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萧兰衣饿着肚子,却仍护短得不行,忙圈住了小糯宝,帮她挡住冯氏。
西屋里三个人闹笑着,正要玩起“老鹰捉小鸡”,只是这时,院里却传来姜丰年的声音。
“咦?官驿来送信了?上面写的……是给萧公子的,从京城来的信!”
听了这话,萧兰衣停下了闹腾,摸摸怀里的小糯宝,“有信,难道是祖母给的回信?”
“可不应该啊,我前两日写的信,才刚托婶子寄出去,就算送得再快,少说也得再有个三五日,祖母那边才能收到呢。”萧兰衣疑惑眨眼。
冯氏这就起身,“你别急,我去给你拿来看看咱就知道了!”
第319章 信中解谜
姜家门前,驿差才刚离开,姜丰年攥着书信,想着要不要拿去给姜丰泽。
毕竟,他还不知萧兰衣醒着,又怕信上写了什么要紧事,耽误不得。
而家里能动此信的,也只有丰泽了。
姜丰年这就抬腿去村长家,要把帮忙拆猪圈的丰泽给叫回来,好在冯氏快儿子一步,才出大门就把他拽住了。
“娘,是萧公子的信。”姜丰年回头,扬了扬手里。
冯氏立马上手拿走,“老大,还是把信给娘吧。一旦信上所写,是人家萧府啥隐秘事,就算是丰泽和萧公子关系再好,也不便私自打开来看。”
“娘还是放起来,等以后萧公子醒了,再拿给他。”冯氏嘴上糊弄道。
姜丰年没多想,这便点头信了,“还是娘想得周全,那咱就先替萧公子保管着,留着将来再说吧。”
说罢,他就继续去门外劈柴,拾掇着自家柴跺了。
而冯氏也不耽搁,赶紧把信拿进了屋,交给了萧兰衣。
“谢谢婶子了。”萧兰衣半倚着墙,飞快清掉了火漆封腊,又取出里面的笺纸。
待上下扫了一眼,认出笔迹后,萧兰衣先是喃喃一句,“还真是祖母寄来的,不过,是在我离京后没两天,就写下了此信,只是现在才送到而已。”
冯氏寻思一下,以为应当是些家事,就不打算打听。
扯了被子给他盖盖腿,便要出屋忙活别的去了。
不想这时,萧兰衣却叫住了她,“原来如此,糯宝,婶子!我想我大抵知道,那些伤我的贼人,和想要的兵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冯氏惊讶转身,见他紧紧拧着双眉,脸色也变了,忙重新坐回炕上,等着他说下去。
小糯宝也探着小脑袋,好奇地瞅那信纸……
只可惜,她大字不识,看了也是白看,只能急得在炕上转圈。
萧兰衣又看了一遍,才把信叠了几下,收好在手里。
“我祖母原本只是闲来无事,写信问我几句,不过她在信上提及了个事,却正好帮了咱大忙。”萧兰衣心下了然,跟着正了神色。
他看着冯氏,“祖母说京城那边传开了消息,南部边疆有数十万的戍边军,近来起了乱子,正需要朝廷派人,主持大局。”
“那你的意思是,劫抢你的那些贼人,要的就是这数十万大军的兵符?”冯氏立马联想到,眼睛不由瞪大。
萧兰衣若有所思点头,“这个节骨眼上,又是急要兵符,我思来想去,就只有这一种可能了!”
只不过,让他想不通的是,这兵符明明应该是往南去,怎的居然来到北地抢了?
而且还弄错了人,倒让他挨了一顿捅……
冯氏也有些纳闷,“我虽不懂军中事情,但起码也知南北相距甚远,那真想夺取兵符的人,应该不会蠢到,干这南辕北辙的事儿吧。”
萧兰衣眼里露出精光,“应该不至于,所以我想,兴许是云城这边还有什么玄机,只是我们不知晓罢了。”
听着这话,小糯宝转转眼睛,心神这就入定,想要窥探一番云城之势。
很快,等她再一睁眼,小嘴巴就奶声奶气地嘟哝。
“啊!城里有大贵之象呢。”
“好像有位贵人,一直住在此处。”
穆亦寒始终留在云城,此事除了京中极个别人外,还无人知晓。
萧兰衣不由眯眼,“哦?还有这事儿,不知能是什么人……”
不过这都不是最要紧,眼下,既知兵符事关南部大军,那他就有了底牌,可以试试掰开那对夫妇的嘴。
“婶子,我想咱装了这么久,也该动手了。”萧兰衣声音透着凛冽,下了决断,“今日就把事情告诉丰泽吧,然后咱一起设个局,引那二人露出真面目。”
冯氏这几天也装得累挺,忙起身道,“那敢情好,我这就去村长家,把他叫回来。”
小糯宝看着娘的背影,大眼睛转了几下。
趁萧兰衣不留意,小胖丫顺着炕沿爬走,穿上虎头鞋,等冯氏一出大门,她就调头朝仙泉居蹦跶着去了。
她已经有了成算,何须萧哥哥再多费心。
等自己把路探好,引那两只狐狸出了洞,到时候,揪尾巴的事情,再交给三哥和萧哥哥!
