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等上了初中时间就紧张了,指定不能像小学期间似的,下了学还能往山上跑。
  趁着这个暑假使劲的往家多划拉点物资。
  柴火也是能捡多少捡多少,最好能储存起一个冬天用的量。
  不止小西西这样想,林东林南也一样。
  这天一早,吃过早饭,小西西戴上草帽,和俩哥哥一起上山。
  林东以防万一,带上他的小型弓弩,比弹弓的威力要大上许多倍,即便是头野猪,那也是能抵上一抵。
  虽是可以一抵,但林东依然不想碰到野猪。
  他们三个年纪都还太小了,即便是几个成年人遇到野猪也不能保证毫发无损。
  在保证人身安全下,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猎点野兔,野鸡,改善下伙食,若是来只山羊啥的更好。
  熟门熟路的上了山。
  新家就在山脚下,上山非常方便。
  学校统一放假,在山脚下遇到不少孩子上山挖菜捡柴,也有的是嘴馋,想进山找野果子。
  林西西提议先去找个地方挖菜,掩示一下,这会儿人都刚到山脚下,一眼就能看到对方在干什么,往哪个方向走。
  被人注意到他们往哪走,保不齐有人偷偷跟着。
  等人都散开之后,他们在去抓野兔。
  林西西和俩哥哥这两年没少在山上抓野兔野鸡,这是家里主要的肉食来源。
  深知野兔野鸡的生活习性,找兔子洞也是很有经验。
  林东林南很赞同妹妹的意见,他们不想不熟悉的人分一杯羹。
  先是认真挖了一背篓的野菜,新鲜的野菜吃不完,晒干储存起来冬天吃。
  现在有新鲜野菜吃着,不想吃晒干的野菜。
  到了冬天没有新鲜的菜,吃干野菜也吃的喷香。
  兄妹三个为了冬天的餐桌上能多一道菜,非常努力,挖的也很认真。
  不远处还真有人观察着三兄妹的动静。
  也是因为全村人都在传林老四家发达了,又是当工人,又是买自行车,单拎出一件都是喜闻乐道的事。
  有的大人在家当着孩子的面说几句风凉话啥的,不在意身边有没有孩子,听到孩子的耳朵里,心思多的不免就注意起是林老四家的人。
  看三兄妹只是在挖野菜,免不了撇撇嘴,还以为有多大不了,不还是在挖野菜么,渐渐地看不出什么特别,便不再关注了。
  小西西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闷声发大财这个道理她懂的。
  见不再有人注意了,林西西和俩哥哥收起东西,避开人,去经常逮兔子的那片地方。
  一下午的时间得到不少收获,一背篓底的兔子,还有两只长尾巴野鸡。
  暑假第一天收获颇丰,算是开了个好头。
  之后的几天,兄妹三人每天都往山上林子里钻。
  或多或少都有收获,几乎没有哪天只挖菜捡柴回家,总能提溜回家一些活物。
  家里的房梁底下又挂上一溜的风干兔,风干鸡。
  一顿吃不完,腌上熏上,留着之后慢慢吃。
  所幸家里位置偏僻,大家都在忙,也没人会来家里串门。
  家里的院墙盖的又高,村里鲜少有盖这么高的,不过林家也是有说头的。
  毕竟这边距离山脚下太近了。
  谁也不能百分百确定山上的野物不下山,防的就是那些野物。
  院墙盖的高了安全性也高很多,趴在墙外面什么也看不到。
  是以兄妹三个放心的往家多划拉物资。
  第一批野物风干收起来之后,家里来客了。
  是大姑姑家的双胞胎表哥。
  过年时在这边住了几天,都没住够,这放暑假后,好不容易缠着妈妈得空了,把他们给送到乡下来。
  大姑姑是想把俩表哥安排在老两口那边。
  外甥住姥姥家,外人也没人说嘴。
  俩双胞胎表哥从小在家也是说一不二的主,他们有自己的的主见,非要住在小舅舅家。
  而且看这俩怨种儿子,一副要长住的样子,一点儿也没拿自己当外人。
  大姑姑没办法,只好给俩双胞胎儿子带来不少口粮。
  弟弟家要养三个半大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她家这俩又是能吃的,总不能让人上门吃白饭。
  就想着让俩儿子在乡下吃吃苦苦头也不错,以后就能多体谅大人的不容易了。
  小西西笑着送走大姑姑。
  转身望着撒欢的俩表哥,笑的见眉不见眼。
  瞧瞧,这不就是来了自带薪水的两个免费劳动力?
  必须让俩表哥体会到真实的农家乐。
  从山上到餐桌,现抓现吃。
  直接带着他们进山了。
  俩城镇双职工家庭的娃子,就跟没见过世面一样,时不时的露出惊叹的表情。
  和冬天一比,现在要好玩的多。
  有这俩双胞胎的加入,林西西只动动嘴就行,跑个腿啥的,都不用自己亲自跑,有人给代劳了。
  被指使的团团转,偏偏对方还乐在其中,屁颠屁颠的,很有成就感。
  林东林南都没眼看。
  给家里提供价值了,自然不会亏待他们,家里兔啊,鱼啊的,每天换着花样吃。
  林大姑故意过了一个礼拜,才趁着下班的时间过来接人。
  想着俩儿子在乡下应该吃足苦头。
  她设想的是,来了之后俩儿子抱着她的腿,肯定得哭着闹着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