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149节
今儿是腊月二十三, 小年。
在大宋,小年也叫交年节,所取的意思是立春前后, 年节之交。
是灶王爷上天跟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的日子, 所以这一日家家户户都要祭灶。汴京几乎每家灶间都设有司命菩萨灶王爷的神位, 供奉糖瓜, 让灶王爷吃了甜甜嘴儿,上天后在玉帝面前为自家多多美言,祈求来年丰衣足食。
入乡随俗, 杨蔓娘家自然也不例外。
一大早起来,伴随着巷子里噼里啪啦放爆竹的声音,孙伯和孙婶就已经开始除尘, 将前后院儿都打扫的焕然一新, 又现包了小年必吃的饺子。老二杨世林贴好窗花和对联,在灶台上摆了糖瓜、灶团儿、麻糖这些供品。
杨蔓娘起床也没有写稿子, 而是和放了年假的老三杨盼娘一道,将书房也打扫了一遍,又给幽影和白绾绾洗了澡, 一家人祭了灶王爷之后, 吃了饺子,孙伯夫妻去大相国寺还愿,杨蔓娘便换上新衣裳,和老二老三一道赶着牛车去逛街, 顺便置办年货。
不像现代, 年都是二十九三十才开始,很多公司都二十八二十九才放假,在大宋, 人们的生活节奏慢,对于每一个节日都非常的重视和投入,所以,从二十三小年便开始过年了。
牛车才刚上了御街,便感觉到了浓浓的过年气氛。两边的铺子也都贴上了春联,换上了各色漂亮的彩色灯笼,卖撒佛花的,卖韭黄生菜的、卖兰芽的胡桃,和泽州饧的,还有那小摊贩卖剪纸窗花的,卖糖瓜果子的,还有唱戏杂耍的,赶着马车牛车置办年货的,去裁缝铺子里做过年新衣裳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杨盼娘是个闲不住的,坐在牛车上不时地掀开帘子往外瞧,瞧见新鲜有趣的,便忍不住高声起来。
“大姐,你瞧,那边打野呵的小戏幡子上挂的是十七郎,是在唱你的戏啊!”
宋朝的曲艺和娱乐业非常发达,所以也催生出了卖艺人的等级,水平最高的自然是在皇宫里,其次闯出一些名头的便是在瓦子勾栏这样的固定场所里卖艺的,再次一等便是在茶馆酒肆里唱曲儿的,那些水平再次一等,技艺逊色的便只能在空地或者广场上流动作场卖艺,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刮风下雨就得收摊儿,所以,这一类人被民间戏称为“打野呵”和“雨来散”。
杨蔓娘顺着老三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瞧见不远处大相国寺外的棚子下面,有民间伎艺人在演出。
“唔,扮相不错。”
杨蔓娘远远的瞥了一眼扮演十七郎的男子,微微一笑道。
这样的景象在汴京,也是常态。自从春水班改编了她的《杨卿臣的随身师父》,在瓦子里一炮而红后,汴京的戏曲界就又多了一出样板戏,而且传唱度也越来越高,很多大户人家做寿办宴席,都要专门点十七郎连中六元那一出戏的。所以,有民间艺人跟风传唱也不奇怪。
“大姐,你看那边!还有弄蚂蚁角武的!”
所谓“蚂蚁角武”,是弄虫蚁的一种,有点儿像两军对垒。
一黄一黑两队蚂蚁,各自插旗为号,再选出体型最大的蚂蚁做将领,摊主拿着一个非常袖珍的小鼓,他敲第一声鼓,红黄蚂蚁会分别列成两队,排列整齐。敲第二声鼓,两队蚂蚁就在领头将蚁的带领下战斗厮杀,摊主敲响三声鼓,两队蚂蚁会停战,各退后一尺,最后敲响第四声鼓,两队蚂蚁会尽然有序的各归己巢,纹丝不乱。
令人叹为观止!
“太神奇了,真不知是怎么做到的!”
杨蔓娘下了牛车,买了几串素签鸡皮,一边吃一边拉着妹妹凑热闹,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但是每次看都忍不住驻足观看。
“呵呵,这是驯兽人的看家本事,除非是徒弟,否则不外传的!”
一道熟悉的声音,在身旁响起,杨蔓娘诧异的转身。
“员外怎么在这里?”
