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 第10节
  这一系列动态的镜头情节,却给人带来一种岁月静好的安宁感。
  不过,这种安宁很快就被打破了……
  童大妈一进自家院子,发现闺女童小乐还没起床,顿时就急了:“小乐,你这还不起来——要迟到了!你赶不上车,等下你们领导扣你奖金……”
  接着院子里就是伴随着童小乐嚎叫的鸡飞狗跳。
  已经走到自己院门前的童大爷干脆都没进门,站在外面等院里面平静下来。
  不大一会儿,收拾利落的童小乐嘴里叼着一个焦圈,手上拽着一个包往背后一甩,一阵风似的冲出来;门口的童大爷还很有眼力劲的往旁边闪了闪,免得挡了闺女的路。
  “你又不吃早饭……”童大妈从院里追出来叫道,“让你晚上早点睡,早上早点起,就是不听!”
  “来不及了,我要赶不上那趟车了!”童小乐头都没回,一溜烟儿窜出了胡同口。
  这场戏就是整部电影的开头情节,就是一个普通老京城胡同人家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女主角“童小乐”和男主角“郑文”相遇了。
  整场戏都是通过固定机位的长镜头来完成的。
  尤其是童小乐出场,摄影机镜头一直对着童家的小院门口,女主角只闻其声,未见其人——通过静止的画面来展现现代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
  池影在设计这场戏的时候,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与对比。
  一开始是胡同里老年人的“动”,他们早起忙忙碌碌,却有条不紊,从“动”中表现“静”;
  后来通过“静止”的小院门口,来反映年轻人的“动”,那种混乱,嘈杂,都是通过“静”来反衬的。
  宋琳演的女一号“童小乐”,本地土著,典型的胡同大妞,毕业没几年,在一家杂志社上班;她是家中独女,生活优越,“姑奶奶”一个,被父母疼爱,伺候得老好了。
  池影让陆伟通过暖色调的镜头来反映一种温馨感和烟火气,她希望能拍一部接地气的爱情片。
  观众走进影院时,能以一种放松愉悦的心情过完九十分钟。
  今天是开拍的第二天。
  昨天《婚礼婚礼》剧组已经举行过开拍仪式了。
  这个日子是池影随便翻了一下黄历,挑了个最近的吉日吉时定的。
  全天最重要的活动事项就是雷大佬和韩主任过来和全组人员见个面,说几句鼓励的话,然后大家合影一下。
  雷大佬日理万机,过来露个面,和主创人员握个手,夸几句“朝气蓬勃,未来可期”就闪人了。
  韩主任呆的时间长一点,池影陪着和大家多说的一点,开了个小会,主要也是让大家“精诚合作”,好好干事业!
  等领导们都离开了,才是进入正题,把摄影机上搭着的红缎子揭了,开机拍了几个景。
  现在还没进入新世纪,港台那边的一些开机仪式没有完全传过来,普通剧组没有什么烧香拜神放鞭炮的过程。
  池影其实经历过一世,对这些东西有所耳闻,但一来他们是国字头单位,不太好搞这个;再一个她前世后来已经远离这个圈子,不知道具体细节,她也搞不来,见没人提起来,索性就没搞了。
  今天才是拍摄的重头戏。
  第一场戏会确定整部电影的基调,而且是实景拍摄,剧组想用自然光,所以早上三点多他们就出来了,排景,布机位……
  本来池影让演员们五点到就可以了,站机位什么的摄影组自己走走就可以了。
  结果大家都睡不着,到点招待所里的人都起来了,几位老师年纪大了也都一道出来,弄得池影怪不好意思的。
  人多力量大,夏天天亮的也早,等有光了就开拍了。
  整场戏很顺利,第一条就过了,池影和陆伟为了安全又保了一条,也很顺畅的拍完了。
  所以等胡同里真正的住户出门的时候,他们基本上都搞完准备撤了,连之前安排
  的几个帮忙维持秩序的龙套师弟师妹都没派上用场。
  孙妍妍押着早饭车过来的时候都惊呆了:“你们这效率真是没的说——都要这个进度我们胶片要省一半。”
  孙妍妍现在是制片主任,控制整部片子预算的,胶片又是现在最重头的开销,她最怕摄制组这边拍起来没完,重来一条又一条,那就是在“吃”胶片了。真要这样大胡刷,那剧组的钱可不禁花!
