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如此纷扰,是她自己选择。
他站起身,肩上珠串自然作紧。
——“代我为你母亲上一柱香。”
门被打开而又很快关上,宣月澜脸上凝出一点笑意。
*
门外是浅淡月色,但似乎怎么也压不住这荒唐旧闻。
一旦牵及旧人,自己果然难以避免。齐悠白脚下碾过一片凋叶,忽然知晓陈道人为什么选在此地出春了。
见师兄站在门口不动,青丝抬脚走上前去。
“大师兄。”
这人早就回神,自然很快应她一声。
娇小的姑娘扯住他衣袖,眉眼是同性子一点不相配的初绽的光艳,她背与月光,留下一个近而小的浅浅影子,“头”正落在他肩。
她抬起手。
赫然是一只冒着油光的鸡腿。
小师妹笑意盈盈,嘴角还带油,就敢拿着另一只擦干净的手扯着他走,
“三师兄手脚不便,这还是我第一次给大家烤东西呢。”
“师兄速速来吃呀。”
……他就知道。
第23章
齐悠白是在七岁被陈道人哄走。在那之前,他一直呆在皇宫里。
唯有一次,他得以出门陪伴父皇和兄长打猎。
那时他年纪尚小,自小又得皇后娘娘百般爱护,身子娇贵得不像话。但好不容易出了宫门的新鲜,是再乖巧的孩子都要出去奔一奔的。
他第一次没有听兄长的话,支开守在帐篷外的侍卫自己悄悄跑了出来。
那是他第一次看见萤火虫。
似乎白而又绿盈盈的光,如同迷了眼睛一般把他沉醉地引到一个地方。等到这温室里长大的皇子回过神来,只看见那萤光早就散尽。
眼前的,只是一扇半开的木门,还有他顶上两盏巨大的红灯。
......
“小公子,你要到哪里去啊?”
眼前黑雾弥生。
*
实际上,他与宣月澜曾见过。
那是他离开皇宫,去往落云山的前半年间。
那时宣景两国交好,又恰逢景国庆典将至,宣国太子携着妹妹受命一并前来拜访。
齐悠白站在兄长身侧,看着一群金色的鸾鸟翻飞着翅膀,缓缓而来。
为首的金袍少年同自己兄长一样大的年纪,长得也很好。而在其身侧的……自然就是适时最得宠爱的公主。
“月澜,”当时接风宴临近结束,低着头唯唯诺诺的公主被自己兄长引来见礼。
齐悠白和兄长站起身来。
“见过太子殿下……”她语言间一顿,似乎是——不认识齐悠白的样子。
这可不太对劲。
即使那时齐悠白尚未封王只被唤作七皇子殿下。却也是人人知晓的,颇得圣宠的皇子。
“公主不必多礼,”一边的齐珏示意她起身,扬起一点无端的笑来。“这是孤的皇弟,你只管唤他作七殿下。”
“......七殿下。”这姑娘身量矮上二人很多,抬了眼睛也就只瞧见这两人一黄一金的衣服。
黄的自然是太子,而……备受宠爱的七殿下确是自小穿金色的。
于是那同她一色的少年点头,也唤了她一声。
齐悠白以为这群人不会待上多久。
但出乎意料地,太子宣衾此次留访的时间很长。
而再次见到那位公主,是齐悠白去向兄长请教诗书的路上。
“公主这是?”他停住脚步,问这位早就跟在他身后低着头抱书的姑娘。
宣国崇尚的窄袖远遮不住她怀中泛黄的《诗经》真貌。
他见她身子颤抖,却是又将书抱紧了一些。
“月澜,想去向太子殿下请教一二。”
齐悠白嘴角一扯,想到前些日子在母后处所听到的闲碎话语。
于是他内心浅浅叹气,转回了身继续走着,却又假装不经意地一问。
“公主所问不知是《蒹葭》?抑或是《桃夭》?”
