实是个很重要的信号,以往太子独自监国,大多是由众大臣辅佐,而这次却留四阿哥,既是对太子的掣肘,亦是对四皇子的锤炼。所以太子在得知后,立刻对胤禛竖起了防备心。
扶摇再不懂政治,也知道康熙这个决定极其狡猾。
先是大阿哥分去了太子部分光芒。
现在又加上四阿哥。
这个决定一出,大阿哥和太子分庭抗礼的局面就被打破了。
原本站队的众大臣又会开始摇摆,大阿哥和太子之间兴许还会缓和,但却不会放松警惕。
帝王之术啊。
康熙真的很会捶打他的几个儿子。教育他们,分化他们……
扶摇看着四阿哥,忽然明白一件事,是世人无法从史书上了解的。
都说雍正早期韬光养晦,但这个时期的四阿哥其实根本没有选择。
他作为被帝王执子落弈的一枚棋子,他走的每一步都被裹挟在帝王的算计中。
康熙给的这些权利爵位,何尝不是勒他喉的枷锁?
将来若是太子成功夺嫡,太子又会不会记恨他?那么眼下不知结局的他又该如何面对太子?
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得深思熟虑地走啊。
扶摇叹气,向胤禛伸手。
“四爷,抱抱……”
第122章 第122章四阿哥才没这……
四阿哥才没这么矫情,他一眼看明白扶摇眼底的心疼,白眼一翻,拉着扶摇就往前走。
“爷倒也没那么可怜!”
“抱抱嘛!”
“不用了!”
“……”
转眼到五月。
南巡队伍浩浩荡荡出城,百官在神武门前列队恭送。仪仗一出城,胤祥就勒转马头来到胤禛跟前。
“四哥,等会打算去哪?”
“回户部。”胤禛脚拍马腹,说罢便走,片刻都没等。
“哎——”胤祥追也追不上,原地叹气。
眼看着德妃和章嫔基本为他定下马尔汉之女兆氏,只等陛下回来亲自指婚,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想找四哥诉诉心中苦意,四哥还这般躲他。
胤祥没精打采,顿时一股郁气冲出喉咙。“驾!”狠狠拍了下马腹,马儿随意寻了个方向狂奔而去。
四贝勒府内,扶摇回笼觉刚醒。
又到各院管事前来禀事的日子,且过几日便是端午,府里又得忙碌起来。扶摇听了小半个时辰,管事们已将诸事安排得仅仅有条,无需扶摇再操心,管事走后,宋氏耿氏手扶着手前来请安。
这一年耿氏已然熟悉府中,她和宋氏投缘,两人不仅总约着来请安,还总在各自院里举办小集,邀请对方或赏花赏月,或读诗做女红,好不惬意。
闲聊中,两人说起院里种的芍药开花了,花朵艳丽多姿,都邀对方去自个院里赏花。
忽地,宋氏看眼扶摇,摇头笑道:“咱们屋里的花终究不比福晋这里,我来时看见院里牡丹盛开,色彩绚丽,仅这一样便将咱们比下去,我们两个还说什么赏花呢,真是献丑了。”
扶摇嗔她:“少说这些话,你若喜欢,我叫你往你屋里搬两盆去。”
宋氏眼睛一亮,“真的?”
“真的,”扶摇笑,看向耿氏,“既然宋格格有了,耿格格自然也有,过两日叫人给你们送去。”
两人一齐下座,向扶摇道了谢。
归座后,宋氏兴奋道:“咱们后花园已有花样十余种,我昨日看时,花团锦簇、色彩斑斓,不若趁这晴好日咱们移步后花园,现办一场赏花宴,就咱们几个,如何?”
“就咱们三个?”耿氏问。三个人开宴也不是不行,就是人少难免显得冷清。
扶摇被说得动了心思,笑道:“何止咱们三个,叫上屋里的丫头嬷嬷,都去!”
