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 第56节
  池影一听到这话,顿时眼前一亮。她估计这个人选还是很不错的,要不然郑志宏也不会随便开口。
  女二号就是这部电影里戏剧班的当红名角儿,二十多岁快三十了,已经逐渐开始走下坡路,所以开始在为自己寻谋后路了,跟剧本中的周老爷好像有那么点什么。
  池影故作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郑志宏:“真的呀,师兄,快给咱说说?”
  郑志宏也知道池影在开玩笑,“你别这样看师兄,师兄慎得慌,真的。没啥八卦……”
  他跟池影介绍,这个老师以前真是正儿八经唱戏的,不过唱的是越剧,在戏曲界真的还有一席之地,不过这一行的容量有限,所以就改行了。
  “人长得是真好,我觉得她有戏曲功底,演技也不错,来演女二号绝对没问题……”
  听到这么一介绍,池影觉得郑志宏还真不是瞎推荐的。因为按照她的想法,这部戏的女一号、女二号都是要有一定的戏曲背景的,这样拍起来就不需要再额外训练了,减少工作量。
  “那师兄,过几天你让她来试个镜?”
  “行啊,我跟你说,一切按照你的意见来。你觉得合适就留下,不合适就再找,咱一切以电影的最终效果为准。”
  但是女一号郑志宏这边也没啥推荐人选,因为他对“白切黑”真吃不太准。
  那天晚上,池影跟谈逸吃饭的时候还说起这事儿。
  “谈逸,你记得我们合作的演员中有以前唱过戏的吗?”
  谈逸记人挺准的,而且因为为人热心,交际面也挺广。
  他听池影这么一说,就仔细想了一下:“好像于老师班上的卫小敏以前就念过戏校。”
  池影经过提醒,马上就想起来。
  当时池影拍《婚礼婚礼》的时候,比较艰难,演员不够,还是找了母校表演系的老师们来帮忙。
  于老师也是主要演员之一,他为了给学生们找个出镜的机会,就厚着脸皮带了好几个班上的男女生来做群演。
  池影记得,卫小敏当时就是那几个学生中的一员。整部电影里也没几个镜头,有的时候还帮忙站站机位什么的,后面剧组里的一些杂事也热心的很。
  “她以前在戏校?那是后来毕业以后再考的我们学院,是吧?”
  “是的,我听她讲过,好像是从小就唱戏,但是因为在戏校里文化课也没怎么学过,所以没考上本科,走了职高的路线。”
  “怎么了?是你的新电影有需要吗?”
  池影点点头:“我想找个有戏曲背景,长得像柔弱小白花的年轻女生……”
  “那她应该行,她当时看着就叫娇娇弱弱的,走路也有股子弱不禁风的感觉。不过后来帮我们搬东西的时候都吓着我了,比好几个男生力气都大。”
  听了谈逸这话,池影顿时就来劲了,这和她设想的角色特点很相符了。
  谈逸看到池影的表情,就知道这事儿成了,他笑着说道:“我有她的联系方式,你现在要吗?不过我建议你先跟于老师联系一下,毕竟他教了卫小敏四年了,你往细里问问,到时候再决定下一步的事。”
  池影连连点头:“那行,听你的!”
  后来晚上的时候,池影就打了一下于老师家的固定电话,想深入问问卫小敏的情况。
  从《婚礼婚礼》那阵儿开始,于老师跟池影这帮小辈学生关系都很不错的,这次池影主动打电话过来,于老师挺高兴的。
  他对于池影要问卫小敏的事儿也非常重视:“池影,我跟你讲,小敏是我教过那么多学生里最有天分的。她吃亏就吃亏在是农村出身,从小家里经济环境比较差。后来去念了戏校后文化课不行,要不然她真是能念本科的,她的专业课成绩都是出类拔萃的,而且人也能吃苦……”
  “那她小敏现在在干吗呢?”池影又进一步问道。
  “她后来就去拍电视剧了,不过好像没有办法演女一号。但是她自己跟我说觉得也挺好的,至少一直有戏拍。我让她也不要着急,磨练磨练演技,增加一下经验……您怎么好好想起问起她来了?”于老师心中隐约有点猜测,也有点期盼,就试探着问道。
  “我是听说她有戏曲功底,我正好有一部新戏,想找一个像她那种柔弱外表的女孩,再加上一些戏曲功底。她是您的学生,听您这么说,她专业能力应该没什么问题?”
  电话那头的于老师眼前一亮:“我可以向您保证,她的专业能力绝对没问题,您要是愿意给她这个机会,那对她真是天大的好事,您有她联系方式吗?”