……
身后脚步声在他走了几步后接续上,而后传来小姑娘轻声的回答。
“《桃夭》。”那时的宣月澜这样说。
而后来她带回宣国的每一本诗经的封面,也确实写着桃夭二字。
其中不乏有当时正是太子的齐珏亲笔,指点这女子如何弄清楚这书中世界。
——
于是他时常“赶巧”一样地遇见她。但每次不是在去找兄长的路上,就是在正要去找兄长的路上。
齐悠白适当地好心提醒了她一回。
“兄长早有婚约。”他说。确有此事,且是早就订好了。
她所想不很妥当,也很难实现。
“殿下误会了。”
这是她第一次抬起头来直视他,那双继承了母亲的微弯眼睛中带着点柔弱的滋味,泪光闪闪。
宣月澜这样说完,不等齐悠白解释就沿着原路折返。
只留下一阵细碎而几不可闻的脚步声。
时年七岁的齐悠白满意之余还是生了
点小愧疚。
他的愧疚消失在宣氏兄妹回国的前一晚。
宴席过半,齐悠白想起明日兄长说要提问的书忘了背,悄悄站起身来想要回去。
初夏的荷花池,他撞见那幼年贪玩时曾经所见的萤火和赤色。
他不曾饮酒,此刻却昏沉起来。
眼见身后的小侍也自他身侧自然走过,虚扶着前方空气的手掌朝前走去,却还在笑着请求他走的慢一些。
怎么……回事?
不待这手无缚鸡之力的皇子反应回来,一只手掌猛然而出袭上他颈侧。
他肩上珠玉垂帘脆声侵扰,破去半空痴障。
恍惚间,齐悠白听见破空而来的衣袖翻飞声。朦胧间,他瞧见这人衣上绣的金鸾,掀起的衣袖却带起血红的水珠。
啪——
那血色落到他靴上。
“慢着。”他听见这身形瘦小的人说道,声音如淬清雪。
这也算的上他欠这人一次人情……
睁眼时天色大亮,齐悠白躺在榻上怔愣足足半刻。而后恰逢兄长打笑着进来,假骂他今日晚起之事。
“书可背的了?”
“未曾。”颇为难得的,齐悠白摇头笑着说道。
于是作为兄长的齐珏罚他明日再背两篇。
讲学解惑过半,齐悠白忽而笑着看向兄长。
“那宣国公主常来向兄长求学,问的是什么?”
......执着书卷的手紧了紧,这人稍稍眯起眼睛,倒是丝毫没有隐瞒。
“她么,”
奇怪的很,问的从来是《硕鼠》。
而并非《桃夭》。
*
夜间月色散落,在小院撒下一阵温柔的月辉。
细白的指尖覆上朱红的柱,传来的微凉倒是让她难得安心地闭眼。
这金袍女子没有进殿,反而在半夜起身坐到这施了红漆的栏栅之外。
甚至难得而悠闲地翘了翘脚。
或许是习惯了某个默默无言少年的陪伴,宣月澜此刻竟觉得孤单。
不由地,她伸手捏了捏耳垂,指腹按下一颗圆润的玉珠。
宣国人不常穿耳坠,但这公主此时却有了一个。
直到身侧传来细微的风声,她笑起来,掀开一边开过的小盒。
“坐着吧。”
于是这风骤然就停息,似乎有人坐下任由她依靠着。
“你猜那那人藏得隐蔽的东西是什么?”
是教他如何如何快速夺取人身的秘闻法术?还是养精蓄锐一朝夺魂的隐忍?
……没人回答她。
宣月澜无趣地撑着脸,眼皮却悄悄地阖上。
实在是一个令她实在恶心又十分满意的礼物呢,父皇。
离开前夜,晚上传来微凉的风。
远道而来的真公主收获颇丰。
第24章
他们第二日送宣月澜入宫。
半月不见,这皇帝还是一如既往的霸气逼人。青丝看着高位上稳如泰山的齐玦如是想,拿起身边宴席上的鸡腿就啃起来。
或许是齐悠白给兄长传了消息,今日的宴席才办得如此顺畅。青女士满意的点点头,把一边空了的盘子移到外边去。
这已经是宣国帝女的饯别宴。
齐悠白坐在他们这一排最高位,正捻起一颗碧玉似的葡萄,白皙指尖恰做最好映衬。他不经意间抬起头,正巧遇上小师妹探究目光,似乎在疑惑往日如狼似虎的大师兄怎么见了好酒好菜不动筷。
