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但怎么感觉着:这东西就是给了手下人银子,打发他去首饰楼,照着价儿买的?
没有丝毫色彩。不像是他带着对自己的心意选的,根本没考虑过适合不适合自己。
就像在走过场……
他不是看中自己的吗?
怎么就感觉到这份:客气而疏离呢?
明明人就在京城的,为什么不能来一趟?
墨家最近,有了这么多的喜事,却始终看不到这位未婚姑爷!
礼数挑不出来……只要有事,徐嬷嬷就会带着礼过来,一脸笑意,表现得无可厚非。
可是,该来的人,明明就是他呀!
从年前,墨纹就一直不痛快,着了两场急,生了不少气。再加上对徐可隐约的失望。各种情绪夹杂在一起,终于,让她病了一场。
挺重的,好几天都没下地。
喝了半个月的药,人都瘦了一圈儿。
开始是王氏大惊小怪,后来,墨如海担心上了,最后,全家人都紧张上了。
这刚好了几天……
王氏看着明显清瘦了的爱女,终于跟丈夫低了头,想让他跟墨伊说,这次带上墨纹。
“让她见见世面,散散心。”
墨如海只得去跟墨伊说,墨伊倒是答应得挺痛快。
红颜最知道去这样的场合,应该穿戴什么,用什么。
列出单子,让几个姑娘分头准备。
这天,白梅来了,“王府别院,给姑娘们准备好了。王爷说,姑娘们想多住几天,也使得。”
“王爷去吗?”墨伊小心的问。
没有家长在,肯定不能孤男寡女的住在一个院子里。
“王爷会去给太后娘娘贺寿,但不在别院住。王府的侧妃娘娘们也都不去,就姑娘三人和赵嬷嬷住。”
墨伊听了心下一松。
“再有,姑娘与王爷尚未成亲。所以,这回您可能到不了内殿去。太后娘娘那里,也许会召您过去见见。也许不会!
嬷嬷为姑娘准备了一件礼物,如果太后娘娘见您,您就呈上去。嬷嬷还说,也给另外两个墨姑娘准备了一份。同样,如果太后娘娘见你们,就呈上去。如果不见便罢了。”
墨纹和墨媛听了,心想:可能不放心自己准备的礼物妥不妥当。
于是都表示了感谢。
白梅又说:“红颜姐姐的单子里提示了,鞋子要多带两双,万一遇到雨,别湿了没得换。最好是厚底鞋的,若在湖边走,有石子路的。纸伞是一定要带的,否则回来就晒黑了。
扇子,还有姑娘家用的。路上的吃喝,防暑的清凉油带上些。别的就按姑娘们自己的习惯准备吧!”
“记得衣裳:不要穿红穿白。其它的……嬷嬷都教过,白梅就不用多说了。”
到了日子,赵嬷嬷没来接,只派了两辆车和护卫。
墨家哥仨,肯定又细细的嘱咐了一遍:千万别冲撞贵人,哪怕让人说傻呢,也别去抖机灵!走路小心别掉湖里。吃东西小心,别弄脏衣裳。别跟人争执……等等说了一堆。
王氏还特意嘱咐墨伊和墨媛:要照顾姐姐,她病刚好。路上要热,就歇会儿再走!”
路倒不难走,但时间也不短。
天气热,再一晃,墨伊昏昏欲睡了。
她这段日子实在是太累了,撑了一会儿,还真就睡着了。
墨纹和墨媛不断的掀帘看车外的风景,见墨伊这都能睡着……
终于,墨媛忍不住了,踢踢她:“伊伊?别在路上睡,一会儿磕到头!”
墨伊睁开了眼,打了个哈欠,眼睛都是泪水。浑身酸软,若能在家里睡觉该多好?
跑这儿来……
她也往车外看,出了城,路边都是绿色,风景确实美。
又暗笑自己:既然在家,估计也不会老实睡,肯定又跑铺子里去了。
“墨伊,你最近不对呀,忙什么呢整天不在家,还累成这样?”墨媛眯着眼睛,想诈她的话。
“赵嬷嬷让我学着管账,看账。以前都没接触过,一下子哪能看明白?整天头昏脑胀的!”
“哼!能有多难?”墨媛倒没疑心她说假话,确实看到拿着账在算呀写的。
墨纹问:“妹妹方便拿一套账给我看看吗?母亲和姨母也找人教过,我想瞧瞧有什么区别。”
“好……回头找一下。”墨伊说完,又是哈欠。
墨媛暗想:要不自己也看看?