“杨娘子!”
来人正是东主朱旭,今儿个的他,穿着一身儿簇新的蓝色锦袍,外面罩着一件灰色狐狸皮袄子,笑眯眯的道:
“今儿是小年,一早去岳家送馈礼才回来。原想着下午打发人去给娘子送馈礼的,不想在此处遇见了。”
“额......”
杨蔓娘莫名的有些心虚,毕竟之前还以自己要专心存稿的理由,把新年修仙糖盒的事情甩给朱旭,此刻却悠哉游哉的在大街上看戏法,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不过朱旭显然没有注意到她的心虚,转而说起了正事儿:
“对了!娘子之前说的新年修仙糖盒儿,我之前委托几家相熟的木器行和制糖铺子做好了样品,正想叫娘子去看一看是否合适,若是娘子觉得可以,就让他们加紧批量做了,毕竟也快到新年了。”
“啊!这么快!太好了!”
杨蔓娘欣喜的道。
她原本就准备过年的时候给自己的忠实读者发福利的,昨晚还担心朱旭这边动作慢赶不上过年呢,没想到人家动作这么快,才不到一个星期,便做好了样品。
“喏!他们做了两种样式的糖盒儿,一个是抽屉式的,一个是做成盖子的,都是用的上好的松木。”
朱雀门报房二楼。
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两个手提电脑大小的匣子糖盒儿,因着杨蔓娘的要求,匣子并没有上漆,依旧保持着原木的本色和纹理,上面雕刻着大大的隶书——修仙元年!
木匠按着杨蔓娘的要求,还非常用心的用掺了银粉的墨,将修仙元年四个字在描绘了一遍,所以在日光下,匣子上的字便散发出淡淡的银光,非常的具有古朴的修仙气息!
“做的真好!”
不得不说,这糖盒儿的外观,做的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好还要精致,第一次看到实物的杨蔓娘忍不住赞叹的道。
“呵呵!”
对面鹿角椅上的朱旭闻言,忍不住得意的笑了:
“娘子再看看里面!这里面的东西可花费了不少功夫啊,那晶莹剔透,还要和灵石一般模样儿的糖果,都把那做糖的张掌柜为难的胡子都快掉光了!光染色和抛光那个灵石糖就花费了好几个时辰哩!平均下来,一颗灵石糖的成本都到一百文了,五百份新年糖盒儿做出来,价钱可不低啊!”
“只要东西做的好,银子多花一些无妨。”
杨蔓娘不在意的道。
如今的她,荷包丰腴,自然不必像之前那般斤斤计较,一文钱掰两半花了。
“大姐,这灵石真好看啊,谁能舍得吃呢!”
漂亮的东西谁都喜欢,一旁的老三杨盼娘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句。
老三说的不错,糖盒儿里的东西确实漂亮,杨蔓娘没什么可挑剔的,这年代虽然技术手段有限,但是匠人们匠心独运,做出的东西并不比现代的差,无论是门派令牌还是灵石糖果都做得惟妙惟肖,金木水火土五种灵石都做的晶莹剔透,色彩明丽,若不是事先知道是糖,几乎要以为是真的灵石了。
门派令牌上面米粒大小的小字都用的是簪花小楷,羽灵门的令牌上刻着精美的月牙标记,灵剑宗则是一把小剑,都做的极为考究逼真,让杨蔓娘不由的心里赞叹,若不是担心天热了糖会化,其实用来收藏也是足够的。
反正,杨蔓娘自己是打算多做几个糖盒儿留着赏玩的。
“对了!我最近不是新章节里写了曾寿丹和驻颜丸么,还要劳烦东主再各做五百个放进糖盒儿里。这两种丹药就用山楂丸做就好,上面刻上上丹药名字。”
随着情节的深入,话本儿修仙周边物品越来越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哈哈,妙啊!”
朱旭哈哈一笑:
“这山楂丸做成的曾寿丹,我是一定要吃的!”
“这些东西全部做好得多久?”
“唔,样品定了做起来很快的,三五天就成了。”
“那行,那就三日后正式在小报上刊登,做任务赢新年修仙糖盒儿!”
......
