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姐姐嫁入宅门的第四年 第119节
  这消息怎么就出去了?祝吟鸾想不明白。
  她觉得奇怪,也觉得有些许...说不上来的蹊跷。
  “是啊。”施从苑递给她一个装着夜明珠的镂空小球。
  “鸾儿妹妹,你这些年的冤屈可算是洗清楚了,京城人都在他的不是呢,还说卫家人恶心,卫家的门第算是彻底臭了。”
  祝吟鸾还是觉得不对,她听着的时候,手上的动作不自觉慢了下来。
  正走神想着,听到沈蔻玉的声音。
  转头看去,见她和一个姿态张扬的红衣女子从廊下走过来。
  这女子,祝吟鸾从未见过。
  但她在心头猜测,很有可能是....沈蔻玉的手帕交,奉安公主。
  事实如此,两人行至眼前,沈蔻玉介绍便说是奉安公主。
  远远一见,祝吟鸾便隐隐察觉奉安公主姿态张扬,到眼前了,更觉得她明艳高贵。
  奉安公主与她见过的任何女子都不同,她的身上泛着与生俱来的高贵。
  尽管只着了一身红衣,发鬓上没簪多少珠钗玉环,只坠了一支累金凤的流苏,也无法叫人忽视她的存在。
  更别提她举手投足间满是说不上的恣意散漫,她的眉梢眼尾泛着妩媚风情,一眨一动之间,令人心动。
  祝吟鸾看她的时候,奉安也在看她。
  说实话,奉安见祝吟鸾的第一眼,感受与姚姿相同。
  惊艳,十分惊艳。
  京城盛出美人,这祝家女绝对能独占一“芳”春色。
  众人见了礼数,沈蔻玉问她们适才在说什么悄悄话?
  施家两姐妹不想当着沈蔻玉的面说卫家的事情,更何况还有奉安公主在,于是打算转移了话茬。
  却不料,奉安公主居然会看唇语。
  她直接捅破,提了卫家,施家两姐妹只能尴尬笑着说是随口一提。
  “京城人纷传此事,走哪都有人在说,想不听都难了。”奉安公主拿起一个玉轮把玩,散漫道。
  施从苑正要转移话茬,不防备奉安公主话茬说在前面,她道,
  “按理说家丑不可外扬,这卫家的消息却在三五日间闹得满城风雨,真不知道是谁在其中推波助澜?”
  奉安公主说这句话的时候,笑着看向祝吟鸾。
  下一息她话锋再转,“会不会是沈世子啊?”
  第65章 第65章“鸾儿还满意吗?”
  奉安公主这话一出,别说被她看着的祝吟鸾吓了一跳,就连沈蔻玉和施家两姐妹都愣了神。
  “这关哥哥什么事?”最先反应过来的沈蔻玉第一个帮着沈景湛反驳。
  她给奉安公主倒茶。
  奉安公主问是不是青绿山涧,若是的话她不要,她只吃六安茶。
  “公主大驾光临,自然准备的是您最喜欢的六安茶了,哪里敢怠慢。”
  祝吟鸾听着沈蔻玉的口风便知道两人的关系是真的很好。
  沈家纵然是高门之首,却也争不过皇族,毕竟可是君臣之分。
  奉安公主在京城的风评虽然不好,但尊贵的身份摆在那,更重要的是,她很得皇帝的宠爱。
  有天子的宠爱,别说是京城了,就是整个天下都可以横着走的。
  奉安公主的性格不拘,在不曾得知沈蔻玉下琉州是去赈灾救济之前,祝吟鸾的确担心沈蔻玉和奉安公主交好,不好应对相处,尤其是听人说了奉安公主倾慕沈景湛。
  可嫁到沈家之后,与沈蔻玉相处了一段时日,得知她心直口快,是个性情中人,便也放心了,重要的是,沈蔻玉如此爽利,那奉安公主只怕也不会差的。
  祝吟鸾还从沈蔻玉的口中得知了,她下琉州赈灾的大部分钱财都是奉安公主拨的,不仅如此,奉安公主还帮她走通了不少的门路,解决了很多麻烦。
  两人在背地里做了许多惠民利民的好事,却从来没有要过一点好名声,别说什么好名声,为着养面首的事情,奉安公主在京城简直是声名狼藉,背地里总有很多人说她的不是,碍着她的身份不敢闹到明面上,她从不解释。
  因此,祝吟鸾对这位奉安公主也忍不住诧异,甚至还有些许好奇。
  今儿见她,真真是不同凡响。
  听沈蔻玉说先前她又往公主府里收了一个戏子,对方不怎么乐意,奉安公主没了耐性却又喜欢,便直接动了一些手腕,强.取.豪.夺。
  不料闹出风雨,在朝堂之上被科臣给参了,陛下倒说没什么,只是太后得知了此事很不满,便出面管束,将奉安公主禁了足,若不是沈蔻玉结亲,只怕她还放不出来。
  祝吟鸾还在想,奉安公主说这句话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她提到了沈景湛。
  话茬虽听着奇怪,且又是看着她说的,但祝吟鸾却感受不到对方的敌意。
  祝吟鸾思来想去决定不吭声,但奉安公主似乎并不打算止住这个话茬。
  她吃了茶水之后先是回了沈蔻玉,说怎么不可能,“这件事情若是按坐收渔翁之利来谈,沈世子没有占利么?”
