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玉昭霁踩着天武皇帝的手指:“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能找到你的解药?”
  天武皇帝因为痛苦,不停眨眼。
  他一瞬不瞬盯着玉昭霁,就连他自己,也想知道为什么?
  玉昭霁残忍微笑:“不是我找到你的解药,而是你自己早就亲手将你的解药送到了我的手上。”
  天武皇帝懂了。
  他想到自己这些时间吃的药,他吃药越多,脑子就越发昏昏沉沉,他看到了恶鬼……可是仔细想来,刚才诸葛玉不也能用言语来挑动他看到的恶鬼数量?
  他的药里,被下了致幻的毒,所以,他连思想和行为都被这个诸葛玉操控了。
  也许是知道自己快死了,天武皇帝的脑子清醒了一瞬。
  他眼里迸发出强烈的怨毒:“你……乱臣贼子,你以为你能如愿?哪怕朕死,你也是个弑君的逆臣!”
  逆臣这两个字眼,对许多忠臣来说,真是要了他们的命,谁想被史书工笔写成奸臣?
  可惜对于玉昭霁来说,这两个字的杀伤力约等于。
  玉昭霁似乎很费解地问:“哪朝的开国君主不是乱臣贼子?为何皇帝做得的事情,别人做不得呢?”
  玉昭霁天生胸腔里就是一颗魔的心脏,也是一颗天生站在云端俯瞰山河万里的心脏,这样的魔,也许过于酷烈,但是永远不会被任何言语欺骗。
  玉昭霁想到了什么,故意作恍然大悟状:“哦,因为皇帝们都深深知道做皇帝有多好,所以便要差人著书立传,潜移默化改变所有人的思想,让人连反抗的心思都不能生出来,哪怕皇帝要杀他们,他们也该跪地,说一句谢主隆恩。”
  天武皇帝咬着牙,他觉得这是应该的,本来就该如此。
  可是,他的手指上传来被玉昭霁用脚重碾的疼痛,提醒着天武皇帝,他败了。
  他败在了,另一个狼子野心、富有反骨的人手上。
  天武皇帝悲愤至极,他忽然发了疯一样,用另外一只没有被踩着的手,疯狂去撞桌子腿,发出咣当的响声。
  他的眼睛渴望地望着门外,想要有人来救他,可是,门外那些侍立的小太监还有潜龙死士,都像是瞎了聋了一样,无论天武皇帝发出多大的声音,全都没有任何动静。
  天武皇帝这时哪儿还有不懂的?
  他的周围,已经全是玉昭霁的人了。
  天武皇帝胸膛剧烈地起伏,他心有不甘地说:“你以为,你一日能坐上皇位,就能长久坐上皇位?你得位不正,乃是谋逆之臣,朕的那些儿子,不会放过你的!”
  玉昭霁道:“你是说,七皇子?七皇子是最让你放心的一个儿子,可是,这个人老谋深算,居然勾结清风道国师给君父下毒,如今,他的府邸已经被包围了,过多会儿,他的死讯就会传来了。”
  天武皇帝更是大受打击。
  他防备着自己的所有儿子,但是所有儿子中,最让他放心的莫过于七皇子,七皇子算是纯孝至极。
  当初天武皇帝在一次被进献美人和丹药的宴席上,遭遇了刺杀,也是七皇子不顾一切挡在他的面前,从此,天武皇帝对这个母族出身低微的儿子,更是多了几分青眼。
  出身低、孝顺,是一个多完美的皇子啊。
  没想到七皇子却……天武皇帝不清楚,是自己的一些优待,滋长了七皇子的野心,还是说就连当初的那场救驾,也是七皇子策划的?
