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五日期限转瞬即至,恰如裴一雪先前所言,皇帝的恶疾竟真的痊愈了。与此同时,原书剧情中那至关重要的空白圣旨,也如期送到了裴一雪的手中。
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辉洒在黎明药堂的匾额上,为这药香袅袅之地增添了几分祥瑞。
药堂内,管事正一脸兴奋地向裴一雪汇报着近期的成果。
“东家,如今凌宜省内近乎每位百姓都已纳入咱们的医疗互助契约之中,而且百越、舶来、承平、梦泽等省也在紧锣密鼓地跟进。同时,各地百草阁的效益极为可观,短短半月时间,拨给互助契约的银钱总额就高达近三百万两白银。”
说到“三百万”这个数字时,管事刻意加重了些语调,眼神中满是自豪。
裴一雪瞧了眼管事,五百六十一家药堂,半月三百万两,还是主打高端路线的百草阁,只能说中规中矩。
没等到裴一雪夸赞的话,管事继续汇报道:“近日药堂入账远超预期,店内每日人满为患,有时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眼下我们招募到的管事、郎中、伙计已足以配备三十五家,您看,可要开始着手分堂了?”
裴一雪点头:“嗯,将人都分下去吧。”
短短几日,黎明药堂如雨后春笋般,自京城向周边城池迅速蔓延,拔地而起。
同时徐一在皇帝垂危,众神医都束手无策之时力挽狂澜的事迹,也跟着传遍了全国大街小巷。
一时间,黎明药堂在大庆国成了家喻户晓、最具权威的药堂,获得无数百姓的信任与敬仰。
第58章
日子很快来到十二月初三。
尚书府千金和齐王的婚礼同时进行, 锣鼓喧天,宾客满座,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溢。
在一个个宾客的祝福下, 谢玉书饮尽一杯又一杯酒。
过去的一月里, 他与杜若的婚事不仅未曾解决, 却又等来另一个噩耗——裴一雪也将于他同一日完婚,入赘齐王府,还是以那样屈辱的方式。
烈酒入喉,辛辣刮嗓,也在谢玉书心上划开一道又一道口子。
入朝为官是他一直以来坚定不移的选择,但这一次他似乎有些动摇了。
倘若知晓他与裴一雪会落得这般结局,若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他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会毅然决然地选择这条为官之路。
是他想要的太多了, 一头想入仕, 一头却又舍不下裴一雪。
可这世间哪有两全其美之事,鱼和熊掌本就不可兼得。他不知自己究竟是哪里来的底气,竟以为他会有那样的好运,能同时兼有两者。
宾客散去,谢玉书拖着满身的酒气,脚步踉跄地朝着喜房走去。
屋内, 喜烛燃烧得正旺,那暖黄的烛光跳跃闪烁, 将整个房间都映照得温馨而喜庆。
新娘头戴红盖头,身着一袭华丽的红嫁衣,端端正正地坐在床边。
无论他与杜若是因为何种缘由才得以成婚,今晚他都只能留在此处。
否则,杜若便会沦为众人口中的“弃妇”, 在京城权贵的圈子里再也难以立足。
看着床边杜若那一身艳丽的红嫁衣,谢玉书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裴一雪的身影。
他不由地想,此刻,裴一雪是否也如杜若这般,坐在床边,等着齐王去挑起盖头?