  “我有她联系方式,我打您电话就想问问一些她更详细的情况,您肯定比较了解。”
  “池导呀,您绝对可以放心,真要上不了台面的,我也不会带到你们剧组去的。当时我厚着脸皮带了几个学生,也就想给他们谋个出路。都是好孩子,您相信我的眼睛……”
  “于老师,您觉得她能演那种‘白切黑’的复杂角色吗?”
  “什么叫‘白切黑’?”于老师一听这话,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就是那种表面柔弱、人畜无害,反手就能捅人一刀子的复杂一点的人物……虽然我们当时一块拍电影,前前后后也有一个多月,但我当时盯着的是主角们,对她关注也不多。”
  “池导,小敏这孩子从小就离家,吃过不少苦,人还是很有主见的。要按您这种说法的角色,我觉得她应该能拿得下。”
  池影问了这么多,心里大概就差不多定了。
  之所以要这样悄摸摸地选角,主要还是因为不想把风声放出去。
  今时不比往日,她现在名声在外,很多人都开始想往她的戏里伸手了。
  只不过首先池影自己深居简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她的顶头直属领导雷大佬,又是系统内扛把子式的人物,大家不敢惹;韩主任也不喜欢乱插手专业方面的事儿,韩主任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方向性的领导,不管剧组的具体运作;而郑志宏自己又是滴水不漏的一个人,信奉“businessisalwaysbusiness”,凡是事业发展第一位,别的都是过眼烟云。
  所以池影在选角方面,还有很大的主导权,不像前世后来,导演都没办法按照自己的意志选角儿了。
  小伙伴们都是各人有各人的出路,没必要老死在一起。
  不过池影也跟金学英说了一下,看看那种有戏曲背景的,娇弱型的女演员,也帮忙张罗一下。
  因为经过上次余歌的事,她也知道,凡事要多做几手准备。
  金学英也挺感激的,推荐了手下两个女演员,外形都挺不错的,学过几年戏,举手投足间都带有那种戏曲范儿。
  金学英是把自己手下的人盘了又盘,觉得有把握的,才向池影推荐,而且这后面都要试镜的。
  小伙伴们都了解池影的性格,知道要是合适她肯定先用熟人,所以只要池影不开口,大家都不会开口讲这些有的没的。
  但是池影没想到的是,付少爷居然开了口,想让池影给他女朋友一个试镜的机会。
  池影第一反应其实是想拒绝的,因为少爷的女朋友实在是太耀眼了,演不了那种柔弱无力的小白花,她就是那种往镜头前一站,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女人不简单”。
  要是拍宫廷剧,这绝对是宠妃,不是宫女,就算现在是宫女,那后面已经能宠冠六宫的那种调调。
  但是池影再一思索,又觉得凡事不能只看表象,还是要给人家一个机会的,毕竟谁来试镜不是试?
  漂亮一点也未尝不可,之前也没有见过樊姑娘演戏,说不定穿上戏服扮上了以后,又不一样呢?
  所以最后池影也同意了。
  她想在三月去米国之前,把事情都定下来,这样不管在奥斯卡上有没有收获,回来的话都可以四月份开拍了。
  拍摄时间宽裕一点,两个月;六月份再做一下后期;七月份暑假就可以上映,按照这个速度,今年的大局就定了。
  韩主任也非常赞成,像这样的节奏,一年一部戏,既不至于太累,也不至于太松散。
  而且之前宏图影业、华影集团还有策划中心三家已经商定,下半年后几个月,就要开始集中精力来弄青年影展的事儿了。
  这可是实打实为国家培养新的青年电影专业人才,也是为华国电影长远发展做准备了。
  韩主任对这件事很上心,一个行业新鲜血液一多,就能健康茁壮发展,把电影市场做大做强就不是一句空谈大话了。
  第71章 试镜修罗场你们都这样吗?
