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第40节
  王绰将瓶子放在赵炳文手里,替他握紧了:“三日之内若不能成事,刘太守的丑事将人尽皆知,你往后的安生日子,可全攥在自己手里。”
  赵炳文为了暂时脱身,只能假意应承。
  “笼络”了一番赵炳文后,王绰便带着江舟又不声不响地离开了。
  出来后江舟还怪别扭,他既不愿意跟王绰废话,又实在好奇那瓶药究竟从何处寻来。倘若王绰还有这东西的话,来日下到他身上他岂不是栽了吗?
  可江舟还没说服自己主动跟王绰问话呢,王绰便已经抬脚离开,很快便将江舟甩到背后。
  为了拿这瓶药,王绰想了好些理由,可真正见到魏平后,王绰只说了一句“我准备扶持裴大人上位”。魏平听罢默默良久,随即起身,从家中柜子里翻出了一瓶药,递给了王绰。
  一切顺利得不可思议,但是仔细想来,也确实是魏平能做得出来的事。
  他们这群人,哪个不想扶持裴杼上位?真正不想的,恐怕也只有一无所知的裴大人了。
  至于赵炳文会不会将他们供出来,王绰并不担心,供出来后他也自身难保,赵炳文不敢犯险,就像当初的郑兴成一样。
  这一晚,几位搞事的人都没时间睡个整觉,被迫参与其中的华观复也骂骂咧咧地辗转反侧,而原本可以一夜酣眠的赵炳文,到了下半夜则彻底失眠了。
  第二日起床后,赵炳文看向床头的小瓶子,绝望地发现昨晚的一切并不是在做梦。他烦躁地揪扯着头发,宛若困兽一样。
  赵炳文自然不想事情暴露,被刘太守清算;但若是给刘太守用药,他又不大敢动手,况且他跟着刘太守这么多年,感情自是不必说,他怎么能做出这种狼心狗肺之事呢?
  看不到出路,赵炳文仍旧将这瓶药给塞到袖子里了。出来吃饭时,不出意外地又看到了裴杼。赵炳文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若不是这个人,自己根本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这人真是个祸害,他若是没来永宁县该有多好?
  裴杼被瞪了一眼还觉得莫名其妙呢,拉过魏平不满地道:“这赵炳文起床气还真不小。我又没得罪他,他竟然瞪我。早知道就不该放他回去的,该将他留在县衙,好好吓唬吓唬他。”
  魏平想到昨晚给出去的东西,道:“还是让他留在刘岱身边吧,留在州衙更有用。”
  裴杼嘀咕:“这人就会唧唧歪歪,能有什么大用处啊?”
  收拾好的刘岱正欲回程,却听到几个永宁县差役提到了新建的窑场,更说到了一尊紫色的宝瓶,道其工艺精湛、世所罕见,如今就放在他们大人的书房中,来日若是拿出去买,定能价值千金。
  “卖不卖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这东西稀罕,若是做礼送给朝廷那些大员,好歹能给县令大人记一功啊。”
  “还送给朝廷大员呢,你怎么不说直接呈给陛下,让陛下给咱们县令记一功?”
  “陛下日理万机,只怕记不住咱们县令,送了也白送。”
  几个人说说笑笑,并排而去,似乎压根没意识到自己方才对着谁的屋子大言不惭地议论这些。
  刘岱当即决定,暂缓回程。
  早膳过后,裴杼本以为能顺利送走刘太守,不想这人竟没完没了,改口又让裴杼带他去窑场。场面话说得依旧好听,什么三县合作建设窑场,州衙虽然没有帮忙但却一直关注着,如今窑场即将落地,怎么都得去看一眼,瞧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刘岱都开了尊口,裴杼也拒绝不得。他命人备好车架,即刻出发,又让人率先骑马赶去通知两位县令,让他们早做准备。
  马车离开县衙,魏平则站在边上看了许久。
  半晌,王绰也过来了。
  魏平迟疑道:“那刘岱真的会入局吗?”
  “会,人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刘岱并没有表面上看着那么端方持重、胸怀宽广,相反,此人极为重权、重利。这一点,从当初赵炳文的证词中便能够证实。
  王绰又问魏平在东胡可有熟人,魏平摇了摇头:“若是郑兴成没走,师爷大可以问一问他,郑兴成在东胡那边倒是颇有人脉。”
  可惜郑兴成刚刚才跟着裴大人出发了。
  槐县与和县当初为了争窑场选址可谓大打出手,最后窑场定在两县交界的郊外,虽然偏僻了点,但考虑到窑场建起来多少会对水源有影响,选在郊外是应当的。
  等裴杼抵达时,二位县令已经等候多时了。
  时辰尚早,不过窑场早已开工,三县的工人正在忙前忙后。亏了他们这些日子干活卖力,窑场已经初具雏形了。
  刘岱在路上听裴杼吹嘘了两句,说着此处建成之后将会是北方最大的窑场,他当时并未相信,眼下实地一看,裴杼貌似真的没有说谎。
  文、吴二人也配合默契地给窑场说尽好话,尽管不指望能得到州衙的支持,可日后若能打通幽州的市场,不也能多挣一笔吗?
