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姑娘这么小,怎么写信?
  “看你们的样子,就知道你们是小看我们玥玥了。”
  沈柠失笑,抱着女儿进去,“我给你们看,她怎么写信。”
  进屋的时候,小丫环已经磨好了墨,信纸也全都铺好。
  沈柠拿起女儿的小手,放到磨好的墨里,轻轻沾了沾,这才一把印到信纸上。
  很快印完左手,印右手。
  然后又脱鞋袜,把左右小脚丫也印了上去。
  不过,想到这要给贾敬,她忙又给自己印了一份。
  “去,让兴儿过来一趟。”
  封好信,沈柠直接叫人。
  第95章 纸篓
  荣国府,贾珠确定了父亲和伯父丢的信,深感疑惑。
  伯父和父亲都是这个样子,如今还值得谁这样盯过来?或者说他们家只是顺带的,对方主要的目标在隔壁珍大哥处?
  可是也不对啊!
  珍大哥连伯父的附庸风雅都没有,他的书房能有什么?
  “对方……可能是寻错了方向。”
  啥?
  贾珠看向妹妹。
  元春在心里轻轻一叹,“最近家里做的事,都有大伯娘的影子。”
  整学堂、还库银、肃家族是大伯娘在做主导。
  就是琏二去江南买学堂祭田的事,都是大伯娘出的主意。
  要不然,就他们家这老的老,小的小……,元春简直不敢想像二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
  她大哥肯吃苦,也会念书,但是优柔寡断,对爹娘长辈以‘顺’为先,就他这脾性,根本撑不起这个家。
  若没有大伯娘,祖母安享富贵之余,还对宫中那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家里把宝还压在她身上,不用三年,这个家就要被掏空了。
  “我去东府看大伯娘,你在家……”
  “我和你一起!”
  贾珠不想在家。
  他爹他娘不想再去祠堂的心,那么明显。
  他大伯又打定了主意,两方……他都惹不起。
  贾珠感觉自己还是往外面躲一躲才好。
  “父亲母亲已经决定腾出荣禧堂,搬到梨香院了。”
  贾珠心里面也有些难过,但更多的却是松一口气,“伯父和珍大哥也同意了,但他们没其他的表示,想来……还有其他事。”
  说到后面,他的面容又带了点苦色,“我想先去问问大伯娘,回来好多劝劝父亲母亲。”
  元春:“……”
  好在她大哥还没糊涂到要劝大伯娘。
  她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大哥,你有想过,我们二房和大伯分家吗?”
  什么?
  贾珠惊了。
  他的面色也渐渐变白了。
  分家就意味着,他们是荣国府的旁支了。
  但这就是大伯和珍大哥的意思吧?
  “你……,你也觉得我们应该分家?”
  这一会,贾珠的面容非常复杂。
  他感觉妹妹在宫中的这几年,对爹娘起了怨愤之心。
  宫里的日子……
  贾珠不敢想象她在宫里过了什么样的日子,以至于连爹娘都埋怨起来。
  “总要分家的。”
  元春长长叹了一口气,“换成你是大伯,你会不想分家吗?”
  “……可是祖母还在,她老人家不会同意的。”
  “所以啊,你们没办法从祠堂出来。”
  元春声音冷静,“如果大伯娘要你支持分家,你要用这样的态度,跟她说话吗?”
  贾珠:“……”
  他心头发慌,却又甚为茫然。
  从小爹娘告诉他,荣国府——得靠他撑起来。
  大伯对他和琏二的态度,也说明他认同这一点。
  现在妹妹又告诉他,他得分出去。
  “我不知道,我……我去找大伯。”
  如果是要分家,他情愿是大伯跟他说。
  大伯想要他们二房就此分离荣国府,他……他就同意。
  隐隐的,贾珠觉得妹妹可能猜错了。
  如果大伯要把他们分离国公府,就不会把梨香院指给爹娘了。
  元春看着大哥急匆匆的去找大伯,心头更加难过。
  她大哥到现在都没认识到,有事,他第一个找的不是父亲。
  其实一直以来,最疼爱他们的不是父亲,而是大伯。
  可是不管是她还是大哥,甚至包括琏二,都下意识的忽略了他,甚至还深信了祖母所言的大伯不成器言论,并且因此鄙视他。
  他们把太多的孺慕之情都给了父亲,但父亲……
  元春捂了捂脸,转头就往东府去。
  这边,贾赦正让两个小妾帮忙按腿,听到贾珠又来了,以为有什么大事,忙让进来。
  “伯父!”