姐弟三个从报房回来已经是下午时分了,冬日里天黑得早,进了巷子已经有好些人家都点上门灯了。
孙伯夫妻已经从大相国寺还愿回来了,做好了夕食。
有老二杨士林爱吃得骨肉羹和煎肉,杨蔓娘和老三杨盼娘爱吃的蝴蝶面、滴酥水晶烩,除此之外,还有一大盘小年必吃的猪肉大葱饺子,都是下饭菜。
孙婶的厨艺很有家常菜的味道,热气腾腾的蝴蝶面,让人胃里舒坦,再配上酸爽剔透的水晶脍,那就更是一种享受了。
就和现在人爱吃鱼冻一样,在大宋人们也会把鱼熬成形态晶莹,质地娇软的凝冻,再切片装盘,称之为“水晶鲙”,用茱萸和米醋调个辛辣酸爽又醒神得灵魂汁子,就是极为受欢迎的美味,也是杨蔓娘姐妹俩的最爱。
甚至就连白绾绾,也在老三杨盼娘好几次的“不小心”之下,混到五六个掉落的猪肉饺子子,吃的胡须上都沾了油。
不过,惬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作为一个存稿每每总是捉襟见肘之人,杨蔓娘心里还是有数的。吃罢饭,略歇了歇泡了泡脚,便到书房开始每天雷打不动的存稿。
上回书说到,在一众弟子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下,羽灵门的掌门宁非卿神情肃然的问温宸:
“我和顾掌门都打算把你收归门下做弟子,不知你愿意拜谁为师?”
温宸在听了宁非卿的问话后,在惊愕之余,下意识的没有马上回答。
按理说,能被一众峰主和掌门抢着收为弟子,对出入修仙界的他来说,绝对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天大美事。但一向谨慎惯了的他,并没有被这种争抢冲昏了头脑,毕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对对方人品和实力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有点担心这么糊里糊涂选择一个师父是否明智。
但若是不选的话,恐怕又会得罪所有人!
就在温宸心中转动无数念头,想着要怎么委婉的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
灵剑宗掌门顾风眉头一蹙,语气淡淡的道:
“你若不想做本座的弟子,明说即可,本座也不会勉强于你!”
温宸不是三岁的孩子,一听这话,就知道对方心里肯定对自己不满了。得罪这位顾掌门会是后果,温宸不用深想,也明白的很!
“我......”
他牙一咬,想着干脆找个理由,先把眼前这关应付过去再说。
“哈哈哈!”
突然,一道洒脱而畅快的笑声打断了他。
“顾小子,既然你这般谦让,那这白毛小子就给老夫做徒弟吧!”
第107章
“啊!”
“是太上长老!”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 不光坐在下首的峰主们纷纷起身。
就连原本稳坐掌门之位的顾风和宁非卿,此刻也“蹭”的一下,如同被踩着尾巴的猫似的, 同时从椅子上起身, 震惊的互望了一眼后, 齐齐朝着空无一人的殿门的方向施礼道。
“不知太上长老莅临, 晚辈未曾远迎,还望太上长老恕罪!”
“远迎就不必了。”
男子的话语声才落下,大殿内突然金光大放。
峰主和掌门们还好, 一众低阶弟子和新入门的灵徒,猝不及防之下,都被这耀目的光华刺得睁不开眼。
温宸也是一样, 心里暗暗吃惊, 往后稍退了一步,缓了一息才睁眼望去。
此刻光华一敛, 大殿中央突然多出一只幼豹大小的小兽,蹲伏在之前顾风坐的位置上,小兽两眼放着金光的望着温宸, 一身的皮毛金光闪闪的, 仿若金子打造的一般,耀目异常。
温宸的眼中闪过一丝茫然,这是,太上长老?
