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117节
  “小子,老夫崔九元,不要找了,我就在你手上那只玉佩里!”
  嘶!
  随身老爷爷的设定,在娱乐发达的现代社会,都是常看常新,更不要说第一次出现在大宋了,那效果简直是碾压级别的!
  杨骄阳读到这里,身上的汗毛都一根根竖了起来,不是吓得,而是激动的!
  对杨骄阳这个年纪的少年来说,这一段儿情节,简直就是生生的造梦!实在是太对胃口了!
  杨骄阳读到这里只觉得头皮发麻,浑身一个激灵,那滋味儿,就像是三伏天喝了一大碗冰镇雪泡豆儿水!
  酣畅淋漓!
  他头一次知道,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奇遇!杨骄阳不是现代人,他不知道龙傲天,也不知道武侠小说里主角跳崖必捡秘籍的套路,但他强烈的中二直觉还是明晃晃的告诉他,这个叫崔九元的老头子不寻常。
  崔九元当然不寻常!
  毕竟,读者可以接受主角突然崛起,快速成长,但是这个崛起和成长,一定要有一个足够合理的理由,总不能直接说主角天赋异禀吧!这太没有说服力了,而一个绝世高人的指导,就很好的解释了其中的合理性。
  杨蔓娘原本打算把随身老爷爷设置成太傅什么的,毕竟将来主角要考科举的,老爷爷自然要配套。但是又考虑到杨卿臣本身的底层处境,还被人打了,太傅这个职位文气重,缺乏武力值,主角跟着他,肯定是学不到武艺的,若是有了师傅还被人打的半死,那这金手指就不爽了。
  所以,这个师父必须要有一定的武力值。当然,话本儿里设定杨卿臣所处的就是大宋,自然连内力轻功这些都没有。所以,这个随身师父自然不需要是仙界大能,或者玄幻大佬这些太过于厉害的。
  但是也不能太拉跨,至少也要是低武世界里的精英翘楚才行,太傅和禁军教头这些的还是不够看,需要一个在各方面都超越这个世界的水平的人物才行。这个师父要是一个全才,不仅要会武功,而且天文地理,音乐绘画,诗书药理无一不精,除了生孩子什么都会,当然脾气也要足够的古怪和邪门,总的来说,差不多就是一个黄药师似的人物。
  所以,杨蔓娘当时给话本儿取名,便选择了意思更为宽泛一点的师父。
  你想啊,这样一个强大的师父,若是出现在现实世界中,是多么的精彩绝艳,甚至做任何事都完全是手拿把掐。但是偏偏寄居在一个少年的玉佩里。而一个所有人都瞧不起的少年,实际上却有这样一个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靠山。
  这种极致的反差感,简直不要太戳人!
  不得不说,杨蔓娘确实很了解中二少年和中二青年的心态。
  所以,当杨骄阳读到杨卿臣通过了崔九元的考验,成为了对方的关门弟子的时候,可以说是又激动又期待,简直恨不得自己变成杨卿臣。
  他紧紧的攥着手里的朱雀门小报,撅着屁股,蹲在路边,激动的脸色通红。
  恨不得学那杨卿臣一般,大喊一声我命由我不由天。
  谁知,却被一道清脆的童声打断了。
  “娘,你快瞧,那个哥哥在拉屎呢!”
  第75章
  白绾绾最近不对劲。
  非常的不对劲。
  以前在西水门那边儿的时候, 她每天早上起来吃罢猫粮,就精神抖擞,一脸高傲的在院子里巡逻, 不时地对着不爽的燕子夫妇就喵两声, 练习几下跳高, 或是钻出大门, 在巷子里和其他人家的猫儿窃窃私语一会子,吃罢午饭,等到午后阳光好的时候, 就爬上屋顶上闭着眼睛晒太阳。
  但是无论在哪,只要杨蔓娘拿出小鱼干儿,喊一声白绾绾, 她必然会以光速出现, 消灭掉她手里的小鱼干儿。
  但是,自从搬来了观音桥这边儿, 她就变了,最近这段日子,早上起来也不在院子里巡逻了, 白天也不上屋顶晒太阳了, 中午也不在家吃饭,就是杨蔓娘拿出小鱼干儿,喊上半天也不见她的影子,每天都到太阳落山才回来猫窝里睡觉, 还总是一脸被榨干的模样儿。
  别是, 在外面有相好的猫儿了吧?