齐王生母黎贵妃向皇帝请婚,说齐王心悦裴一雪,却又贬低裴一雪乃商贾之身,病弱之躯,想与皇子成婚,只配身穿嫁衣,入花轿被抬进齐王府。
两日前他得知消息,赶去见裴一雪,那人只笑着对他说:“阿书不必担忧,都会过去的。”
“郎君为何还不过来?”依稀间,谢玉书好似听到了裴一雪的声音。他抬眸望向床边的杜若,脚步沉重地走到床前。
“杜小姐得罪了。”谢玉书拿起秤杆挑起杜若头上的红盖头。
看清盖头下的脸,谢玉书不禁愣了瞬,他今夜确实喝得有些多了。
盯着那张脸,谢玉书道:“此桩婚事非杜小姐自愿,杜小姐无须勉强自己,你我此后相敬如宾便好。”
“阿书?”杜若起身,谢玉书下意识地往后挪了半步。在酒劲的作用下,他的身形不由自主地晃了晃,视线也变得越来越模糊、恍惚。
他晃了晃脑袋,努力让自己清醒,心中不断提醒自己不能被表象所惑。
眼前之人是杜若,裴一雪此刻,该在齐王府中。
“杜小姐好生歇息,我在外头凑合一晚。”谢玉书跌跌撞撞欲往外,被杜若一把拽住。
谢玉书本就不太能站稳,这一拽,他整个人直接跌了过去。
扑到杜若身上的那刻,恍惚间,他竟闻到了一股熟悉的药草香,那香气,与裴一雪身上的一模一样。
连气息都如此相像。谢玉书心中一阵慌乱,挣扎着想要起身,可身体却使不上力气。
鼻边杜若颈肩传来的药香极具迷惑性,让他的意识越来越混沌,直至最后一丝理智也彻底断掉。他靠着人,口中不禁呢喃唤道:“……一雪。”
“怎地喝这么多?”裴一雪把人扶上床,替人理了理额间鬓发,却见谢玉书眼尾不断渗出泪珠,嘴上还说着细不成声的梦呓。
仔细听,隐约辨得其中夹杂着他的名字。
裴一雪不免有些心疼,他抹掉人眼尾泪痕,侧躺到谢玉书身边,把人脑袋贴到自己心口,安抚道:“阿书,我在呢。”
两日前谢玉书跑去找他询问他与齐王的婚事,当时他回了些似是而非的安慰话,谢玉书听完转身便回了。
简直冷漠至极。
裴一雪以为谢玉书嘴上说着等告老还乡与他成婚,实则心底还渴望着娶妻生子,遂就这般坦然接受了赐婚,迎娶杜若。
害得他痛心了好一会儿。
可如今,亲眼见到谢玉书为自己而喝得酩酊大醉,甚至在梦中都呼唤着自己的名字。
裴一雪嘴角微微勾起,对这个答案,算是八分满意吧。
替人揉了会儿太阳穴,又施了几针让人安稳入睡,裴一雪也躺下闭上眼。
次日,外头的天刚洒白。
谢玉书猛然惊醒,瞧到挂在床边的喜袍,心头一紧,急忙摸向自身,见身上衣服整齐完好,这才顿时松了口气。
还好,酒后他并未做出什么他不知道的混账事。
他来到门口,唤来小厮:“杜……夫人呢?”
“夫人昨夜子时出了府门,看着似有急事。”小厮恭敬地回答道。
“子时出门?现下可有消息?”小厮摇头,谢玉书默了默,最终还是没忍住问向小厮:“昨夜齐王府那边如何?”
“齐王府——”小厮想了想,“昨夜就未曾消停过。”
“未曾…消停?”谢玉书恍惚了瞬,心口一阵钝痛。
“驸马爷半道不知被何人劫了去,齐王府上下找了一宿,至今还未见人。”
听到小厮后头的话,谢玉书霎时瞪圆了眼,赶忙朝府门奔去。
京城郊外。
为搞清楚究竟是何人想抢婚裴一雪,却阴差阳错因换婚劫走了杜若。
裴一雪与齐王对了一晚上账,虽没想通,但好在终于通过蛛丝马迹寻到杜若所在。
裴一雪站在山腰,俯瞰着山脚下那座幽静的宅院,又扫过齐王身后一众气势汹汹、杀气腾腾的死士,眉头微微蹙起,略感头疼。
他转身看向齐王,轻声问道:“殿下,不知会如何处置那贼子?”
“就地斩杀。”齐王声音冰冷,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裴一雪默了片刻,言辞恳切道:“殿下大喜之日,不宜见血光。常枫并非无故劫持驸马,若驸马安然无恙,殿下宽宏大量予以宽恕,往后大庆国首富独子,便可为殿下所用,殿下便能再添一翼。”
“裴公子是想保他性命?”齐王目光锐利,紧紧盯来。
“殿下明察秋毫。”裴一雪请命道:“常枫与草民略有些交情,草民愿替殿下排忧,迎回驸马。”
齐王打量了他半晌,才缓缓开口:“裴公子只有一盏茶的时间。”
“草民定不辱使命。”裴一雪应道。
从裴一雪进宅,没几句话的功夫,身着嫁衣的杜若,手中拿着红盖头,便独自匆匆走出院门,径直朝着齐王所在的方向赶来。
山坡上,齐王身姿挺拔地立在一众死士身前,旁侧还放置着一顶装饰华丽的大红花轿。
“殿下。”看清来人,杜若驻足,隔着数米距离,与齐王遥遥相望。
“阿若。”齐王笑着,朝杜若伸手,“为夫前来迎你回家。”
见此,杜若面上也跟着绽起一抹灿烂笑容,“好。”他快步走到齐王身前,轻轻搭上齐王的手。
花轿抬至城门,正巧撞见谢玉书策马出城。
见到同样骑马的齐王,身后还跟着一顶花轿,谢玉书急忙勒停,拱手行礼:“微臣拜见齐王殿下。”
齐王扫了眼人,“一大早便风尘仆仆,谢大人这是急着去何处?”