不等他说什么, 金色的小兽便双瞳一眯, 显出一丝傲然之意,对着大殿中的掌门和峰主们口吐人言吩咐道:
“刚刚太上长老的传音你们都听到了,他老人家正在闭关炼一炉丹药, 腾不开手,特地让我前来传话,带温宸去首峰,往后各位要称呼他一声小师叔了。”
一众新入门的灵徒见状,一脸的惊讶的窃窃私语,豹子竟然会说话?这简直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不过,此刻大殿里已经没人在意这些灵徒的想法了,虽然之前众人还在争抢温宸做弟子,但是太上长老一出手,众人顿时哑火了,不管内心如何想的,都齐齐的躬身领命。
在大宋,小年也叫交年节,所取的意思是立春前后, 年节之交。
是灶王爷上天跟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的日子, 所以这一日家家户户都要祭灶。汴京几乎每家灶间都设有司命菩萨灶王爷的神位, 供奉糖瓜, 让灶王爷吃了甜甜嘴儿,上天后在玉帝面前为自家多多美言,祈求来年丰衣足食。
入乡随俗, 杨蔓娘家自然也不例外。
一大早起来,伴随着巷子里噼里啪啦放爆竹的声音,孙伯和孙婶就已经开始除尘, 将前后院儿都打扫的焕然一新, 又现包了小年必吃的饺子。老二杨世林贴好窗花和对联,在灶台上摆了糖瓜、灶团儿、麻糖这些供品。
杨蔓娘起床也没有写稿子, 而是和放了年假的老三杨盼娘一道,将书房也打扫了一遍,又给幽影和白绾绾洗了澡, 一家人祭了灶王爷之后, 吃了饺子,孙伯夫妻去大相国寺还愿,杨蔓娘便换上新衣裳,和老二老三一道赶着牛车去逛街, 顺便置办年货。
不像现代, 年都是二十九三十才开始,很多公司都二十八二十九才放假,在大宋, 人们的生活节奏慢,对于每一个节日都非常的重视和投入,所以,从二十三小年便开始过年了。
牛车才刚上了御街,便感觉到了浓浓的过年气氛。两边的铺子也都贴上了春联,换上了各色漂亮的彩色灯笼,卖撒佛花的,卖韭黄生菜的、卖兰芽的胡桃,和泽州饧的,还有那小摊贩卖剪纸窗花的,卖糖瓜果子的,还有唱戏杂耍的,赶着马车牛车置办年货的,去裁缝铺子里做过年新衣裳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杨盼娘是个闲不住的,坐在牛车上不时地掀开帘子往外瞧,瞧见新鲜有趣的,便忍不住高声起来。
“大姐,你瞧,那边打野呵的小戏幡子上挂的是十七郎,是在唱你的戏啊!”
宋朝的曲艺和娱乐业非常发达,所以也催生出了卖艺人的等级,水平最高的自然是在皇宫里,其次闯出一些名头的便是在瓦子勾栏这样的固定场所里卖艺的,再次一等便是在茶馆酒肆里唱曲儿的,那些水平再次一等,技艺逊色的便只能在空地或者广场上流动作场卖艺,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刮风下雨就得收摊儿,所以,这一类人被民间戏称为“打野呵”和“雨来散”。
杨蔓娘顺着老三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瞧见不远处大相国寺外的棚子下面,有民间伎艺人在演出。
“唔,扮相不错。”
杨蔓娘远远的瞥了一眼扮演十七郎的男子,微微一笑道。
这样的景象在汴京,也是常态。自从春水班改编了她的《杨卿臣的随身师父》,在瓦子里一炮而红后,汴京的戏曲界就又多了一出样板戏,而且传唱度也越来越高,很多大户人家做寿办宴席,都要专门点十七郎连中六元那一出戏的。所以,有民间艺人跟风传唱也不奇怪。
“大姐,你看那边!还有弄蚂蚁角武的!”
所谓“蚂蚁角武”,是弄虫蚁的一种,有点儿像两军对垒。
一黄一黑两队蚂蚁,各自插旗为号,再选出体型最大的蚂蚁做将领,摊主拿着一个非常袖珍的小鼓,他敲第一声鼓,红黄蚂蚁会分别列成两队,排列整齐。敲第二声鼓,两队蚂蚁就在领头将蚁的带领下战斗厮杀,摊主敲响三声鼓,两队蚂蚁会停战,各退后一尺,最后敲响第四声鼓,两队蚂蚁会尽然有序的各归己巢,纹丝不乱。
令人叹为观止!
“太神奇了,真不知是怎么做到的!”
杨蔓娘下了牛车,买了几串素签鸡皮,一边吃一边拉着妹妹凑热闹,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但是每次看都忍不住驻足观看。
“呵呵,这是驯兽人的看家本事,除非是徒弟,否则不外传的!”
一道熟悉的声音,在身旁响起,杨蔓娘诧异的转身。
“员外怎么在这里?”