  看到那一闪离开的身影,贾珠的面上微有些红。
  是他进来的太急,以至于忘了伯父这边的情况。
  “坐吧,我就是腿疼,让她们帮忙揉揉。”
  贾赦在他进来的时候,就已经坐起,关切问他,“是你爹那边真的丢了重要东西?”
  “没有!”
  贾珠忙摇头,“是……是侄儿有…有事想问伯父。”
  贾赦:“……”
  他打量这个侄儿,“你是觉得梨香院不好?”
  “不是!”
  贾珠的眼圈有些红,“伯父,侄儿……侄儿是想问您,要不要把二房分出去。”
  什么?
  贾赦震惊,“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虽然他无数次的想过。
  但是上有老母,下有这几个孩子,二弟虽可恶,他却从来没想过,这时候跟他分家。
  “谁说的?”
  “没……没谁说,侄儿就是觉得,分家对您可能更好。”
  确定大伯没这意思,贾珠的心定了,却又忍不住的愧疚。
  “什么更好?”
  贾赦看他的样子,忍不住笑了,重新躺回榻上,“你和琏二是兄弟,你们兄弟感情好,就比什么都好。”
  他膝下虽然还有七个月大的贾琮,但离他长大还早呢。
  首先琏二就不可能跟他亲近。
  倒是珠儿,从小看到大,虽然也有点小九九,但总体来说还是实诚孩子。
  “我和你爹……,就这样吧!”
  二弟虽是读书人,却只学会了读书人的自命清高,文人该有的聪明和弯弯绕绕,一概不会。
  看在老母亲的面上,他也不能把他撵出去。
  “没事不要瞎想,进祠堂,就是想让你爹娘老实记住这次的教训,以后干什么多想想,不要想当然。”
  “……是!”
  贾珠的心情轻快了些,“多谢伯父!”
  贾赦挥挥手,“谢什么?”他往榻里让让,“跑这么远你也累了吧?过来躺躺,小睡一会,回头我们还得进祠堂陪你爹娘呢。”
  贾珠:“……”
  他果然如小时候爬到了大伯的榻上,“那侄儿就歇一会。”
  “唔~”
  贾赦倒是很高兴侄儿没跟他见外,“长福,叫两个小厮进来,给我们捏捏腿。”
  “是!”
  外面有人应了。
  很快进来两个小厮给他们捏起腿来。
  “最近几天睡得我真是腰酸背疼啊!”
  贾赦打了个哈欠,“珠儿,在伯父这不用多想,睡一会,松快松快。”
  “嗯!”
  贾珠感受小厮捏他酸胀的小腿,也很舒服。
  多日没有如此躺着睡的他,很快就在轻重适宜的按摩中,和贾赦一样,发出鼾声睡了过去。
  ……
  太玄观,忙了一天,才吃过晚饭,要歇一会的贾敬,看到兴儿时很是嫌弃。
  他在慢慢的适应这边的日子。
  适应没人服侍,适应粗茶淡饭,适应当个普通道人去种粮、种菜、挑水、甚至挑粪。
  日子虽然忙忙碌碌,如今却能倒床就睡。
  天知道,自太子出事后,他一个好觉都不曾睡到过。
  一天天的失眠,头发大把的掉。
  如今能睡着了,但也不代表,他不怀念被人服侍的日子。
  “什么事?”
  贾敬的声音很冷。
  “老爷!”兴儿有些害怕,曾经跟着大爷的小厮都被老爷打过板子呢,“这是太太让我给您送来的信。”
  夫人的信?
  贾敬的眉头蹙了蹙。
  上一次,她可是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上上一次回家,她连他的道袍都没放过。
  还有女儿满月,别人都有好面吃,可给他的就是一碗清水面。
  分明是想气他。
  她放开了过去,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可这尽想气他……
  贾敬不想接信,但是又怕错过什么重要的事,“府里最近可有什么事?”
  “西府的大姑娘被我们太太和大爷接回来了,太太还从宫里给大姑娘要了一门亲,太上皇亲自赐婚给了新平侯。”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