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第121节
  如此日日忧心,赵弘间也难免身心俱疲。
  其实除了西北这边,更让他担心的是京城,裴杼都已经占领雍州,攻占京城是早晚的事儿。可偏偏陛下晕倒了,朝廷那边始终没有音信,不知是要死战到底,还是要迁都暂避锋芒。
  张戚不是不想早做决定,而是眼下杂事太多,他为了安抚人心已然耗尽心力,哪有余力去管赵弘间?
  最多半个月,幽州军就要兵临城下,留给张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裴杼这边比张戚要好上太多,景国初立不久,没有梁国那么多的内忧外患,军民如今还算一体同心,都卯足了劲想要攻占长安一统南北。有这个目标在前面吊着,其他矛盾摩擦都显得无足轻重了。
  京畿也的确比其他州要难打,裴杼等人接连打了一个月,依旧没有耗尽城中守卫与粮草。
  不过听闻齐霆重病,几个皇子为了争位大打出手,朝廷已经乱成一锅粥,裴杼便知,这攻入皇宫是早晚的事,梁国皇室已经烂泥扶不上墙了。
  与此同时,燕王跟徐尧叟等也在想方设法帮衬裴杼。
  燕王在宗亲中还是有些地位的,尽管当初他投靠裴杼惹了非议,但后来裴杼手握传国玉玺,不少宗亲又觉得他慧眼识人。
  其实燕王看人的眼光一向不错,从前瞧中了齐霆,如今又早早去了景国的股,回回都没有赌错。且燕王不仅自己跑了,还回头想拉他们一把。
  宗亲们难免心生动摇。
  但其实很少有人能像燕王这样有魄力,他们本就是宗亲,皇家谁上位他们都是皇室宗亲,地位都在这儿摆着。可若是投靠了景国,可就未必有这份待遇了。况且观那位景国皇帝的处事风格,来日天下安稳后,权贵的利益必定会受到侵蚀,就连他们各家攒下来的田地,只怕也要分不少出去。
  因为不少人虽然心动,可依旧没有下定决心,只有寥寥几人给了明确的答复。
  徐尧叟的同僚们也是如此,他们也知道这场战事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京畿一带兵力不够,西北自顾不暇,其他地方迟迟没有表态。但眼下不表态便已经是明晃晃的态度,身为梁国子民,在江山危难之际却保持中立,本身屁股就歪了。
  梁国落败已经是早晚的事,官员们也想早早改换门庭,可惜他们毕竟还是梁国的官员,三位丞相还在苦撑,他们怎好公然倒戈?那不是找死吗?
  许多人有这个贼心,愣是没这个贼胆,默默打算着来日城破时早些投降,如此也算是他们对新君的一种投诚了。
  裴杼收到燕王与师兄的来信,这情况与他预料的也没什么差别了,但仅仅是官员想投降还不够。
  攻城先攻心,休战时,裴杼便让士兵们在城门楼下唱着他们自己编的民谣,嘲讽齐霆诛杀功臣,奴役百姓,还要放外族人进中原杀伤抢掠。
  担心曲子不够有冲击力,裴杼还让人搬来乐器同奏。他自己还弄了一个可以放大声音的设备,虽然不比后世的音响声音大,但在这个时代,效果已经别具一格了。
  莫说梁国那些人没见过,就连裴杼身边的人也没见过这样的架势。
  贺辽还曾质疑过,但裴杼胜很是券在握地道:“一定有效果的。”
  贺辽没吭声,但他总觉得效果有限,还不如他们多轰几块巨石头。可他们陛下对京城格外看中,不忍心大肆毁坏,担心日后重建费力又费钱,手段也温柔了不少。
  裴杼这一唱一奏就是大半天,有时候傍晚开始,直到夜间还能听到那满是控诉的曲调,简直无孔不入,守城的梁国军也因此每晚都睡不好。
  今夜果不其然又闹了大半夜,他们这些守军本来白天精神就紧张,到了夜里还不得好眠,对幽州军实在烦得要死:“天天唱,夜夜唱,一日都不得消停,没见过这样的现眼包!”
  他身边另一人捂住耳朵,无奈道:“至少人家没有夜袭。”
  “这还不如夜袭呢,好歹能给咱们一个痛快,不像现在这样钝刀子磨肉,咱们折腾得不轻,百姓也跟着怨声载道。”
  起初没有人将裴杼的这些歌谣当一回事,但后来城中的乞儿学会之后四处传播,很快城中百姓也都知道了。这种极尽讽刺的曲子,谁听了心里都难免都有点想法。再这么唱下去,他们真担心百姓也会跟着幽州一块造反。
  迷迷糊糊晕了一会儿,后方忽然又来一行人,几个兵卒瞬间清醒,打起精神站好。
  结果那些人群也不是查岗的,而是火急火燎地将兵部尚书给叫回去了,说是皇帝陛下醒了。
  这可是大事,军中骤然听见这消息,都有些期待,盼着齐霆醒来之后能给他们拿个主意。或是力战到底,或是开城投降,好歹给他们一个疼快吧。
  今夜宫中灯火通明,宗亲高官皆受召入宫,接受盘问。
  宫中内侍们屏气凝神,连头都不敢抬一下,仿佛唯有如此,才能当做眼前的交锋不存在。
  齐霆已经得知西北之事,此刻见到张戚,恨不得将他生吞了。越是虚弱之际,齐霆越不能容忍有人胆敢冒犯他。
  张戚却不惧对方,简单地交代如今情况后,便请示齐霆:“陛下,长安城已守不了多久,是否要迁都?”
