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徐汀兰心里快速地反应着,无奈什么理由都站不住脚,她来这里就一个理由说得通,就是来看李思颖的。
徐汀兰缓缓转过身,摘下口罩,微笑着不失礼貌地打了声招呼:“思颖爸爸。”这时候要是叫其他的称呼,会火上浇油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师天生的气场,李松年尴尬地“嘿嘿”笑了两声,搓了搓手,居然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他是想过什么时候见见徐老师,问她一些事情,但是他还没做好准备啊!
徐汀兰见他久久不说话,也大概明白了,平静地说道:“思颖不知道我过来,我就是站在路边看看。”徐汀兰觉得说一个谁都知道的谎,不如说实话,她不怕被李思颖的父母责问,他们甚至要骂她,她也能接受,如果不是怕帮倒忙,她怎么也不会放着让李思颖一个人来承受这些。
李松年看她一个单薄的姑娘家,大冬天的站外面,也不知道吹了多久的西北风,就为了远远地看下自己的女儿,估摸着站了半天连人影也没看着。
想到这里,李松年的心里突然就软了一下:“徐老师,不瞒你说,你和颖颖的事……我们一开始是不赞成的。”
李松年尽量组织着语言,但总觉得气氛无比尴尬,只得硬着头皮继续道:“但是我们也看得出,颖颖是真的喜欢你。这半年来,我和她妈妈看得她很紧,本来想着好好劝劝,她能够明白过来,但是越劝越不对。她到后面甚至生了病也不告诉我们。”
“她那次急性肠胃炎,还发烧,一个晚上就自己忍着,到第二天我们去敲门才发现的。上次去检查,医生还说她睡眠不好,心思重。我想是劝不好了。”
徐汀兰震惊地听着这些她不知道的事情,心里突然无比自责。上次检查,李思颖还跟她说没事,只要多休息就好,她就这么信以为真,也没有多追问一句。
只听李松年继续说道:“既然她怎么样都要喜欢你,我们也拦不住。不过,我想问一句,徐老师,你也跟她一样,是认真的吗?”
徐汀兰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看着李松年,斟字酌句道:“我是认真的。她是个好姑娘,听话懂事。如果,您能同意的话,我是想照顾她一辈子,尽我所能地,给她我能给的。”
李松年要的就是徐汀兰这句话,可是这句话从一个女人嘴里说出来,还是让他有点别扭。不过别扭归别扭,今天见这一面,到底心里还是放心了点。
“那好,既然你们都是这个意思,那我和她妈妈再多说也没什么意义了。不过,徐老师,你们毕竟不能结婚登记,我是说万一,假如有一天,你们吵架了,你觉得过不下去了,我希望你们不要彼此再纠缠。如果你不想继续了,请你早点说出来,不要耽误了颖颖,我会去接她回来的。”
李松年这话,其实说得有点苛刻,但是徐汀兰完全不计较,她心里,只剩下了感激。在她看来,是一位父亲的肺腑之言,丝毫不过分。
徐汀兰鼻头一酸,动容道:“我答应您。但是也请您放心,我既然想清楚了,就一定会对思颖负责,不会辜负她。如果有一天,她想离开,我一定不纠缠。”
李松年点点头,感觉该说的也都说完了。这时候,陆陆续续地,有人出来准备放爆竹了。李松年才想起来:“哟,光记着说话了,徐老师,我得赶紧去放爆竹。你……要不进屋坐会吧?”