“杨娘子!”
来人正是东主朱旭,今儿个的他,穿着一身儿簇新的蓝色锦袍,外面罩着一件灰色狐狸皮袄子,笑眯眯的道:
“今儿是小年,一早去岳家送馈礼才回来。原想着下午打发人去给娘子送馈礼的,不想在此处遇见了。”
“额......”
杨蔓娘莫名的有些心虚,毕竟之前还以自己要专心存稿的理由,把新年修仙糖盒的事情甩给朱旭,此刻却悠哉游哉的在大街上看戏法,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不过朱旭显然没有注意到她的心虚,转而说起了正事儿:
“对了!娘子之前说的新年修仙糖盒儿,我之前委托几家相熟的木器行和制糖铺子做好了样品,正想叫娘子去看一看是否合适,若是娘子觉得可以,就让他们加紧批量做了,毕竟也快到新年了。”
“啊!这么快!太好了!”
杨蔓娘欣喜的道。
她原本就准备过年的时候给自己的忠实读者发福利的,昨晚还担心朱旭这边动作慢赶不上过年呢,没想到人家动作这么快,才不到一个星期,便做好了样品。
“喏!他们做了两种样式的糖盒儿,一个是抽屉式的,一个是做成盖子的,都是用的上好的松木。”
朱雀门报房二楼。
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两个手提电脑大小的匣子糖盒儿,因着杨蔓娘的要求,匣子并没有上漆,依旧保持着原木的本色和纹理,上面雕刻着大大的隶书——修仙元年!
木匠按着杨蔓娘的要求,还非常用心的用掺了银粉的墨,将修仙元年四个字在描绘了一遍,所以在日光下,匣子上的字便散发出淡淡的银光,非常的具有古朴的修仙气息!
“做的真好!”
不得不说,这糖盒儿的外观,做的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好还要精致,第一次看到实物的杨蔓娘忍不住赞叹的道。
“呵呵!”
对面鹿角椅上的朱旭闻言,忍不住得意的笑了:
“娘子再看看里面!这里面的东西可花费了不少功夫啊,那晶莹剔透,还要和灵石一般模样儿的糖果,都把那做糖的张掌柜为难的胡子都快掉光了!光染色和抛光那个灵石糖就花费了好几个时辰哩!平均下来,一颗灵石糖的成本都到一百文了,五百份新年糖盒儿做出来,价钱可不低啊!”
“只要东西做的好,银子多花一些无妨。”
杨蔓娘不在意的道。
如今的她,荷包丰腴,自然不必像之前那般斤斤计较,一文钱掰两半花了。
“大姐,这灵石真好看啊,谁能舍得吃呢!”
漂亮的东西谁都喜欢,一旁的老三杨盼娘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句。
老三说的不错,糖盒儿里的东西确实漂亮,杨蔓娘没什么可挑剔的,这年代虽然技术手段有限,但是匠人们匠心独运,做出的东西并不比现代的差,无论是门派令牌还是灵石糖果都做得惟妙惟肖,金木水火土五种灵石都做的晶莹剔透,色彩明丽,若不是事先知道是糖,几乎要以为是真的灵石了。
门派令牌上面米粒大小的小字都用的是簪花小楷,羽灵门的令牌上刻着精美的月牙标记,灵剑宗则是一把小剑,都做的极为考究逼真,让杨蔓娘不由的心里赞叹,若不是担心天热了糖会化,其实用来收藏也是足够的。
反正,杨蔓娘自己是打算多做几个糖盒儿留着赏玩的。
“对了!我最近不是新章节里写了曾寿丹和驻颜丸么,还要劳烦东主再各做五百个放进糖盒儿里。这两种丹药就用山楂丸做就好,上面刻上上丹药名字。”
随着情节的深入,话本儿修仙周边物品越来越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哈哈,妙啊!”
朱旭哈哈一笑:
“这山楂丸做成的曾寿丹,我是一定要吃的!”
“这些东西全部做好得多久?”
“唔,样品定了做起来很快的,三五天就成了。”
“那行,那就三日后正式在小报上刊登,做任务赢新年修仙糖盒儿!”
......