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辉洒在黎明药堂的匾额上,为这药香袅袅之地增添了几分祥瑞。
药堂内,管事正一脸兴奋地向裴一雪汇报着近期的成果。
“东家,如今凌宜省内近乎每位百姓都已纳入咱们的医疗互助契约之中,而且百越、舶来、承平、梦泽等省也在紧锣密鼓地跟进。同时,各地百草阁的效益极为可观,短短半月时间,拨给互助契约的银钱总额就高达近三百万两白银。”
说到“三百万”这个数字时,管事刻意加重了些语调,眼神中满是自豪。
裴一雪瞧了眼管事,五百六十一家药堂,半月三百万两,还是主打高端路线的百草阁,只能说中规中矩。
没等到裴一雪夸赞的话,管事继续汇报道:“近日药堂入账远超预期,店内每日人满为患,有时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眼下我们招募到的管事、郎中、伙计已足以配备三十五家,您看,可要开始着手分堂了?”
裴一雪点头:“嗯,将人都分下去吧。”
短短几日,黎明药堂如雨后春笋般,自京城向周边城池迅速蔓延,拔地而起。
同时徐一在皇帝垂危,众神医都束手无策之时力挽狂澜的事迹,也跟着传遍了全国大街小巷。
一时间,黎明药堂在大庆国成了家喻户晓、最具权威的药堂,获得无数百姓的信任与敬仰。
第58章
日子很快来到十二月初三。
尚书府千金和齐王的婚礼同时进行, 锣鼓喧天,宾客满座,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溢。
在一个个宾客的祝福下, 谢玉书饮尽一杯又一杯酒。
过去的一月里, 他与杜若的婚事不仅未曾解决, 却又等来另一个噩耗——裴一雪也将于他同一日完婚,入赘齐王府,还是以那样屈辱的方式。
烈酒入喉,辛辣刮嗓,也在谢玉书心上划开一道又一道口子。
入朝为官是他一直以来坚定不移的选择,但这一次他似乎有些动摇了。
倘若知晓他与裴一雪会落得这般结局,若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他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会毅然决然地选择这条为官之路。
是他想要的太多了, 一头想入仕, 一头却又舍不下裴一雪。
可这世间哪有两全其美之事,鱼和熊掌本就不可兼得。他不知自己究竟是哪里来的底气,竟以为他会有那样的好运,能同时兼有两者。
宾客散去,谢玉书拖着满身的酒气,脚步踉跄地朝着喜房走去。
屋内, 喜烛燃烧得正旺,那暖黄的烛光跳跃闪烁, 将整个房间都映照得温馨而喜庆。
新娘头戴红盖头,身着一袭华丽的红嫁衣,端端正正地坐在床边。
无论他与杜若是因为何种缘由才得以成婚,今晚他都只能留在此处。
否则,杜若便会沦为众人口中的“弃妇”, 在京城权贵的圈子里再也难以立足。
看着床边杜若那一身艳丽的红嫁衣,谢玉书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裴一雪的身影。
他不由地想,此刻,裴一雪是否也如杜若这般,坐在床边,等着齐王去挑起盖头?
齐王生母黎贵妃向皇帝请婚,说齐王心悦裴一雪,却又贬低裴一雪乃商贾之身,病弱之躯,想与皇子成婚,只配身穿嫁衣,入花轿被抬进齐王府。
两日前他得知消息,赶去见裴一雪,那人只笑着对他说:“阿书不必担忧,都会过去的。”
“郎君为何还不过来?”依稀间,谢玉书好似听到了裴一雪的声音。他抬眸望向床边的杜若,脚步沉重地走到床前。
“杜小姐得罪了。”谢玉书拿起秤杆挑起杜若头上的红盖头。
看清盖头下的脸,谢玉书不禁愣了瞬,他今夜确实喝得有些多了。
盯着那张脸,谢玉书道:“此桩婚事非杜小姐自愿,杜小姐无须勉强自己,你我此后相敬如宾便好。”
“阿书?”杜若起身,谢玉书下意识地往后挪了半步。在酒劲的作用下,他的身形不由自主地晃了晃,视线也变得越来越模糊、恍惚。