  “想什么好事呢?”池影现在和她早就熟了,说起话来也没啥顾忌:“我们肯定省着拍,但今天是比较顺,后面怎么样就不知道……”
  一群人把机器和道具什么的收拾收拾好了,进小院开始吃早饭。
  池影她们组人不多,本来打算在京影食堂那边包餐。但是孙妍妍在京影厂这边呆的时间长,知道国企食堂的德性——又贵又不好吃,还不给送餐。
  他们拍摄起来的时间头并不准,有时候还得看点才能送餐,京影厂的师傅们才懒得等你时间呢!
  所以孙妍妍就到周围经营比较好的中型饭店转了转,尤其是那种连带着做快餐的。找了几家自己又试吃了几顿,终于定下来一家性价比最高的,设好每餐标准,人家还送餐呢!
  说起来这里私人饭店真会做生意,不仅送餐,现在天热,人家每天还免费分上下午送两桶绿豆汤!
  剧组上上下下都很满意!
  陆伟嘴里啃着包子,眼睛还盯着监控器,第一天正式拍摄,他心里远没有外面表现得那么镇定。
  池影也和他一起在看,旁边还围着几个摄影师弟师妹。
  “不错,今天拍完了明天就能送到洗印厂那边看看样片。我明天白天先跟着拍摄,下午就和你们一起过去看着洗样片。后面就你们几个轮流送片子过去哈!”陆伟叮嘱几个师弟师妹。
  “师兄放心,我们每次两个人一起过去,保证完成任务!”几个师弟师妹连忙拍胸脯答应。
  他们都快高兴死了,这次这是走了狗屎运。本来学校都放假了,走得快的同学都回家了,结果他们几个慢了一拍,就碰上陆伟师兄来喊人帮忙——这可是真拍电影!能摸到真家伙,还能全程跟着走电影拍摄全套流程呢!
  他们当天就跟着师兄搬到招待所那边,彼此默契地没再对外宣扬……
  后面是小院里的戏,拍的是男主角“郑文”第一次跟女朋友上门。
  电影的拍摄都不是按照正常的故事线来,而要根据具体场景布局来,有可能第一天男女主演第一次见面就要拍亲热戏了……
  这对演员要求就很高,要求迅速入戏。
  电影里“郑文”上门是在和“童小乐”感情稳定以后,两人准备结婚了才有这一出的。
  所以戏里童小乐和郑文两人已经很亲密了。
  好在宋琳和谈逸非常熟了,就是缺乏那种情侣间的“黏糊”感。
  现在两个人坐在一起培养那种感觉,等着开拍。
  谈逸第一次上镜头,有一点点别扭感,尤其是镜头后面还坐着池影。不过他一看站在外圈“虎视眈眈”的赵老师,一下子就醒过神来。
  “各单位就位……”一位摄影师弟拿着喇叭开始喊人了……
  ……
  “action!”
  ——
  今天一天的拍摄都很顺利,下午四点多就完成了全天的拍摄任务。
  陆伟见时间还早,就让池影带人把机器拉回去,自己则带着人直奔洗印厂。
  池影忙了一通,回到招待所房间的时候,宋琳都已经收拾好,在那抱着剧本准备明天的拍摄了。
  她见池影回来了,赶紧把收好的盒饭拿出来:“我们都吃过了,这是给你留的。晚上菜不错,还是两荤两素,汤是西红柿蛋汤……咱们组比我以前呆的组伙食好多了,还没有区别对待的!”