  于老师接完池影电话之后,马上就直接去联系卫小敏了。他怕现在还是正月里,自家学生不在京城,到时候池影这边发出试镜通知,她那边赶不上,容易错失这个好机会。
  结果卫小敏现在就在京城,好几年春节她压根儿都没回家,于老师很吃惊。
  但是这里面的内情他一个大男人也不好往下细问,他还是很看重卫小敏的。
  于老师之前跟池影打电话的时候,还和她说过一件卫小敏的往事。
  其实于老师自己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虽然当时接受学校安排,去教职高,但是一开始内心深处还是瞧不上这帮学生的。
  觉得这些孩子肯定是学习不大好,都是本科挑剩下来的。但是作为一名教师,要尽本分,所以他还是认认真真地教他们。
  结果第一学年暑假的时候,于老师有一次去外面吃饭,居然在那家饭店里看到卫小敏在端盘子。他当时很吃惊,但是卫小敏见到了于老师以后,居然很坦然,不卑不亢的,还很礼貌地跟于老师打招呼问好。
  再后来,于老师才知道,卫小敏农村出身,家庭环境不好,给不了什么支持,她是靠着假期打工挣钱,给自己挣学费的。
  这姑娘跟于老师说得也很明白——自己是成人了,来念书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且她也挺喜欢表演的,所以吃点苦也很正常。甚至她都不觉得这很苦,因为班上也有不少同学也是自己养活自己,家里不管的。
  从那以后,于老师就对他们这些学生很上心了,因为他发现这些学生是正儿八经真的想学东西,虽然文化课不行,但是并不等于他们专业水
  平不行。
  卫小敏接到了于老师的电话以后,很激动。
  于老师跟她说这事的时候也很保守:“你池师姐想找你去试个镜,她是因为想找一个戏曲背景的女生,我觉得你念过戏校,应该能符合要求。你以前真的出去唱过戏吧。”
  “我唱过的,于老师。我以前念的那个戏校其实就是初中专,小学毕业后就去进去学戏了。后来毕业之后,我就跟着以前戏校里的前辈们出去唱过野戏呢!”卫小敏笑着说道。
  于老师听了以后有点心酸,所谓的唱野戏,其实就是几个会唱戏的人一起搭个伴儿,然后到乡里镇里头去给人家唱个集市,再或者到人家家里去唱个堂会什么的,收费很低的。
  凑在一起的人多,出行就是带棚子的卡车,人少就是三轮车,然后演员们自己带着戏服装备,到地方用箱子加板子拼个台子就开唱,条件很差……
  “小敏,你要找把握机会,要是池师姐找你去试镜,你就好好表现。要是过几天还没音儿的话,我就再去催一催,问一问具体情况。”
  “嗯!谢谢于老师!”卫小敏挺高兴地应着。
  因为她小的时候家庭困难,家里人早早就把她送出去谋生路了,戏校学费低,能学门手艺早点能出来挣钱。
  后来毕业以后,这一行实在是太不景气了。别的正经八百的高中专大专戏校毕业生出来都没工作,进不了剧团,她们这些更低层次的只能去乡间地头了。
  那时候卫小敏家里已经有了个弟弟,父母天天也不问她在外面怎么样,辛不辛苦,只问她到底每天挣了多少钱,后来见她挣不到多少钱,就让她赶紧找个人嫁了,换点彩礼。
  卫小敏大一点了,见这样唱戏实在是没出路,就跑到省城那边去打工,三天两头的换活儿干。
  有一段时间她打工的那家餐馆边上有不少大学,卫小敏看着那些同龄人进进出出,特别羡慕。
  她现在也算是见识过外面的世界了,知道自己年轻,还是要念书,后来即使再苦再难,她都没有放弃过这条路,一面挣钱,一面打听怎么往上读。
  但是早年文化课基础太低了,最后也只能念个职高,可即便是这样,卫小敏还是很高兴的。
  最起码有人教她怎么演戏了,而且还是在中国京城的最高戏剧学府里,生活苦一点有什么关系呢?
  于老师后来硬是找门路,把她们带到剧组,去看看真正的拍电影是怎么样。
  卫小敏当时看着谈逸和宋琳他们,特别佩服,总想着有朝一日我也能像他们一样演戏那么厉害就好啦!
  可就算是宋琳这种本科毕业的电影学院学生,事业的开端也很难。于老师告诉他们,谈师兄在毕业的时候遇到那么些不走运的事儿,宋师姐大半夜被房东赶出来……
  这还没几年,现在谈师兄和宋师姐都能去国外了,登上了全世界都能看到的平台,看着都高兴。
  卫小敏现在也有戏拍,虽然拍的多数是电视剧,可她很有干劲儿,这可比以前踩着箱子木板唱小戏来快活多了。所以卫小敏对每一次出镜机会都非常重视,也时时刻刻都在向周围的人学习,就像于老师的说的那样——“你要好好演,多多学。对于演得好的人,你要看人家比你强在哪里,对于演得差的人,你要看这人犯了哪些错,你绝不能犯同样的错。”
  于老师对他们是真的好!
  卫小敏是第一个接到池影试镜通知的人。
  而郑志宏向池影推荐的那位老师也差不多30岁左右,叫何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