见大师兄发现了自己,青丝收回目光。
“帝女何日启程?”齐珏声音漫不经心,指尖只需一挑,玉盏美酒就被人递过来。他很不喜欢穿那身明黄绣了金龙的朝服,现下只穿了一拢烟水蓝渗着缕红的锦衣,显得比平时年轻一些。
这皇帝不过二十有三。
旁边为他提着酒盏,着金钗凤裙的年轻妇人姿容也是难得的清丽。她眉眼低垂,仔细添了红妆的面仍旧显出一种病态似的苍白,唇色浅淡。
他站起身,肩上珠串自然作紧。
——“代我为你母亲上一柱香。”
门被打开而又很快关上,宣月澜脸上凝出一点笑意。
*
门外是浅淡月色,但似乎怎么也压不住这荒唐旧闻。
一旦牵及旧人,自己果然难以避免。齐悠白脚下碾过一片凋叶,忽然知晓陈道人为什么选在此地出春了。
见师兄站在门口不动,青丝抬脚走上前去。
“大师兄。”
这人早就回神,自然很快应她一声。
娇小的姑娘扯住他衣袖,眉眼是同性子一点不相配的初绽的光艳,她背与月光,留下一个近而小的浅浅影子,“头”正落在他肩。
她抬起手。
赫然是一只冒着油光的鸡腿。
小师妹笑意盈盈,嘴角还带油,就敢拿着另一只擦干净的手扯着他走,
“三师兄手脚不便,这还是我第一次给大家烤东西呢。”
“师兄速速来吃呀。”
……他就知道。
第23章
齐悠白是在七岁被陈道人哄走。在那之前,他一直呆在皇宫里。
唯有一次,他得以出门陪伴父皇和兄长打猎。
那时他年纪尚小,自小又得皇后娘娘百般爱护,身子娇贵得不像话。但好不容易出了宫门的新鲜,是再乖巧的孩子都要出去奔一奔的。
他第一次没有听兄长的话,支开守在帐篷外的侍卫自己悄悄跑了出来。
那是他第一次看见萤火虫。
似乎白而又绿盈盈的光,如同迷了眼睛一般把他沉醉地引到一个地方。等到这温室里长大的皇子回过神来,只看见那萤光早就散尽。
眼前的,只是一扇半开的木门,还有他顶上两盏巨大的红灯。
......
“小公子,你要到哪里去啊?”
眼前黑雾弥生。
*
实际上,他与宣月澜曾见过。
那是他离开皇宫,去往落云山的前半年间。
那时宣景两国交好,又恰逢景国庆典将至,宣国太子携着妹妹受命一并前来拜访。
齐悠白站在兄长身侧,看着一群金色的鸾鸟翻飞着翅膀,缓缓而来。
为首的金袍少年同自己兄长一样大的年纪,长得也很好。而在其身侧的……自然就是适时最得宠爱的公主。
“月澜,”当时接风宴临近结束,低着头唯唯诺诺的公主被自己兄长引来见礼。
齐悠白和兄长站起身来。
“见过太子殿下……”她语言间一顿,似乎是——不认识齐悠白的样子。
这可不太对劲。
即使那时齐悠白尚未封王只被唤作七皇子殿下。却也是人人知晓的,颇得圣宠的皇子。
“公主不必多礼,”一边的齐珏示意她起身,扬起一点无端的笑来。“这是孤的皇弟,你只管唤他作七殿下。”
“......七殿下。”这姑娘身量矮上二人很多,抬了眼睛也就只瞧见这两人一黄一金的衣服。
黄的自然是太子,而……备受宠爱的七殿下确是自小穿金色的。
于是那同她一色的少年点头,也唤了她一声。
齐悠白以为这群人不会待上多久。
但出乎意料地,太子宣衾此次留访的时间很长。
而再次见到那位公主,是齐悠白去向兄长请教诗书的路上。
“公主这是?”他停住脚步,问这位早就跟在他身后低着头抱书的姑娘。
宣国崇尚的窄袖远遮不住她怀中泛黄的《诗经》真貌。
他见她身子颤抖,却是又将书抱紧了一些。
“月澜,想去向太子殿下请教一二。”
齐悠白嘴角一扯,想到前些日子在母后处所听到的闲碎话语。
于是他内心浅浅叹气,转回了身继续走着,却又假装不经意地一问。
“公主所问不知是《蒹葭》?抑或是《桃夭》?”
