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更不知道在不起眼的小巷,两个人被接连敲了闷棍,抢了银钱,扒了衣服。
  ……
  京城,宁国府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贾玥的满月宴。
  这一次,请的人有点多,当然,凑趣的人也多。
  只是贾政和王夫人自从听到这个名字,就很不喜欢。
  他们的女儿元春是荣国府嫡长女,迎春和探春以她之名依次而来,这老四不就该跟着姐姐们叫吗?
  可沈氏和贾珍倒好,居然另外起名,还跟着哥哥们的名,搞的好像他家的女儿比他们家更加珍贵似的。
  夫妻两个难得站在同一频道上,为贾玥的名字不开心。
  “元春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王夫人特别想念女儿,“老爷,您看我们要不要再递些东西进去?”
  “……”
  贾政的眉头拢了拢,并没有马上说话。
  “皇上封了大嫂一品诰命,还又赏了那么多东西,大嫂坐完月子后,肯定要进宫谢恩的。”
  王氏试探着问,“到时让大嫂帮着提一下元春,您看怎么样?”
  “……我看行!”
  贾政也惦记呢,“赶明儿让老太太去说一声。”
  他已经不指望王氏了。
  王氏几次得罪大嫂,她不去提元春可能还好点。
  “当初大嫂就特别喜欢元春。”
  贾政觉得这个问题不大,“等她去谢恩的时候,我们也提早递个消息,让元春先去见见她,可能更好了。”
  “嗯嗯!”
  王氏觉得贾政说的太有道理了,闻言直点头,“我这就让人去打点。”
  要不然,女儿这样一天天在宫里熬着,也不是事。
  王氏高兴起来,正要再说什么,一个丫环急跑进来,“老爷,太太,老太太让你们快去呢,江南林家有人上京了。”
  什么?
  贾政欢喜,“谁来了?”
  “是林家一个管家和两个管事婆子,他们是先进京收拾院子的,说是姑奶奶要带表少爷和表小姐一起进京省亲呢。”
  太好了。
  “琏儿是不是要跟他们一起回来?”
  怪不得直到现在都没回呢。
  “是!”
  丫环高兴点头,“二爷是要护着姑奶奶他们一起进京的。”
  “好好好!”
  贾政对有些发愣的王氏道:“快,一起到母亲院里商量一下,敏妹妹好不容易回京,怎么也不能住外面。”
  家里有的是院子。
  “我记得她的院子……”
  “老爷,那是准备给宝玉的。”
  她收拾得特别好呢。
  “宝玉还小,而且他不是跟着老太太住吗?”
  贾政不高兴了,“行了,就她原先的院子,母亲问起,你也这么说。”
  那院子大,妹妹带着外甥、外甥女住着正好。
  贾政丢下这句话,拂拂衣袖转身就走,根本就没有等王氏的意思。
  王氏无奈,只能跟上。
  此时的贾母已经欢喜的不知如何是好了。
  她最疼爱的小女儿,出嫁十多年,除了还在京的那两年,她能见见外,后来就只能写信了。
  回回写着见字如面,可哪能真的见字如面呢。
  “难得琏儿是个干大事的,能把她姑母带回来。”
  这段时间,贾母特别想念这个啥事都能干的孙子,如今听到他还要护送女儿和外孙、外孙女回来,那真是喜欢又加倍,“找你们过来,就是要跟你们说,敏儿回来,不能住外面,她还住她原先的院子。”
  “自然!”
  “我也正跟王氏这样说呢。”
  贾赦和贾政几乎同时开口。
  两人互望一眼,又同时撇开。
  “好好好!”
  贾母懒得看他们兄弟不和,反正女儿回来,总会帮她哥哥们和好的,“这些年了,我们家总算又能一家子团聚了,她的院子你们再好生看看,务必给我恢复成原样。”
  那院子已经默认给了宝玉,听说王氏找人,今儿这里弄弄,明儿那里弄弄的。
  原先贾母是不在意的。
  但现在女儿要回来了,宝玉又还小。
  “有什么缺了的,只管往库里找,库里没有的,就往我这边来。”
  “母亲放心,儿子们知道。”
  这一次,贾政先贾赦一步开口,“只是林家的人呢?这么快就走了吗?”