  “咱们组人少,也没有那种老油条,没人指着从这里卡油水呢。”
  宋琳点点头:“也是,咱们都想着把电影拍好……”
  “嘻嘻嘻,刚才我看到赵老师把谈逸叫过去了,估计是去训他了。他今天表现没我好……”
  池影一边吃饭一边听宋琳在那八卦:“谈逸第一次拍摄,镜头感还是比你差了一点。不过你也别太得意,我看他下午就好多了……”
  宋琳叹了口气:“哎,我知道,他是老天爷赏饭吃的那波人,运气也好……男演员比我们女演员演艺事业长,我就盼着别下部戏和他演母子就行了。”
  池影正吞着一口红烧肉,差点被噎死:“你真想的多!”
  第15章 婚礼杀青
  男一号“郑文”是一个出生在沪市知识分子家庭的男生,从小到大都是学霸,大学时考进了全国最好的大学——京城青大,又学了计算机,毕业后进了海区的电脑村,成了it精英。
  他是个细致精致的男孩,做什么事都有规划有条理,而他人生最大的意外就是遇见了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的京城姑娘——童小乐。
  这部电影的重头戏并不是男女主角两人的相爱过程,而是当两人的爱情水到渠成后,面临婚姻的时候,所遇到的一系列现实和冲击。
  整部电影高潮的开始,就是男主角郑文第一次去童小乐家。
  其实在戏里的设定,从童小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开始,童大妈就忙着张罗她找对象的事了,在一连拒绝了好多本地小伙子之后,老两口都有点着急上火。
  所以当童小乐把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的南方男孩郑文带回家时,童大爷和童大妈都挺开心,但更多的是忐忑。
  只不过聊着聊着,到了快吃饭的点儿,就变成了郑文扎着围裙,陪童大妈在厨房里炒菜;而童小乐则陪着自家亲爹,在饭桌上就着油炸花生米喝小酒儿。
  这种场景是一种典型轻喜剧场景。
  童大妈对这个未来的女婿非常满意,她是一个典型的老京城大妈,一辈子伺候丈夫伺候闺女,但是并不意味着她愿意让自家娇养的姑娘再去伺候别的男人。
  当会过日子的郑文跟着她进了厨房,自己独立炒了几盘相当不错的菜以后,童大妈看未来女婿就更顺眼了。
  而童大爷看着自己的女儿陪着自己,坐在桌前用小酒盅喝老白干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愁。
  按照老一辈的传统观念,应该是郑文陪着童大爷这位未来的老丈杆子喝酒聊天儿,自己家姑娘为了表示贤惠,要在厨房里帮忙做饭。
  但是郑文一上来就说了,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爱闲逛聊大天——两个男人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这场戏的最后是四个人坐在一张桌上,童大妈和郑文热烈地聊着,童大爷和童小乐惬意地喝着……
  此时戏剧冲突已经逐渐开始显露,但却是以一种温情搞笑的方式展现。
  但另一场高潮戏,则是两家正式开始准备婚礼的时候。
  郑文的父母从上海赶过来,和童小乐第一次见面。
  两位南方父母对童小乐这位北方姑娘并不是很满意……
  电影中通过很多小细节和演员的细微表情都表现了这一点。
  但郑文的态度很坚定。
  于是,双方父母见面,开始商量结婚相关事宜。
  这场戏中,南北两个家庭的地域文化冲突加剧。
  从内心深处,郑文的父母还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回沪市,但是客观条件决定了京城这边的发展也更好一点,所以郑爸爸和郑妈妈希望两个年轻人能回沪市举办婚礼。
  而童小乐的父母则生怕自己姑娘远嫁,他们希望能在京城办婚礼,理由是郑文的同事同学朋友都在这边……
  从双方见面到筹备婚礼,再到在哪里办酒席,婚房、彩礼嫁妆,种种很现实的问题都向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扑面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