第320章 小糯宝出马
这会子,因已过了午时,汤泉那边归男客们泡着。
女客大多待在房中,只偶尔叫上一两壶热茶,几味糕点进去,这边倒算得上清闲。
刘婆子做完了洒扫活计,下工前,顺口和杨二媳妇唠了两句。
她俩提起了快要发工钱,脸上的笑就兜不住,又说到了碧粳米有多稀罕,晚上回去要再蒸一锅。
这时,杨二媳妇念叨说,“对了,刘大娘,前几日住进来的那木匠两口子,你觉得他俩咋样。”
刘婆子正掸着身上的灰,愣了下,随即就摆手。
“别提他们了,那木匠男人,真是生了张棉裤腰嘴,昨个儿一下午拉着我,啥家长里短的都要跟我唠,还问了我好多村里和姜家的事,净耽误我干活了。”
杨二媳妇惊讶道,“原来他跟你也这样啊。”
说罢,她还有点脸红,“那木匠今早,和我也是没话找话的,扯了不少闲篇,一开始,我还寻思他不正经呢,生怕被我家杨二看着,都绕着圈躲着他走。”
虽说是在仙泉居做工,但有时遇到男客,妇人们多少还是得避避的。
免得闹些误会,再说不清楚,倒让全村都跟着看笑话。
刘婆子想起杨二那脾气,忍不住乐了,“谁说不是呢,不过也不知这二人咋想的,净打听这么些,该不会是瞧着咱村日子好,想搬来咱村住吧。”
两个妇人嘀咕了一阵,却是想跑偏了。
她俩压根不知,自己早就被那两口子套了话,说出了好多姜家和萧兰衣的事。
这时,李引儿给客人送去一盘点心,回到了大堂。
一听她俩嘀咕就笑了,“刘大娘,杨二嫂子,你们是在说搭救萧公子那二人吗,只怕他俩啊,以后也烦不着你们了。”
刘婆子忙问道,“啥意思啊,引儿。”
李引儿拾掇着茶叶,小声道,“方才,我去后面的上房,给一屋客人送点心时,正好路过他俩的屋子,隔着门缝瞧见他们在收拾东西,好像有要走呢。”
原来,那二人住了几日,眼下心里也起了疑。
不知自己追着萧兰衣至此,到底是对是错。
尤其是在打听了一番,得知萧兰衣虽是军中都知,但却向来只待在辽东营,似乎并不与朝堂有瓜葛后,他俩就萌生了去意。
只是说完这话,李引儿怔了怔,心里也忽然打了鼓。
记得冯氏先前叮嘱过,让她对这二人多留些神,眼下他们不打招呼就要走,看来得去姜家一趟。
李引儿警觉,忙拉了下刘婆子,“不对,刘大娘,你先帮我盯着,我得告诉婶子去!”
她正急急忙忙跑去大堂,正好这会儿,小糯宝甩着小发揪,摇摇晃晃走来了。
“引儿姐姐!”她小嘴一咧,就朝李引儿怀里扑来。
李引儿忙伸手接住,朝后抻了抻脖子,“我的小祖宗啊,你娘呢,她怎么没跟你一块来吗?”
小糯宝听见了她先前所说,摆摆手后,抓来柜台上的冬瓜糖,先往嘴里塞了一颗。
她嗦着甜滋滋的糖块,气定神闲道,“我娘没有来呢,不过引儿姐姐别担心,你说的我都听见了,今天那两个人是走不掉的。”
这话轻声软语的,可李引儿听到心坎里,却是莫名一阵踏实。
小糯宝挠挠后脑勺,立马想到什么,这就踮脚对她耳语一阵。
“引儿姐姐,你去帮我做件事情……”
李引儿听完后,先是愣了下。
但也没有过多迟疑,这就赶紧去了福善堂。
“好,好,我去要来,然后就煮。”
想当初,自己被婆家折磨得快没命时,就是这小家伙轻飘飘几句,把她给救下来了。
所以只要小糯宝开口,不管是多奇怪的要求,她都会照做。
李引儿到了吴大夫那里,要了两小包泻药。
等再回到仙泉居,趁着没人留意,她深吸口气,就把药粉全倒进一罐羊奶里。
西屋里三个人闹笑着,正要玩起“老鹰捉小鸡”,只是这时,院里却传来姜丰年的声音。
“咦?官驿来送信了?上面写的……是给萧公子的,从京城来的信!”
