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他们家已经离了军里,而且连着两代都没让子弟们习武了,转型渐成,如何还能改?
  “明个我去说。”
  第14章 圣人言
  宁国府,吃过早饭,沈柠一边听尤氏汇报贾珍连夜的战果,一边就在自己的院子慢慢散着步。
  墙角的石榴树上,两只喜鹊叽叽喳喳的飞上飞下,自由自在。
  “赖升家的就是被革职?”
  沈柠接过尤氏手上的册子,翻到最后,又扔回给她,“你们这是糊弄谁呢?”
  其他人都是挨了板子,全家撵回庄子,这赖升媳妇,倒是全身而退。
  要她说,贾家宁荣两府,赖家就是最大的蛀虫。
  盖完一个大观园,赖嬷嬷家也有了一个好院子,呼奴使婢的,孙子还捐了官。到最后,连贾政都要跟人家借银子,可笑的是,人家还没借。
  荣府那边如此,宁府这边更甚。
  沈柠发现,赖升的三个儿子也早在出生的时候,就求了恩典免了奴籍,所以,贾蓉的身边没有赖家人。
  赖家这是早就放弃了贾家吧?
  可笑她的好大儿,还当人家忠心耿耿。
  “青竹,拿……”
  她正要叫青竹拿贾敬常用的戒尺来,就见青苹急匆匆的进院,“太太,西府政老爷来了。”
  果然来了。
  沈柠挑了挑眉,“二太太来了吗?”
  让贾家子弟习武,准备接收贾家军中大部分权利的王家,应该会第一个不安。
  二太太王氏虽然一向反应慢一拍,可是心思缜密,当时想不到的,晚上回家一定会想清楚。
  而贾政……
  沈柠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走吧,迎一迎。”
  尤氏忙过来扶住。
  都是贾家人,避嫌倒也不用太过。
  二门外的仪厅有前后隔断,以前贾敬还行的时候,贾政常来请教学问,每次王氏也会过来,如今自然还在那里。
  “大嫂!”
  贾政早早拱手。
  四十来岁的他蓄着短短的胡子,一袭浅绿散花长袍,躬身行礼时面容虽淡,声音却异常温和,不知他的,一定以为他是个如玉君子。
  论皮相,贾政实在甩了贾赦好几条街。
  也怪不得有些颜控的贾母,会最疼这个二儿子。
  “二弟,二弟妹,坐!”
  沈柠在王氏也行礼时,托了一把,“昨日学堂闹了一场,我就猜二弟会来。”
  贾政面色稍雯,朝行礼的尤氏抬抬手,“大嫂,学堂改制之事,我已听王氏说过。”他刚也粗粗看了贾珍弄出来的新学规以及奖惩制度,感觉倒也不错,“只是这跟着焦大练武……,极为不妥。”
  “不妥?”
  沈柠微笑问他。
  “不妥!”贾政道:“大嫂应该听敬大哥说过,我们兄弟的名字为何都带一个文字,这是祖宗们的决定,我们兄弟也俱都学文。学堂那等重地,如何能让焦大去授武?”
  “学堂重地?”
  沈柠似笑非笑,“二弟是知道贾代儒是个什么样的庸才吧?就算原先不知,他执掌学堂以来,族人未有一个出息者,也该知道,他不适合学堂。”
  装什么重视?
  早干嘛去了?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沈柠看着他,“圣人都这么说了,让孩子们跟着焦大每天半个时辰,打熬一下身骨,强健身体,又如何不行?”
  贾政:“……”
  他有无数反驳的话,可在沈柠的圣人言下,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还是说二弟看不起焦大,觉得他是个奴才?”
  “岂敢岂敢!”
  贾政连呼不敢。
  焦大可是救过他大爷爷宁国公的。
  “只是大嫂也知如今贾家境况。”
  他看了一眼四站的奴才,青竹等在沈柠摆手的时候,一齐躬身退出,“当初说好的……”
  “说什么了?”
  沈柠声音冷冷,打断他的话,“只是让孩子们学个武,强健一下身体,又不是让他们去从军,有什么可说的?还是说……”她看了一眼王夫人,“贾家放弃军中一切,从此以后,族中子弟连跑个步都是错?”
  贾家在军中的权利,最终被王子腾握在手上。
  这在上位者眼里算什么?
  王子腾是武将,升官了,还正是能干的时候,为何一病就没了?
