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贾珍笑望母亲。
  沈柠在青竹捧来的小碗里又尝了一个,“果然是荷花。”
  当初看红楼的时候,虽然也心慕美食,但最关注的是宝黛的爱情,对贾宝玉喜欢的这道荷花莲叶羹只是瞄了瞄,倒是没想到,比书中描述的还要好,“这时候吃真正清爽。”
  她笑着道:“问问李大娘还有没有?如果有,给西府那边送一些。”
  “肯定有。”
  尤氏笑,“李大娘原就说,这东西一模子就有好些的。”
  “那还愣着做什么?都坐,一起先吃我的,然后我再吃你们的。”
  原身就不是那等磋磨媳妇的,沈柠就更不会了。
  荣国府贾母吃饭,两房儿媳妇要服侍着,她这里就没存在过。
  毕竟原身婆婆也只有她这一个儿媳妇,几乎也是把她当女儿一样疼的。
  “哈哈哈,那我们就听娘的。”
  贾珍和尤氏果然坐了下来。
  今天的荷花莲叶羹本来就给的多,等到他们的早餐送来时,她这边的都还没吃完。
  沈柠又尝了尝他们的虾丸鸡皮汤外加一个豆腐皮包子,就吃不下了,光看贾珍打扫战场。
  果然,男人就是能吃,一个人吃了她和尤氏两个人的量,还拐了个弯。
  “还得在母亲这里吃啊!”
  贾珍满意的漱了口,“哪怕平常的饭菜,到了您这里都格外的香甜些。”
  “你就哄吧!”
  沈柠笑,“以后把哄我的本事,也多留点给你媳妇。另外,三国演义既然不错,就去学堂问问先生们,能不能放几本在学堂,让孩子们自取着看。”
  “是!儿子这就去办。”
  这是正事。
  “家里的藏书,每月也送两本过去,让家境贫苦一点的孩子抄,抄好一本,给个三百、五百钱,既免了他的后顾之忧,又丰富了学里的藏书。”
  “是!”
  贾珍垂手应了,又跟她们说笑几句,这才去办。
  “你也去忙吧!”
  沈柠知道尤氏还有家事要处理,站起身道:“我带你妹妹到园子里转一圈儿。”
  这是她们每天必来的项目。
  小玥玥大了一点,更喜欢在外面晃。
  哪怕晃着晃着,她睡着呢,她也愿意在外面。
  “是!”
  尤氏笑着应下了,“水榭那边的纱窗已经开始做了,再有个几天,妹妹们就可以过来念书了。就是那位詹雪詹先生,要麻烦母亲亲自下个帖子。”
  她也可以下帖子,不过,让迎春、探春她们过来念书的主意是母亲出的,由母亲下帖子也更显尊重。
  毕竟小妹妹以后还要跟詹先生好多年。
  “成!”
  沈柠笑了,“我先写帖子。”
  女儿已经由奶娘抱了过来,她跟她贴贴脸,又净了手,这才拿起青竹准备好的笔墨,亲自给教出好些红楼女儿的詹雪先生写帖子,言辞恳切的请她移步,宁国府这边什么都准备好了。
  “青竹,准备上等六礼,再加一匹雨花锦、一匹单罗纱,另外再送一套好点的文房四宝,一会儿你亲自送去。”
  “……是!”
  礼有些重。
  当初西府那边请人,虽然也有六礼和文房,却都普通的很。
  姑娘们读书,老太太和两位太太也没那么重视,家中有客什么的,随时都能叫回。
  青竹和尤氏对视一眼,都不由的把詹雪先生的地位再往上提一提。
  此时,詹雪也早从丫环们的口中知道她可能要转到宁国府教书。
  虽然教的还有迎春和探春,可宁国府的贾玥……,那才多点大?
  从迎春这里知道沈夫人要把孩子放到她这里爬着听课时,她就无语的很。
  来贾家两年了,她没感觉老太太和两位太太对迎春和探春有多关心。
  两个孩子都是庶出,爹不疼娘不爱的,再加上荣国府本身就乱……,詹雪能干涉的并不多,只能教她们喜欢学的。
  希望能借着她们自己的喜欢,精研一点。
  任何学问,只要精了一点,学会融会贯通……,就能在这后宅走出一条路来。
  詹雪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后宅女人的路,其实也不好走的很,好多人走着走着,最后都面目可憎。
  “先生!”