  齐霆神色瞬间凌厉起来,眼中俱是化不开的偏执:“迁都?你还不如说开城投降。”
  他怎么能容忍祖宗基业被裴杼跟王绰这些人霸占?
  张戚自然也是不甘心投降的,若是裴杼当了皇帝,他这个前朝丞相定会变成阶下囚。张戚不在乎齐霆的嘲讽,见他听不进去自己的话,便让几个皇子宗亲来劝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先迁都是最好的退路。但齐霆已经疯了,或者说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时日不多,想要拉所有人下水。
  殿中都是齐霆气短的咆哮声。
  他还是坚持要血战,要让城中所有的百姓都去参军,还要将西北军调回来,甚至到此时都不放弃找突厥人借兵。
  真是疯了。
  张戚退后了一步,观察到周围官员的神色已经有了变化。若是能体面的活,谁愿意寻死呢?
  齐霆还不知道自己得罪了多少人吧?
  翌日一早,就在裴杼准备再次攻城时,忽然有兵卒上报,说梁国的皇帝貌似在城口上。
  这还得了?裴杼江舟沈璎等人倾巢出动,立刻将十几架神臂弓给搬了出来。
  对面城口上的确隐约能看到一个穿龙袍的人,因离得远,许多人看不分明,但直觉告诉裴杼,那就是齐霆。
  张茂行还想说是不是有诈,要不要问清楚,结果裴杼二话不说,立马下令射箭。
  江舟跟沈璎亲自前去拉弓。
  万箭齐射,直冲对面城门而去。
  神臂弓改造之后,射程与威力都大幅提升。齐霆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从来不敢出现在幽州军面前,谁知道他今日为何突然抽风,这可都是他自找的。
  裴杼想得十分简单,不管有诈没诈,先射了再说,齐霆若是死了,他们怎么都不亏。
  都说反派死于话多,尽管他不是反派,可裴杼还是决定速战速决,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张茂行跟谢邈目瞪口呆,他们家陛下果然迅速。
  “应该射中了,可那真的是齐霆吗?”迟迟未见对面反扑,江舟匪夷所思地问道。
  他此刻也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有诈了,梁国朝臣会放任他们皇帝就这样被弄死?堂堂一国之君,周围也没有多少侍卫前去护驾,怎么感觉如此儿戏呢?
  沈璎定定地瞧着对方,但也只看到了一个被射成了筛子的人,一切发生得太快,那人仿佛还没有死透,但也绝对活不了。
  很快,这位酷似齐霆的人便被拖了下去,对面依旧没有反攻。
  众人面面相觑,都想不通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155章 弑君(二更)
  齐霆被抬回去时, 尚且还有一口气在。
  他身中数箭,又失血过多,就算是大罗神仙在世也是救不回来。但即便如此, 齐霆还是不愿意闭眼。
  下了城楼,几个皇子都扑过来哭嚎, 嘴里骂着裴杼跟王绰等人,仿佛对那些叛党深恶痛绝,恨不得现在就要开城门决一死战、为父报仇一样。可齐霆分明记得, 在朝臣们将他送上去时,这几个皇子不仅没有制止, 还十分支持。
  早在齐霆说要跟幽州军同归于尽的时候, 他便已经人心尽失。没有一个人朝臣,甚至都没有一个皇子站在他这边,毕竟谁也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去赌。
  齐霆那会儿虽然还活着,但是已经离死不远了。这些人还将他利用到极致, 企图用他的死,给裴杼跟景国泼最后一盆脏水。
  能让裴杼深陷舆论, 齐霆当然是愿意的,可这代价是他自己的性命, 齐霆如何能甘心?
  眼下,他慢慢抬着头凝视所有人, 眉眼因为痛苦而扭曲着,好似从地狱里爬上来的恶鬼。他要记住这一张张伪善的脸,即便将来去了地狱, 也绝不会放过他们。
  裴杼是乱臣贼子,这些人也不遑多让!真真是可笑至极,他所信任的宗亲、朝臣, 还有皇子,最后竟然成为害死自己的刽子手!
  几个胆小的皇子甚至都不敢抬头,被父皇的脸色给吓哭了。
  张戚无奈上前,握住齐霆的手,神色却诚挚:“陛下安心地去吧,微臣与诸位皇子自会替您讨回公道。”
  齐霆“哇”得一声,吐出了一口血,直接喷在张戚脸上。
  他不甘心,他才是梁国的皇帝,是天下之主,就算要死也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今日之后,谁还会为他报仇,谁会知晓张戚等人的狼子野心?最该死的难道不是张戚这群人吗?早知今日,他该在灭了沈将时之后就立马斩了张戚跟裴杼,如此才能永绝后患!
