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和徐汀兰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很短暂。
车子进入千岛湖后,就看到碧蓝如镜的湖水,果然是以水闻名的景点,水质特别的清澈,浅一点的地方还能看到水下的石头。
徐汀兰领着大家往码头走,这次安排了三个岛,坐船前往,参观完一个便下岛上船,去下一个岛。
第一个岛是梅峰岛,就是让你登上观景台,拍个千岛湖的远景图。第二个岛是真趣园,安排了吃午饭。第三个岛是龙山岛,岛上建有海瑞祠,就随着人流从里面转了一圈,便出来了。
从船上下来后,时间安排是自由的,不需要跟着大部队走,反正每个岛的停留时间是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后,认准自己的船号,上船即刻。
李思颖一直不紧不慢地跟着徐汀兰,甩开了姜翀他们。后来两个人干脆并肩而行,慢悠悠地随着人流往前走。
李思颖觉得岛上没什么特色,对旁边的徐汀兰说道:“还不如在我们刚才来的地方,找个人少僻静的,坐下来喝茶看湖,那多悠闲自在。”
徐汀兰点头认同:“其实千岛湖挺大的,我们这边是中心湖区,还有几个景点,比如龙川湾、森林氧吧那些地方,其实也是可以去的,听说人还比较少。”
李思颖听着徐汀兰的介绍,忍不住说道:“如果以后有机会,一起再来玩玩?”
徐汀兰微微愣了一下,虽然心底里也知道这个“以后”多半渺茫,不过还是笑着说:“好啊。”
回城的时候,大家都有点累了,一上车基本上就蒙头大睡。李思颖还是和徐汀兰坐在前排。
李思颖并不想睡,难得能和徐汀兰坐在一起,实在不想浪费了。但是抵不住大巴车里的舒适空调,晃晃悠悠地脑子就混沌了,上眼皮去找下眼皮去了。
还是徐汀兰轻轻拍着自己的脸颊才醒来的,抬头一看,已经到学校了。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枕到了徐汀兰的肩膀上睡着了。
“小猪,睡醒啦?”徐汀兰笑着道。
“……”,李思颖还有点懵,抬头摸了下嘴角,幸好没留口水。
下车后,学生不用回教室,直接回家即刻。
李思颖朝徐汀兰挥挥手,就跟着姜翀他们朝公交总站走去。
回头瞥了一眼,看到徐汀兰朝学校的方向走去,右手揉着左边的肩膀……
李思颖心里顿时一阵跼天促地的窘迫,自己这睡的得多沉啊。
第二十一章
高一学期将近结束的时候,所有学生都要面临文理分科的选择。
李思颖的化学是短板,而且她还打听到,徐汀兰会教文科班的语文,所以就报了文科。
姜翀和宣阳理综和文综都不好,但是相对来说,文综稍微简单点,所以也选了文科。胡琛和庞展报了理科班。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学校就发出了通知:一二三班是文科班,四五六班是理科班。有的人虽然选了对应的科目,但是学校也会根据成绩等情况来适当调整。
最后,胡琛和庞展运气很好,分到了同一个理科班,四班。
姜翀和宣阳分到了文科二班,李思颖在文科三班。
高一的暑假,李思颖去了乡下的老房子过了一个月,这老房子实际上是李思颖爷爷的。这里说是乡下,其实也算城乡结合部吧。
李思颖的父母为了李思颖上学方便,就搬到了城里住,爷爷不喜欢城里的氛围,就在乡下的老房子里住着。寒暑假的时候,一家人会偶尔回来住一段时间陪陪爷爷。
相对于小区的房子,李思颖其实更喜欢独立独栋的老房子,三层楼。
一层是宽阔的大厅,铺着红色的大理石砖,大厅里放着带有悠悠古韵的红木家具,有一张可容12个人用餐的红木雕花仿古圆桌。
二楼是卧室,爷爷的房间,父母的房间还有李思颖的房间都在二楼,包括李思颖在这里还有个小书房。
三楼用来堆放一些杂物,大多的房间是空置的。
李思颖早上在蝉鸣中醒来,晚上在蛙声中睡去。
这里没有芒果刨冰之类的甜品,但是有沁凉冰心的井水浸过的大红瓤西瓜;没有电脑,但是午后可以在院子里阴凉的大树下看小说。不过需要喷花露水,不然身上会到处都是蚊子包。
傍晚的时候,李思颖还会去附近的水库摸鱼,或者在附近的小河里摸螺丝带回去让爸爸炒着吃。
一个夏天下来,晒黑了一点。
李思颖偶尔会拍些照片给徐汀兰。
徐汀兰整个暑假都在备课,写下个学期的教学计划,看到李思颖整天发玩乐嬉闹的照片就觉得没天理,恶狠狠地回道:“作业写完了吗?!回来你的作业我要重点检查。”
李思颖笑眯眯地看着短信,她知道徐汀兰是开玩笑的,一般暑假作业,老师不会重点看的,因为实在太多了,开学后立马会有新的作业布置下来,老师哪有时间改暑假的作业。
离高二开学还剩一个礼拜的时候,李思颖就问徐汀兰打听到了分班的情况。知道徐汀兰还担任自己的班主任,心里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
那天晚上,她躺在床上发短信给徐汀兰:“我能不能当你的语文课代表?”
