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他害怕又是一个虚浮幻影。
  他错了。
  祝千龄哽咽着,扑倒在地。
  他错了。
  祝千龄瞳孔的伪装消散,他红瞳涣散, 泪水夺眶而出。
  竟是比多年前的雪地还要寒冷。
  祝千龄踉踉跄跄地匍匐前行。
  奈何场景实在是太混乱了。
  刺客们见祁奇与公子想连接死去,目的达成, 便兴奋地火上浇油,推了烛台,大火纵起, 不夜城晃得更为明亮。
  祝千龄跑着,双腿发软,他便一点点碾碎灵脉,灵力流通筋脉,刺激着他往前跑。
  萧敖见祝千龄往人群堆里跑,霎时慌了神,也不顾胸口钝痛,一把拎起祝千龄。
  “人死如灯灭,”萧敖躲着祝千龄下意识的攻击,苦口婆心地劝慰,“你活着才能给你爹报仇呀!你现在连仇人都不知道,慌什么!”
  祝千龄不说话,他梗着脖子,想从密密麻麻的人群堆里看见贾想的脸。
  如愿以偿的,他看见了。
  皇军首领夺过长枪,轻而易举地砍杀刺客,不见方才被夺枪的狼狈。
  随后,他漫不经心地将枪尖捅进死人堆里,挑起了一道人影。
  银发乱糟糟的,腥红拂了还满。
  贾想胸口横劈着一条狰狞血痕,血哗哗直流,他像一摊烂泥,高高悬挂在空中。
  祝千龄喉咙发腥,外界一切声响凝聚成一条细长的银线,猛地在他脑海中断裂。
  他的灵魂似乎被抽离了躯壳。
  他慢吞吞地抬头仰望。
  天花板金碧辉煌。
  屋外风雪呼啸。
  祝千龄怆然一笑。
  萧敖见夺枪女子隐退至幕后,一把捞过祝千龄,深深地望了眼陈乐行,二人眼神在热浪中交接了刹那。
  他头也不回地离去。
  首领的嘴角抽搐了一下,稍不注意,便被奋起的陈乐行折断长枪,抱走了贾想的尸首。
  贾想软绵绵的,呼吸也无。
  见状,首领确定贾想必死无疑,随即怒吼道:“大胆刁民,谋害我朝皇子,格杀勿论!”
  那些不见踪影的皇军们纷纷从隐秘角落中鱼贯而出,三下两除二抑制了刺客,一个也不留活口。
  皇军首领揭开刺客的面纱,面纱下的面容尤为熟悉,在白日的处刑场下,在义愤填膺的人群中。
  哪料,他的手竟是一哆嗦,火光扩散了他脸上的难以置信。
  火势汹汹。
  他转头拉扯过抱着尸首的陈乐行,下令:“回皇城!”
  有人问:“大人,涅门怎么办!”
  皇军首领咬牙切齿:“涅门反了!”
  “涅门反了?”
  “涅门反了!”
  涅门造反一事有如蝗虫过境,所到之处皆是悲凉,有荒民窥见自己的未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也喊响了起义的口号。
  至于涅门为何在一夜之间举城造反,外界众坛纷说,其中有三条最为广泛。
  一则,乃回境的公子想荒谬至极,愚弄涅门百姓,滥杀无辜,把这座曾有从龙之功的城市惹恼了。
  二则,乃女皇过河拆桥,派遣闻人想做靶子,挑起事端,让涅门不堪其辱,反了。
  其上二条信者极多,但闻人想之死实在是令人惊诧,难免有人质疑女皇为何要扼杀唯一的继承人。
  直到最初起义的围镇以惊人之势攻百城,其意气风发的年轻首领摘下面具,竟是银发银眸。
  典型的闻人王室特征。
  就此,便衍生了第三则——女皇流落凡间,留有一位私生子,为了给她腾位,女皇痛杀亲子,熟料亲子竟引诱诸方起义,事端一发不可收拾。
  不排除有说书人为了唬头瞎掰扯的因素,但围镇起义的首领确实是闻人王室血脉,上一任北川继位者闻人想也确实死去。
  三则缘由乱得满天飞,但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起义军只需要一个正当理由。
  于是,起义军拥闻人歌为王,誓为其夺过北川江山,他们是名正言顺的造反。
  一时间,皇城外烽火四起,人人自危。
  皇城内,女皇闻人曲愁眉苦脸地撑着额角,身前摆着一座棋盘,黑子白子交错,对面端坐着一道瘦削的身影。
  竟是众人口中早已死去的闻人想。
  春半那一枪砍下去,若是常人,还真教他没了半条命。
  但贾想早在南海时,便误食了陈乐行给的灵丹,其上雕琢的莲纹早便显露了它的不凡。
  果不其然,那一枚灵丹在六年后还在发力,竟是牢牢护住了他的心脉,教贾想得以苟活。
  但皇军首领那一枪直穿过贾想的腹部,光是清醒,贾想便花了一个礼拜,若非陈乐行与春半等人护着他,他就要被女皇拿去炼成灰了。
  不过,就算贾想活着,女皇仍有把他炼成灰的念头。
  如今起义军不过半月,军队便直逼皇城,其中一半的功劳,还赖贾想派春半等人在涅门百姓面前的自导自演,狠狠黑了自己一把,成功煽动了众人怒火。
  而这一切的源头,还要归咎于闻人曲。
  贾想从容地下了一颗黑子。
  闻人曲见局势已颓,叹息道:“你早便知道朕的所作所为,还要试探吗?”