  他很喜欢林妹夫,可惜两边相隔太远,如今他家来人,正该说说话才是。
  “噢,他们刚去东府了。”
  贾母笑,“琏儿一定跟你妹妹说了沈氏要生的事,明儿又是玥丫头的满月宴,正该过去请个安。”
  女儿和沈氏一向说得来。
  她回来,再加上琏儿,她就一点也不愁了。
  此时,宁国府里,还在坐月子的沈柠听到贾敏也要带着两个孩子上京,虽然也高兴,但这个时间回京,总感觉有什么不对。
  她细细问两个婆子扬州的事,贾琏的事。
  听到贾琏才到扬州不过一天,就去亲自制盐,要给家里当礼物时,她哪不知道,林如海在给贾琏送功。
  只是这功劳……
  想到皇帝可能已经在江南动手,沈柠就不能不愁的慌。
  进了红楼,平安生了女儿,过了死劫,看着做了一些事,把贾家的一切往好的地方调,可只从陈冲和李家的联合陷害来看,就知道这个世界远比她想像的还要残酷。
  林如海又在这时,让贾敏带孩子们进京,想来也预知了危险。
  那他们这一路……能平安吗?
  林长安的死劫就在今年呢。
  避开扬州,那死劫就真的过了?
  经过了贾珍的重伤,沈柠可不敢再有半点马虎,她微笑问了贾敏的身体情况,两个孩子的情况,又夸了他们特意带来的礼物,这才端茶送客。
  “请焦大!”
  好在明儿就是玥儿的满月宴。
  满月宴一过,就调十个府卫去迎一迎,应该也不晚。
  “再把大爷给我喊过来。”
  只他们一家派人去迎不是事,还得让贾珍跟贾赦商量,西府那边也派几个人去才好。
  这样既表示了重视,出事了,也能马上搭把手。
  此时的沈柠都顾不得高兴她要见到闻名许久的林黛玉,当天就逼着贾珍去找贾赦。
  总之一句话,她不要有半点意外。
  ……
  五月初八,太玄观。
  一大早的,观里的人就闻到了从厨房传来的异香。
  两个洒扫道童的肚子控制不住的响了几声,“刘师兄今天在做什么好吃的呢?”
  “不是刘师兄。”
  大点的道童四看了一眼,小声道:“我听说是山下的面馆要借我们的厨房,给我们观里每人送上一碗长寿面。”
  啊?
  小道童惊喜了,还没开口询问面馆为何这样好的时候,大点的道童又开口了,“听刘师兄说,这碗面都是因为贾居士。他的夫人生了小女儿,今天是那女孩满月呢。”
  小道童:“……”
  他当然知道贾居士。
  他们的道袍、鞋袜,好多都是贾家捐赠。
  之前沈夫人还在观外别院的时候,就给他们送过好多次点心。
  可惜……
  “无量天尊!”
  小道童往京城所在的方位拜了几下,“师兄,那我们今天就念《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吧!”
  “好啊!我猜观主和师叔、师兄们,也都会帮忙多念几遍的。”
  贾居士没来之前,道观好穷的。
  师叔、师兄们都要轮换着出门游历。
  那不是他们想出门游历,而是道观养不起他们这么多人,不得不下山给人看病、看风水、攒功德的同时,也养活自己,到冬天的时候,还得给自己添件厚实的道袍。
  直到贾居士过来。
  别院在观外盖起来,因为请的人多,连带着他们道观都多受了些香火。
  这几年因为贾居士,他们道观人人受惠。
  他也再不用害怕吃不饱肚子了。
  两人加快打扫的速度,好在这边才忙完未久,刘师兄就喊吃饭了。
  全由各种菌菇熬出来的汤底带着异香,实引人食欲,再加上青翠欲滴的青菜和香葱,滴上的香油,哎呀呀,色香味俱全啊!
  人人都在期待将要端来的寿面,只是让他们都想不到的是,还有一碗跟他们完全不一样的寿面。
  贾敬也早就闻到香了。
  他以前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如今赖在这道观,虽然日子也还能过,但这吃的……,偶尔还是很想念的。
  但刚刚他有多期待这一碗面,这一会,就有多无语。
  “贾居士,这是沈夫人的意思。”
  面店老板也是无奈,厨房里他做了不少面,就是今日的香客,都能跟着蹭一碗,但给银子的沈夫人说了,贾居士要么不吃,要么……就只配清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