这是李思颖心里藏了很久的小心思,她已经后悔了一年了。
当初选语文课代表的时候为什么自己那么后知后觉,错过了那么多和徐汀兰接触的机会。其实她对徐汀兰的好感是日渐加深的,直到现在,自己也有点区分不开是哪种程度的喜欢了。
心里知道这喜欢已经不是单纯学生对老师的孺慕之情,但是现实的身份、性别、年龄又让她不敢过分去想,只想好好守着这份喜欢,她知道现在的她没有资格说喜欢。
徐汀兰很快回了短信:“难得你这么积极往自己身上揽活,可以。”
李思颖握着手机,开心地从床的一边翻滚到另外一边。
想了想,又发了一条:“这算不算走后门呢?”
按道理,课代表也是要选的。不过课代表不比班干部,基本是任课老师在第一节 课的时候,提一下有谁愿意当,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学生举手,就投票,如果没有人举手就由老师直接点名任命。
徐汀兰回:“你想一下,你每天是从教室的前门进的,还是后门进的。”
李思颖看着这条短信,忍不住傻傻地笑了好一会,眼角都带上了化不开的春风得意。徐汀兰老是会时不时逗她。
高二上开学没多久,姜翀出国了,去了澳大利亚。
他的成绩一直处在中下水平,每次考试就跟吊着绳子一样摇摇晃晃,这样的水平很难考上本科。
姜翀走了,胡琛和庞展因为在理科班,平时没事也不会来往,宣阳在另外一个文科班,分班后,没有找过李思颖。
人生的道路阻且长,会有很多人与自己同行。遇到了,便宽心接纳,且行且惜;离开了,便衷心祝愿,各自珍重。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二章
最近李思颖和新同桌黄清清走的比较近。黄清清原来是六班的,报了文科班后,被编到了三班。
黄清清是个清瘦白皙的女生,个子比李思颖矮一点点,是英语课代表。
那天黄清清从办公室回来,对李思颖说:“李思颖,徐老师让你去一趟办公室,好像你爷爷来了。”
李思颖:“哈?”
李思颖的爷爷腿脚不太不便,而且一直住在乡下,从来没有来过学校。是家里有什么事情吗?有事也应该爸妈来啊?
一下子有种不好的预感,当下立马小跑着去办公室。
等推开门,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徐汀兰的书桌旁,六十多岁的样子。
头发已经花白了,但是非常罕见的是板寸头,根根头发直立。
穿着西裤、皮鞋,上身一件白衬衫,还很体面地在衬衫里面穿了一件白色背心,整个人身上都是文质彬彬的儒雅气息。脸上是他一贯温和的笑容。正在和徐汀兰低声说着什么。
李思颖不可置信地叫了声:“蔡老师!?”
她觉得太意外了。
蔡老师是李思颖初中时的物理老师。
李思颖很喜欢这位物理老师,一是因为长得慈眉善目,很容易让人有亲切感,二是教课有趣生动,会经常做一些小实验,让学生更加能记住知识点。
她记得有一次蔡老师在课上讲到,保险丝不能用铜丝。
当时有学生问为什么。
蔡老师没有先回答问题,而是拿出器材,说:“呐,我现在拿的就是铜丝,我用它来做保险丝,我待会通电后,你们看下会是什么情况。”
学生们最喜欢蔡老师做这种小实验,当下睁着眼睛盯着看,连趴着昏昏欲睡的也来精神了。
一开始没什么事发生,渐渐的闻到一股焦味,再慢慢的从器材那边飘出一缕缕白烟。蔡老师故作惊慌地说:“不得了,冒烟咧,要烧起来咧!”