徐汀兰听出了李松年语气中的一丝客气,婉拒道:“太晚了,我就不打扰了。下次有机会,再登门。”
李松年:“好的好的,那你回去路上小心。”
徐汀兰朝李松年点点头,就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李松年也快步回家,不能错过了12点的放爆竹。日子该过还是得过,有什么比一家人健健康康的更重要,家和万事兴。
徐汀兰刚走到车里,就听到齐齐燃放的爆竹声,村里不比城市里,没有禁燃烟花爆竹,年味十足,空气中飘来一丝淡淡的硫磺气味。附近的车辆,因为爆竹声的震响,有的响起了警报声,夹杂着附近家犬的惊吠,此起彼伏。
辞旧迎新,新的一年,会越来越好。她给李思颖发了条短信,便发动了车子。
“一愿君千岁,二愿余常健,三愿如那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当李思颖收到这条短信的时候,心里直感叹,古诗词都还给她了,居然对不上合适的!拿着手机躺床上,翻来覆去地看,心里甜得就像那炸开的烟花爆竹。
第九十章
徐汀兰回去的路上就在纠结,要怎么跟李思颖说她和李松年见面的事情。她不确定思颖知不知道李松年态度已经转变,如果她还不知道,恐怕心里还不好过,自己自然要早点告诉,让她安心一点,但是难道说自己大年三十在她楼下站着?这要被思颖知道了,指不定怎么心疼说自己傻。
事实上李松年确实还没告诉女儿,他连姚莲也没说。
其实他心里已经认清了这个事,知道自己的女儿这回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但是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很多问题以前并没有站在赞成的角度上去考虑,打心眼里排斥,现在既然不打算反对了,那么接下来重点就是解决问题。
他原本也没那么快接受,只是晚上看到徐老师站在自家楼下的单薄背影,透露着一股说不出的孤寂和凄冷,心里突然就妥协了,归根结底当初强烈反对,除了这件事不好交代以外,更多的就是担心女儿以后不会幸福。
但是等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徐老师的为人,毕竟是信得过的。李思颖上高中的时候,她就很照顾女儿。那会儿女儿的腿摔伤,第一时间送她去医院的也是这位徐老师。
当然,不是说其他老师不会这么做,但是徐老师主动提出让女儿借宿在她那,这已经超出了老师正常关心学生的范畴了。
只是当时,李松年并没有多想,只想着可能是这位老师特别的好。
李松年相信,作为年长的她,只要有心,是有能力有条件照顾好她的女儿的。
和徐老师的谈话既然都提上前了,接下来就是妻子姚莲的态度。他放完爆竹上楼,姚莲还没睡,就正好跟她说了这件事。
姚莲果然“噌”的从床上坐了起来,怪他自作主张,怎么不叫她一起下去。李松年说当时情况突然,他也没想到大晚上的徐老师会来。
姚莲沉默了一阵子,重新靠回床上,脸色不太好。
李松年适时地安慰:“算了,我们劝也劝了,有用的话她早该听进去了。这都半年了,越劝,女儿离我们越远。”
姚莲不甘心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幸好是那个徐老师比颖颖大,她那个年纪,早应该结婚了,看样子也不是玩玩的。”
李松年:“我看是认真的,她在楼下也没喊颖颖下去,我估计颖颖都不知道她今天过来。”
姚莲:“哎,你说这……这种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李松年:“不知道,不过,高中的时候,其实就有苗头了。你记不记得,那会我们要买房子,说给颖颖做婚房,她那会好像就很不开心,还说不结婚什么的。”
姚莲恍然大悟,似乎想起了什么:“怪不得……哪里是高中,我看她初中就是了!”
李松年不明所以地看着姚莲,姚莲摆摆手,这事儿没法和丈夫细说,只是她的一种感觉。
初中的时候,姚莲打扫李思颖房间,曾经在她桌上看到一本日记本,虽然她识字不多,但是还是看出了,李思颖日记里,基本每一篇都有“周晓瑶”的名字,当时还没看多少,李思颖就刚好进来,急急忙忙地盖上日记本。这事儿也没在她心里留下多少印象,直到今天才恍然想起来。
姚莲后来还很奇怪,为什么那么要好的两个人,后面突然就没什么联系了。肯定是有点猫腻在里面。
接着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到了侄女儿身上,李松年的意思是,这事儿反正就自己家里人知道,亲戚朋友也不用明说,就咬死说找不到合适的。
姚莲问他老头子那边打算怎么交代,这要真同意的话,过年过节什么的,肯定得带回来。
李松年说:“老头子年纪大了,这事儿没法说清楚,干脆别说了。也和亲戚那边保持一致的说法,反正就是找不到中意的人嘛。至于徐老师么,到时候就说我认得干女儿。”
姚莲剜了他一眼:“也不看看人家徐老师高不高兴认你。”
李松年这话不爱听了,说道:“按道理,她就该喊我一声爸了,我认个干女儿不是很正常吗?”
姚莲“呸”了一声:“也不嫌牙酸!”
