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 第25节
  “不说这些烦心事了,来,吃菜吃菜,这家菜真不错的……”
  宋琳也明白了,回去肯定要跟池影提个醒,吴天成这人真不咋地!
  以后大家都要当心了,得亏这次没跟他在一块做项目。
  郑志宏这边合同签完了以后,才看到了完整的《白蛇传》项目书。
  他看到那厚厚一摞子东西的时候,嘴张得都能塞下一个鸡蛋。
  郑志宏是真没见过这么详细的项目策划书!
  不过看了以后,他信心更足了,池影比他以前接触的所有导演都要靠谱。
  其实投资大风险大,都怕自己亏本,但这种恐惧来自于未知。真要知道了每一步该怎么走,反而没那么恐惧了。
  郑志宏细细看了以后跟池影说,“师妹,我真是没看错人!这部片子咱们俩好好做,一定能爆的!”
  这边策划中心也在照样走流程,该办的手续都差不多办下来了。
  池影当即就让郑志宏这边也派个财务人员过来进组。
  郑志宏也没客气,因为池影说的很明确,“郑总,我们确确实实想长远发展。所以钱这块一定要把紧。我们这边的制片主任孙妍妍也是很靠谱的,但是你这边也要派个靠谱人过来,这个东西两家一起管账更好。”
  其实郑志宏之前已经看过策划中心前期准备阶段的账目了,账目清晰,账实相符的,每一笔资金进入都记得明明白白。
  所以现在池影叫他派人过来,更是明摆着不怕查。他在这圈里干了这么多年,知道这里的猫腻,所以核心还是那句话,大家踏踏实实把钱用在实处,把项目做好,一起挣大钱!
  整个剧组人员数量也急剧增加,除了池影手下那些
  人参加过《婚礼婚礼》拍摄的以外,后面的人员缺口主要就是服化道,还有一些其他剧组专业人员了。
  郑志宏这边也帮忙去找人补齐了,找的都是资深人士。
  下一步就要是去出外景了。
  郑志宏的公司规模也不大,所以他派人过来的时候,把手下这些人都敲打了一遍,跟他们说:“”咱们公司出了600万,这是你老板全部家底了,好好干,长点经验,长点见识,咱们把钱挣了!以后越做越大,大家都分干股的。”
  说的手下热血沸腾,也是卯着劲的要去干大事儿。
  这边最重要的外景部分,策划中心前期都已经做了大概圈定。
  孙妍妍,陆伟和池影这边先是找了浙省那边的东阳影视基地。
  这个基地是因为96年的时候拍《华英战争》,所以开始前期做了一个广州的风情街,后来当地政府想借势打造专业影视基地,发展地方经济,于是就自筹资金,就越做越大。
  当地后来在97年的时候又做了“清明上河图”一条街,这跟池影的《白蛇传》设定历史背景很相符,他们要去看具体堪堪景,要是最后确定了就拍些照片进行模型制作了。
  微雕艺人那边,华影也在帮着找,郑志宏更是满世界寻摸。
  临出门的时候,郑志宏居然跑过来了,“师妹,我也想跟着一块儿看看见识,咱们以后说不定还要常去那儿,我也去看看到底怎么个搞法……”
  于是一行人就由宏图公司出了个车队往浙省那边开。
  结果刚下省道,进了东阳拍摄基地,就见大门口上挂了一个巨大的红色横幅——《热烈欢迎华影集团、宏图影业各位领导莅临视察!》
  池影都呆住了,用前世流行的话说,这简直都能用脚趾头抠出三室一厅了。
  郑志宏倒是对这里面的门道特清楚!
  因为影视基地建成了以后,就是想要挣钱的,越是有知名的片子过来拍,他们以后的名气就越大,市场就越广。
  所以应该是地方政府知道有这么一个大项目要来看景,所以就提前折腾出这么一道来了。
  “郑总,这是您联系他们的?”