车子进入千岛湖后,就看到碧蓝如镜的湖水,果然是以水闻名的景点,水质特别的清澈,浅一点的地方还能看到水下的石头。
徐汀兰领着大家往码头走,这次安排了三个岛,坐船前往,参观完一个便下岛上船,去下一个岛。
第一个岛是梅峰岛,就是让你登上观景台,拍个千岛湖的远景图。第二个岛是真趣园,安排了吃午饭。第三个岛是龙山岛,岛上建有海瑞祠,就随着人流从里面转了一圈,便出来了。
从船上下来后,时间安排是自由的,不需要跟着大部队走,反正每个岛的停留时间是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后,认准自己的船号,上船即刻。
李思颖一直不紧不慢地跟着徐汀兰,甩开了姜翀他们。后来两个人干脆并肩而行,慢悠悠地随着人流往前走。
李思颖觉得岛上没什么特色,对旁边的徐汀兰说道:“还不如在我们刚才来的地方,找个人少僻静的,坐下来喝茶看湖,那多悠闲自在。”
徐汀兰点头认同:“其实千岛湖挺大的,我们这边是中心湖区,还有几个景点,比如龙川湾、森林氧吧那些地方,其实也是可以去的,听说人还比较少。”
李思颖听着徐汀兰的介绍,忍不住说道:“如果以后有机会,一起再来玩玩?”
徐汀兰微微愣了一下,虽然心底里也知道这个“以后”多半渺茫,不过还是笑着说:“好啊。”
回城的时候,大家都有点累了,一上车基本上就蒙头大睡。李思颖还是和徐汀兰坐在前排。
李思颖并不想睡,难得能和徐汀兰坐在一起,实在不想浪费了。但是抵不住大巴车里的舒适空调,晃晃悠悠地脑子就混沌了,上眼皮去找下眼皮去了。
还是徐汀兰轻轻拍着自己的脸颊才醒来的,抬头一看,已经到学校了。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枕到了徐汀兰的肩膀上睡着了。
“小猪,睡醒啦?”徐汀兰笑着道。
“……”,李思颖还有点懵,抬头摸了下嘴角,幸好没留口水。
下车后,学生不用回教室,直接回家即刻。
李思颖朝徐汀兰挥挥手,就跟着姜翀他们朝公交总站走去。
回头瞥了一眼,看到徐汀兰朝学校的方向走去,右手揉着左边的肩膀……
李思颖心里顿时一阵跼天促地的窘迫,自己这睡的得多沉啊。
第二十一章
高一学期将近结束的时候,所有学生都要面临文理分科的选择。
李思颖的化学是短板,而且她还打听到,徐汀兰会教文科班的语文,所以就报了文科。
姜翀和宣阳理综和文综都不好,但是相对来说,文综稍微简单点,所以也选了文科。胡琛和庞展报了理科班。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学校就发出了通知:一二三班是文科班,四五六班是理科班。有的人虽然选了对应的科目,但是学校也会根据成绩等情况来适当调整。
最后,胡琛和庞展运气很好,分到了同一个理科班,四班。
姜翀和宣阳分到了文科二班,李思颖在文科三班。
高一的暑假,李思颖去了乡下的老房子过了一个月,这老房子实际上是李思颖爷爷的。这里说是乡下,其实也算城乡结合部吧。
李思颖的父母为了李思颖上学方便,就搬到了城里住,爷爷不喜欢城里的氛围,就在乡下的老房子里住着。寒暑假的时候,一家人会偶尔回来住一段时间陪陪爷爷。
相对于小区的房子,李思颖其实更喜欢独立独栋的老房子,三层楼。
一层是宽阔的大厅,铺着红色的大理石砖,大厅里放着带有悠悠古韵的红木家具,有一张可容12个人用餐的红木雕花仿古圆桌。
二楼是卧室,爷爷的房间,父母的房间还有李思颖的房间都在二楼,包括李思颖在这里还有个小书房。
三楼用来堆放一些杂物,大多的房间是空置的。
李思颖早上在蝉鸣中醒来,晚上在蛙声中睡去。
这里没有芒果刨冰之类的甜品,但是有沁凉冰心的井水浸过的大红瓤西瓜;没有电脑,但是午后可以在院子里阴凉的大树下看小说。不过需要喷花露水,不然身上会到处都是蚊子包。
傍晚的时候,李思颖还会去附近的水库摸鱼,或者在附近的小河里摸螺丝带回去让爸爸炒着吃。
一个夏天下来,晒黑了一点。
李思颖偶尔会拍些照片给徐汀兰。
徐汀兰整个暑假都在备课,写下个学期的教学计划,看到李思颖整天发玩乐嬉闹的照片就觉得没天理,恶狠狠地回道:“作业写完了吗?!回来你的作业我要重点检查。”
李思颖笑眯眯地看着短信,她知道徐汀兰是开玩笑的,一般暑假作业,老师不会重点看的,因为实在太多了,开学后立马会有新的作业布置下来,老师哪有时间改暑假的作业。
离高二开学还剩一个礼拜的时候,李思颖就问徐汀兰打听到了分班的情况。知道徐汀兰还担任自己的班主任,心里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
那天晚上,她躺在床上发短信给徐汀兰:“我能不能当你的语文课代表?”