他晃了晃脑袋,努力让自己清醒,心中不断提醒自己不能被表象所惑。
眼前之人是杜若,裴一雪此刻,该在齐王府中。
“杜小姐好生歇息,我在外头凑合一晚。”谢玉书跌跌撞撞欲往外,被杜若一把拽住。
谢玉书本就不太能站稳,这一拽,他整个人直接跌了过去。
扑到杜若身上的那刻,恍惚间,他竟闻到了一股熟悉的药草香,那香气,与裴一雪身上的一模一样。
连气息都如此相像。谢玉书心中一阵慌乱,挣扎着想要起身,可身体却使不上力气。
鼻边杜若颈肩传来的药香极具迷惑性,让他的意识越来越混沌,直至最后一丝理智也彻底断掉。他靠着人,口中不禁呢喃唤道:“……一雪。”
“怎地喝这么多?”裴一雪把人扶上床,替人理了理额间鬓发,却见谢玉书眼尾不断渗出泪珠,嘴上还说着细不成声的梦呓。
仔细听,隐约辨得其中夹杂着他的名字。
裴一雪不免有些心疼,他抹掉人眼尾泪痕,侧躺到谢玉书身边,把人脑袋贴到自己心口,安抚道:“阿书,我在呢。”
两日前谢玉书跑去找他询问他与齐王的婚事,当时他回了些似是而非的安慰话,谢玉书听完转身便回了。
简直冷漠至极。
裴一雪以为谢玉书嘴上说着等告老还乡与他成婚,实则心底还渴望着娶妻生子,遂就这般坦然接受了赐婚,迎娶杜若。
害得他痛心了好一会儿。
可如今,亲眼见到谢玉书为自己而喝得酩酊大醉,甚至在梦中都呼唤着自己的名字。
裴一雪嘴角微微勾起,对这个答案,算是八分满意吧。
替人揉了会儿太阳穴,又施了几针让人安稳入睡,裴一雪也躺下闭上眼。
次日,外头的天刚洒白。
谢玉书猛然惊醒,瞧到挂在床边的喜袍,心头一紧,急忙摸向自身,见身上衣服整齐完好,这才顿时松了口气。
还好,酒后他并未做出什么他不知道的混账事。
他来到门口,唤来小厮:“杜……夫人呢?”
“夫人昨夜子时出了府门,看着似有急事。”小厮恭敬地回答道。
“子时出门?现下可有消息?”小厮摇头,谢玉书默了默,最终还是没忍住问向小厮:“昨夜齐王府那边如何?”
“齐王府——”小厮想了想,“昨夜就未曾消停过。”
“未曾…消停?”谢玉书恍惚了瞬,心口一阵钝痛。
“驸马爷半道不知被何人劫了去,齐王府上下找了一宿,至今还未见人。”
听到小厮后头的话,谢玉书霎时瞪圆了眼,赶忙朝府门奔去。
京城郊外。
为搞清楚究竟是何人想抢婚裴一雪,却阴差阳错因换婚劫走了杜若。
裴一雪与齐王对了一晚上账,虽没想通,但好在终于通过蛛丝马迹寻到杜若所在。
裴一雪站在山腰,俯瞰着山脚下那座幽静的宅院,又扫过齐王身后一众气势汹汹、杀气腾腾的死士,眉头微微蹙起,略感头疼。
他转身看向齐王,轻声问道:“殿下,不知会如何处置那贼子?”
“就地斩杀。”齐王声音冰冷,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裴一雪默了片刻,言辞恳切道:“殿下大喜之日,不宜见血光。常枫并非无故劫持驸马,若驸马安然无恙,殿下宽宏大量予以宽恕,往后大庆国首富独子,便可为殿下所用,殿下便能再添一翼。”
“裴公子是想保他性命?”齐王目光锐利,紧紧盯来。
“殿下明察秋毫。”裴一雪请命道:“常枫与草民略有些交情,草民愿替殿下排忧,迎回驸马。”
齐王打量了他半晌,才缓缓开口:“裴公子只有一盏茶的时间。”
“草民定不辱使命。”裴一雪应道。
从裴一雪进宅,没几句话的功夫,身着嫁衣的杜若,手中拿着红盖头,便独自匆匆走出院门,径直朝着齐王所在的方向赶来。
山坡上,齐王身姿挺拔地立在一众死士身前,旁侧还放置着一顶装饰华丽的大红花轿。
“殿下。”看清来人,杜若驻足,隔着数米距离,与齐王遥遥相望。
“阿若。”齐王笑着,朝杜若伸手,“为夫前来迎你回家。”
见此,杜若面上也跟着绽起一抹灿烂笑容,“好。”他快步走到齐王身前,轻轻搭上齐王的手。
花轿抬至城门,正巧撞见谢玉书策马出城。
见到同样骑马的齐王,身后还跟着一顶花轿,谢玉书急忙勒停,拱手行礼:“微臣拜见齐王殿下。”
齐王扫了眼人,“一大早便风尘仆仆,谢大人这是急着去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