她母亲是庶女,闺中时根本没人教这些。出嫁了,嫁妆都是死物,好好收着就是,不用管理。刘氏也从来没有变卖了换个能生银子营生的念头。墨家的日常也用不着她。
所以这娘俩脑子里,就没这根弦。
墨媛每天只想着如何美,没事背个诗行,看到账本就头疼。
“五妹,回头你也教教我呀!”
中午,
路过个小镇,喝茶休息了一会儿。下午,才到了王府别院。
下车一看……乡间别院,可跟城里的院子不同。就在路边,左右都是树和草。
透过大门往里看,似乎也都是树。
红颜说:“这是咱们慧仁皇后娘娘的产业。这附近,都是大户人家的纳凉庄子。再往前走,就进山了,里头是温泉庄子,过冬用的。好位置,老早就都被占了,寻常也没有出手的。所以,想买可不容易!”
一阵微风吹过,几个姑娘顿时感觉到身上的清凉。
“难怪是纳凉庄子啊,一下车,立刻就感觉舒爽了。身上可不像在城里那么黏。”
“是呢,晚上睡觉,是要盖夹被的。”
院子里,有管事婆子带着几个下人迎接:“红颜姑娘!”
“姜妈妈好。墨姑娘,这是管着庄子的姜妈妈。”
“姜妈妈。”
“墨姑娘一路辛苦啦!房间都给几位姑娘准备好了。快快里面请!”
有下人从马车上卸行李,大家往里走。
“屋里一切也都安排好了,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姑娘们尽管吩咐。赵嬷嬷已经来了,可又出去会客了。说她晚饭也许不回来吃。让姑娘们自便。”
好美啊……墨家姑娘们都有些傻。今天,我们就住这儿?
只见满院繁花,奇石。还有个池塘,上面架着小桥,水里养着锦鲤。
花砖铺路。路边是修剪整齐的花墙。
往前沿着路,是一个个的小院子。
姜妈妈带着她们进了其中的一个:“给姑娘们安排在一个院子了,一人一间房。赵嬷嬷说这里太空旷,夜里外头黑灯瞎火的,还有夜莺叫唤,怕姑娘们一个人住着害怕。”
“还真是……”小院门口,姑娘们都转头回看大院子。
晚上,可不敢一个人去。多吓人哪!
三级台阶上去,是她们的屋子了。
屋前,放着木桌竹椅,上头搭着凉棚。
不知道下雨时,坐在这里喝茶,是种什么感受……
这就是书本里的富人生活?
“那儿有秋千!”墨媛指着一处兴奋的说……
150清凉一下
行李直接进了屋,丫头开始收了。
姜妈妈又说:“天气太热,姑娘们先梳洗一下。晚饭,到时便会送过来。如果不累,可在园子里随意逛。只别出大门就好了!”
“明白了,辛苦姜妈妈。”
“姑娘客气了。院子里熏了几天艾草,没蚊子了,放心吧!”
说完,姜妈妈就带着人告退了。
姑娘们打量着,一人一屋,使得用的齐全。
铺盖干燥,带着淡淡香味。帐子是青绡纱的,又细又轻。
透过纱窗,能看到外头的美景。
住在这里,真跟梦一样啊。
车上都出了一身汗,衣裳也皱的。各自梳洗后,又聚集在中间的厅房。
就算是一家姐妹,也没有这么住的时候,个个情绪饱满,气氛很融洽。
在里外院子散了步,再往里,还有几个小院。其中一个又大又好的,应该是主院了。
看了会鱼,又玩了会秋千。
吃晚饭时候,赵嬷嬷果然没回来。
仆妇推着车来送饭了。
一盘一碟的端了半天,得二十多道!
每盘都不多,但道道精致。就连盘子、碗,都是成套的,漂亮极了。另外,还有一大罐子冰镇过的酸梅汤。
跟前,只有她们自己带来的丫头,墨伊坚持让她们上桌吃饭。
大家边吃边聊,热闹极了。
饭后,姐妹三个一人拿把蒲扇,坐在院子里乘凉。
一会儿,又有丫头端来一盘切好的西瓜。
望着满天的繁星,三人都叹着气……这叫什么日子啊!
突然,墨媛说:“墨伊,这就是你今后要过的日子了?那咱们可说好了,以后每年,你都得请我来这儿消暑!我要住上一个月!”
看那姐妹俩白她一眼,不理她。
墨媛在心中暗想:哼,没准儿我将来也能有这样的日子,根本不用你请呢!
