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绝后,我成了世一教 第641节
  这体现了潘毅在赛前准备工作上的细致程度!
  而他的战术准备里面,就有关于对佩莱的防守注意事项。
  在其中提到,佩莱的终结能力、头球能力、关键传球以及直塞球能力都是很强的,但控球过人却是他的弱项。
  而佩莱在比赛中还有喜欢二过一的特点。
  因此,当防守球员在单独面对佩莱的时候,重点是要防住他的传球,以及与队友的配合。
  而如果佩莱要强行过人,他也不会用什么花哨的动作,基本上就是虚晃后直趟一招。
  那就需要防守球员放低重心,不要轻易做动作,在看准佩莱实际的移动方向后,再瞅准机会断球。
  果然,在见到附近的队友还没有上来之后,佩莱只能是选择个人突破。
  意大利人一个假动作要下底,但是让他感到郁闷的是,林德洛夫只是动了动身体,站住了位置,却不吃他那一套。
  林德洛夫的一对一防守还是很不错的!
  或许对付像梅西、阿扎尔这样的灵巧型前锋是有点吃力,但佩莱这样的支点中锋,还是可以应付得了的。
  佩莱晃动之后就没辙了,主要还是他在一对一过人方面确实不是特别在行,这一点他自己比谁都要清楚。
  他最擅长的还是无球跑动插身后之后的直接射门,当然最牛逼的还是争抢高空球的能力。
  一看到林德洛夫不吃晃,佩莱不得已,只能来个一锤子买卖,硬趟!
  不然的话,这个“准单刀”的机会就会失去了。
  但佩莱一启动,林德洛夫就已经预判到了他的趟球方向。
  只见林德洛夫把身子靠了过来,挡在了佩莱与球之间,然后伸腿一挡,把球轻松地拦截了下来。
  然后,他再一记向前的直传,把球交给了福斯贝里,还顺势让瑞典队打出了一次反击。
  佩莱眼看着进攻失败,叹了口气,看了看面前的林德洛夫,他觉得这小子似乎早有预谋,应该早知道自己要往那里趟了。
  而林德洛夫则是对自己教练的细致指导暗暗称奇,真不愧是世界名帅!对手的一招一式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怎么会防不住呢。
  他不由地侧头看了一眼教练席,只见潘毅正在面露微笑地看着他,显然也对他的这次防守非常满意。
  怎么说呢,林德洛夫虽然称不上是世界顶级的中后卫,但他在防守端非常沉着冷静、非常有自信,在本菲卡队内,队友都叫他“冰人”。
  这个外号的意思就是无论球场上出什么状况,林德洛夫都一脸淡定,一副酷酷的样子。
  踢中卫就需要这样的特质,逢大事有静气,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后来被曼联相中,还在那里呆了好多年。
  “下一次就没那么好运了!”佩莱恨恨地对林德洛夫吼了一声。
  他知道,这次是他的弱点被对方完全掌握了。
  那么下一次,他就要用自己的优势来压倒对手!
  很快,在下一次意大利发动反击的时候,佩莱一开始就从左路往中路跑,并示意自己的队友往自己头上砸。
  弗洛伦齐的传球几乎就是在佩莱刚刚抵达禁区点球点的时候来到了他的头上。
  佩莱高高跃起,就要准备甩头攻门!
  可就在此时,林德洛夫和格兰奎斯特就犹如两座大山,挡在了他的左右两边,形成了左右为男,佩莱顿时满身大汉,甩头动作也受到了影响。
  在佩莱身后的格兰奎斯特趁机跳得高出一头,率先把球顶了出去,破坏了这次进攻。
  这也是赛前潘毅吩咐的,针对佩莱争顶时的双人包夹模式。
  意大利的一种常规进攻方式,就是把球吊到禁区,让佩莱抢第一点。
  佩莱能攻门就攻门,不能攻门就点下来,然后埃德尔抢第二点。
  此时的重点就是防佩莱的第一点,所以不惜要用两个中后卫来一起夹击他。
  这时当然也不是放任埃德尔不管。
  靠近埃德尔的边卫,可能是奥尔松也可能是约翰松,这时就会贴近埃德尔,留意第二落点,再加以防守。
  但很显然,这次的二点保护不需要了,因为第一点的双人包夹战术已经成功!
  这也是让佩莱无可奈何。
  地面不行,空中也不行,这让他如何是好?
  ……
  意大利的反击迟迟打不开局面,而瑞典这边则是拨开云雾见月明。
  他们的进攻终于有了成效!
  在这套4-3-3体系中,队长伊布拉希莫维奇无疑是瑞典队中最强大的攻击武器。
  而为了保护这个武器不被意大利的钢筋混凝土给冻结,潘毅就是让伊克萨和圭德蒂在边路为他拉扯。
  或是下底传中,或是内切后吸引防守压力,这些都是希望能够完全发挥出伊布的实力,让他有更多闪光的时刻!
  而这些向他源源不断输送的炮弹,终有一发把意大利人的城墙给打塌了!