说办就办,顺便捎上两岁半的小少爷弘晖。厨房得了指示,在春华的带领下起灶烧锅,程嬷嬷和小李子带人去花园摆席,到了午时,后花园宴已设好,只等主子们入座。
扶摇和格格们的宴席设在凉亭内,她坐在上首,独有一张食案,弘晖不安分地坐在她身边,王妈妈侍候在侧。李格格也被请来,和宋格格坐在左下首,耿格格坐右下首,空一个位置。下人们的几桌摆在亭外。
园中花香扑鼻,又有会吹曲的丫头为众人吹了两首戏曲,无论吹得好与不好,扶摇都给赏赐,下人们便争先表现,从吹乐到唱曲,乐声、歌声、笑声一刻也没停。
吃罢饭,筵席撤走,凉亭外又摆上投壶。原本应投箭入壶,但正值百花齐放,便将箭换作花枝,多者胜,败者饮,所饮之酒也是甜入心脾的果子酒。
就这么玩到近黄昏,扶摇喝了两壶果子酒,下席后,虽意犹未尽,但脚步已经虚浮。
春溪扶她回房,扶摇在床上略躺了一会,就听见下人来禀:四阿哥回府了。
但四阿哥并未到正院,等扶摇睡一觉起来,才知,四爷傍晚刚一回府,换了身衣裳就又出去了。而且听张尧说,那会儿四阿哥脸色不太好。
月上柳梢,弘晖已经在耳房睡下,程嬷嬷斟了盏茶给扶摇。
“四爷还没回府么?”扶摇问。
“小李子刚才来报过,说还没有。”
扶摇奇怪,四爷这是去哪儿了?
桌上还放了一壶果酒,是扶摇特意留给四爷的,想起下人说他脸色不好看,今儿又是康熙南巡的日子,不知是否出了什么事,扶摇没来由地心中不安,这种不安的直觉最是折磨人。
正望着酒壶出神,忽听小李子禀告:“福晋,四爷回来了!正往咱们这里来!”
扶摇出门去迎时,只见四阿哥步履匆匆,一脸肃然,也不看人,径直就入了里屋,扯扯衣襟,面色难看地在桌前坐下。
眼下恐怕不是个上酒的时机,扶摇便给四阿哥倒了茶。
小心问:“怎么了?为何这个脸色?”
她琢磨,难道是宫里出事?差事不顺利?康熙走的第一天,太子就对四爷发难了?
四阿哥抬杯将茶饮尽,“咚”一声,杯子放到桌面。
“十三不见了。”
“……”想了许多种可能唯独没想要这一种,扶摇惊讶道,“十三阿哥?他不是在宫里吗?”
“他与我一起送皇阿玛御驾出城,我去户部上值,他没回宫。”
原来四阿哥回府又离开,是去找胤祥,看四阿哥此刻模样就知道是没找到人了。
“德妃娘娘知道了吗?”
“嗯。”四阿哥道,“但章嫔还不知道,额娘不想申张。我已知会府尹,派人手出城找人。以十三的身手,若遇不轨之人,不会一点线索都没留。”
“这么说是十三爷自己走的?他会去哪?四爷可有头绪?”
四阿哥摇头。他甚至去过费都督府,但费提督表示并未见过十三。
……等等。
胤禛突然蹙紧眉心。
适才听费提督说今日她家侧福晋出门探亲,费提督的侧福晋……
胤禛快捉到蛛丝马迹的时候,另一边,离京城只十几里路程的顺义老街上,背靠昏黄的落日,漪兰脸上映
出晚霞的红。
她看着面前骑坐高头马的男子,又是惶恐万分,又是惊讶不已,一时间有些语塞。
“天呐!祖宗,你是我祖宗!算我求你,你快回去吧!你你留在我这,算什么事儿啊!”
“我没处可回。”胤祥闷闷道,“这会儿宫门已经下钥,我回去也是无用,大不了明儿再向额娘请罪!”
第123章 第123章漪兰的曾外祖……
漪兰的曾外祖母,也就是林氏的外祖母病重,老人家已至九十岁高龄,弥留之际想见曾孙女儿一面,林氏父母千求万求,才终于让费扬古点头。
胤祥策马出城时,恰遇林氏携女归乡,路途中漪兰打起车帘向外望了一眼,两人就这么不期然地对望上了。
十三正没个方向,反正也已经离城数里,索性一路远远跟着费府的车马去了顺义。
“那你回京城,去找你四哥!”
胤祥摇头,“皇阿玛刚走,只怕四哥这会也忙,无暇顾我。”
漪兰无语,头疼望去,“天老爷,那你想怎么办?我外祖母家房舍简陋,没空房给你住。”
胤祥叹了一声,“我凑合在外边过吧,明儿一早回城。你忙你的不必理我。”
他既这么说,漪兰也只得三步一回头地先回去了。
到了晚上,漪兰怀抱两只对扣起来的瓷碗,袖里揣一双竹筷,悄悄离开宅子,在宅子不远处一棵枣树下,她发现了胤祥骑的马。这马被一根缰绳栓在枣树上,见到有人走近,打了个响鼻。
扶摇推了推他,四阿哥手一伸把她捞回来,手臂勾住她肩膀,两人又走了一段。
“此次巡视江南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陛下如何不带你?”扶摇忽然想起一个事,据她所知的历史上,四爷无论是登基前还是登基后,好像从来都没有去过江南也!