听了这话,萧兰衣停下了闹腾,摸摸怀里的小糯宝,“有信,难道是祖母给的回信?”
“可不应该啊,我前两日写的信,才刚托婶子寄出去,就算送得再快,少说也得再有个三五日,祖母那边才能收到呢。”萧兰衣疑惑眨眼。
冯氏这就起身,“你别急,我去给你拿来看看咱就知道了!”
第319章 信中解谜
姜家门前,驿差才刚离开,姜丰年攥着书信,想着要不要拿去给姜丰泽。
毕竟,他还不知萧兰衣醒着,又怕信上写了什么要紧事,耽误不得。
而家里能动此信的,也只有丰泽了。
姜丰年这就抬腿去村长家,要把帮忙拆猪圈的丰泽给叫回来,好在冯氏快儿子一步,才出大门就把他拽住了。
“娘,是萧公子的信。”姜丰年回头,扬了扬手里。
冯氏立马上手拿走,“老大,还是把信给娘吧。一旦信上所写,是人家萧府啥隐秘事,就算是丰泽和萧公子关系再好,也不便私自打开来看。”
“娘还是放起来,等以后萧公子醒了,再拿给他。”冯氏嘴上糊弄道。
姜丰年没多想,这便点头信了,“还是娘想得周全,那咱就先替萧公子保管着,留着将来再说吧。”
说罢,他就继续去门外劈柴,拾掇着自家柴跺了。
而冯氏也不耽搁,赶紧把信拿进了屋,交给了萧兰衣。
“谢谢婶子了。”萧兰衣半倚着墙,飞快清掉了火漆封腊,又取出里面的笺纸。
待上下扫了一眼,认出笔迹后,萧兰衣先是喃喃一句,“还真是祖母寄来的,不过,是在我离京后没两天,就写下了此信,只是现在才送到而已。”
冯氏寻思一下,以为应当是些家事,就不打算打听。
扯了被子给他盖盖腿,便要出屋忙活别的去了。
不想这时,萧兰衣却叫住了她,“原来如此,糯宝,婶子!我想我大抵知道,那些伤我的贼人,和想要的兵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冯氏惊讶转身,见他紧紧拧着双眉,脸色也变了,忙重新坐回炕上,等着他说下去。
小糯宝也探着小脑袋,好奇地瞅那信纸……
只可惜,她大字不识,看了也是白看,只能急得在炕上转圈。
萧兰衣又看了一遍,才把信叠了几下,收好在手里。
“我祖母原本只是闲来无事,写信问我几句,不过她在信上提及了个事,却正好帮了咱大忙。”萧兰衣心下了然,跟着正了神色。
他看着冯氏,“祖母说京城那边传开了消息,南部边疆有数十万的戍边军,近来起了乱子,正需要朝廷派人,主持大局。”
“那你的意思是,劫抢你的那些贼人,要的就是这数十万大军的兵符?”冯氏立马联想到,眼睛不由瞪大。
萧兰衣若有所思点头,“这个节骨眼上,又是急要兵符,我思来想去,就只有这一种可能了!”
只不过,让他想不通的是,这兵符明明应该是往南去,怎的居然来到北地抢了?
而且还弄错了人,倒让他挨了一顿捅……
冯氏也有些纳闷,“我虽不懂军中事情,但起码也知南北相距甚远,那真想夺取兵符的人,应该不会蠢到,干这南辕北辙的事儿吧。”
萧兰衣眼里露出精光,“应该不至于,所以我想,兴许是云城这边还有什么玄机,只是我们不知晓罢了。”
听着这话,小糯宝转转眼睛,心神这就入定,想要窥探一番云城之势。
很快,等她再一睁眼,小嘴巴就奶声奶气地嘟哝。
“啊!城里有大贵之象呢。”
“好像有位贵人,一直住在此处。”
穆亦寒始终留在云城,此事除了京中极个别人外,还无人知晓。
萧兰衣不由眯眼,“哦?还有这事儿,不知能是什么人……”
不过这都不是最要紧,眼下,既知兵符事关南部大军,那他就有了底牌,可以试试掰开那对夫妇的嘴。
“婶子,我想咱装了这么久,也该动手了。”萧兰衣声音透着凛冽,下了决断,“今日就把事情告诉丰泽吧,然后咱一起设个局,引那二人露出真面目。”
冯氏这几天也装得累挺,忙起身道,“那敢情好,我这就去村长家,把他叫回来。”
小糯宝看着娘的背影,大眼睛转了几下。
趁萧兰衣不留意,小胖丫顺着炕沿爬走,穿上虎头鞋,等冯氏一出大门,她就调头朝仙泉居蹦跶着去了。
她已经有了成算,何须萧哥哥再多费心。
等自己把路探好,引那两只狐狸出了洞,到时候,揪尾巴的事情,再交给三哥和萧哥哥!