没有丝毫色彩。不像是他带着对自己的心意选的,根本没考虑过适合不适合自己。
就像在走过场……
他不是看中自己的吗?
怎么就感觉到这份:客气而疏离呢?
明明人就在京城的,为什么不能来一趟?
墨家最近,有了这么多的喜事,却始终看不到这位未婚姑爷!
礼数挑不出来……只要有事,徐嬷嬷就会带着礼过来,一脸笑意,表现得无可厚非。
可是,该来的人,明明就是他呀!
从年前,墨纹就一直不痛快,着了两场急,生了不少气。再加上对徐可隐约的失望。各种情绪夹杂在一起,终于,让她病了一场。
挺重的,好几天都没下地。
喝了半个月的药,人都瘦了一圈儿。
开始是王氏大惊小怪,后来,墨如海担心上了,最后,全家人都紧张上了。
这刚好了几天……
王氏看着明显清瘦了的爱女,终于跟丈夫低了头,想让他跟墨伊说,这次带上墨纹。
“让她见见世面,散散心。”
墨如海只得去跟墨伊说,墨伊倒是答应得挺痛快。
红颜最知道去这样的场合,应该穿戴什么,用什么。
列出单子,让几个姑娘分头准备。
这天,白梅来了,“王府别院,给姑娘们准备好了。王爷说,姑娘们想多住几天,也使得。”
“王爷去吗?”墨伊小心的问。
没有家长在,肯定不能孤男寡女的住在一个院子里。
“王爷会去给太后娘娘贺寿,但不在别院住。王府的侧妃娘娘们也都不去,就姑娘三人和赵嬷嬷住。”
墨伊听了心下一松。
“再有,姑娘与王爷尚未成亲。所以,这回您可能到不了内殿去。太后娘娘那里,也许会召您过去见见。也许不会!
嬷嬷为姑娘准备了一件礼物,如果太后娘娘见您,您就呈上去。嬷嬷还说,也给另外两个墨姑娘准备了一份。同样,如果太后娘娘见你们,就呈上去。如果不见便罢了。”
墨纹和墨媛听了,心想:可能不放心自己准备的礼物妥不妥当。
于是都表示了感谢。
白梅又说:“红颜姐姐的单子里提示了,鞋子要多带两双,万一遇到雨,别湿了没得换。最好是厚底鞋的,若在湖边走,有石子路的。纸伞是一定要带的,否则回来就晒黑了。
扇子,还有姑娘家用的。路上的吃喝,防暑的清凉油带上些。别的就按姑娘们自己的习惯准备吧!”
“记得衣裳:不要穿红穿白。其它的……嬷嬷都教过,白梅就不用多说了。”
到了日子,赵嬷嬷没来接,只派了两辆车和护卫。
墨家哥仨,肯定又细细的嘱咐了一遍:千万别冲撞贵人,哪怕让人说傻呢,也别去抖机灵!走路小心别掉湖里。吃东西小心,别弄脏衣裳。别跟人争执……等等说了一堆。
王氏还特意嘱咐墨伊和墨媛:要照顾姐姐,她病刚好。路上要热,就歇会儿再走!”
路倒不难走,但时间也不短。
天气热,再一晃,墨伊昏昏欲睡了。
她这段日子实在是太累了,撑了一会儿,还真就睡着了。
墨纹和墨媛不断的掀帘看车外的风景,见墨伊这都能睡着……
终于,墨媛忍不住了,踢踢她:“伊伊?别在路上睡,一会儿磕到头!”
墨伊睁开了眼,打了个哈欠,眼睛都是泪水。浑身酸软,若能在家里睡觉该多好?
跑这儿来……
她也往车外看,出了城,路边都是绿色,风景确实美。
又暗笑自己:既然在家,估计也不会老实睡,肯定又跑铺子里去了。
“墨伊,你最近不对呀,忙什么呢整天不在家,还累成这样?”墨媛眯着眼睛,想诈她的话。
“赵嬷嬷让我学着管账,看账。以前都没接触过,一下子哪能看明白?整天头昏脑胀的!”
“哼!能有多难?”墨媛倒没疑心她说假话,确实看到拿着账在算呀写的。
墨纹问:“妹妹方便拿一套账给我看看吗?母亲和姨母也找人教过,我想瞧瞧有什么区别。”
“好……回头找一下。”墨伊说完,又是哈欠。
墨媛暗想:要不自己也看看?