这是李思颖心里藏了很久的小心思,她已经后悔了一年了。
当初选语文课代表的时候为什么自己那么后知后觉,错过了那么多和徐汀兰接触的机会。其实她对徐汀兰的好感是日渐加深的,直到现在,自己也有点区分不开是哪种程度的喜欢了。
心里知道这喜欢已经不是单纯学生对老师的孺慕之情,但是现实的身份、性别、年龄又让她不敢过分去想,只想好好守着这份喜欢,她知道现在的她没有资格说喜欢。
徐汀兰很快回了短信:“难得你这么积极往自己身上揽活,可以。”
李思颖握着手机,开心地从床的一边翻滚到另外一边。
想了想,又发了一条:“这算不算走后门呢?”
按道理,课代表也是要选的。不过课代表不比班干部,基本是任课老师在第一节 课的时候,提一下有谁愿意当,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学生举手,就投票,如果没有人举手就由老师直接点名任命。
徐汀兰回:“你想一下,你每天是从教室的前门进的,还是后门进的。”
李思颖看着这条短信,忍不住傻傻地笑了好一会,眼角都带上了化不开的春风得意。徐汀兰老是会时不时逗她。
高二上开学没多久,姜翀出国了,去了澳大利亚。
他的成绩一直处在中下水平,每次考试就跟吊着绳子一样摇摇晃晃,这样的水平很难考上本科。
姜翀走了,胡琛和庞展因为在理科班,平时没事也不会来往,宣阳在另外一个文科班,分班后,没有找过李思颖。
人生的道路阻且长,会有很多人与自己同行。遇到了,便宽心接纳,且行且惜;离开了,便衷心祝愿,各自珍重。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二章
最近李思颖和新同桌黄清清走的比较近。黄清清原来是六班的,报了文科班后,被编到了三班。
黄清清是个清瘦白皙的女生,个子比李思颖矮一点点,是英语课代表。
那天黄清清从办公室回来,对李思颖说:“李思颖,徐老师让你去一趟办公室,好像你爷爷来了。”
李思颖:“哈?”
李思颖的爷爷腿脚不太不便,而且一直住在乡下,从来没有来过学校。是家里有什么事情吗?有事也应该爸妈来啊?
一下子有种不好的预感,当下立马小跑着去办公室。
等推开门,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徐汀兰的书桌旁,六十多岁的样子。
头发已经花白了,但是非常罕见的是板寸头,根根头发直立。
穿着西裤、皮鞋,上身一件白衬衫,还很体面地在衬衫里面穿了一件白色背心,整个人身上都是文质彬彬的儒雅气息。脸上是他一贯温和的笑容。正在和徐汀兰低声说着什么。
李思颖不可置信地叫了声:“蔡老师!?”
她觉得太意外了。
蔡老师是李思颖初中时的物理老师。
李思颖很喜欢这位物理老师,一是因为长得慈眉善目,很容易让人有亲切感,二是教课有趣生动,会经常做一些小实验,让学生更加能记住知识点。
她记得有一次蔡老师在课上讲到,保险丝不能用铜丝。
当时有学生问为什么。
蔡老师没有先回答问题,而是拿出器材,说:“呐,我现在拿的就是铜丝,我用它来做保险丝,我待会通电后,你们看下会是什么情况。”
学生们最喜欢蔡老师做这种小实验,当下睁着眼睛盯着看,连趴着昏昏欲睡的也来精神了。
一开始没什么事发生,渐渐的闻到一股焦味,再慢慢的从器材那边飘出一缕缕白烟。蔡老师故作惊慌地说:“不得了,冒烟咧,要烧起来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