  第40分钟,本来还是意大利的一次反击,在走佩莱这一侧失效后,意大利这一次想要走埃德尔这一侧。
  但是奥尔松和林德洛夫配合断球成功,奥尔松沿着左侧带球推进,传给了伊萨克,打出了一次快速的反反击。
  在这次反击当中,伊布在中路得到了宽裕的跑动空间。
  他先是故意朝向左侧跑,看起来似乎要过去接应一下伊萨克,这顿时让基耶利尼和回追的德罗西都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左侧。
  可是伊萨克却选择将球传给了福斯贝里,后者在中路带球推进的时候将意大利的居中的中后卫博努奇给拉了出来。
  就看到伊布突然间从偏左一带变线跑向了右侧,因为刚才基耶利尼和德罗西的注意力都在左侧,突然间变线,两人顿时都有些猝不及防第一时间追上去,但是福斯贝里却已经抢在博努奇之前,将球传向远门柱。
  只是福斯贝里这记传球由于有点抢时间,在力道上用的大了一些,球有点稍稍传快了一点,眼看就越过了伊布的头顶,要出底线了。
  但就在此时,伊布整个人都舒展地腾空而起,用右脚的脚跟,硬生生地把球给勾到了,并且直接形成了一记射门!
  这是一记蝎子摆尾,是伊布标志性的、却又是非常规的射门动作!
  这样的动作,就连经验丰富的布冯也没有办法做出预判。
  当布冯反应过来的时候,球已经几乎是擦着右立柱钻进了球网!
  “球进啦!!!!!!!!漂亮的进球!!!!!!”
  现场解说员几乎是想要撕开自己的喉咙,放声地大喊!
  “瑞典队终于进球了!!!瑞典1:0领先了意大利!!!”
  伴随着他的喊声,全场所有的瑞典队球迷都第一时间从自己的座位站了起来,放声的呐喊。
  “第40分钟,瑞典队终于攻破了意大利队的球门!”
  “这是瑞典队应得的进球,他们在整个上半场对意大利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展开了如潮的进攻,但却始终没能进球。”
  “如今,伊布,终于用一粒精彩绝伦的进球,为瑞典队首开纪录,也打入了他在本届欧洲杯的第三粒进球!”
  “这是一记漂亮的蝎子摆尾!很少球员能够在射门时做出这样的动作,但对于伊布来说却并不罕见。”
  “事实上,早在2004年欧洲杯时,他就曾经上演过这样的绝招,当时的对手也是意大利队,而意大利的门将同样还是布冯!”
  “太精彩了,非常精彩的一粒进球,原谅我只能重复这样的话,但这就是事实!”
  当镜头重新对准了伊布,这名瑞典超级前锋已经站在了场边,高举双臂,摆出了一副伊布特有的姿势和表情。
  他就是用这种君临天下的姿态,来接受着来自看台上瑞典球迷的欢呼喝彩,接受着他们的赞扬和膜拜!
  “伊布的进球很精彩,而他在打进这个进球前的配合也令人称道。”
  “伊萨克的左路推进,伊布中路的佯攻和穿插,以及福斯贝里的最后一传,当然还有伊布的射门……都显得混然天成,一气呵成!”
  “虽然都是依靠伊布来进球,但潘毅的这支瑞典队显然跟前任哈姆伦那种只会无脑向前输送找伊布是不一样的。”
  “这支瑞典队的三箭头更加难防!在这样的进攻体系下,如果意大利人只去防守伊布,同样也会吃到苦头,因为伊萨克也拥有很强的内切射门能力。”
  “什么叫做世界名帅?”现场解说员显然在伊布进球之后,显得非常的兴奋,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潘毅或者是瑞典队的球迷,“这就是世界名帅!”
  被解说员狂吹的潘毅此时当然也是很兴奋。
  因为他很清楚,如今进球了,瑞典队就等于是在比赛中掌握了先机,接下来他就对比赛更有信心了。
  在这种关键的小组赛中,1粒进球就能够彻底改变整场比赛的局势,所以伊布的进球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而这场比赛,潘毅所依赖的瑞典中轴线的表现也没有让他失望。
  林德洛夫承受住了意大利炮的冲击,成功冻结了对方的头号得分手;
  福斯贝里跑动灵活,在前场的最后一传往往可以撕开对方的防线;
  伊布则是可以把握住机会,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予意大利人最致命的一击!
  这一粒进球让瑞典队的出线形势变得非常明朗,也可以说让瑞典队看到了提前出线的希望!
  ……
  可以说,自从2006年意大利夺得世界杯冠军的那一批球员逐渐老去之后,意大利至少在球星的产出上已经断档了。
  皮耶罗、皮尔洛、卡纳瓦罗、内斯塔、加图索、赞布罗塔、托蒂……
  这些以前的球星,哪一个不是在世界足坛排得上号的?
  但现在,意大利阵中踢主力的,是帕罗洛、贾凯里尼、弗洛伦齐、埃德尔……
  就算是佩莱,他显然也不是世界顶级的球星,也并不具备撑起意大利锋线大旗的实力。
  这也不得不让人怀念曾经拥有着巴乔、维耶里、因扎吉、托蒂、皮耶罗这些才华横溢前锋的意大利队。
  甚至可以怀念一下上届欧洲杯时的巴洛特利!
  优秀前锋的缺乏,这也让意大利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无法构建起一套完善的进攻体系。
  没有前锋,没有最前面的尖刀,体系就无从谈起!
  还有就是球队整体实力的下滑,因为不仅仅是前锋断档。
  就算是上届欧洲杯,意大利还有加图索、皮尔洛等名将守着,可如今的意大利是帕罗洛、德罗西、贾凯里尼组成的中场,先不说实力,从名气上就可以看得出这些球员的作战能力到底如何了。
  所以这一场比赛,瑞典队的战术说起来真的非常简单,狠掐意大利的中场,将你的中场彻底压制之后,你球路怎么推进?
  只能靠边翼卫或中后卫的长传策划进攻,尽可能地绕开中场。
  这样的打法对于瑞典队这种正面防守能力出色的球队来说,真没多少效果,尤其是一旦场面上受到遏制之后,立即显得非常的被动。