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她不知道,朝堂上弹劾晋王不孝的折子满天飞。
  虽然人人都猜测,晋王还勾结倭寇,贾敬是他害死的,但是,这件事不要说没直接证据,就是有直接证据,皇家也不能认。
  贾敬虽是白衣,可他出身勋贵世家,而且人人都知道,他为何没当官。
  皇家害死功臣后裔,会让天下人寒心的。
  皇帝以仁孝治国,在朝堂上,替太上皇回忆宁荣二公,念其祖父之功,特赐二品之职,令其子孙扶柩由北下之门进都,入私第殡殓。另,令子孙尽丧礼毕扶柩回籍外,还着光禄寺按上例行赐祭,朝中王公以下祭吊。
  只是这一切,沈柠全不知道。
  她病得很重,反复发烧,吃不下东西,有时候喝口水都能吐。
  贾珍无奈,生怕父亲没了后,母亲再没了,撑着也病了一场的身体递折子,朝皇上求太医。
  太上皇病着,太医院的太医全在寿康宫。
  但贾家……
  皇帝叹息,当场着两个太医过去。
  沈柠明显的瘦了下来。
  “大舅妈!”
  蓝枝这几天帮着忙了不少,看她这样,忍不住唏嘘,“您要跟大舅舅一起走了吗?”
  沈柠:“……”
  她浑身都难受,嗓子又干又哑,没本事说话。
  “您走了,您清静了,可是小玥儿怎么办?”
  蓝枝道:“那天我见到她的时候,小娃娃圆圆的脸蛋,被照顾得特别好,可是,您病了这几天,她不能见您,每天都哭。”
  已经是孤儿的她,知道没爹没娘的孩子有多可怜。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曾经蓝家在宁夏也是上等人家。
  可是没爹没娘后……
  “她瘦了。”
  蓝枝道:“她每天还会被抱去给大舅舅哭灵,那里人来人往的……”
  她的话没说下去了,沈柠艰难道:“我要喝水。”
  生病的最大问题是吃不下,喝不下。
  她真不是存了死志。
  不要说她不是原身,就算是原身,贾敬都没死,她死个什么?
  “放点盐。”
  “来了来了。”
  青竹几个大丫环,这几天日夜伺候着。
  如今闻听她要喝水,忙把准备的倒了来。
  淡淡的盐水,从嗓子滑下去。
  为了防止她再吐,两只手的虎口都被青竹和青苹一左一右的按着。
  好在这一次她没吐。
  蓝枝大松了一口气。
  她真怕大舅舅去后,大舅妈也没了。
  她还得找西府的所谓二舅舅报仇呢。
  蓝枝几次过来,都想看看那人长什么样,可惜,每次都没见着。
  她感觉那人是在躲着她。
  哼~
  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只是大舅舅才死,大舅妈又病着,念着隔壁的老太太在那天也算为大舅妈出力的份上,她先容他几天。
  “把玥儿抱过来。”
  沈柠感觉舒服了一些,“让我远远看一眼。”
  生病,不能传给女儿。
  但蓝枝这样说,她是真不放心。
  第201章 主动(一更)
  宁国府,尤氏忙得脚不沾地,家里不仅在办公公的丧事,还有两个病人,一个半大孩子,一个毛娃娃。
  也幸好西府两个姑姑,两个弟妹都来帮忙了,要不然她简直不敢想。
  “大奶奶,太太醒了,太太喝了水没吐,还让人把四姑娘抱过去给她看呢。”
  “真的?”
  尤氏惊喜不已,起身就往那边院子去。
  公公去了,婆婆就那样倒了,所有人都说,她要跟着公公走了。
  她和贾珍都害怕、惶恐不已。
  贾珍肩头有伤,回来还小病了一场,也就是年轻,很快缓过来了,可是母亲那个样子,他们在公公棺前守夜的时候,有时候想起……,都忍不住抱头痛哭一场。
  他们求公公不要把婆婆也带走了。
  没娘的孩子太可怜,不要说玥儿了,就是他们也不行。
  平日里,母亲多和气的一个人啊?
  可是那天她带着一把枪,在自救之后,还跟着护卫不顾一切的赶去救援大爷……
  大爷说母亲但凡去迟一点,他可能就没命了。
  外面还有传言说母亲那天用火枪整整杀了五个人。
  五个人啊!