  贾想假惺惺道:“母皇爱子情深,儿臣不愿相信,女皇定是有所苦衷。”
  闻人曲撩起眼睑,母子二人的面容几乎是复制粘贴,一颦一笑无比相似。
  “闻人歌确实是朕的骨肉,”闻人曲冷淡地往死局中落下一颗白棋,“朕偏爱她,为了她继位把你除掉,在帝皇家中,再正常不过。”
  贾想嗤笑:“母皇,这种把戏骗骗别人就算了,别以为能把我骗着。”
  闻言,闻人曲便不再开口,任着自己的白棋被逼近死路,再无生气。
  灯花滴落,夜色已深,棋局已败,闻人曲失了兴致。
  “祝踏歌的掺和实属巧合,若不是他,你便早早死在围镇,也没有起义这些麻烦事。”闻人曲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句理由,没再看棋盘一眼,正欲找借口离去。
  然而此番贾想却不打算放过她。
  贾想道:“起义军业已兵临城下,您还不肯再说出实情吗?”
  闻人曲不语,她冷素的面容比贾想还要美艳几分。
  贾想却不管不顾地咄咄逼人道:“母皇,围镇起义一事真的是意外吗?”
  “你的伤还没好吧,”闻人曲不耐烦地披上绒氅,刺绣仙鹤栩栩如生,“朕把你留在此处疗养,不是让你过多揣测的。”
  贾想毫不在意地冷笑一声。
  说是静养,不若说是囚禁。
  贾想被陈乐行送至皇城当日,皇军首领见他尚有呼吸,举起长剑,就想再来一刀,他的这位生母可是冷眼旁观着。
  来往信件中的那一份亲昵早就被那一双漠视的银眸所化解。
  亦或是,六年前,那一份亲昵便无息消弭了。
  贾想不敢再拖延,他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个世界背后的谜团。
  他斟酌着,凝视着闻人曲逐渐缩小的背影,逐字逐句地问道:“三十二年前,围镇灵矿的发现不是偶然,是吗?”
  闻人曲的步履不歇,她不喜侍从,身侧永远只有两名婢女。
  “二十年前灵晶的出现,与祝千龄有关,是吗?”
  闻人曲不耐烦地拢了拢大氅,绕过珠帘,身形隐约。
  贾想知道自己戳到了关键点,不由得赤脚落地,拖着病躯,虚弱地追着闻人曲的步伐。
  他皮笑肉不笑:“你和祝踏歌并不是盟友,春半手中请函是真,奉您之命斩杀我亦是真。”
  贾想不知为何春半在之后为他抗命,但她假戏真做时砍的那一枪,仍让贾想对她建起了心防。
  闻人曲拿贾想没法子,停住脚步捏了捏眉心,看麻烦似的盯着他,其眼神中的憎恶程度,恨不得从贾想身上撕下一层皮。
  贾想却福至心灵。
  他试探性地问道:“你早就知道我不是你亲子,是吗?”
  闻人曲的指尖一紧,在眉头掐出两道月牙印。
  她闭上眼,对身侧的侍女低声吩咐:“先下去吧,没有朕的命令,不得放外人进来。”
  侍女们乖巧地低首退去。
  闻人曲转过身,伪装的母爱亦随之冰冷脸色褪去,她看向贾想的眼神堪称是憎恨。
  “是,”她嘴角僵硬地扯了扯,“我从三十二年前就知晓了。”
  第57章
  三十二年。
  说短的话, 凡人的大半辈子就这般轻描淡写地蹉跎而去了,说长的话,于闻人曲而言, 不过是弹指一瞬间。
  她漠然地注视着贾想, 面前的青年与当年离去时变化并无两样,但以细微的神情之中,闻人曲仍然可以窥见些许不同。
  往日里,闻人想眼中总会带着一抹游离世外的淡漠感,而今早已褪去, 被一种漩涡般的似水柔情吞没。
  压根不像闻人家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