姐弟三个从报房回来已经是下午时分了,冬日里天黑得早,进了巷子已经有好些人家都点上门灯了。
孙伯夫妻已经从大相国寺还愿回来了,做好了夕食。
有老二杨士林爱吃得骨肉羹和煎肉,杨蔓娘和老三杨盼娘爱吃的蝴蝶面、滴酥水晶烩,除此之外,还有一大盘小年必吃的猪肉大葱饺子,都是下饭菜。
孙婶的厨艺很有家常菜的味道,热气腾腾的蝴蝶面,让人胃里舒坦,再配上酸爽剔透的水晶脍,那就更是一种享受了。
就和现在人爱吃鱼冻一样,在大宋人们也会把鱼熬成形态晶莹,质地娇软的凝冻,再切片装盘,称之为“水晶鲙”,用茱萸和米醋调个辛辣酸爽又醒神得灵魂汁子,就是极为受欢迎的美味,也是杨蔓娘姐妹俩的最爱。
甚至就连白绾绾,也在老三杨盼娘好几次的“不小心”之下,混到五六个掉落的猪肉饺子子,吃的胡须上都沾了油。
不过,惬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作为一个存稿每每总是捉襟见肘之人,杨蔓娘心里还是有数的。吃罢饭,略歇了歇泡了泡脚,便到书房开始每天雷打不动的存稿。
上回书说到,在一众弟子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下,羽灵门的掌门宁非卿神情肃然的问温宸:
“我和顾掌门都打算把你收归门下做弟子,不知你愿意拜谁为师?”
温宸在听了宁非卿的问话后,在惊愕之余,下意识的没有马上回答。
按理说,能被一众峰主和掌门抢着收为弟子,对出入修仙界的他来说,绝对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天大美事。但一向谨慎惯了的他,并没有被这种争抢冲昏了头脑,毕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对对方人品和实力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有点担心这么糊里糊涂选择一个师父是否明智。
但若是不选的话,恐怕又会得罪所有人!
就在温宸心中转动无数念头,想着要怎么委婉的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
灵剑宗掌门顾风眉头一蹙,语气淡淡的道:
“你若不想做本座的弟子,明说即可,本座也不会勉强于你!”
温宸不是三岁的孩子,一听这话,就知道对方心里肯定对自己不满了。得罪这位顾掌门会是后果,温宸不用深想,也明白的很!
“我......”
他牙一咬,想着干脆找个理由,先把眼前这关应付过去再说。
“哈哈哈!”
突然,一道洒脱而畅快的笑声打断了他。
“顾小子,既然你这般谦让,那这白毛小子就给老夫做徒弟吧!”
第107章
“啊!”
“是太上长老!”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 不光坐在下首的峰主们纷纷起身。
就连原本稳坐掌门之位的顾风和宁非卿,此刻也“蹭”的一下,如同被踩着尾巴的猫似的, 同时从椅子上起身, 震惊的互望了一眼后, 齐齐朝着空无一人的殿门的方向施礼道。
“不知太上长老莅临, 晚辈未曾远迎,还望太上长老恕罪!”
“远迎就不必了。”
男子的话语声才落下,大殿内突然金光大放。
峰主和掌门们还好, 一众低阶弟子和新入门的灵徒,猝不及防之下,都被这耀目的光华刺得睁不开眼。
温宸也是一样, 心里暗暗吃惊, 往后稍退了一步,缓了一息才睁眼望去。
此刻光华一敛, 大殿中央突然多出一只幼豹大小的小兽,蹲伏在之前顾风坐的位置上,小兽两眼放着金光的望着温宸, 一身的皮毛金光闪闪的, 仿若金子打造的一般,耀目异常。
温宸的眼中闪过一丝茫然,这是,太上长老?
不等他说什么, 金色的小兽便双瞳一眯, 显出一丝傲然之意,对着大殿中的掌门和峰主们口吐人言吩咐道:
“刚刚太上长老的传音你们都听到了,他老人家正在闭关炼一炉丹药, 腾不开手,特地让我前来传话,带温宸去首峰,往后各位要称呼他一声小师叔了。”
一众新入门的灵徒见状,一脸的惊讶的窃窃私语,豹子竟然会说话?这简直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不过,此刻大殿里已经没人在意这些灵徒的想法了,虽然之前众人还在争抢温宸做弟子,但是太上长老一出手,众人顿时哑火了,不管内心如何想的,都齐齐的躬身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