  皇帝看着顺天府递上来的卷宗,都觉不可思议。
  贾家的府卫厉害,他是知道的。
  皇家不介意他们往军中输送下层军官。
  一是不多,二是人家送来的是真有本事。
  不论哪一个到了战场,都能独挡一面。
  这就非常难得了。
  军中有人才,但是光有人才还不行。
  下面的兵要带。
  但从小兵成长为旗长的,识字都有限,而贾家送来的就不一样了。
  他们能快速领略上峰意思,能帮着练兵。
  手段简单直接又实用。
  皇帝曾派人查过贾家教府卫的教头焦大。
  此人小兵出身,曾在战场上,把死人堆里的宁国公背回去。
  只这一点,就足以封个小旗官当当了,但是人家没从军。
  人家在贾家养老,贾家也不负当年的救命之恩。
  给的待遇没说的。
  沈夫人、贾珍他们吃四菜一汤,那老头同样。
  每月两次平安脉,哪点不好了,不是喝汤药,就是调整饮食,人家是认认真真的在给他养老。
  连他身边的刘安都说,等他老了,有这样的神仙日子,就很可以了。
  那话虽然是开玩笑时说的,但是相伴这些年,皇帝能听出他的羡慕。
  他也很感慨啊!
  怪不得父皇和太子哥哥当年,那么信任贾家。
  “皇上,太上皇醒了。”
  小三子急奔而来。
  皇帝一下子站了起来,一边大步往寿康宫去,一边问,“太医怎么说?”
  “太上皇说不了话了,身子不能动,手也没力气。”
  “……”
  皇帝心下一松,但很快又甩开这份感觉,“太上皇认人吗?”
  “好像还能认人。”
  认人?
  皇帝的心又微微提了起来。
  父皇躺下的这几天,他干啥好像都顺了些。
  当皇帝几年了,好像直到如今某些人才反应过来,他是皇帝。
  曾经跟他跳脚的皇兄们,现在一个个的和气得不行。
  皇帝喜欢现在的样子。
  可父皇能认人……
  那天皇帝看得清楚,老头虽然骂晋王孽障,可是最后看到他那个样子,好像又心疼了。
  他心疼每一个儿子,就是不曾心疼过他。
  皇帝走慢了些。
  当王爷的那些年,他是小透明,若不是太子哥哥还时不时的关注一下,他都不一定能长大。
  当了皇帝,兄弟们……恨不能一拥而上,把他生吞活剥了。
  他做皇帝,做得比透明小王爷还要艰难。
  至少做透明小王爷时,还能关着门过安稳日子。
  可他的父皇却好像他占了多大便宜,一个不高兴就是训斥。
  甚至上朝的时候……
  一点也不顾他的脸面。
  谁都比他富裕,逢年过节,那窘迫就别提了。
  没银子赏人,更没办法给人恩典,他这个皇帝当得啊……
  皇帝脚步一转,往皇后那里去了。
  “刘安,甄太妃这几天老实吗?”
  “奴才让人看了,她一直在小佛堂给太上皇祈福。”
  人家是真的在给太上皇祈福。
  毕竟太上皇好,她才能好。
  “晋王府往江南递信了没有?”
  能在牙中藏毒的,都是死士。
  晋王手上是有一些人,但那些黑衣人要真是他养的,肯定舍不得那般霍霍。
  反正皇帝没银子,养十来个暗卫,都养的他想吃土,他完全无法理解晋王的脑子。
  那么好的死士干啥不好?
  为什么非要逮着贾家死磕?
  皇帝不解,他甚至怀疑那些人都是江南甄家的。
  或者说是甄太妃的。
  “递了,说是王妃给那边老太太的。”
  刘安老老实实的回答。
  皇帝不再说话了。
  那些年,晋王加父皇的偏爱再加甄家的支持,才走到了他们兄弟的前面,甚至有实力和太子一较高下。
  当然,那主要是因为父皇需要压制太子。
  如今……
  皇帝又看了一眼寿康宫方向,到底决定和皇后一起去。
  在皇后面前,他没什么不能说的。
  他也无法理解,甄家和甄太妃怎么就能放任晋王不惜勾结倭寇,也要对付宁国府的行为。
  “……是啊?为什么呢?”
  听到皇帝的不解,皇后倒是有些明白,“我觉着吧,正是因为他想到了关键,才会死盯着贾家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