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医到 第146节
  自从知道柳成陵是宣王之后,就再也没听到柳成陵的消息,杨茉微抿了抿嘴唇,端坐在马车里,摒除杂念开始将新生儿病理黄疸的知识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很快马车停在醇郡王府。醇郡王府的下人上前打帘,杨茉从车里出来抬起头看到了周二夫人。
  周二夫人忙上前来迎杨茉。
  杨茉道:“郡王妃的情形怎么样了?”
  周二夫人一脸的紧张,“疼了好几个时辰,稳婆说已经快了。”两个人说着话走进内院,一路上醇郡王府的人纷纷看向杨茉,周二夫人皱着眉头看过去。那些下人慌忙挪开了眼睛。
  醇郡王妃的院子里一阵熙熙攘攘,下人们忙碌着端水出来,杨茉看过去已经见红。这是要生了。
  思量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夫人让人搀扶着走过来,“是杨大小姐来了?”
  杨茉上前行礼。
  醇郡王太妃道连连伸手,“大小姐快起来,你能来帮忙,该我们全家谢你才是。”
  侧室的帘子一动。杨茉看到双男子的脚,男子明显十分着急。只停顿了片刻又来来回回走起来。
  醇郡王太妃道:“不是头一胎,转眼就要生了,”说着吩咐人,“快将杨大小姐请去东厢房歇息。”杨大小姐是未出阁的闺女,不好就被血气冲撞。
  她要赶在醇郡王妃生产时过来,就是想要第一时间诊治,这时候怎么能避开,杨茉迎上醇郡王太妃的目光,“郡王妃生产后,可否将胞胎让我看一眼。”
  要看胞胎?醇郡王太妃不禁惊讶,旁边的周二夫人也意外地睁大了眼睛,好好的女孩子怎么看那血淋淋的东西,再说也没听哪个郎中要看胞胎的。
  既然将杨大小姐请来,就要照杨大小姐说的做,胞胎入药也是有的,说不定杨大小姐要用它来做药。醇郡王太妃吩咐身边的妈妈,“进去和稳婆说一声,要将东西拿来给杨大小姐看。”
  众人在焦急地等待中过了半个时辰,终于听到内室里传来婴孩的啼哭声,醇郡王府的人这才稍松了口气。
  白老先生和济子篆也到了,周家人就将杨茉几个迎到主屋旁边的东侧室,几个人才坐下不久,周家下人将刚落下的胞胎拿来给杨茉看。
  ——————————————————————
  还是改称呼问题哈。
  太妃是我國古代封建歷史上,皇帝、親王、郡王、“五侯”的遺孀,以及喪夫的誥命夫人,是可以享受“晉爵”的待遇的。皇帝的妃嬪受封為各級太妃,王爺的遺孀們均封為王太妃,統稱“太妃”,誥命夫人受封為“太夫人”,如果丈夫為受封為“某國公”,遺孀的封號是“某國公夫人”。“太妃”“太夫人”的名號是可以追封的。
  所以,周老夫人是醇郡王的母亲,所以是醇郡王太妃。
  ☆、第一百一十七章 换血
  古代说胞胎、紫河车,就是现代所说的胎盘,新生儿溶血症的孩子,胎盘会水肿,这些是古代中医并不知晓的。
  周家下人眼见着杨大小姐毫不避讳地向血淋淋的东西看去。
  一个未出阁的小姐哪里来的胆子,旁边伺候的丫鬟光是看了一眼都觉得脚底发麻。
  周二夫人屏住了呼吸,仔细地看着杨大小姐。
  终于,杨茉抬起头来看向周二夫人,“能否拿家中的手秤来称一称。”
  用手秤?来称什么?周二夫人没明白过来。
  杨茉指向胞胎,“称称胞胎有多重。”
  周二夫人皱起眉头,光看不行,还要……称……哪有这种事。
  胎盘水肿会加重重量,她不能光目测就下结论。
  杨大小姐要秤胞胎,这是什么诊治方法?完全不合常理。
  周二夫人还没稳住心神,杨茉又道:“二夫人能否将婴孩带出来让我们诊治?”
  孩子已经生了下来,怎么迟迟不见抱过来。
  周二夫人这才回过神,吩咐旁边的妈妈,“快……照杨大小姐说的做,去拿手秤来,”然后看向杨茉,“我去看看就过来。”
  周二夫人话音刚落,只听外面隐约传来歇斯底里的喊叫,“谁……谁也别想抱走我的孩儿……我就是死……也要和他死在一起。”
  话音刚落,杨茉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从外面走进来,一把掀起了软帘,紧接着是低沉的声音,“瑞娘,你放心,我不会让道士将孩子抱走。我们请了郎中来看,定会将他治好,这是我的骨肉,我怎么能舍得不管他。”
  屋子里的气氛十分凝重,所有人仿佛都预料到了结果。
  杨茉站起身来,“孩子不能抱过来,我们可以进内室里看诊。”
  周二夫人感激地看向杨茉。
  说话间下人已经拿了秤过来,旁边的妈妈亲手拿了胞胎来称,“一斤二两。”
  “有没有称婴孩?”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习惯于将刚下生的孩子称重量。
  “小少爷是五斤。”
  小少爷的体重正常,不正常的是胎盘的重量。胎盘重量超重只是孩子体重的四分之一,是水肿胎盘。
  这是新生儿溶血症的一个重要指标。
  杨茉看向周二夫人,“可以进去看了吗?”
  周二夫人点点头。将杨茉、白老先生、济子篆迎进内室里。
  屋子里满是丫鬟、婆子刚接过生的稳婆也立在旁边,还有太医院的女官们。
  看到杨大小姐进屋,大家眼睛中都不免露出好奇的神情,这些日子京里议论最多的就是杨大小姐的抗痘疮血清,紧接着女官就想起太医院御医们要为难杨大小姐的事。于是也不在屋子里久留,一个个慢慢地退了出去。
  醇郡王妃睁着大大的眼睛看向杨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