  沈蔻玉啧了一声,“就卫家那一身一尾的官司,哥哥占什么利,不惹一身臊都算不错了,公主可不要当着我嫂嫂的面胡说啊。”
  背对着祝吟鸾,沈蔻玉给奉安公主挤眉弄眼,示意她不要乱说话,这可是在沈家,处处都是他哥哥的眼线,万一传到他哥哥的耳朵里,惹怒哥哥就不好了。
  闻言,奉安公主但笑不语,目光还是瞧着祝吟鸾。
  祝吟鸾都被她看得有些许莫名其妙的不自在和忐忑起来。
  少顷,奉安公主坐下之后,单手撑着脸颊,又问祝吟鸾,“少夫人说是不是?”
  已经问到面前来了,就算是再怎么视而不见也不能不给个回应。
  祝吟鸾没想好措辞,原想着礼貌笑笑便算了。
  还没笑呢,施家姐姐施从微已经跳出来打圆场,“鸾儿妹妹久居内宅,这些事情她很不清楚,卫家的事情还是我们说了她才知道的,公主勿怪啊...小妹你看看这个单子,我有没有写错漏的地方。”
  施从苑也趁机递过来狼毫笔,起身跟祝吟鸾换了一个位置,变相“挡”住了奉安公主瞧祝吟鸾的目光。
  沈蔻玉清咳一声,趁乱再次朝着奉安公主递了一个眼神,示意她不要再提卫家的事情了。
  来的路上都已经跟她说好了,当着祝吟鸾的面要稍微收敛一些,可别乱说些什么,尤其是她的哥哥的事情,因为她哥哥在祝吟鸾面前那是一等一的温润有礼。
  奉安公主当时虽然嗤笑了一下,问她怎么个温润有礼?沈蔻玉说不上来,只道总归在别人面前是不一样的。
  怕再出岔子,沈蔻玉无声提醒她别忘记来时答应的事情。
  这次奉安公主给了面子,放下茶盏道,“今日的六安做得不错,蔻玉妹妹再给我端一盏来?”
  只要住嘴什么都好说,沈蔻玉连忙就去给她斟茶倒水。
  这件事情勉强揭过了。
  绕回沈蔻玉要成亲的事上,众人
  在一处给沈蔻玉对着嫁妆单子,帮她伺弄成亲要用的内室物件,以及各类私房。
  沈蔻玉的女红功夫还可以,但她本来就不想成亲,做得很是敷衍,能丢给小丫鬟的全都不沾手。
  为了管束她,沈夫人这才叫了施家姐妹还有祝吟鸾一道帮忙,如今又添了一个奉安公主。
  沈夫人想着众人一道说说笑笑,到底能够宽慰宽慰沈蔻玉,且都是已经成亲的妇人了,也能跟沈蔻玉说说这成亲的好处,别叫她整日臊眉耷眼,垂头丧气。
  令祝吟鸾意外的是,奉安公主竟然不会做女红,她只说能够帮忙对记嫁妆礼单,那一手狂草写得张狂恣意,全然不像是出自姑娘家的手笔。
  好看归好看,沈蔻玉说不成,若不写簪花小楷,回头她母亲见了又要说她乱来。
  祝吟鸾便继续接受誊写的活。
  奉安公主说她核对嫁妆,念给她写,忙碌当中不知不觉又坐到了祝吟鸾身边来。
  施从苑和施从微原本还盯护着她,但得了沈夫人的嘱咐,今儿得让沈蔻玉绣好红盖头和剩下的嫁衣,两人要看针线,自然便顾不上这边了。
  加之奉安公主收了一开始的询问之后,与祝吟鸾的交流往来都很正常,没什么问题,就稍微放了心。
  在忙碌靠近的期间,祝吟鸾闻到奉安公主靠过来时身上所带的胭脂香味,攥着笔的手下意识一顿。
  对方察觉到她下意识的警惕,看了她一眼,只是笑笑,挑了挑眉梢。
  祝吟鸾就这样莫名其妙和奉安公主共起事来,在此之前她几乎想都不敢想。
  沈蔻玉作为沈家最受宠的姑娘,出嫁的嫁妆丰厚自然不必说了。
  沈家各房长辈都给送了,平辈们也赠了不少贺礼,以及各个世家相互交好的姑娘都不曾落下。
  祝吟鸾作为嫂嫂也出了一份,不过她那一份大部分都是沈景湛添给的。
  礼单簿子要对得仔细,就害怕出什么差错,尤其是平辈以及各世家小姐送的,日后逢年过节得还,毕竟是人情世故往来。
  祝吟鸾记账,奉安公主帮她对数,两人之间诡异的和谐,竟没有生出丝毫的不愉,忙碌的光景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便到了用晚膳的时辰。
  管事的婆子和妈妈们前来接手清点归入箱笼,众人也就起了身,移步正厅去。
  今日家里有客人,沈夫人特意吩咐了膳房要好生准备饭菜,长房的人也都到了正厅用膳。
  沈家的大人们是一道回来的,这些时日朝政忙碌,祝吟鸾白日里几乎也见不到沈景湛。
  殿试泄题的案子差不离拖到现在,近乎三个月了,牵扯的官员众多,一个个查下来十分的棘手,更主要的是有姚太尉牵扯其中,不好直接裁决。
  陛下让沈景湛去查他的老师,这事本就为难,祝吟鸾洞悉敏锐,但她是后宅妇人,却也说不上什么,只能叮嘱他万事小心。
  亲长们全都在一道,沈家人多,可祝吟鸾还是老远便在众多男人里见到了沈景湛。
  他的身量面相实在是太出众了,在一.干.人里,十分的打眼。
  祝吟鸾起身去迎,沈夫人叫她注意身子,坐着等就好了。
  家中女眷们个个都是站着,唯独祝吟鸾得厚爱能够坐下,视线忍不住投到她这边来。
  祝吟鸾不想成为焦点,还是站了起来,她跟在沈夫人身边没有说话。
  在她瞧过去之时,远处绕过垂花门的沈景湛也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