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 第22节
金学英见状,立即明白过来,可能池影和宋琳说过什么。
她知道迟影也是个有主意的人,于是又接着说道:“当然了,要是池导这边有电影要用你,那我肯定是乐意了,绝对不会用合同约束你,拦着你去演电影的。我给你我手下最好的约都没问题,这都是天大的好事!”
话都说道这份上了,基本上也都没啥可啰嗦的了,最后就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合同条款了。这些都需要咨询一些专业人士,但肯定能签。
池影这边当然希望自己的团队小伙伴都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接下来紧张的电影拍摄。
这段时间,宋琳总是瞻前顾后,魂不守舍的,她既不想错过大好时机,又怕一不留神做了错误的选择。
现在如果能签在天成,在金学英手下,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局。后面她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演戏,尽量延长演艺寿命,毕竟女演员的花期太短了。即使宋琳要走大青衣路线,也要把握时机。
所以池影也把好话说尽:“金姐,今天我们来,肯定是想把约签上,您在圈内也是有口皆碑,我们宋琳还是想跟着你干。不瞒您说,之前有好些经纪人找宋琳,我们都不太想考虑的。
宋琳跟我是一个寝室上下铺住了四年,她真是个好姑娘,专业也过硬,要不然我也不会跟她这么好,毕业了还老是在一起行动。
但她有时候也大大咧咧的,心不细,所以我怕她在外面飘着会吃亏,她在您手下我们也放心。
后面我们策划中心也要大力发展,跟你们天成说不定就会有合作的,这些都是双赢。
所以这次真是谢谢金姐,也不嫌弃我和谈逸这两个外人跑到这里来凑热闹!”
“嗐!这马上都要签了,都是自家人,说这些就见外了。你的意思我明白,大家都是爽快人,以后好好合作。不瞒你说,小池,我们吴老板不止一次很我说,你是个能人,就是打定主意要吃公家饭,要不然他一定要拉你来我们天成!大家一起往前奔!”
第31章 白蛇传剧本与前期准备
自从买了笔记本电脑以后,池影就向中心韩主任请了假,对外讲就是外出采风调研去了,其实自己个儿专心躲在宿舍里准备剧本。
剧本才是所有一切的根本,只有把这个“根本”弄出来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比如画分镜头,做故事板,关键还有这部片子涉及到非常多的特效镜头的制作,这些肯定都要事先画出视觉草图。
只有所有这些东西确定了,才能下一步寻找或是搭建外景,然后才是具体每一个特效镜头如何实现,拍摄场次如何安排等等……
所以池影已经全力投入,在做这件事了。而韩主任作为把控全局的人,一直跟进关注着整个项目的进展。她也知道现在中心这边乌烟瘴气的,颇为无奈。不过再一想到,内地第一部 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就要在自己手上诞生了,又觉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了。
韩主任让池影别的啥都不要管了,赶在年前把这些前期案头工作都做好,她尽快和雷大佬把预算确定下来,最好也能在开年就钱到账,这样各项工作才能如期开展。
毕竟这部片子不像上一部电影《婚礼婚礼》,几十号人就搞定了,这部片子的团队人数绝对要好几百,甚至上千人。
——
《白蛇传》这个故事最早成型于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原来的故事章节名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只不过那时候的故事,跟现在内地流传的故事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在《三言》里头,小青并不是青蛇,而是西湖湖底的一条青鱼,甚至都不一定是女身,只不过是跟着白蛇一道修行的鱼妖。
在原来的话本上,这个故事到白娘子被镇雷峰塔就结束了。像后来的所谓的“白蛇产子”、“许仕林高中”,“推塔救母”……都是后人不断演绎拓展的。
电影的故事篇幅有限,池影的故事主旨和这些都没啥关系了,她也不想讲到这里。
她只想讲一下单纯的“情”与“欲”的故事就可以了。
《三言》里头的故事背景,应该是宋代。所以池影想用宋词中的“婉约秀丽”这个特点来构建整个电影画面,“水墨山河”这种色调好看,也有华国风情,后面想卖给老外片商,颇有宣传点。
对于外景地,剧组肯定不能真去西湖,因为那里也没什么雷峰塔了,只剩几根残垣断壁了。更何况最好能在附近找到“金山寺”的拍摄场地,免得上百号人四处乱窜,劳命伤财。