  “师妹,还真不是!你真是小看这帮人了,这地界的人都会做生意。估计是不知道从哪个渠道打听过来的,想把咱们这个项目接下来。师妹,咱下。”
  池影尴尬异常,孙妍妍都算比较外向的人,也觉得挺懵圈的,陆伟更是恨不得缩成一团了。
  只有郑志宏对这个场面比较擅长,一下车就跟夹道欢迎的基地负责人热烈握手,简直有一种胜利会师的感觉了。
  第36章 定景就这了。
  池影他们到的时候都已经是下午了,所以就由当地县政府和影视基地这些负责人出面,请他们吃了顿晚饭。
  其实东阳县政府一开始建设这个影视基地的时候,更多的是借了《华英战争》的东风,也是想通过发展影视拍摄产业,拉动当地经济。不过听了这些介绍以后,池影才明白过来,当年那部片子为啥花了这么多钱。
  原来很多资金就用来建了那条“广州街”了!
  不过池影他们肯定不会往这里面投钱的,不仅不能往里面投钱,最好当地政府还能赞助他们一点,最起码剧组能免费用他们的场地拍摄!
  华影集团和宏图这次虽然投了2000万,说实话,别的都还好说,特效这块最后要花多少钱,他们实在是没底,前面都没人做过呀!
  就听到港台那帮人吹牛逼,做什么什么片子,有多少特效镜头,花了多少多少钱来着,内里究竟是什么情况,他们只有自己过了河才能知道深浅。
  前面预算卡紧一点肯定是没错的,不能在不知所谓的地方花钱!
  池影轻轻用脚碰了碰坐在她边上的郑志宏。
  郑志宏现在是生意人,当然比池影她们更滑头,这边肯定不会上套,他在桌子底下冲池影比了个手势,意思是“我明白”,接下来就是和对方大吐苦水了!
  总体的意思就是:我们这部片子虽然投入大,但是后面要做的特效太多了!我们以后不仅要在国内大规模放映,还要横扫欧罗巴,剑指米利坚!
  虽然道路是艰辛的,但是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是勒紧了裤腰带在为华国影视业披荆斩棘!
  ……
  只能说郑志宏不愧是未来的资本大佬,一席话不仅说的那帮政府的人感叹不已,池影她们都要感动地抱头痛哭了——我们太难了,我们太伟大了!
  气氛铺垫的这么好,后面剧组的那些“小要求”还有什么好说的,肯定为了事业发展,要支持呀!
  郑志宏接着说的就是:我们这部片子主要是宋代背景,所以肯定还是要去看看景的,有现成的肯定最好,如果没有现成的,我们可能就要再都往别的地方找一找了,好像苏省那边也有类似的拍摄基地……
  县政府这边一听,立马说:“我们这边‘宋代清明上河图’一条街建的非常好,就是按照那幅名画一比一复刻的,现在华影集团这边和郑总在这边拍片,我们一定全力支持的……”
  池影突然来插了一句:“当时建这条街的时候,是咱们东阳政府县政府参与建设的,还是由外来哪个项目来建设的?”
  “是我们自己来建设的,当时觉得这也是非常有前景的一个旅游项目……”中间一个秘书长很肯定地答道。
  池影这边也放心了,如果真是县政府来出面建设的话,肯定有详细的建设图纸,以后做模型的话就可以把图纸拿过来按同比例缩小,这方面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
  县政府这边的人也挺着急的,上次他们参与《华英战争》拍摄的时候,还觉得后面大有可为的,肯定会有源源不断剧组过来拍摄,他们顺势就可以把这块地盘活。
  结果那部片子虽然投资很大,但是上映后反响并不好,观影的群众覆盖面不广,几乎没什么名声。后面好像是得奖了,但是对他们来说,真没什么用,他们希望能有部大爆影片在基地拍摄,然后引得更多的剧组过来。
  目前华影集团算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影视单位,他们如果来重点做出一部大火影片,后面基地就不愁客源了,甚至就算没多少拍摄单位过来,他们还可以打着影片的旗号来做旅游。
  毕竟真金白银投进去了,还是想有点回报的。所以基地的人拍胸脯保证,一定会全方位支持拍摄的。
  不过此时的池影并不敢立即接茬搭话,因为她还没有见过实景,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晚上他们住的是基地里的招待所,条件真不怎么样。但是这个时代你也不能苛求太多了。
  要像前世后来那些明星那样,无论去哪拍摄,动不动就要住五星级酒店,那你趁早歇了吧,做梦呢!
  包括像郑志宏这种老板都没有好说的,乖乖住吧!