气得李松年背过身去,不久就传出了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初五的时候,李思颖约了黄清清她们吃饭,不过只和她们吃中饭,说吃完有事得走。实际上接下来的时间她和徐汀兰约好了去看电影吃晚饭,说她重色轻友她也认了。
他们订在一个小火锅的自助餐厅,正好冬天吃火锅也热乎。
徐汀兰缓缓转过身,摘下口罩,微笑着不失礼貌地打了声招呼:“思颖爸爸。”这时候要是叫其他的称呼,会火上浇油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师天生的气场,李松年尴尬地“嘿嘿”笑了两声,搓了搓手,居然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他是想过什么时候见见徐老师,问她一些事情,但是他还没做好准备啊!
徐汀兰见他久久不说话,也大概明白了,平静地说道:“思颖不知道我过来,我就是站在路边看看。”徐汀兰觉得说一个谁都知道的谎,不如说实话,她不怕被李思颖的父母责问,他们甚至要骂她,她也能接受,如果不是怕帮倒忙,她怎么也不会放着让李思颖一个人来承受这些。
李松年看她一个单薄的姑娘家,大冬天的站外面,也不知道吹了多久的西北风,就为了远远地看下自己的女儿,估摸着站了半天连人影也没看着。
想到这里,李松年的心里突然就软了一下:“徐老师,不瞒你说,你和颖颖的事……我们一开始是不赞成的。”
李松年尽量组织着语言,但总觉得气氛无比尴尬,只得硬着头皮继续道:“但是我们也看得出,颖颖是真的喜欢你。这半年来,我和她妈妈看得她很紧,本来想着好好劝劝,她能够明白过来,但是越劝越不对。她到后面甚至生了病也不告诉我们。”
“她那次急性肠胃炎,还发烧,一个晚上就自己忍着,到第二天我们去敲门才发现的。上次去检查,医生还说她睡眠不好,心思重。我想是劝不好了。”
徐汀兰震惊地听着这些她不知道的事情,心里突然无比自责。上次检查,李思颖还跟她说没事,只要多休息就好,她就这么信以为真,也没有多追问一句。
只听李松年继续说道:“既然她怎么样都要喜欢你,我们也拦不住。不过,我想问一句,徐老师,你也跟她一样,是认真的吗?”
徐汀兰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看着李松年,斟字酌句道:“我是认真的。她是个好姑娘,听话懂事。如果,您能同意的话,我是想照顾她一辈子,尽我所能地,给她我能给的。”
李松年要的就是徐汀兰这句话,可是这句话从一个女人嘴里说出来,还是让他有点别扭。不过别扭归别扭,今天见这一面,到底心里还是放心了点。
“那好,既然你们都是这个意思,那我和她妈妈再多说也没什么意义了。不过,徐老师,你们毕竟不能结婚登记,我是说万一,假如有一天,你们吵架了,你觉得过不下去了,我希望你们不要彼此再纠缠。如果你不想继续了,请你早点说出来,不要耽误了颖颖,我会去接她回来的。”
李松年这话,其实说得有点苛刻,但是徐汀兰完全不计较,她心里,只剩下了感激。在她看来,是一位父亲的肺腑之言,丝毫不过分。
徐汀兰鼻头一酸,动容道:“我答应您。但是也请您放心,我既然想清楚了,就一定会对思颖负责,不会辜负她。如果有一天,她想离开,我一定不纠缠。”
李松年点点头,感觉该说的也都说完了。这时候,陆陆续续地,有人出来准备放爆竹了。李松年才想起来:“哟,光记着说话了,徐老师,我得赶紧去放爆竹。你……要不进屋坐会吧?”