池影为了节省开支和人力,肯定需要找现成的外景地,而且是那种场景聚集的。
她心目中首选的是浙省的东阳外景地。但眼下才98年,虽然前世后来这里成了国内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各种朝代场景一应俱全,可现在到底建到什么程度,她实在是不知道,还得亲自去看看才有数。
反正首先必须要找到宋代的建筑群,最好是清明上河图全景这种的,这样才好用长镜头表现宋代的市井风情,后面才好进一步做各种建筑模型,为接下来的特效拍摄打好基础。
同样考虑到这个故事要带有华国特色,所以电影音乐这一块,这次也不能再找周岩了,因为周岩更多的是做现代音乐的,和整部电影的基调不太一致。为了节省工期,这部《白蛇传》可能更多的要以戏曲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和配乐。
池影听过很多戏曲版的《白蛇传》,这个著名的民间故事,各个剧种都演过。在众多《白蛇传》剧种中,池影反而最喜欢粤剧版的戏曲音乐。
她还有个考虑,就是如果卖到海外,海外华人和东南亚地区受粤语的影响更大一点,当年很多“下南洋”和“上金山”的华人,都是沿海一带的。用粤剧唱腔音乐,可能会更有观众基础。
虽然整个故事讲的还是《白蛇传》,但是池影还是希望旧瓶装新酒,电影能讲出新意,整部电影更多的是以群像来重新演绎这个故事。
在在池影的剧本中,这个故事是以法海视角开始的,她为法海加了一个与以往各版不同的设定,就是“法海”是个青年和尚,不是白发苍苍的老头子,同时“法海”也是佛教护法神八部众中——“龙众”护法那迦神的转世。
佛祖让那迦来到尘世中,是为了让他尝尽世间百态,最后能度化众生。
但是那迦作为“龙众”,出生后更热衷于降妖伏魔。
故事中,法海一出生便被丢在寺庙门口,被金山寺的方丈收养,少年便天资聪慧,一目十行,对佛法经注的领悟更是超凡脱俗,所以可以算是年少成佛,是一个得道高人。
但是也因为这样的生长环境,他却未经历过人间八苦。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法海”并没有经历过各种欲望的诱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这个故事其实讲的不仅仅是“白蛇”与“许仙”的爱情,更多的讲的是“法海”和“青蛇”欲望。
电影中的4个主要人物——白蛇、青蛇、许仙和法海四个人中,其中有三个人都是“蛇”的化身。
白蛇和青蛇是显性的“蛇”,她们一出场就是“蛇妖”;而法海则是隐性的“蛇”,因为在佛教传说中,那迦是“龙众”,但是在印度佛教传说中,那迦是蛇神,曾在大雨中以蛇身为佛祖护法,在很多佛教壁画中,那迦就是半人半蛇的形象。最后法海与两位蛇妖斗法的时候,法相也是似龙又似蛇。
非常巧合的是,在中外神话中,“蛇”都是欲望的化身,所以池影也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可以让外国人轻松地看懂这个故事。
“白蛇”是一条白色的蛇,虽然它也是欲望化身,但是它是纯洁的,所以在故事中白蛇是“真情”的代表,她是因为真的爱许仙,所以才去和许仙一起生
活,即使被雷峰塔压了千年,也没有后悔过。
而“青蛇”则是欲望的化身,这个欲望并不是刻意的、放纵的,而是天生的,因为小青只经过了五百年的修炼,所以小青并不能很好地克制欲望。
同样,小青也没有经历过人世间的种种,她更多的是在模仿白蛇。比如说白蛇想要在人间寻找真情,她也想去寻找真情;白蛇去爱一个人,她也想去爱一个人。但是更多时候,小青没有明白这些行为其中的含义,只是单纯地模仿,所以她其实是“欲望”的化身,只是按照欲望行事。
“许仙”则是中国古代传统男人的代表化身。他也有“情”,但是也会为“欲望”所迷惑,他为“白蛇”的真情所感动,但是也经不起“青蛇”这样美丽的诱惑。许仙代表的是“滥情”,
法海是“禁欲”的象征,他一直在克制自己的欲望,他并不是经历过滚滚红尘后顿悟成佛的,他一开始就是佛,后面又从“佛”返回到自己的欲望,“破戒”入魔,所以最后水漫金山的时候,法海是一种报复性的发泄,他既憎恨青蛇诱惑他,让他破了金身,又恨自己没有克制住欲望……
整个故事并不复杂,但是作为传统神话故事要加点特效的话,就很麻烦了。
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各种拍摄准备,现在又是胶片时代,不像前世后来进入全数码时代,拍摄的时候,会有cg技术和绿幕技术的大规模运用。
这个时代的特效镜头,更多的是通过一些物理技术的运用,光学合成或者是手工工艺来达到拍摄效果的。这些都是要同步进行,往往在拍摄中间出现失误的话,整盘胶带就没有了,又要从头再拍,非常耗时耗力,更耗财!