  本来县政府是希望他们到县城里去住的,那边条件更好一点,但被他们婉拒了。
  池影说得很清楚,我们如果要在这边拍摄的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不可能每天来回跑的,这样费时耗力,更浪费钱。所以还是能希望能尽量接近实际情况,做好长期驻扎的心理和生理准备。
  县政府领导们见状才没有强求。
  第二天一大早,这边工作人员就陪他们去了清明上河图一条街。
  郑志宏看了以后,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这里别说人了,连狗都没有几条!
  现在已经是12月了,天气寒冷,到处都萧索的不得了。
  没人儿,这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一个剧组入驻了,后面几百号人要在这吃,要在这住,还有各项拍摄设备要往这边运……如果要拍一些远景长镜头的话,还要一大批群演,就这光景,
  在哪找去呀?
  不过也看得出来,当地政府还是想把事儿做到位的。之前他们可能是听到风声了,所以这些地方都还打扫了一下,至少不像个废弃的地儿。
  池影觉得很奇怪,因为按照记忆。前世后来东阳影视基地,都成了全国头一号的拍摄基地,通常各种各样的拍摄景点都是排得满满的,像一些著名的景点宫殿更是要二十四小时轮轴拍摄——一个剧组撤出来了,另一个剧组立即插进去了……
  像这样的鬼影子都找不到,实在是出乎意料。
  不过再一想,现在才在九十年代末,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都还没有大规模发展,影视业的大潮也还没有掀起,这里处于发展初期,萧条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池影他们这次过来,重点是要找塔,找寺庙、找桥,还有一些宋代的大宅院……
  这里的整体建设还是很不错的,在景区远处,稍微靠近山区一点的地方,确实有一座塔,看起来很挺拔隽秀,把这里作为“雷峰塔”也说得过去……
  但是景区里的寺庙,规模就太小了,几乎就只有一个大殿和院子,建在清明上河图一条街的最边缘地带。这边以后如果作为“金山寺”的拍摄,只能说勉强凑合了,因为很多东西都可以后期加进去的,包括布景什么的。
  桥,确实很多,他们前前后后找到了三座石桥,都还是很有江南风情的桥。
  景区宋式建筑的风格非常,基本上池影还是很满意的。
  看得出来,当地政府对这里还是花了钱和心思的,难怪后来能发展起来,成为内地顶级的拍摄基地。
  不过现在这个地方的衣食住行确实不是很方便,剧组人数一上来,基地里面住不下去后面还要调车,因为还要上威亚这些专业设备,所以还要搭一些拍摄轨道……
  郑志宏跟着他们一行人看来看去,总觉得还是不太满意:“师妹你觉得这边怎么样?我觉着还是太萧条了,后面我们人手不够也没法现找呀……”
  “郑总,其实还行,比我想象的要好的一些……”池影压低了声音凑到郑志宏耳边说道,“但不能明说,再抻抻他们……”
  郑志宏秒懂,依然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
  按照池影的设想,这部片子以后主要卖的是故事、是寓意、是画面。
  池影想用青绿色调,把整部片子做成一种华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的感觉。
  这种色调的话,就相对而暗淡一些,天然带有一种萧索;但像影片开始,法海初入尘世,池影就希望通过一系列宋式市井风情的长镜头来表达那种滚滚红尘,可能就要烟火气更浓一些。
  但是这种“热”镜头不多,更多的是“冷”镜头……
  一行人转来转去,其实也挺累的,到最后一座桥了,池影也不想再跑了。
  “陆伟,你过来看看,我觉得如果没什么其它选择,那差不多就这地儿了……”池影悄悄征求小伙伴们的意见,“你们说说看吧,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
  陆伟作为摄影师,他负责掌控镜头,所以他的意见更重要:“我也看了一下,还是可以的,整个画面架构还符合我们的整体风格。就像你说的,如果要真要做那种水墨山河色调的话,也做得出来……”
  正在这个时候,可能是天意,远处突然飘起了那种淅淅沥沥的小雨。
  虽然是冬天的话,但是这种雨落在河道里,泛起一圈一圈小小的波纹,有时候雨又好像停了,波纹又若隐若现的,确实挺有意境的。
  孙妍妍拿出了一把伞,池影灵机一动,让她站在远处一个离山比较近的一座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