四阿哥道:“陛下命我留宫,帮太子分担部分政务。”
这其实是个很重要的信号,以往太子独自监国,大多是由众大臣辅佐,而这次却留四阿哥,既是对太子的掣肘,亦是对四皇子的锤炼。所以太子在得知后,立刻对胤禛竖起了防备心。
扶摇再不懂政治,也知道康熙这个决定极其狡猾。
先是大阿哥分去了太子部分光芒。
现在又加上四阿哥。
这个决定一出,大阿哥和太子分庭抗礼的局面就被打破了。
原本站队的众大臣又会开始摇摆,大阿哥和太子之间兴许还会缓和,但却不会放松警惕。
帝王之术啊。
康熙真的很会捶打他的几个儿子。教育他们,分化他们……
扶摇看着四阿哥,忽然明白一件事,是世人无法从史书上了解的。
都说雍正早期韬光养晦,但这个时期的四阿哥其实根本没有选择。
他作为被帝王执子落弈的一枚棋子,他走的每一步都被裹挟在帝王的算计中。
康熙给的这些权利爵位,何尝不是勒他喉的枷锁?
将来若是太子成功夺嫡,太子又会不会记恨他?那么眼下不知结局的他又该如何面对太子?
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得深思熟虑地走啊。
扶摇叹气,向胤禛伸手。
“四爷,抱抱……”
第122章 第122章四阿哥才没这……
四阿哥才没这么矫情,他一眼看明白扶摇眼底的心疼,白眼一翻,拉着扶摇就往前走。
“爷倒也没那么可怜!”
“抱抱嘛!”
“不用了!”
“……”
转眼到五月。
南巡队伍浩浩荡荡出城,百官在神武门前列队恭送。仪仗一出城,胤祥就勒转马头来到胤禛跟前。
“四哥,等会打算去哪?”
“回户部。”胤禛脚拍马腹,说罢便走,片刻都没等。
“哎——”胤祥追也追不上,原地叹气。
眼看着德妃和章嫔基本为他定下马尔汉之女兆氏,只等陛下回来亲自指婚,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想找四哥诉诉心中苦意,四哥还这般躲他。
胤祥没精打采,顿时一股郁气冲出喉咙。“驾!”狠狠拍了下马腹,马儿随意寻了个方向狂奔而去。
四贝勒府内,扶摇回笼觉刚醒。
又到各院管事前来禀事的日子,且过几日便是端午,府里又得忙碌起来。扶摇听了小半个时辰,管事们已将诸事安排得仅仅有条,无需扶摇再操心,管事走后,宋氏耿氏手扶着手前来请安。
这一年耿氏已然熟悉府中,她和宋氏投缘,两人不仅总约着来请安,还总在各自院里举办小集,邀请对方或赏花赏月,或读诗做女红,好不惬意。
闲聊中,两人说起院里种的芍药开花了,花朵艳丽多姿,都邀对方去自个院里赏花。
忽地,宋氏看眼扶摇,摇头笑道:“咱们屋里的花终究不比福晋这里,我来时看见院里牡丹盛开,色彩绚丽,仅这一样便将咱们比下去,我们两个还说什么赏花呢,真是献丑了。”
扶摇嗔她:“少说这些话,你若喜欢,我叫你往你屋里搬两盆去。”
宋氏眼睛一亮,“真的?”
“真的,”扶摇笑,看向耿氏,“既然宋格格有了,耿格格自然也有,过两日叫人给你们送去。”
两人一齐下座,向扶摇道了谢。
归座后,宋氏兴奋道:“咱们后花园已有花样十余种,我昨日看时,花团锦簇、色彩斑斓,不若趁这晴好日咱们移步后花园,现办一场赏花宴,就咱们几个,如何?”
“就咱们三个?”耿氏问。三个人开宴也不是不行,就是人少难免显得冷清。
扶摇被说得动了心思,笑道:“何止咱们三个,叫上屋里的丫头嬷嬷,都去!”