按照池影的计划,选定好外景地以后,就马上要招那种手艺过硬的微雕艺人,进行微观模型的1:1复刻,这样就可以通过调整拍摄速度或者运用镜头角度来模拟真实的场景。后面还要通过烟火与物理破坏,来达到火焰、烟雾的一些现场拍摄。
池影前世后来虽然没拍电影了,但是看过大量的电影拍摄纪录片,很多里程碑式的特效电影,都会在若干年后讲述了当初的特效镜头是怎么拍摄的,所以她在这方面还是有点经验的。
经过仔细准备,一本比原来《婚礼婚礼》厚三倍的项目资料被拿到了雷大佬的办公桌上。
雷大佬也非常重视,并没有马上给韩主任和池影答复,而是细细的看了好几天,期间也咨询了国内外好多专业人士和同行。
最后雷东明决定,这部片子投资1500万可能还是有点紧张,他打算投入2000万元,同时引入民营资本来完成拍摄。
实在是因为目前国内没有那种成型的特技摄影团队。
虽然池影在项目书中已经写得非常详细,但是她也确确实实也没有真正拍摄过特效电影!
这部片子拍摄周期定在了8个月,如果从1月份开拍,8月份能拍完就已经不错了。
投资太大了,池影想尽早投拍,然后尽早上映,尽快转化成收入。
但是大投入就有大风险,雷大佬跟池影说道:“小池,一定要稳住!我看了你的项目计划书,说实话我心中还是比较欣慰的,你不是在那瞎想,而是有详细的剧本和流程支撑。但是说实话,华影也是第一次拍摄这么大投入的电影,我们一定要稳,一定要稳!
宁可慢一点,宁可现在多花点钱,也要把这件事做好,我不想给你太多压力,所以后面我们会引入民营资本,华影掏一半,民营资本掏一半,我们打一个宽裕战,2000万的预算怎么样?”
韩海燕看到项目书前,心里也打鼓。但是看完了以后,觉得还是要搞一搞的,毕竟这部电影搞成了,就是能载入史册的内地第一部 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儿”。
第32章 资本不蒸馒头争口气!
说完投资的事,接下来就应该考虑人员的问题了。
池影一直想保持自己团队的人员稳定,无论是专业摄制团队还是主要演员人选。其实这也是行业内绝大多数导演的常规做法,像很多知名导演都有自己的御用编剧、御用摄影师,还有御用男主角或者女主角。
毕竟一部电影的成功牵涉太多因素了,尽量减少不稳定因素和风险也是稳妥做法。“用熟不用生”是普遍规律,因为没有人想贸然去跟陌生人融合,或用自己的项目来试错。
池影一直想用的摄影师就是陆伟。
从前段时间开始,陆伟和孙妍妍就已经在跑他人事档案的事儿了。
京影厂那边没什么问题,像陆伟这种已经有大热作品的青年导演,又是科班出身,他们那边还是很欢迎的。
就算暂时不为京影厂效力,那让人家光挂靠一下,每年收点管理费,也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事。这年头风水轮流转,不定什么时候大家又走到一起去了呢。
而川影厂那边比较难讲话一些,虽然他们也知道,陆伟的态度是不想回来的。但是全套东西都在人家手上,人家那边完全可以卡着不放,慢慢跟你耗。
所以跑了几次以后,大家伙儿一合计,想了个主意,看看能不能找个德高望重的大领导帮忙打个招呼,疏通一下。
池影这边跟雷大佬把剧本的事情谈妥了以后,就稍微提了一下摄影师的事儿。
当下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的,如果能有更高一级的领导出面,也是给川影厂的领导一个台阶下。
雷东明听了池影的求情后,满口答应。国内八大电影制片厂都是系统内的单位,他不仅认识,很多领导层都曾经是他的老部下或是老同事,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大佬当即就拨通了川影厂的一把手电话,也软语说了实际情况:“人家小年轻有想法,在京城这边又有项目。我们作为前辈和领导,肯定要多加支持,更何况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电影产业……”
那边的书记见状,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这事儿。于是的陆伟的组织关系、人事档案等一套东西,全部都转到京影厂这边来了。
演员这边,两男两女主演,池影能确定的就是谈逸和宋琳。
按照她的想法,谈逸可以挑战一下复杂多面一点的角色,所以剃头演法海这种冷面金刚的形象;而宋琳想走的是大青衣路线,所以应该去演白蛇,她的长相也不适合演那种小家碧玉。
既然雷大佬提出要引进民营资本,肯定也不能把主要演员全占了。
现在各家民营资本底下演员都挺多的,又是这种大片,当然要给人家留出份额。
其实客观来说,之前大佬的说法并不准确。国内并不是没拍摄超过2000万元投资的大片儿。
准确来说,是国内没有投资过2000万元以上的商业大片,之前甚至有投资超过亿元的片子出现,而且还就是在不久前,但是亏得一塌糊涂。
真要说起来了,人家可以说,我们这是完成国有单位的社会责任,赔点就赔点,对吧?不能以金钱衡量一切……
但是如果是拍商业片,那么投入产出就非常重要了!