第320章 小糯宝出马
这会子,因已过了午时,汤泉那边归男客们泡着。
女客大多待在房中,只偶尔叫上一两壶热茶,几味糕点进去,这边倒算得上清闲。
刘婆子做完了洒扫活计,下工前,顺口和杨二媳妇唠了两句。
她俩提起了快要发工钱,脸上的笑就兜不住,又说到了碧粳米有多稀罕,晚上回去要再蒸一锅。
这时,杨二媳妇念叨说,“对了,刘大娘,前几日住进来的那木匠两口子,你觉得他俩咋样。”
刘婆子正掸着身上的灰,愣了下,随即就摆手。
“别提他们了,那木匠男人,真是生了张棉裤腰嘴,昨个儿一下午拉着我,啥家长里短的都要跟我唠,还问了我好多村里和姜家的事,净耽误我干活了。”
杨二媳妇惊讶道,“原来他跟你也这样啊。”
说罢,她还有点脸红,“那木匠今早,和我也是没话找话的,扯了不少闲篇,一开始,我还寻思他不正经呢,生怕被我家杨二看着,都绕着圈躲着他走。”
虽说是在仙泉居做工,但有时遇到男客,妇人们多少还是得避避的。
免得闹些误会,再说不清楚,倒让全村都跟着看笑话。
刘婆子想起杨二那脾气,忍不住乐了,“谁说不是呢,不过也不知这二人咋想的,净打听这么些,该不会是瞧着咱村日子好,想搬来咱村住吧。”
两个妇人嘀咕了一阵,却是想跑偏了。
她俩压根不知,自己早就被那两口子套了话,说出了好多姜家和萧兰衣的事。
这时,李引儿给客人送去一盘点心,回到了大堂。
一听她俩嘀咕就笑了,“刘大娘,杨二嫂子,你们是在说搭救萧公子那二人吗,只怕他俩啊,以后也烦不着你们了。”
刘婆子忙问道,“啥意思啊,引儿。”
李引儿拾掇着茶叶,小声道,“方才,我去后面的上房,给一屋客人送点心时,正好路过他俩的屋子,隔着门缝瞧见他们在收拾东西,好像有要走呢。”
原来,那二人住了几日,眼下心里也起了疑。
不知自己追着萧兰衣至此,到底是对是错。
尤其是在打听了一番,得知萧兰衣虽是军中都知,但却向来只待在辽东营,似乎并不与朝堂有瓜葛后,他俩就萌生了去意。
只是说完这话,李引儿怔了怔,心里也忽然打了鼓。
记得冯氏先前叮嘱过,让她对这二人多留些神,眼下他们不打招呼就要走,看来得去姜家一趟。
李引儿警觉,忙拉了下刘婆子,“不对,刘大娘,你先帮我盯着,我得告诉婶子去!”
她正急急忙忙跑去大堂,正好这会儿,小糯宝甩着小发揪,摇摇晃晃走来了。
“引儿姐姐!”她小嘴一咧,就朝李引儿怀里扑来。
李引儿忙伸手接住,朝后抻了抻脖子,“我的小祖宗啊,你娘呢,她怎么没跟你一块来吗?”
小糯宝听见了她先前所说,摆摆手后,抓来柜台上的冬瓜糖,先往嘴里塞了一颗。
她嗦着甜滋滋的糖块,气定神闲道,“我娘没有来呢,不过引儿姐姐别担心,你说的我都听见了,今天那两个人是走不掉的。”
这话轻声软语的,可李引儿听到心坎里,却是莫名一阵踏实。
小糯宝挠挠后脑勺,立马想到什么,这就踮脚对她耳语一阵。
“引儿姐姐,你去帮我做件事情……”
李引儿听完后,先是愣了下。
但也没有过多迟疑,这就赶紧去了福善堂。
“好,好,我去要来,然后就煮。”
想当初,自己被婆家折磨得快没命时,就是这小家伙轻飘飘几句,把她给救下来了。
所以只要小糯宝开口,不管是多奇怪的要求,她都会照做。
李引儿到了吴大夫那里,要了两小包泻药。
等再回到仙泉居,趁着没人留意,她深吸口气,就把药粉全倒进一罐羊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