  到底是养了这么久的闺女,看着肚子日渐丰腴的白绾绾,杨蔓娘到底还是不放心, 索性打算亲自跟踪一波儿,看看她这究竟是怎么个事儿?
  白绾绾清早起来,照例蹲在后院榕树下的虎头盆边洗脸,顺便喵两句,吓得虎头盆里的小金鱼们瑟瑟发抖,瞬间全部沉底装死。
  哼!一群胆小的鱼辈!果然又被猫猫大王吓到了!要不是主人不许,猫猫我啊,一定要把你们喝掉喝掉,统统喝掉!
  唔,不能玩儿了,还是要快些收拾,不然赶不上趟儿了。
  白绾绾一边提醒着自己,一边对着水面精心的打扮一番,圆滚滚的猫脸上带着一丝兴奋,转身跑出了后院,一个助跑,跃出了高高的院墙。
  白绾绾稳稳的沿着高高的院墙,跑啊跑,跑啊跑,差不多跑过了两个方块块的院子,看到了那朱红色的大门,顿时一个急刹,就到了今天的目的地。
  她很有耐心的摇晃着尾巴,蹲在门口的上马石上等着,不一会儿,那家朱红色的院子的大门便打开了,一亮宽大的马车,在一众身材高大的亲兵的护卫下,从院子里驶了出来。
  “喵呜喵呜~”
  听到动静,站在上马石上的白绾绾拖着长长的夹子音,圆滚滚的猫脸瞬间显出一丝谄媚。
  “将军,您看那只馋猫儿又来了。”
  “哈哈,我看倒像个猫媚子!”
  自从前几日,这只白猫儿在巷子口卖鲜鱼的摊子前可怜兮兮的驻足,自家指挥使随手买了一条鲜鱼给它之后,这猫儿就算是赖上了,每日准时准点儿的在大门口蹲守,连亲兵们都习惯了。
  喵喵喵?
  你在说什么?猫猫大人听不懂!
  白绾绾自然是听不懂亲兵们的玩笑话的,但是这不重要。她知道,巷子口有一个胖胖的穿着围裙的老板,他的摊子上有很多很多新鲜的小鱼仔,据她观察,好多两脚兽都可以从这里拿鱼吃。
  哎,鲜鱼可比家里的小鱼干儿好吃多了!
  不过,白绾绾虽然眼馋却不敢拿,她之前瞧见巷子里的那只三花去拿,被胖摊主提着菜刀追打了好几条街,三花都被吓破了胆,所以,白绾绾很谨慎,每日暗搓搓的躲在角落里,盯着卖鱼摊子流哈喇子。
  但是,大约猫猫大神保佑,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就在前几日的一个下午,当时她和往常一样,正盯着鱼摊子审时度势,想着要不要乘着摊主去拉.屎的时候,直接抢一条鱼就跑路。
  吧唧!
  一条大鱼突然从天而降,落在自己的面前!
  你相信光吗?
  白绾绾当时惊呆了!就是那个两脚兽!就是马车里的这只两脚兽,他当时正好路过,居然从摊主那里拿到了一条鱼,还直接给了自己。
  豪!太豪了!
  一见钟情!绝对的一见钟情!
  白绾绾两眼发亮,这绝对是两脚兽中的强者,你看他都能坐在马儿拉的车上,荷包里还有亮晶晶的东西,肯定能供的起自己每天吃鱼。
  所以那一刻,白绾绾的猫脑中便生出了一个朴素的念头,她要跟着他,只要跟着这只两脚兽,就有鲜鱼吃啦!
  白绾绾心情兴奋,跟着马车跑啊跑,跑啊跑,终于跑到了巷子口。
  霸气的把猫爪搭在摊子上。
  猫仗人势。
  摊主!快给猫猫大王来一条鱼!
  “秦胜,给它买一条!”
  马车里传来一道清冷的声音。
  “是,将军!”
  亲兵秦胜付了银子,摊主连忙选了一条最大的,放进一个用不上的旧盘子里,摆在了白绾绾的面前。
  牌面儿,这就是牌面儿!其他猫都没有的牌面儿!