  他们为了日后的利益一派和气,可刘岱眼里看到的却是这三县已经为着这个窑厂紧密结合起来,甚至有以裴杼为尊的架势。
  裴杼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人脉扩充至此,刘岱每每想到这一点,都如鲠在喉。
  那打断了二人的话,问道:“你们口中所说的瓷器可有现成的,拿与我瞧一瞧。”
  文县令不疑有他,赶紧让人呈上。
  这只瓶子可是他爱不释手的宝贝,不过若是能得太守大人喜欢,再带回去叫州衙的人也跟着鉴赏,那也算是值了。
  瓷器入手,刘岱便惊艳不已,也不知此瓶是用什么技法烧制而成,釉层坚硬,乌亮泛紫,色泽如梦如幻,当真如茄皮一般。工艺倒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这颜色罕见,或者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东西若是送去京城,必会被人追捧,奉若珍宝。
  甚至还会入陛下的眼。
  文县令期待地问了一句:“大人觉得此物如何?”
  刘岱不住地摩挲着宝瓶,眼中闪过一丝势在必得的精光:“极好。”
  裴杼诧异地看向刘岱,他怎么觉得刘岱不只是在说这个瓶子呢?
  刘岱已略过裴杼,看向文县令跟吴县令:“我还从未见过这样好的瓷器,连州衙都没有的东西你们却弄出来了,你们这窑场还真是不同凡响。你们二人也是个有福气的,都快将州衙一群人给比下去了。”
  文县令嘴角的笑意忽然淡了下来。
  刘大人的话听在耳中怎么就那么不对劲,难道是他想多了?
  吴县令也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妥,再后来二人说话明显谨慎了许多,不过违和感仍然尚在,尤其是看到刘太守围着窑厂走了一圈,越看越满意时,更觉慌乱。
  等将这位太守大人送走之后,已近中午。
  裴杼想直接走人,却被文县令给拦了下来:“你说太守大人今日弄这一出,究竟意欲何为?”
  郑兴成在后面噗嗤笑了一声:“人家都表现的这么明显,何必再来问呢?刘太守摆明是看中了窑场,想让你们拱手相让。”
  这种连吃带拿的事情,郑兴成从前做的多了。说句粗的,刘岱一撅屁股,他就知道对方要放什么屁。都不是这么好人,在他们跟前装什么相呢?
  吴县令神色紧张,下意识道:“不可能!”
  郑兴成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是与不是,你们自己心里有数就成。”
  郑兴成转头就将裴杼给拉走了,这个点还没吃饭,他都快要饿死了。至于刘太守,他如果想分利就跟另外两个县分好了,反正永宁县这一份,谁也动不了。
  被留下的两个县令对视了一眼,心中不安尤甚。如今只盼着郑兴成又在胡言乱语,否则……
  “我可不想为他人作嫁衣裳。”文县令呢喃。
  回州衙的车队中,赵炳文与刘岱同坐一辆车。他这样的身份很少能同太守大人共乘,突然被叫上来,赵炳文心中十分感动。
  他刚刚还在纠结要不要对太守大人下药,结果太守大人竟然如此器重他,真叫人惭愧。
  刘岱也是端详了一会儿,问过赵炳文家中情况,频频施恩,等赵炳文对他感恩戴德时,忽然话锋一转:“你可愿再替我走一遭永宁县?”
  赵炳文一懵,“大人有什么东西落在县衙了吗?”
  刘岱摇头:“是让你常驻在永宁县,为我监视裴杼。”
  赵炳文闭口不语,一颗心猛地下沉。
  太守大人难道不知永宁县那群人已容不下他了?当初若不是州衙的人来救,他甚至都出不去大牢。已经有了这样的仇,太守竟然还想要他去送死?
  刘岱握着赵炳文的手:“裴杼所图不小,又极善于蛊惑人心,若是派旁人去只怕是有来无回了,反倒失了个人手。可你不同,你心性坚定,又是我的心腹,更对永宁县的一切事宜了如指掌。除了你,再没有合适的人选。你放心,只要你替我跑这一趟,你的家人我自会叫人照顾。”
  赵炳文紧张的嗓子仿佛哑了一样,太守大人想说什么?
  “你家中幼子不过三岁,长子如今才九岁,母亲年事已高,正需颐养天年,总要为了他们的将来考量,你说是不是?”刘岱依旧是笑着说出这番话的,“人不能只顾着自己,还有家人呐。”
  赵炳文听着这满是威胁的话,低下头,神色莫名。
  为什么非要逼他呢?
