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俩人望着这一车的草绳哑口无言。
  林国章自己掏钱买了包烟,带着去找吴组长。
  明里暗里被吴组长套了不少话。
  吴组长知道的差不多都知道了。
  更不可能收下这批货了。
  他是不可能背刺朋友的。
  林国章看采购部的管事,烟照吸不误,货该拒绝的还是拒绝,心顿时凉了大半。
  求爷爷告奶奶的,都没能求的吴组长把货给收下。
  林国章只好又把货给拉回去。
  村里人看到这一大车草绳没送出去,又给拉了回来,原本闹腾的欢的一干人等瞬间老实的不得了,缩着脖子,就跟受惊得鹌鹑一样,生怕鸡飞蛋打,到最后啥好处也捞不到。
  第180章 想当工人
  这边炸开了锅。
  林老四这边恰恰相反,早上一觉睡到自然醒,整个人神清气爽,丁点儿也没有失业的沮丧迷茫。
  李春杏将心比心,不得不感叹自家男人心可真大。
  若是她有个好活计被人给顶了,她的心态可没这么好,肯定不甘心,问他:“真能放下你的活计?”
  今年两人可都没偷懒,那工分着实不少了。
  自家男人就适合动动脑子动动嘴皮子跑跑腿啥的。
  真让他老老实实下地,日复一日得干着繁琐劳累的农活,回头指定还像以前一样在妇女堆里混。
  李春杏叹口气,家里情况刚刚变好一些,咋就有人看不得人家好呢!
  林老四吃着炒好的南瓜籽,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一个工作而已,那咋舍不下。
  媳妇儿你信不信你男人,改明还能找个比这更好的活计?”
  林老四反而因为这事,激起他的斗志来。
  他就不信,他林老四要脑子有脑子,要力气有脑子,离开这个活计还不行了。
  李春杏不信,“我还真想不出来,除非去当工人,可是这当工人也太难操作了。”
  林老四卖起关子,“山人自有妙计。”
  李春杏看他虽然是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但看着不是没有把握的样子,也就不管了。
  在心里把写举报信的人骂了一千遍一万遍。
  林老四拍拍手上的南瓜籽上的屑,双手枕在脑后,刚才媳妇儿说的当工人那话一直在他脑海里打转。
  快到中午,李春杏正琢磨着中午做点什么吃。
  要不炖点酸菜炖冻豆腐吃吃吧。
  昨天王花花家里磨豆腐,她多换了一些。
  大冬天的,没什么菜吃,也能换换样。
  外面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把食材往雪堆里一埋,不存在吃不完坏掉的情况。
  林丰过来传话,说是老两口让他们中午去老宅吃。
  林老四和大侄子说话,李春杏带上粮食,准备中午要做的酸菜和冻豆腐,都带上,直接锁了门,去老宅那边炖。
  中午孩子们回来看家里没人,大门锁着,会直接去老宅的。
  现在大多人家都是夜不闭户,白天关门的都很少。
  这边人家少,李春杏出门的时候会直接把门给锁了。
  到了老宅。
  林老头林老太愁眉苦脸的,把他们叫过来自然是听说老四送货的活计让人给顶了的事。
  为这个事烦心的一晚上都没睡好。
  把老四两口子叫过来,听听他们的的打算。
  林老四安慰他们别太着急上火,大不了和以前一样。
  林老头林老太还能不知道自己儿子的脾气。
  老两口和李春杏想到一处去了,自从老四得了这个活计,也不三天两头的旷工请假了。
  有多得意这份工作是有目共睹的。
  每天还能挣满工分。
  若是让老四重新下地上工,顶多也就拿现在一半的工分。
  林老太觉得自家老儿子托生差了,若往前早生个几十年妥妥的地主老财做派。
  呸呸,那可不行,地主老财前半生享福,后半生受老鼻子罪了,还是现在这样吧,能挣几个工分是几个。
  这点子工分要养三个孩子,着实有点悬。
  而且三孩子学习都很好,眼看着就要上初中的。
  初中的花费比小学里多花不少钱。
  这个林老太清楚,林小姑读初中读高中,要不是以前攒了点家底子,别说供她读高中了,就连初中都供不起。
  一个学生都要花费那么多钱,别提一下子供三个孩子读初中,压力肯定是不小的。
  偏偏在这个时候,老四的工作丢了。
  能不急嘛!
  三孩子学习都是个顶个的好,肯定都得供他们读书,不然让谁读不让谁读合适?
  只要不让其中一个读书,他们兄妹的感情也会因此破裂,现在年纪小兄妹感情深没什么。
  等大了可是要埋怨大人一辈子的。
  老两口越想越愁的慌。
  可给愁坏了。
  李春杏留男人在屋里陪公婆说话,她去厨房做饭了,等会儿孩子们下学肯定饿了。
  这边她刚过来厨房,那边林二伯娘紧跟其后,拿着粮食过来,显然是一直注意着这边的情况。
  林二伯娘讪笑说了声好巧。
  李春杏笑笑说了句是巧,在一个院子里碰见有多巧?知道二嫂是在没话找话罢了,也没拆穿她。
  林二伯娘瞧了下四弟妹的脸色,没看出特别不高兴的样子,难不成这件事还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