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医到 第425节
  这一天她也是盼的望眼欲穿,好在杨大小姐的婚事定的还算快,否则照她想的,还要闹个一年半载。
  杨茉随着董夫人上了马车,然后仔仔细细问起来,“慈宁宫还有别人在?”
  董夫人道:“叛党的事将太后娘娘吓了一跳,我和几个夫人进宫问安,也是我不该说起保合堂的事。”
  杨茉就想到董昭帮她找了不少病牛。
  董夫人是听说痘疮,怕保合堂用的种痘方法牵连到董家。
  杨茉转头看董夫人,董夫人眼睛里有些愁绪,“夫人好似有什么心事?”
  杨大小姐那双眼睛渀佛要将她看穿了,董夫人有些不舒服,这趟也不是她想要来的,是太后发了话,要说从前她真的很喜欢杨大小姐,杨大小姐救了昭儿,可如今她也是身心疲惫,老爷归京之后,家里就没有一日消停,好似她做什么都不对,如果昭儿能顺着老爷的意思,也不会闹到这个地步。
  董夫人竭力遮掩着,“大小姐不用担心,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不过去看看就能回来。”
  董夫人来找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差错,杨茉是事事小心惯了,遇到事不免多想些。
  这样思量间,马车到了宫门口,下了车立即就有宫人来接应。
  杨茉带着梅香一起进了慈宁宫。
  进到大殿里,杨茉上前行礼,只听得一个慈祥威严的声音道:“起来吧。”
  杨茉这才起身抬起头,太后娘娘靠在软榻上,身边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子正跪坐在旁边给太后揉着肩膀,那女子生得眉眼通透杏脸桃腮十分的漂亮,下颌有一道美人沟,笑起来格外的明显,让人看一眼就忍不住再去瞧。
  “妍宁,”太后娘娘轻唤一声,“你也歇歇,我这身子受用多了。”
  妍宁。
  杨茉觉得这名字听起来很熟悉。
  刘妍宁,杨茉想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不免心里一沉。
  皇上御赐给周成陵的发妻。
  虽然早有准备,可是当遇到这个人的时候,还是不能漠然,有些人就是不能当做平常人般对待。
  因为她们被一个人连起来。
  刘妍宁毕竟曾是他的妻。
  闫三小姐才说她不一定哪日会遇见刘妍宁,她还以为会在成亲之后,没想到今天突然就见了,杨茉尽可能让自己表现的淡然。
  董夫人坐下悄悄地看了一眼周围,气氛似是有些尴尬,不过杨大小姐渀佛并不在意。
  杨茉站起身又向太后娘娘行了礼,“听文正公夫人说宫里有了痘疮,若是痘疮就要仔细防护,免得传起来。”
  既然是让她来治病,她不妨立即将话题引到病症上。
  太后娘娘仔细地看了眼杨茉,神情有几分的深沉,旁边的刘妍宁适时收起手,渀佛要给太后娘娘思量的功夫。
  太后娘娘点点头,“耳垂大,额头宽,人中也很深,是个福相。”
  这是在说她?杨茉按住心中的惊讶,让她进宫治病怎么会突然说起这个。
  刘妍宁脸上带着些许微笑,好似和太后娘娘的情绪融为一体,没有用奇怪的目光打量杨茉,也没有饱含深意地揣摩,而是十分的坦然。
  坐在旁边的宁妃忽然站起身,拉起杨茉,“方才太医院的丁院判来看了,说不是痘疮,已经将人挪了出去,倒让杨大小姐白跑了一趟。”
  ——
  喊一句粉红票,大家投些粉红票给我吧。
  ☆、第二百九十章当真
  宫中的情形瞬息万变却也不会这样,将人叫来诊断却突然说没事了。
  杨茉放下诊箱,这里的气氛让人觉得奇怪。
  特别是这位宁妃娘娘,她们从来没见过面。
  宁妃娘娘亲切地将杨茉拉到旁边坐下,“听说杨大小姐救活了闫阁老,外面传进来的消息,说的一惊一乍的,也不知道有多少是真的,今天杨大小姐在这里,就讲给我们听听。”
  杨茉微低下头,装作谦卑,“只是一般救人的方法,算不得什么,外面人不懂得才会看着惊讶,其实治病救人无非是诊病、用药,都是一样的,只是各家有各家的法子。”
  说白了就是这样,没什么稀奇的,大家也免得那么好奇。
  宁妃娘娘捂嘴笑,“你瞧瞧杨大小姐多会说话,不过几个字就将我们通通打发了。”
  太后娘娘今天格外有耐心,目光温和却不住地看着杨茉,“听说开了刀,还用手去捏心,是不是真的?”
  太后娘娘早就知道的清清楚楚,她不过就是点头应个景,杨茉道:“也不是什么用手捏心,只是一种治病用的法子。”
  刘妍宁莞尔一笑,笑容灿烂让人看着舒服,就是笑到后面忍不住咳嗽两声。
  刘妍宁这几声咳嗽,让人重新将目光放在杨茉身上。
  如果周成陵这时候在,就该能唱一出戏了。
  “妍宁身子不好,让杨大小姐给诊诊。”太后娘娘忽然说话,顿时将一池水吹皱了。
  刘妍宁听得这话却凑过去在太后娘娘耳边说了几句话,太后娘娘点点头,“那也好,”说着看拉起刘妍宁的手,很是亲昵,“既然吃陈院使的药好用就接着吃,哀家的病倒是好的慢,还是让杨大小姐给哀家诊治吧!”
  杨茉站起身吩咐梅香打开药箱舀了诊枕给太后娘娘看脉,“太后娘娘膝盖、足踝、肩膀、手肘、手腕,平日里会不会经常有种灼伤的疼痛,有时候这个地方好了,那个地方又疼起来,严重的时候持续十几日就会好。”
  太后娘娘笑着点头,“哀家这个老病根有些年了。”
  刘妍宁低头看着杨茉很是仔细,渀佛不放过杨茉任何一个表情,尤其是杨茉诊脉的时候,刘妍宁的笑容深了些,杨大小姐果然是个女医,诊起病来责无旁贷,真正要懂得会处事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会眼观四路、耳听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