  换她是上面的那位,也饶不了这些人。
  “昨天大家已经一致通过了,二弟不同意,那宝玉和环儿就不必去学里,那什么每年五百两的捐款……”
  沈柠顿了一下,“珍儿,写个公示贴到族学那边,宝玉和环儿不记在其内。”
  啊?
  贾政和王夫人的面色一变。
  两人都没想到,这位大嫂子突然这么不给面子。
  还贴公示?
  这让族人怎么看他们夫妻?怎么看宝玉?
  两人对贾环都不甚在意。
  王夫人从来没想过给他贴那五百两银子。
  “这?二叔……”
  贾珍现在特别怕他娘。
  尤氏刚进来就给他使眼色了,显见对赖升家的处理,他娘很不满意。
  “大嫂,我没说不同意。”
  贾政的脸上已经有些青,“我就是过来问问。”
  他是这个意思吗?
  他明明不是这个意思啊!
  贾政头一次觉得这位嫂子难缠。
  “问问啊~”
  沈柠转了转手上的玉镯子,转为笑脸,“倒是我误会二弟、二弟妹了。”她的声音变柔,“我也知道二弟是做学问的,突然听到焦大让孩子们习武,会有些难以接受。不过二弟当知,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除了后面的殿试,每一次的考试时间都不短,没个好的身体,任何一次考试,丢的都是半条命。”
  这?
  贾政叹了一口气。
  他心慕科考,虽无缘,却也深知每年考场上身体不济,晕过去,错过科考的学子大有人在。
  “孩子们锦衣玉食的长大,没吃过苦。”
  沈柠淡淡提醒,“他们也不知考场上的艰难,但他们不知,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却不能不考虑。”
  若能提前筹谋,注意贾珠的身体,或许他就不会死了。
  从原身的记忆里,她知道贾珠和元春,都是被精心教养出来的。
  贾珠不死,总是贾家女儿的一份依靠。
  “大嫂说的是。”
  贾政倒是没想到儿子贾珠,这一会,他想的是回乡的沈大学士,对沈柠的未雨绸缪倒有些感佩起来,“今日政……冒失了。”
  “自家兄弟,说什么冒失?”
  沈柠笑笑,“二弟是关心族里,关心学堂,才来问的,问清楚就好,二弟妹,你说是吗?”
  “……是!”
  王夫人抬了抬嘴角,柔柔的笑了。
  近观的尤氏,默默低下头,她总感觉婆婆和二婶对视的那一眼里,满是厮杀。
  第15章 迁怒
  如果可以,贾珍真想找个由头,跟着政叔一块走。
  母亲今天可一点也没给政叔面子,显见昨天的事还没过去。
  他饶了赖升家的……
  贾珍的腿肚子有些打转。
  他娘不是不打人,真发起火来连他爹都得让着。
  怎么办?
  “母亲!”
  贾珍不敢跑,生怕这一跑再把她给气坏了。
  想到昨天的凶险,他揉了揉脸,笑嘻嘻的进去,亲自给沈柠奉了一杯茶,“您是这个。”
  贾珍竖了一个大拇指,“政叔今天可被您吓着了。”
  “……别跟我嬉皮笑脸。”沈柠朝青竹几个摆手,示意她们还出去,“我问你,你政叔为何容不得焦大进学堂?”
  啊?
  这不是明摆的事吗?
  贾家弃武从文是祖宗一早就给他们设好的路。
  贾珍瞪着一双有些蠢的眼睛,到底没敢直接说出来。
  少时母亲也考教他功课,后来不怎么管,是因为外祖父说父亲成功从文,又在太子身边,到他这里当个中规中矩的宁国府继承人就行了。
  再多就是贪心就是取死之祸。
  现在……
  贾珍感觉母亲又在考教他了,“因为…因为我们与王家的约定?”
  为了上面那位能够放心,贾家明面上不能不退出军中。
  但暗地里他们已经扶出王子腾,用不了几年,王子腾必能走到爷爷当年的位置。
  他试探着问,“二婶过来也是因为此?!”
  “还不算笨的无可救药。”
  听到婆婆的叹息,尤氏好后悔刚刚没跟着一起退下。
  这等家族大事,知道的越少越安全。
  沈柠没管她,轻声道,“珍儿,扪心自问你若是王子腾,尝到了如你爷爷当年一般的权势,还舍得再还给上家吗?”
  贾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