徐汀兰听出了李松年语气中的一丝客气,婉拒道:“太晚了,我就不打扰了。下次有机会,再登门。”
李松年:“好的好的,那你回去路上小心。”
徐汀兰朝李松年点点头,就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李松年也快步回家,不能错过了12点的放爆竹。日子该过还是得过,有什么比一家人健健康康的更重要,家和万事兴。
徐汀兰刚走到车里,就听到齐齐燃放的爆竹声,村里不比城市里,没有禁燃烟花爆竹,年味十足,空气中飘来一丝淡淡的硫磺气味。附近的车辆,因为爆竹声的震响,有的响起了警报声,夹杂着附近家犬的惊吠,此起彼伏。
辞旧迎新,新的一年,会越来越好。她给李思颖发了条短信,便发动了车子。
“一愿君千岁,二愿余常健,三愿如那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当李思颖收到这条短信的时候,心里直感叹,古诗词都还给她了,居然对不上合适的!拿着手机躺床上,翻来覆去地看,心里甜得就像那炸开的烟花爆竹。
第九十章
徐汀兰回去的路上就在纠结,要怎么跟李思颖说她和李松年见面的事情。她不确定思颖知不知道李松年态度已经转变,如果她还不知道,恐怕心里还不好过,自己自然要早点告诉,让她安心一点,但是难道说自己大年三十在她楼下站着?这要被思颖知道了,指不定怎么心疼说自己傻。
事实上李松年确实还没告诉女儿,他连姚莲也没说。
其实他心里已经认清了这个事,知道自己的女儿这回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但是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很多问题以前并没有站在赞成的角度上去考虑,打心眼里排斥,现在既然不打算反对了,那么接下来重点就是解决问题。
他原本也没那么快接受,只是晚上看到徐老师站在自家楼下的单薄背影,透露着一股说不出的孤寂和凄冷,心里突然就妥协了,归根结底当初强烈反对,除了这件事不好交代以外,更多的就是担心女儿以后不会幸福。
但是等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徐老师的为人,毕竟是信得过的。李思颖上高中的时候,她就很照顾女儿。那会儿女儿的腿摔伤,第一时间送她去医院的也是这位徐老师。
当然,不是说其他老师不会这么做,但是徐老师主动提出让女儿借宿在她那,这已经超出了老师正常关心学生的范畴了。
只是当时,李松年并没有多想,只想着可能是这位老师特别的好。
李松年相信,作为年长的她,只要有心,是有能力有条件照顾好她的女儿的。
和徐老师的谈话既然都提上前了,接下来就是妻子姚莲的态度。他放完爆竹上楼,姚莲还没睡,就正好跟她说了这件事。
姚莲果然“噌”的从床上坐了起来,怪他自作主张,怎么不叫她一起下去。李松年说当时情况突然,他也没想到大晚上的徐老师会来。
姚莲沉默了一阵子,重新靠回床上,脸色不太好。
李松年适时地安慰:“算了,我们劝也劝了,有用的话她早该听进去了。这都半年了,越劝,女儿离我们越远。”
姚莲不甘心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幸好是那个徐老师比颖颖大,她那个年纪,早应该结婚了,看样子也不是玩玩的。”
李松年:“我看是认真的,她在楼下也没喊颖颖下去,我估计颖颖都不知道她今天过来。”
姚莲:“哎,你说这……这种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李松年:“不知道,不过,高中的时候,其实就有苗头了。你记不记得,那会我们要买房子,说给颖颖做婚房,她那会好像就很不开心,还说不结婚什么的。”
姚莲恍然大悟,似乎想起了什么:“怪不得……哪里是高中,我看她初中就是了!”
李松年不明所以地看着姚莲,姚莲摆摆手,这事儿没法和丈夫细说,只是她的一种感觉。
初中的时候,姚莲打扫李思颖房间,曾经在她桌上看到一本日记本,虽然她识字不多,但是还是看出了,李思颖日记里,基本每一篇都有“周晓瑶”的名字,当时还没看多少,李思颖就刚好进来,急急忙忙地盖上日记本。这事儿也没在她心里留下多少印象,直到今天才恍然想起来。
姚莲后来还很奇怪,为什么那么要好的两个人,后面突然就没什么联系了。肯定是有点猫腻在里面。
接着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到了侄女儿身上,李松年的意思是,这事儿反正就自己家里人知道,亲戚朋友也不用明说,就咬死说找不到合适的。
姚莲问他老头子那边打算怎么交代,这要真同意的话,过年过节什么的,肯定得带回来。
李松年说:“老头子年纪大了,这事儿没法说清楚,干脆别说了。也和亲戚那边保持一致的说法,反正就是找不到中意的人嘛。至于徐老师么,到时候就说我认得干女儿。”
姚莲剜了他一眼:“也不看看人家徐老师高不高兴认你。”
李松年这话不爱听了,说道:“按道理,她就该喊我一声爸了,我认个干女儿不是很正常吗?”
姚莲“呸”了一声:“也不嫌牙酸!”
气得李松年背过身去,不久就传出了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初五的时候,李思颖约了黄清清她们吃饭,不过只和她们吃中饭,说吃完有事得走。实际上接下来的时间她和徐汀兰约好了去看电影吃晚饭,说她重色轻友她也认了。
他们订在一个小火锅的自助餐厅,正好冬天吃火锅也热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