她母亲是庶女,闺中时根本没人教这些。出嫁了,嫁妆都是死物,好好收着就是,不用管理。刘氏也从来没有变卖了换个能生银子营生的念头。墨家的日常也用不着她。
所以这娘俩脑子里,就没这根弦。
墨媛每天只想着如何美,没事背个诗行,看到账本就头疼。
“五妹,回头你也教教我呀!”
中午,
路过个小镇,喝茶休息了一会儿。下午,才到了王府别院。
下车一看……乡间别院,可跟城里的院子不同。就在路边,左右都是树和草。
透过大门往里看,似乎也都是树。
红颜说:“这是咱们慧仁皇后娘娘的产业。这附近,都是大户人家的纳凉庄子。再往前走,就进山了,里头是温泉庄子,过冬用的。好位置,老早就都被占了,寻常也没有出手的。所以,想买可不容易!”
一阵微风吹过,几个姑娘顿时感觉到身上的清凉。
“难怪是纳凉庄子啊,一下车,立刻就感觉舒爽了。身上可不像在城里那么黏。”
“是呢,晚上睡觉,是要盖夹被的。”
院子里,有管事婆子带着几个下人迎接:“红颜姑娘!”
“姜妈妈好。墨姑娘,这是管着庄子的姜妈妈。”
“姜妈妈。”
“墨姑娘一路辛苦啦!房间都给几位姑娘准备好了。快快里面请!”
有下人从马车上卸行李,大家往里走。
“屋里一切也都安排好了,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姑娘们尽管吩咐。赵嬷嬷已经来了,可又出去会客了。说她晚饭也许不回来吃。让姑娘们自便。”
好美啊……墨家姑娘们都有些傻。今天,我们就住这儿?
只见满院繁花,奇石。还有个池塘,上面架着小桥,水里养着锦鲤。
花砖铺路。路边是修剪整齐的花墙。
往前沿着路,是一个个的小院子。
姜妈妈带着她们进了其中的一个:“给姑娘们安排在一个院子了,一人一间房。赵嬷嬷说这里太空旷,夜里外头黑灯瞎火的,还有夜莺叫唤,怕姑娘们一个人住着害怕。”
“还真是……”小院门口,姑娘们都转头回看大院子。
晚上,可不敢一个人去。多吓人哪!
三级台阶上去,是她们的屋子了。
屋前,放着木桌竹椅,上头搭着凉棚。
不知道下雨时,坐在这里喝茶,是种什么感受……
这就是书本里的富人生活?
“那儿有秋千!”墨媛指着一处兴奋的说……
150清凉一下
行李直接进了屋,丫头开始收了。
姜妈妈又说:“天气太热,姑娘们先梳洗一下。晚饭,到时便会送过来。如果不累,可在园子里随意逛。只别出大门就好了!”
“明白了,辛苦姜妈妈。”
“姑娘客气了。院子里熏了几天艾草,没蚊子了,放心吧!”
说完,姜妈妈就带着人告退了。
姑娘们打量着,一人一屋,使得用的齐全。
铺盖干燥,带着淡淡香味。帐子是青绡纱的,又细又轻。
透过纱窗,能看到外头的美景。
住在这里,真跟梦一样啊。
车上都出了一身汗,衣裳也皱的。各自梳洗后,又聚集在中间的厅房。
就算是一家姐妹,也没有这么住的时候,个个情绪饱满,气氛很融洽。
在里外院子散了步,再往里,还有几个小院。其中一个又大又好的,应该是主院了。
看了会鱼,又玩了会秋千。
吃晚饭时候,赵嬷嬷果然没回来。
仆妇推着车来送饭了。
一盘一碟的端了半天,得二十多道!
每盘都不多,但道道精致。就连盘子、碗,都是成套的,漂亮极了。另外,还有一大罐子冰镇过的酸梅汤。
跟前,只有她们自己带来的丫头,墨伊坚持让她们上桌吃饭。
大家边吃边聊,热闹极了。
饭后,姐妹三个一人拿把蒲扇,坐在院子里乘凉。
一会儿,又有丫头端来一盘切好的西瓜。
望着满天的繁星,三人都叹着气……这叫什么日子啊!
突然,墨媛说:“墨伊,这就是你今后要过的日子了?那咱们可说好了,以后每年,你都得请我来这儿消暑!我要住上一个月!”
看那姐妹俩白她一眼,不理她。
墨媛在心中暗想:哼,没准儿我将来也能有这样的日子,根本不用你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