按照池影的估算,2000万元的投资的电影,票房至少要达到4000万元才能勉强回本。
要进一步盈利的话,那票房得更高。这就要大规模的上映率和上座率来托底了,拷贝肯定要比《婚礼婚礼》成倍增加,后面档期也要踩得准。
如果是八月份拍完,再加上一些后期制作的话,最好十月就能上。十月、十一月两个月,保证第一轮、第二轮放映结束,做到初步盈利;后面再做像周边地域扩散,以及海外卖片儿这种进一步盈利事项。
池影剧本写好以后,就去了华国版权保护中心登记备案。她实在是搞怕了
,总觉得自己的心血要好好保护。原本只是做好文档保密,对更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并没有抱什么期待。
后来一打听,居然今年9月份的时候,华国的版权保护中心成立了,对各种音像制品和文学作品都有保护产权登记备案,所以她当即就去了,以防万一。
因为这部片子投资预算太大,牵扯的利益面也广,很多事情真不好说,做万全准备总是没错的。
这一折腾,十二月份就过半了。
她知道迟影也是个有主意的人,于是又接着说道:“当然了,要是池导这边有电影要用你,那我肯定是乐意了,绝对不会用合同约束你,拦着你去演电影的。我给你我手下最好的约都没问题,这都是天大的好事!”
话都说道这份上了,基本上也都没啥可啰嗦的了,最后就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合同条款了。这些都需要咨询一些专业人士,但肯定能签。
池影这边当然希望自己的团队小伙伴都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接下来紧张的电影拍摄。
这段时间,宋琳总是瞻前顾后,魂不守舍的,她既不想错过大好时机,又怕一不留神做了错误的选择。
现在如果能签在天成,在金学英手下,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局。后面她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演戏,尽量延长演艺寿命,毕竟女演员的花期太短了。即使宋琳要走大青衣路线,也要把握时机。
所以池影也把好话说尽:“金姐,今天我们来,肯定是想把约签上,您在圈内也是有口皆碑,我们宋琳还是想跟着你干。不瞒您说,之前有好些经纪人找宋琳,我们都不太想考虑的。
宋琳跟我是一个寝室上下铺住了四年,她真是个好姑娘,专业也过硬,要不然我也不会跟她这么好,毕业了还老是在一起行动。
但她有时候也大大咧咧的,心不细,所以我怕她在外面飘着会吃亏,她在您手下我们也放心。
后面我们策划中心也要大力发展,跟你们天成说不定就会有合作的,这些都是双赢。
所以这次真是谢谢金姐,也不嫌弃我和谈逸这两个外人跑到这里来凑热闹!”
“嗐!这马上都要签了,都是自家人,说这些就见外了。你的意思我明白,大家都是爽快人,以后好好合作。不瞒你说,小池,我们吴老板不止一次很我说,你是个能人,就是打定主意要吃公家饭,要不然他一定要拉你来我们天成!大家一起往前奔!”
