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些人是冲他们家来的。
“老四,老四家的,你们家西西可了不得了,高考成绩下来了,小西西竟然是省状元。
这位是咱们公社的干部,特意带着省记者来采访西西那丫头的。”其中一位大娘说。
林老四李春杏听了,不由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置信。
乖乖,自家小闺女是省状元。
他们两口子可是想都不敢想这好事,原先是还忐忑着怎么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
孩子们有多努力,两口子都是看在眼里的。
想着俩孩子能去读个大学就行。
家里出两个大学生,多好的事啊!
没成想两人竟然有意外之喜。
谁让自家小闺女争气呢!
咋和做梦一样呢!
人特意从省城来采访自家小闺女,足以证明有多优秀。
林老四李春杏脑袋晕乎乎的。
还是林西西林东两人相比较能撑的上场子,上前打了招呼。
公社来的干部,还有省城来的记者,看着面色稚嫩的林西西,不由感叹了下。
瞧着长的挺好看的一个小姑娘,看着年纪不大,也就十五六岁的模样,应该是这一届参加高考中年纪最小的。
竟然能考上省状元,了不起,太了不起了。
省城来的记者问了林西西一些问题。
林老四李春杏有点后悔,早知道这样,他们该提前换身身体面点的衣服。
第271章 报考大学
省报的记者采访完林西西,他职业原因,那边收到消息的快,也没落下林东,得知林东考的成绩也非常不错。
兄妹俩这么优秀,省报的记者专门又采访了林老四李春杏两口子,平时是怎样培养孩子的。
林老四:……
李春杏:……
孩子还用培养的么?
这他们还真不了解。
他们两口子只用干活挣钱养活孩子就行,别的都没管过,孩子和散养的差不多,哪知道怎么培养孩子。
这把两口子问卡壳了,他们能说没怎么培养么?
纯纯是是孩子们自己优秀。
要说怎么做,首先,得命好,像他们两口子似的,生个像他家西西一样的小闺女。
嘿嘿,不过,心里这么想,嘴上不能这么说呀!
这也难不倒林老四,这家伙最会胡扯了。
先把自家孩子们夸了一通,包括没在家的林南,最后也没忘了给自己和媳妇儿脸上贴贴金。
林西西林东保持微笑。
刚才给带路的几位大娘婶子听的都不免狐疑,林老四狗是狗了点,对孩子那确实没的说了。
外面来看热闹的越来越多,把林老四家围的水泄不通。
也是现在生产队没啥活,又没啥娱乐活动。
突然听到这么大的消息,可不得来瞧瞧。
尤其是林西西考上省状元的名头太响亮了。
不出意外天黑之前附近的几个村子那都能传遍,林家村不用说了,现在已经传的差不多了。
尤其是高考停了这么多年,第一次恢复高考,关注的人本来就多。
哪个村子出了几个大学生,谁谁家出了大学生,那都是有人作比较的。
原先林老太让家里的孙子孙女们都上学识字,当时还有不少人笑话林老太傻,钱多的没处花了吧。
估计那些人早把那些风凉话忘了。
不少来看热闹的村里人,议论完喜闻乐道的省状元。这一看就发觉林老四家位置虽然偏僻了些,但瞅瞅这气派的青砖房,院子里收拾的干净立正,还有停着的自行车,这日子过的在全村也找不出几家了吧?
孩子们学习好,又争气,妥妥的大学生了,谁看了不羡慕林老四现在过的日子。
不止是村里人,知青点的知青们也都跑来瞧。
他们参加了高考,是知道考试的题对他们久不看课本的人来说,还是挺难的,主要是复习的时间太短了。
林西西竟然能考上省状元,着实让他们吃惊,放在他们身上想都不敢想。
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知青们,虽然羡慕,但也知足,只要有大学上就好。
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人满心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
徐大队长和林国栋等村干部也都过来,和公社来的干部还有省报记者寒暄着。
后又来了县城教育局的人。
这省状元出在他们县,公社,说出去都是有面子的。
何况还有省报的记者采访过了。
势必全省市都会知道。
上面的领导已经商量好要给省状元奖励。
公社奖励五十块钱,县教育局奖励五十块钱。
林西西领了双份奖励。
等把这些公社里的,县里的,省城里的人送走,不止林家人脸要笑麻了,就是村干部们也没少跟着陪笑。
这可是为数不多能露脸的机会,村干部们即便没少跟着陪笑,那也是一点儿怨言都没有的。
相反,今天林西西算是给林家村在公社干部面前争光。
以后公社在评先进大队模范大队啥的,这些都是加分项,林家村都有很大的竞争力。
去公社开会啥的提起他们村出了个省状元,那都是极有面子的。
上头的人走了,围在林家门口的人慢慢也散了。
虽然林西西考上省状元让他们惊叹。
“老四,老四家的,你们家西西可了不得了,高考成绩下来了,小西西竟然是省状元。
这位是咱们公社的干部,特意带着省记者来采访西西那丫头的。”其中一位大娘说。
林老四李春杏听了,不由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置信。
乖乖,自家小闺女是省状元。
他们两口子可是想都不敢想这好事,原先是还忐忑着怎么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
孩子们有多努力,两口子都是看在眼里的。
想着俩孩子能去读个大学就行。
家里出两个大学生,多好的事啊!