……
身后脚步声在他走了几步后接续上,而后传来小姑娘轻声的回答。
“《桃夭》。”那时的宣月澜这样说。
而后来她带回宣国的每一本诗经的封面,也确实写着桃夭二字。
其中不乏有当时正是太子的齐珏亲笔,指点这女子如何弄清楚这书中世界。
——
于是他时常“赶巧”一样地遇见她。但每次不是在去找兄长的路上,就是在正要去找兄长的路上。
齐悠白适当地好心提醒了她一回。
“兄长早有婚约。”他说。确有此事,且是早就订好了。
她所想不很妥当,也很难实现。
“殿下误会了。”
这是她第一次抬起头来直视他,那双继承了母亲的微弯眼睛中带着点柔弱的滋味,泪光闪闪。
宣月澜这样说完,不等齐悠白解释就沿着原路折返。
只留下一阵细碎而几不可闻的脚步声。
时年七岁的齐悠白满意之余还是生了
点小愧疚。
他的愧疚消失在宣氏兄妹回国的前一晚。
宴席过半,齐悠白想起明日兄长说要提问的书忘了背,悄悄站起身来想要回去。
初夏的荷花池,他撞见那幼年贪玩时曾经所见的萤火和赤色。
他不曾饮酒,此刻却昏沉起来。
眼见身后的小侍也自他身侧自然走过,虚扶着前方空气的手掌朝前走去,却还在笑着请求他走的慢一些。
怎么……回事?
不待这手无缚鸡之力的皇子反应回来,一只手掌猛然而出袭上他颈侧。
他肩上珠玉垂帘脆声侵扰,破去半空痴障。
恍惚间,齐悠白听见破空而来的衣袖翻飞声。朦胧间,他瞧见这人衣上绣的金鸾,掀起的衣袖却带起血红的水珠。
啪——
那血色落到他靴上。
“慢着。”他听见这身形瘦小的人说道,声音如淬清雪。
这也算的上他欠这人一次人情……
睁眼时天色大亮,齐悠白躺在榻上怔愣足足半刻。而后恰逢兄长打笑着进来,假骂他今日晚起之事。
“书可背的了?”
“未曾。”颇为难得的,齐悠白摇头笑着说道。
于是作为兄长的齐珏罚他明日再背两篇。
讲学解惑过半,齐悠白忽而笑着看向兄长。
“那宣国公主常来向兄长求学,问的是什么?”
......执着书卷的手紧了紧,这人稍稍眯起眼睛,倒是丝毫没有隐瞒。
“她么,”
奇怪的很,问的从来是《硕鼠》。
而并非《桃夭》。
*
夜间月色散落,在小院撒下一阵温柔的月辉。
细白的指尖覆上朱红的柱,传来的微凉倒是让她难得安心地闭眼。
这金袍女子没有进殿,反而在半夜起身坐到这施了红漆的栏栅之外。
甚至难得而悠闲地翘了翘脚。
或许是习惯了某个默默无言少年的陪伴,宣月澜此刻竟觉得孤单。
不由地,她伸手捏了捏耳垂,指腹按下一颗圆润的玉珠。
宣国人不常穿耳坠,但这公主此时却有了一个。
直到身侧传来细微的风声,她笑起来,掀开一边开过的小盒。
“坐着吧。”
于是这风骤然就停息,似乎有人坐下任由她依靠着。
“你猜那那人藏得隐蔽的东西是什么?”
是教他如何如何快速夺取人身的秘闻法术?还是养精蓄锐一朝夺魂的隐忍?
……没人回答她。
宣月澜无趣地撑着脸,眼皮却悄悄地阖上。
实在是一个令她实在恶心又十分满意的礼物呢,父皇。
离开前夜,晚上传来微凉的风。
远道而来的真公主收获颇丰。
第24章
他们第二日送宣月澜入宫。
半月不见,这皇帝还是一如既往的霸气逼人。青丝看着高位上稳如泰山的齐玦如是想,拿起身边宴席上的鸡腿就啃起来。
或许是齐悠白给兄长传了消息,今日的宴席才办得如此顺畅。青女士满意的点点头,把一边空了的盘子移到外边去。
这已经是宣国帝女的饯别宴。
齐悠白坐在他们这一排最高位,正捻起一颗碧玉似的葡萄,白皙指尖恰做最好映衬。他不经意间抬起头,正巧遇上小师妹探究目光,似乎在疑惑往日如狼似虎的大师兄怎么见了好酒好菜不动筷。
见大师兄发现了自己,青丝收回目光。
“帝女何日启程?”齐珏声音漫不经心,指尖只需一挑,玉盏美酒就被人递过来。他很不喜欢穿那身明黄绣了金龙的朝服,现下只穿了一拢烟水蓝渗着缕红的锦衣,显得比平时年轻一些。
这皇帝不过二十有三。
旁边为他提着酒盏,着金钗凤裙的年轻妇人姿容也是难得的清丽。她眉眼低垂,仔细添了红妆的面仍旧显出一种病态似的苍白,唇色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