第31章 白蛇传剧本与前期准备
自从买了笔记本电脑以后,池影就向中心韩主任请了假,对外讲就是外出采风调研去了,其实自己个儿专心躲在宿舍里准备剧本。
剧本才是所有一切的根本,只有把这个“根本”弄出来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比如画分镜头,做故事板,关键还有这部片子涉及到非常多的特效镜头的制作,这些肯定都要事先画出视觉草图。
只有所有这些东西确定了,才能下一步寻找或是搭建外景,然后才是具体每一个特效镜头如何实现,拍摄场次如何安排等等……
所以池影已经全力投入,在做这件事了。而韩主任作为把控全局的人,一直跟进关注着整个项目的进展。她也知道现在中心这边乌烟瘴气的,颇为无奈。不过再一想到,内地第一部 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就要在自己手上诞生了,又觉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了。
韩主任让池影别的啥都不要管了,赶在年前把这些前期案头工作都做好,她尽快和雷大佬把预算确定下来,最好也能在开年就钱到账,这样各项工作才能如期开展。
毕竟这部片子不像上一部电影《婚礼婚礼》,几十号人就搞定了,这部片子的团队人数绝对要好几百,甚至上千人。
——
《白蛇传》这个故事最早成型于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原来的故事章节名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只不过那时候的故事,跟现在内地流传的故事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在《三言》里头,小青并不是青蛇,而是西湖湖底的一条青鱼,甚至都不一定是女身,只不过是跟着白蛇一道修行的鱼妖。
在原来的话本上,这个故事到白娘子被镇雷峰塔就结束了。像后来的所谓的“白蛇产子”、“许仕林高中”,“推塔救母”……都是后人不断演绎拓展的。
电影的故事篇幅有限,池影的故事主旨和这些都没啥关系了,她也不想讲到这里。
她只想讲一下单纯的“情”与“欲”的故事就可以了。
《三言》里头的故事背景,应该是宋代。所以池影想用宋词中的“婉约秀丽”这个特点来构建整个电影画面,“水墨山河”这种色调好看,也有华国风情,后面想卖给老外片商,颇有宣传点。
对于外景地,剧组肯定不能真去西湖,因为那里也没什么雷峰塔了,只剩几根残垣断壁了。更何况最好能在附近找到“金山寺”的拍摄场地,免得上百号人四处乱窜,劳命伤财。
池影为了节省开支和人力,肯定需要找现成的外景地,而且是那种场景聚集的。
她心目中首选的是浙省的东阳外景地。但眼下才98年,虽然前世后来这里成了国内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各种朝代场景一应俱全,可现在到底建到什么程度,她实在是不知道,还得亲自去看看才有数。
反正首先必须要找到宋代的建筑群,最好是清明上河图全景这种的,这样才好用长镜头表现宋代的市井风情,后面才好进一步做各种建筑模型,为接下来的特效拍摄打好基础。
同样考虑到这个故事要带有华国特色,所以电影音乐这一块,这次也不能再找周岩了,因为周岩更多的是做现代音乐的,和整部电影的基调不太一致。为了节省工期,这部《白蛇传》可能更多的要以戏曲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和配乐。
池影听过很多戏曲版的《白蛇传》,这个著名的民间故事,各个剧种都演过。在众多《白蛇传》剧种中,池影反而最喜欢粤剧版的戏曲音乐。
她还有个考虑,就是如果卖到海外,海外华人和东南亚地区受粤语的影响更大一点,当年很多“下南洋”和“上金山”的华人,都是沿海一带的。用粤剧唱腔音乐,可能会更有观众基础。
虽然整个故事讲的还是《白蛇传》,但是池影还是希望旧瓶装新酒,电影能讲出新意,整部电影更多的是以群像来重新演绎这个故事。
在在池影的剧本中,这个故事是以法海视角开始的,她为法海加了一个与以往各版不同的设定,就是“法海”是个青年和尚,不是白发苍苍的老头子,同时“法海”也是佛教护法神八部众中——“龙众”护法那迦神的转世。
佛祖让那迦来到尘世中,是为了让他尝尽世间百态,最后能度化众生。