没成想两人竟然有意外之喜。
谁让自家小闺女争气呢!
咋和做梦一样呢!
人特意从省城来采访自家小闺女,足以证明有多优秀。
林老四李春杏脑袋晕乎乎的。
还是林西西林东两人相比较能撑的上场子,上前打了招呼。
公社来的干部,还有省城来的记者,看着面色稚嫩的林西西,不由感叹了下。
瞧着长的挺好看的一个小姑娘,看着年纪不大,也就十五六岁的模样,应该是这一届参加高考中年纪最小的。
竟然能考上省状元,了不起,太了不起了。
省城来的记者问了林西西一些问题。
林老四李春杏有点后悔,早知道这样,他们该提前换身身体面点的衣服。
第271章 报考大学
省报的记者采访完林西西,他职业原因,那边收到消息的快,也没落下林东,得知林东考的成绩也非常不错。
兄妹俩这么优秀,省报的记者专门又采访了林老四李春杏两口子,平时是怎样培养孩子的。
林老四:……
李春杏:……
孩子还用培养的么?
这他们还真不了解。
他们两口子只用干活挣钱养活孩子就行,别的都没管过,孩子和散养的差不多,哪知道怎么培养孩子。
这把两口子问卡壳了,他们能说没怎么培养么?
纯纯是是孩子们自己优秀。
要说怎么做,首先,得命好,像他们两口子似的,生个像他家西西一样的小闺女。
嘿嘿,不过,心里这么想,嘴上不能这么说呀!
这也难不倒林老四,这家伙最会胡扯了。
先把自家孩子们夸了一通,包括没在家的林南,最后也没忘了给自己和媳妇儿脸上贴贴金。
林西西林东保持微笑。
刚才给带路的几位大娘婶子听的都不免狐疑,林老四狗是狗了点,对孩子那确实没的说了。
外面来看热闹的越来越多,把林老四家围的水泄不通。
也是现在生产队没啥活,又没啥娱乐活动。
突然听到这么大的消息,可不得来瞧瞧。
尤其是林西西考上省状元的名头太响亮了。
不出意外天黑之前附近的几个村子那都能传遍,林家村不用说了,现在已经传的差不多了。
尤其是高考停了这么多年,第一次恢复高考,关注的人本来就多。
哪个村子出了几个大学生,谁谁家出了大学生,那都是有人作比较的。
原先林老太让家里的孙子孙女们都上学识字,当时还有不少人笑话林老太傻,钱多的没处花了吧。
估计那些人早把那些风凉话忘了。
不少来看热闹的村里人,议论完喜闻乐道的省状元。这一看就发觉林老四家位置虽然偏僻了些,但瞅瞅这气派的青砖房,院子里收拾的干净立正,还有停着的自行车,这日子过的在全村也找不出几家了吧?
孩子们学习好,又争气,妥妥的大学生了,谁看了不羡慕林老四现在过的日子。
不止是村里人,知青点的知青们也都跑来瞧。
他们参加了高考,是知道考试的题对他们久不看课本的人来说,还是挺难的,主要是复习的时间太短了。
林西西竟然能考上省状元,着实让他们吃惊,放在他们身上想都不敢想。
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知青们,虽然羡慕,但也知足,只要有大学上就好。
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人满心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
徐大队长和林国栋等村干部也都过来,和公社来的干部还有省报记者寒暄着。
后又来了县城教育局的人。
这省状元出在他们县,公社,说出去都是有面子的。
何况还有省报的记者采访过了。
势必全省市都会知道。
上面的领导已经商量好要给省状元奖励。
公社奖励五十块钱,县教育局奖励五十块钱。
林西西领了双份奖励。
等把这些公社里的,县里的,省城里的人送走,不止林家人脸要笑麻了,就是村干部们也没少跟着陪笑。
这可是为数不多能露脸的机会,村干部们即便没少跟着陪笑,那也是一点儿怨言都没有的。
相反,今天林西西算是给林家村在公社干部面前争光。
以后公社在评先进大队模范大队啥的,这些都是加分项,林家村都有很大的竞争力。
去公社开会啥的提起他们村出了个省状元,那都是极有面子的。
上头的人走了,围在林家门口的人慢慢也散了。
虽然林西西考上省状元让他们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