  皇帝,皇帝。
  看似天下人都是皇帝的耳目,其实天下人都在骗皇帝,天武皇帝的最后一点心力也被玉昭霁给磨干了。
  这时候,玉昭霁再道:“另外,你似乎误会了什么,我无意于现在就当皇帝。”
  天武皇帝不解地看着他,连弑君这样的事,他都做了,居然不会选择当皇帝。
  玉昭霁蹲下身,从袖子里边掏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他将圣旨摊在天武皇帝眼前,只见圣旨上赫然写着新君人选:三十五皇子。
  天武皇帝都快忘记有三十五皇子了。
  儿子太多了之后,一个儿子对于他来说,还不如一粒延年益寿的丹药,不如制衡朝堂局势。
  他在心中计算着三十五的排序,三十五……三十五皇子还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啊。
  天武皇帝脑海里划过几个字:摄政。
  这位诸葛玉,有一颗造反的心,却会在最后关头选了摄政,真是让天武皇帝想要发笑。
  他也确实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笑声中有悲凉,有不甘,也有轻蔑。
  玉昭霁心知肚明天武皇帝到底在笑什么,他道:“你是在笑我没有立即称帝的魄力吗?睁开你的眼睛看看,因你倒行逆施之故,现在各地反贼烽烟四起,我需要收束朝堂各方面的势力,去平乱,去让天下安定。”
  “像是你这样,你以为你把一切权力都牢牢抓在手里,一切享乐之物都优先供给了你,你以为你是有魄力的皇帝,其实,当天下倾颓之时,皇位就是你的催命符。”
  玉昭霁对于做一个亡国之君,没有任何兴趣。
  他从天武皇帝腰间找出玉玺——越老,天武皇帝越怕大权旁落,他将玉玺随身携带,他以为哪怕有奸人乱政,也不敢堂而皇之去搜皇帝的身。
  可是他忘了,剥开权力的外衣,皇帝也只不过是一个人,只要是人,就会被人欺辱。
  玉昭霁拿到玉玺,在那道圣旨上盖了章,三十五皇子是新君,诸葛玉是摄政王,很好。
  一切崭新的气象都将由此而生。
  夜色深沉,天空中忽然哗啦啦下起大雨,一道惊雷从夜空中划过,玉昭霁看向门窗之外,白云法师……她一路攻城掠地,是为了天朗气清,如今,她又在哪里呢?
  玉昭霁一直在和希衡通信,但是信使相传,纸上的信息也许会被人劫走,再加上两人毕竟立场全然不同,所以,他们的通信交往,纯属发乎内心,没有写任何利益纠葛之语。
  只是有时候,玉昭霁难免也忍俊不禁。
  因为他们通信时,大多谈论刀法剑术,谈论一些稀奇古怪的道术,或者是天下之书。
  信中的白云法师破杀,好像减少了许多肃杀之气,光风霁月引人遐思,她就像一个拥有良好教养的世家女子,心怀明月,剑揽乾坤。
  可是玉昭霁能够听到各地传来的消息。
  那位白云法师破杀的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而且击败了南方的另外两大叛军势力,一跃成为叛军之首。
  关于这位白云法师的传说,的确有很多,她似乎用神权来神化了自己,但是,又让人无端信服。
  值得一提的是,白云法师虽然打着神人下凡的旗号,但是她并不心慈手软,她每破一城,都会杀许多贪官污吏、许多仗势欺人的世家子弟。
  就连世家门阀榜上原本排名第三的陈郡王家,也被她灭门。
  她这样狠辣,居然敢不顾一个世家的颜面,要知道,世家的权利一直是和皇权分庭抗礼,某种程度来说,世家的权力在历史上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盖过皇帝的权力。
  这些千年的世家们,伫立在历史的长河里,皇帝几百年、几十年就要改朝换代,世家却一朝一朝地流传下来。
  这些世家们既傲气,也越来越无法无天,他们还抱团抱得很死,可以说,金麓王朝的黑暗浑浊,大半都是因为世家胡作非为,世家就像是地头蛇一样,利用着皇帝的命令,来牟取他自己的利益。
  希衡杀世家杀得这么狠辣,一个不留,连一点死灰复燃的机会都不给世家留。
  另外那些世家们,心中大都有鬼,自然深厌深恨希衡,世家们这样的千年大族,自然掌握着很大的话语权。
  他们说白云法师破杀是杀星转世,注定要为祸世间,说杀星现,天下都不安宁,世家们不只一次又一次上表请求朝廷出兵,去剿灭白云法师,包括世家们自己,也训练自己的私兵,去抵御希衡。
  但是各个世家们的兵,做一方堡主,在乱世里自保还行。
  怎么可能打得过一路拼杀而来的起义军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他们都不占据优势。
  于是,世家们从原来的要挽着袖子去干希衡,变成被干,被干之后他们终于不再以卵击石,开始退守自己的坞堡。
  但是,他们的行动上认了,嘴上是不会认的,各世家写了许多表,来辱骂白云法师,他们尚且嫌不够——
  因为他们打不过就骂,到底在别人看来,有既没用还给自己找场子之嫌,世家们便觉得不能只有自己发声,得让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发声。
  要是以往,世家们几乎控制了科举,科举虽然在制度上说是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人才。
  但是,天下的书,大多都在世家,世家的子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他们在文坛和官场,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整个文坛,几乎都以世家马首是瞻,要是以前,文人们肯定被世家指哪儿打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