但是那迦作为“龙众”,出生后更热衷于降妖伏魔。
故事中,法海一出生便被丢在寺庙门口,被金山寺的方丈收养,少年便天资聪慧,一目十行,对佛法经注的领悟更是超凡脱俗,所以可以算是年少成佛,是一个得道高人。
但是也因为这样的生长环境,他却未经历过人间八苦。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法海”并没有经历过各种欲望的诱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这个故事其实讲的不仅仅是“白蛇”与“许仙”的爱情,更多的讲的是“法海”和“青蛇”欲望。
电影中的4个主要人物——白蛇、青蛇、许仙和法海四个人中,其中有三个人都是“蛇”的化身。
白蛇和青蛇是显性的“蛇”,她们一出场就是“蛇妖”;而法海则是隐性的“蛇”,因为在佛教传说中,那迦是“龙众”,但是在印度佛教传说中,那迦是蛇神,曾在大雨中以蛇身为佛祖护法,在很多佛教壁画中,那迦就是半人半蛇的形象。最后法海与两位蛇妖斗法的时候,法相也是似龙又似蛇。
非常巧合的是,在中外神话中,“蛇”都是欲望的化身,所以池影也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可以让外国人轻松地看懂这个故事。
“白蛇”是一条白色的蛇,虽然它也是欲望化身,但是它是纯洁的,所以在故事中白蛇是“真情”的代表,她是因为真的爱许仙,所以才去和许仙一起生
活,即使被雷峰塔压了千年,也没有后悔过。
而“青蛇”则是欲望的化身,这个欲望并不是刻意的、放纵的,而是天生的,因为小青只经过了五百年的修炼,所以小青并不能很好地克制欲望。
同样,小青也没有经历过人世间的种种,她更多的是在模仿白蛇。比如说白蛇想要在人间寻找真情,她也想去寻找真情;白蛇去爱一个人,她也想去爱一个人。但是更多时候,小青没有明白这些行为其中的含义,只是单纯地模仿,所以她其实是“欲望”的化身,只是按照欲望行事。
“许仙”则是中国古代传统男人的代表化身。他也有“情”,但是也会为“欲望”所迷惑,他为“白蛇”的真情所感动,但是也经不起“青蛇”这样美丽的诱惑。许仙代表的是“滥情”,
法海是“禁欲”的象征,他一直在克制自己的欲望,他并不是经历过滚滚红尘后顿悟成佛的,他一开始就是佛,后面又从“佛”返回到自己的欲望,“破戒”入魔,所以最后水漫金山的时候,法海是一种报复性的发泄,他既憎恨青蛇诱惑他,让他破了金身,又恨自己没有克制住欲望……
整个故事并不复杂,但是作为传统神话故事要加点特效的话,就很麻烦了。
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各种拍摄准备,现在又是胶片时代,不像前世后来进入全数码时代,拍摄的时候,会有cg技术和绿幕技术的大规模运用。
这个时代的特效镜头,更多的是通过一些物理技术的运用,光学合成或者是手工工艺来达到拍摄效果的。这些都是要同步进行,往往在拍摄中间出现失误的话,整盘胶带就没有了,又要从头再拍,非常耗时耗力,更耗财!
按照池影的计划,选定好外景地以后,就马上要招那种手艺过硬的微雕艺人,进行微观模型的1:1复刻,这样就可以通过调整拍摄速度或者运用镜头角度来模拟真实的场景。后面还要通过烟火与物理破坏,来达到火焰、烟雾的一些现场拍摄。
池影前世后来虽然没拍电影了,但是看过大量的电影拍摄纪录片,很多里程碑式的特效电影,都会在若干年后讲述了当初的特效镜头是怎么拍摄的,所以她在这方面还是有点经验的。
经过仔细准备,一本比原来《婚礼婚礼》厚三倍的项目资料被拿到了雷大佬的办公桌上。
雷大佬也非常重视,并没有马上给韩主任和池影答复,而是细细的看了好几天,期间也咨询了国内外好多专业人士和同行。
最后雷东明决定,这部片子投资1500万可能还是有点紧张,他打算投入2000万元,同时引入民营资本来完成拍摄。
实在是因为目前国内没有那种成型的特技摄影团队。
虽然池影在项目书中已经写得非常详细,但是她也确确实实也没有真正拍摄过特效电影!
这部片子拍摄周期定在了8个月,如果从1月份开拍,8月份能拍完就已经不错了。
投资太大了,池影想尽早投拍,然后尽早上映,尽快转化成收入。
但是大投入就有大风险,雷大佬跟池影说道:“小池,一定要稳住!我看了你的项目计划书,说实话我心中还是比较欣慰的,你不是在那瞎想,而是有详细的剧本和流程支撑。但是说实话,华影也是第一次拍摄这么大投入的电影,我们一定要稳,一定要稳!