  他原本是不想这么做的。
  第50章 人脉
  翌日午后, 幽州来的马车再次停在永宁县县衙外。
  守门的小吏伸头一看,很是复杂地迎上前,满心纳闷这两位怎么又来了, 真是没完没了。尽管心中腹诽,但表面还得笑脸相迎:“诸位大人可是来找县令大人的?可是不巧了, 县令大人这会儿不在,您先进内喝口茶,小的这就叫人去找大人回来。”
  黄参军点了点头, 自顾自地迈进县衙门槛。回头见赵炳文还没有动作,不由得催促道:“愣着做什么, 此处你不是最熟悉的吗?”
  赵炳文沉默半晌, 终究还是一言不发地跟上去了。
  黄参军知道他不愿意来,路上也劝了他许久,可这家伙是个脑子转不过来弯的,来都来了, 还要摆脸色,叫永宁县的人瞧见了会怎么想?
  等下人上了茶水, 黄参军便叫他们都退下来,这也是他最后劝赵炳文了, 若还是想不通,那只能说明这家伙不堪大用:“你跟着刘太守的日子最久, 也最得太守器重,这回为了补偿你,太守大人将你家长子都接到府上, 陪他家小公子读书,你还有什么好不满的?亏得你这模样也只有我瞧见过,若是当初在太守大人面前露出来, 只怕要惹得太守大人动怒了。”
  赵炳文讽刺一笑,什么陪读?不过是人质罢了,将他儿子扣在自己府上,才能要挟他继续监守裴杼。他是跟着刘岱时间最久,可是跟了这么久也没见刘岱提拔过他,相反还一直让他做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倘若这样算器重,整个幽州衙门里就没有不受重视的人。
  “事已至此,你既然答应了太守大人过来,就得将事情给办好。”黄参军警告道。
  赵炳文也没有郁闷多久,反正他早就知道太守大人是什么人,只是一时间不能接受自己在刘岱眼里是个可有可无、随时都能利用的角色罢了,他随即表态道:“我知道,烦请您带句话给太守大人,该怎么做,我心中有数,绝对会替他看好永宁县,请他不必担心。”
  “你能有这番觉悟,也算太守大人没有看错你。”黄参军见他终于想通,总算是满意了点儿。
  裴杼这会儿正带着衙门的人围观江舟训练。
  三百人被选上来后,便被江舟迅速收编了,昨儿便迫不及待地领着他们操练了一整日。为了尽快练成这支兵,江舟甚至划出一片地方扎了个临时军营,一切比照之前他领兵作战的规矩。
  原先在永宁县被练过的人多少知道江舟的本性,也知道他下手之残忍,心中早有准备,但是赫连等栖族人却是头一回遭受这种重创。仅昨天一天,他们便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今天早上还没睡饱,又被号角声给吹醒,被迫打起精神前去训练。尽管这里并没短了他们吃喝,可这样的强度,谁吃得消啊?
  裴杼过来的时候,便看到不少人已经垂头丧气,甚至有气无力了。他虽然猜到铁牛先生的行事作风,可这些人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惨上几分。裴杼暗示地瞅了瞅江舟,这回是不是下手太狠了啊?
  要不……轻点儿?
  江舟直接无视,转过了身,匪气十足地对着手下的三百人道:“你们从数千人中脱颖而出,乃是永宁县的精锐,既是精锐,就得给我挺起胸膛,有个精锐的样子!整日垂头丧气的,裴大人还如何指望你们为衙门效力?百姓还如何指望你们保家卫国?”
  这也就是裴杼心软,否则江舟下手还得再重些,更不会闲着没事还跟他们解释这么多。
  赫连等一众人被问得羞愧不已,这话不无道理,只是他们有一点想不通:“我等被选上来,不是只当巡逻队吗?”
  “是巡逻队不假,可你们难不成以为,谁都能进巡逻队?你们的敌人是胡人,胡人向来嗜杀成性,残暴不仁,我若是对你们心慈手软,来日你等碰上胡人岂能保住小命?衙门正是有此考量,才会让我对你们严加训练,你们不信可以问裴大人。”
  众人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只好看向裴杼。
  裴杼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他练兵当然是为了抵御胡人,虽没指望能将胡人赶跑,但只要能帮着守城就已经很不错了。
  江舟再三表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手下的兵着想。不练好拳脚棍棒以及马上功夫,将来如何能一击制敌?至于敌后侦察、窃取情报、袭扰破坏、刺杀敌军这些,以后有的是机会慢慢教,他早晚能将这三百人练成奇兵。但这种心思,眼下当然不能全部暴露,否则别说这些人会怀疑,就连裴杼也不敢再用他。
  裴杼为人虽然不错,可就是胆子太小,至今想的都是抵御胡人,而不是一鼓作气直接歼灭东胡。
  不想吞并他国、扩充领土的县令不是好皇帝。在裴杼没有转变观念之前,江舟死守底线,绝不摊牌。
  训练结束后,裴杼赶紧让人将炖好的肉汤给提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