说办就办,顺便捎上两岁半的小少爷弘晖。厨房得了指示,在春华的带领下起灶烧锅,程嬷嬷和小李子带人去花园摆席,到了午时,后花园宴已设好,只等主子们入座。
扶摇和格格们的宴席设在凉亭内,她坐在上首,独有一张食案,弘晖不安分地坐在她身边,王妈妈侍候在侧。李格格也被请来,和宋格格坐在左下首,耿格格坐右下首,空一个位置。下人们的几桌摆在亭外。
园中花香扑鼻,又有会吹曲的丫头为众人吹了两首戏曲,无论吹得好与不好,扶摇都给赏赐,下人们便争先表现,从吹乐到唱曲,乐声、歌声、笑声一刻也没停。
吃罢饭,筵席撤走,凉亭外又摆上投壶。原本应投箭入壶,但正值百花齐放,便将箭换作花枝,多者胜,败者饮,所饮之酒也是甜入心脾的果子酒。
就这么玩到近黄昏,扶摇喝了两壶果子酒,下席后,虽意犹未尽,但脚步已经虚浮。
春溪扶她回房,扶摇在床上略躺了一会,就听见下人来禀:四阿哥回府了。
但四阿哥并未到正院,等扶摇睡一觉起来,才知,四爷傍晚刚一回府,换了身衣裳就又出去了。而且听张尧说,那会儿四阿哥脸色不太好。
月上柳梢,弘晖已经在耳房睡下,程嬷嬷斟了盏茶给扶摇。
“四爷还没回府么?”扶摇问。
“小李子刚才来报过,说还没有。”
扶摇奇怪,四爷这是去哪儿了?
桌上还放了一壶果酒,是扶摇特意留给四爷的,想起下人说他脸色不好看,今儿又是康熙南巡的日子,不知是否出了什么事,扶摇没来由地心中不安,这种不安的直觉最是折磨人。
正望着酒壶出神,忽听小李子禀告:“福晋,四爷回来了!正往咱们这里来!”
扶摇出门去迎时,只见四阿哥步履匆匆,一脸肃然,也不看人,径直就入了里屋,扯扯衣襟,面色难看地在桌前坐下。
眼下恐怕不是个上酒的时机,扶摇便给四阿哥倒了茶。
小心问:“怎么了?为何这个脸色?”
她琢磨,难道是宫里出事?差事不顺利?康熙走的第一天,太子就对四爷发难了?
四阿哥抬杯将茶饮尽,“咚”一声,杯子放到桌面。
“十三不见了。”
“……”想了许多种可能唯独没想要这一种,扶摇惊讶道,“十三阿哥?他不是在宫里吗?”
“他与我一起送皇阿玛御驾出城,我去户部上值,他没回宫。”
原来四阿哥回府又离开,是去找胤祥,看四阿哥此刻模样就知道是没找到人了。
“德妃娘娘知道了吗?”
“嗯。”四阿哥道,“但章嫔还不知道,额娘不想申张。我已知会府尹,派人手出城找人。以十三的身手,若遇不轨之人,不会一点线索都没留。”
“这么说是十三爷自己走的?他会去哪?四爷可有头绪?”
四阿哥摇头。他甚至去过费都督府,但费提督表示并未见过十三。
……等等。
胤禛突然蹙紧眉心。
适才听费提督说今日她家侧福晋出门探亲,费提督的侧福晋……
胤禛快捉到蛛丝马迹的时候,另一边,离京城只十几里路程的顺义老街上,背靠昏黄的落日,漪兰脸上映
出晚霞的红。
她看着面前骑坐高头马的男子,又是惶恐万分,又是惊讶不已,一时间有些语塞。
“天呐!祖宗,你是我祖宗!算我求你,你快回去吧!你你留在我这,算什么事儿啊!”
“我没处可回。”胤祥闷闷道,“这会儿宫门已经下钥,我回去也是无用,大不了明儿再向额娘请罪!”
第123章 第123章漪兰的曾外祖……
漪兰的曾外祖母,也就是林氏的外祖母病重,老人家已至九十岁高龄,弥留之际想见曾孙女儿一面,林氏父母千求万求,才终于让费扬古点头。
胤祥策马出城时,恰遇林氏携女归乡,路途中漪兰打起车帘向外望了一眼,两人就这么不期然地对望上了。
十三正没个方向,反正也已经离城数里,索性一路远远跟着费府的车马去了顺义。
“那你回京城,去找你四哥!”
胤祥摇头,“皇阿玛刚走,只怕四哥这会也忙,无暇顾我。”
漪兰无语,头疼望去,“天老爷,那你想怎么办?我外祖母家房舍简陋,没空房给你住。”
胤祥叹了一声,“我凑合在外边过吧,明儿一早回城。你忙你的不必理我。”
他既这么说,漪兰也只得三步一回头地先回去了。
到了晚上,漪兰怀抱两只对扣起来的瓷碗,袖里揣一双竹筷,悄悄离开宅子,在宅子不远处一棵枣树下,她发现了胤祥骑的马。这马被一根缰绳栓在枣树上,见到有人走近,打了个响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