宁可慢一点,宁可现在多花点钱,也要把这件事做好,我不想给你太多压力,所以后面我们会引入民营资本,华影掏一半,民营资本掏一半,我们打一个宽裕战,2000万的预算怎么样?”
韩海燕看到项目书前,心里也打鼓。但是看完了以后,觉得还是要搞一搞的,毕竟这部电影搞成了,就是能载入史册的内地第一部 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儿”。
第32章 资本不蒸馒头争口气!
说完投资的事,接下来就应该考虑人员的问题了。
池影一直想保持自己团队的人员稳定,无论是专业摄制团队还是主要演员人选。其实这也是行业内绝大多数导演的常规做法,像很多知名导演都有自己的御用编剧、御用摄影师,还有御用男主角或者女主角。
毕竟一部电影的成功牵涉太多因素了,尽量减少不稳定因素和风险也是稳妥做法。“用熟不用生”是普遍规律,因为没有人想贸然去跟陌生人融合,或用自己的项目来试错。
池影一直想用的摄影师就是陆伟。
从前段时间开始,陆伟和孙妍妍就已经在跑他人事档案的事儿了。
京影厂那边没什么问题,像陆伟这种已经有大热作品的青年导演,又是科班出身,他们那边还是很欢迎的。
就算暂时不为京影厂效力,那让人家光挂靠一下,每年收点管理费,也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事。这年头风水轮流转,不定什么时候大家又走到一起去了呢。
而川影厂那边比较难讲话一些,虽然他们也知道,陆伟的态度是不想回来的。但是全套东西都在人家手上,人家那边完全可以卡着不放,慢慢跟你耗。
所以跑了几次以后,大家伙儿一合计,想了个主意,看看能不能找个德高望重的大领导帮忙打个招呼,疏通一下。
池影这边跟雷大佬把剧本的事情谈妥了以后,就稍微提了一下摄影师的事儿。
当下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的,如果能有更高一级的领导出面,也是给川影厂的领导一个台阶下。
雷东明听了池影的求情后,满口答应。国内八大电影制片厂都是系统内的单位,他不仅认识,很多领导层都曾经是他的老部下或是老同事,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大佬当即就拨通了川影厂的一把手电话,也软语说了实际情况:“人家小年轻有想法,在京城这边又有项目。我们作为前辈和领导,肯定要多加支持,更何况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电影产业……”
那边的书记见状,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这事儿。于是的陆伟的组织关系、人事档案等一套东西,全部都转到京影厂这边来了。
演员这边,两男两女主演,池影能确定的就是谈逸和宋琳。
按照她的想法,谈逸可以挑战一下复杂多面一点的角色,所以剃头演法海这种冷面金刚的形象;而宋琳想走的是大青衣路线,所以应该去演白蛇,她的长相也不适合演那种小家碧玉。
既然雷大佬提出要引进民营资本,肯定也不能把主要演员全占了。
现在各家民营资本底下演员都挺多的,又是这种大片,当然要给人家留出份额。
其实客观来说,之前大佬的说法并不准确。国内并不是没拍摄超过2000万元投资的大片儿。
准确来说,是国内没有投资过2000万元以上的商业大片,之前甚至有投资超过亿元的片子出现,而且还就是在不久前,但是亏得一塌糊涂。
真要说起来了,人家可以说,我们这是完成国有单位的社会责任,赔点就赔点,对吧?不能以金钱衡量一切……
但是如果是拍商业片,那么投入产出就非常重要了!
按照池影的估算,2000万元的投资的电影,票房至少要达到4000万元才能勉强回本。
要进一步盈利的话,那票房得更高。这就要大规模的上映率和上座率来托底了,拷贝肯定要比《婚礼婚礼》成倍增加,后面档期也要踩得准。
如果是八月份拍完,再加上一些后期制作的话,最好十月就能上。十月、十一月两个月,保证第一轮、第二轮放映结束,做到初步盈利;后面再做像周边地域扩散,以及海外卖片儿这种进一步盈利事项。
池影剧本写好以后,就去了华国版权保护中心登记备案。她实在是搞怕了
,总觉得自己的心血要好好保护。原本只是做好文档保密,对更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并没有抱什么期待。
后来一打听,居然今年9月份的时候,华国的版权保护中心成立了,对各种音像制品和文学作品都有保护产权登记备案,所以她当即就去了,以防万一。
因为这部片子投资预算太大,牵扯的利益面也广,很多事情真不好说,做万全准备总是没错的。
这一折腾,十二月份就过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