  丫环未冬知道她的心事,道:“您是担心四姑娘太小,不好教吗?”
  “……能好教吗?”
  “也许就是我们想多了呢。”
  她劝道:“宁国府沈夫人老来得女,为了这孩子,她把贾家族学都掀了个底掉,她能舍得不管孩子,就放学堂?”
  怎么想也不可能。
  就是不受重视的二姑娘和三姑娘,贾家也没说不会走路,就扔学堂呢。
  “你不明白!”
  詹雪又叹了一口气。
  沈夫人应该是疼爱孩子的,但是她也定不是寻常妇人。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从道观回来,掀学堂、抄硕鼠、还欠银后,又不动声色的整顿荣国府,哪一样都不是普通妇人能干的。
  贾家被她这么几弄几不弄的,没有意外的话,至少要多兴盛两代。
  这于她的两个学生有利,她原还替她们高兴,尤其听说这边两房分家,属于两个孩子的嫁妆银子都另外分出来了。
  这样一来,哪怕老太太去了,嫡母不管,亲父不问,她们也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可是真没想到,沈夫人会在四姑娘这么小的时候,就让她和二姑娘、三姑娘到那边府里。
  “算了,准备准备,两个孩子一会要过来了。”
  她可能还要教姑太太的女儿。
  贾敏的才女之名和林如海的探花之名,曾经如雷贯耳。
  教他们的孩子,她也有点压力。
  毕竟她只想在这里混个日子,得个养老的银子,以后认个靠谱的养子,买个院子,收个租子就行了。
  做那种名传京城的大家,那是从没想过的。
  詹雪不想惹麻烦。
  毕竟强如李祭酒的女儿,在这府里,也要收敛一切,做个规规矩矩的小媳妇。
  有两层婆婆在上头,那日子……
  李纨在老太太处看到来辞行的丈夫,脸上的神色更淡了些。
  “去吧去吧,你娘盼着你好好读书呢。”
  老太太也没什么好说的。
  她再心疼孙子,也不能不顾二房的前途,更知道昨儿李氏根本就没让孙儿进她的院子。
  王氏这个蠢妇,情愿让彩扇那个丫头过去伺候,也不要李氏和孙儿走得太过亲近。
  这是怕孙儿有了媳妇就忘了娘啊!
  老太太都不知道咋说她。
  虽然她曾经也干过这事,但是,她们地位不一样啊!
  二房如今就指着珠儿出息呢。
  珠儿想要出息,贾家能提供的助力太少了,得靠李亲家。
  他们小夫妻感情不好,李亲家又如何会出大力?
  “跟你媳妇说说话,就走吧!”
  “是!”
  贾珠拱手,“母亲,儿子走了,李氏,你出来一趟。”
  李纨:“……”
  她真不想送。
  但这里又不是能任性的地方。
  李纨给长辈们躬了躬身,跟他一起走出去。
  “你放心。”出了院子,贾珠捏了捏媳妇的手,“我昨儿没碰彩扇。”
  李纨:“……”
  看着夫君,她的眼睛慢慢升起一点水光。
  “太太执拗了些,平日若为难你,你看我的面上……”
  “我知道!”
  只要夫君心中有她,她愿意替她好好照应这个家,“读书不要太累了,平日骑马射箭什么的,你也跟着去玩玩。”
  以前夫君的压力就大。
  如今……,老爷和太太盯他盯得更多,李纨也怕他累着自己。
  “嗯~”
  贾珠笑了,“大妹妹要出嫁了,平日里,你多跟她走走,她在宫里好几年,怎么着也学了些东西。”
  刚刚他看妹妹的时候,妹妹对他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贾珠感觉昨儿母亲没闹,主要是妹妹把她管住了。
  “还有姑妈,陪着说说话,姑妈也会多提点些的。”
  不同于母亲和邢伯母,她们两个都没有媳妇能学的东西。
  “好!”
  李纨应下了。
  “你等我!”
  贾珠知道不能久待,久待了,他母亲又要看媳妇不顺眼了,“下次休沐,可不能再赶我了。”
  “……知道了,快走吧!”
  李纨低了头,声音小小的推了他一把。
  贾珠一笑,这才转身,大踏步离去。
  李纨忙深吸一口气,又用帕子按了按眼,这才重新进去。
  元春早就知道她哥昨儿没在嫂子处,所以哥哥刚刚看她的时候,她都懒得看她。
  却没想嫂子板着脸出去,回来……却好像又被哄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