  白绾绾顿时眯起圆圆的猫眼,心满意足,开吃!
  不远处。
  杨蔓娘望着远去的马车,看着一脸惬意,蹲在鱼摊儿前大吃特吃的白绾绾,忍不住扶额。
  她总算明白,究竟是怎么个事儿了!
  ......
  七月的汴京,艳阳高照,汴河里碧波荡漾,倒映着河岸两旁翠绿的柳树,绿意融融,让人远远望去,几乎分不清哪里是岸,哪里是河。
  乘着早晨天气还不太热,杨蔓娘带着吃饱喝足的白绾绾,沿着两旁的树荫下走,一道来到大相国寺桥市。漕船通过东水门进入汴京城,直达大相国寺侧门前,所以,大相国寺附近,就形成了一个极为繁华的桥市。
  这里十分热闹,桥上就跟潘楼一般是一个人来人往,摊位林立的大自由市场,杨蔓娘之前住在保康门街的时候,闲暇就经常来这里逛街买东西。说起来像这样的桥梁自由市场,在大宋几乎是很普遍了,汴河上的十四座桥上,基本上大多都有桥市,比如最繁华的州桥夜市,顾名思义便是在州桥上,还有那《清明上河图》上画的虹桥桥市,也是在虹桥上。
  桥市上有流动小贩,也有固定的摊位。有卖果子的,卖炊饼香饮子的,卖布匹衣裳的,卖药材的,卖痒痒挠瓷枕的,卖书画的,卖瓷器的,算卦的,解签的。有租赁马匹的,卖花鸟鱼虫的,还有那打工人支着木牌,上写“修葺院墙”“修补屋顶”,围成一个圈儿,等候着有需要的主顾召唤。
  除此之外,桥市还有卖肉的,每个肉铺前边儿,都站着三五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操刀忙活,顾客可以肥瘦任选,摊主虽然壮硕却都笑脸迎人,也不嫌你买的少,只要买了,便是切成臊子都没问题。
  “小娘子可要割肉?新鲜着呢!瞧瞧,都是今儿早上现杀的猪!”
  大约她在摊子前面站的久了,一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头上围着一圈儿李大嘴似的布条儿,笑呵呵的招呼道。
  那一身肥硕的腱子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让杨蔓娘莫名的想到那水浒传里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额,那就来一斤吧!”
  虽然不是专门来买肉的,但是遇上了买一斤也没什么,回去中午做红烧肉也使得。
  “卖果子嘞!新鲜实惠的果子嘞!”
  听到吆喝声儿,杨蔓娘提着切好的肉,来到了一旁卖果子的摊子前。宋朝的果子可不单单指水果,而是水果、干果、凉果、蜜饯、饼干点心小食这些东西的总称。所以,这卖果子的摊子上,不光摆了葡萄,桃子,林檎,西瓜这些应季水果,还摆了糖丝线、密麻酥,荔枝甘露饼,圆眼、香莲、枣圈这些干果和点心。
  “大娘,这桃儿怎么卖的?”
  “一斤三文钱,这桃儿都是我家小子清早起来现从树上摘下来的,我老婆子不唬娘子,您瞧瞧,上头还带着露珠儿呢!”
  杨蔓娘也不晓得,七月的桃子是否应该带露珠,但是瞧着一个个都粉红粉红的,带还带着碧盈盈的叶子,瞧着就很水灵,便买了一篮子。
  “喵呜~”
  看到漂亮的桃子,白绾绾又馋了。杨蔓娘扫了一眼她变得丰腴的肚子,蹲下身摸着她毛茸茸的脑袋,笑眯眯的道:
  “不给你,这一篮子是明儿要送人的!”
  毕竟,猫儿吃了人家的鱼,做主人的总的有所表示啊!
  不,猫猫大人就要吃!
  白绾绾抬起猫爪,按住篮子,瞪着水蓝色的大眼睛。
  “不给!”
  一人一猫正对峙呢,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吵嚷声:
  “这玉佩是小爷先看上的!”
  “放屁,上面刻你名字了?”
  “算啦算啦,别伤了和气,二位衙内还是价高者得吧!”
  咦?
  有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