  可惜,他没有先见之明,如今也来不及了……
  张戚浑然不在意地擦了擦脸,继续温和地注视着齐霆,轻声道:“陛下,安息吧。”
  怕齐霆不肯死,张戚甚至还贴着他的耳边道,“大家都盼着您龙驭宾天。”
  齐霆骤然睁大双眸,张了张嘴,似乎要说什么,但却只是吐了几口血,随即身子一僵,渐渐没了动作。可那双眼睛却还死死地挣着,不甘心地望着面前这些人。
  张戚与大皇子等人费了好大的劲,才勉强让齐霆合眼。
  大皇子也是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参与到弑父杀君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好在此事不是他一个人所为,大家也都参与其中。况且当初父皇夺取皇位时,不也对亲人下手了吗?父皇能做得,自己为何不能?大皇子如此安慰自己。
  齐霆被内侍抬下去后,甚至没有一个人在意他的丧礼。都已经到了这等生死存亡之际,谁还有心思给他治丧?直接一口棺材封上,抬进齐霆从前没有修缮好的陵墓中吧。至于今后是否会被裴杼等人挖出来,那就管不了这么多了。
  当务之急是要确定迁都的事,还有皇位继承人选,当然,脏水也还是要泼的。
  齐霆的身后事,是他殿内的总管太监办的,堂堂九五至尊,丧礼竟如此凄凉,一群朝臣皇子们只走了个过场便离开了,之后也没再过来看过一眼。
  张丞相也就罢了,可刑部尚书、兵部尚书这些人都是陛下从前一手提拔上来的。他们也如此漠然,可真叫人心寒。
  但大太监也不能说上半点不是,毕竟他能保住性命,是因为他也递上了刀子。说起来他也愧对陛下,但若是他不表态,那些无辜惨死的内侍便是他的下场。说来说去,他们这群人都是狼心狗肺,没什么分别。
  大太监又烧了一叠纸,唏嘘地叮嘱着:“陛下黄泉路上别太怨恨,奴才也盼着您下辈子投胎做个得人心的好皇帝……”
  幽州军中很快也知道,今日一早他们杀的那人竟然真的是齐霆。
  王绰几个已经在椅子上坐了半天都没缓过来,手边的茶水早已经凉透,却愣是没有一个人碰一下。
  他们是要杀了齐霆不假,这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执念。若不是齐霆,他们也不至于家破人亡,被迫跟至亲阴阳相隔,但是谁也没想到,齐霆竟然这么轻易就没了。他们本以为,这是一件再困难不过的事,至少也得是他们攻占长安城之后,可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说高兴吧,大仇得报肯定是高兴的,但高兴之余还是不免觉得荒谬,甚至心里还有些怀疑。尽管齐霆现在不得人心了,但在朝中怎么都该有几个心腹吧?连心腹也不管他了?
  “好歹是一国之君,就这么没了?该不会人还被梁国藏着吧?”华观复替他们说了一句,他也觉得死的那个人也许不是齐霆。
  尽管裴杼也觉得古怪,但华观复的猜测更古怪得没边:“应该不至于,也没有这个必要。”
  但众人还是不明白缘由,直到长安城再次传来消息,这次是谴责他们的。
  梁国表示,他们那位已经驾崩的大行皇帝本来是要去跟裴杼议和的,议和的国书都已经准备妥当,只要裴杼退兵,放过城中百姓,不再掀起战事,一切都可以和谈。
  齐霆在国书上态度甚至可以称得上卑微了。但这封国书还没能送出去,齐霆人就被裴杼给灭了口。
  如今梁国朝廷义愤填膺,想要裴杼给天下人一个说法。齐霆不仅是梁国栋皇帝,还是裴杼从前的君上,裴杼能发际,其中离不开齐霆的支持。齐霆即便灭了裴家,但他对裴杼却一点没有亏待。可裴杼这厮竟然敢弑君,足可见其行为卑劣。
  此事一经传开便闹得满城风雨,其中也少不了张戚的推波助澜。他早就算计着用齐霆的死给自己谋利,即便整不垮裴杼,至少也能让他们这些老臣占据言论上风,在天下人眼皮子底下将弑君这个罪名死死扣在裴杼身上。
  张戚甚至不怕有人会揭发他,谁让齐霆犯了众怒呢?谋害齐霆这件事是所有人一致作出的决定,谁不爱惜自己的名誉,谁会想不开来揭发自己?所以不管是今后还是将来,裴杼这份罪名都背定了。
  裴杼几个也是从长安城中流传出来的消息中窥见了些端倪,只怕齐霆纯粹是被推出来对付他们的,可给他们安个罪名,貌似也也不至于赔进去一个皇帝吧?有必要吗?
  只怕这其中还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或是齐霆已经行将就木了,或是齐霆早已经人心尽失。真真假假,也就只有等他们打进皇宫才能知晓。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齐霆都是被放弃的那一个。机关算尽却落得如今这般惨状,也算是齐霆的报应,沈将军跟王家、江家人在天之灵,应当可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